位置:首页>搜索>枋头
枋头
如何评价枋头之战?此战对东晋与前秦带来了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时间:2024/2/2 11:04:54阅读:222
如何评价枋头之战?此战对东晋与前秦带来了哪些影响?晋攻前燕之战,又称枋头之战。公元369年,晋大司马桓温率步骑共五万大军,从姑孰(今安徽当涂县)出发,开始了他人生中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起初势如破竹,打到距前燕都城仅几十里的枋头时,遭遇到了前燕军队的殊死抵抗。后因粮道断绝,不得已而归。南归途中先是
枋头之战具有怎样的影响 对其评价如何
战史风云时间:2024/1/16 12:03:02阅读:2354
枋头之战影响枋头之战,是由于东晋内部权力出现纷争,即将面临着短兵相接的状况,于是在这哪有那个的情况下,晋大司马桓温拉开了这场战争的帷幕。虽然英勇奋战,但是最终还是败了下来。那么,这次的枋头之战又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枋头之战首先对于东晋一方面来说,在此次的战争中,桓温败于战场,威望和实力都受到了不同
枋头之战背景是什么 过程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时间:2023/12/17 7:53:57阅读:4576
枋头之战背景在公元369年的时候,晋大司马桓温,就曾率领步骑共五万大军,从姑孰出发,开始了人生中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而这次战争就是枋头之战。那么这次战争的背景又是什么呢?枋头之战战略图根据历史资料中的记载,桓温第三次北伐,也就是史上的枋头之战,它是在东晋内部权力相争而面临短兵相接状态的情况下所进
枋头之战的背景是怎样的 枋头之战过程怎么样
战史风云时间:2023/12/11 14:38:56阅读:3732
枋头之战背景在公元369年的时候,晋大司马桓温,就曾率领步骑共五万大军,从姑孰出发,开始了人生中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而这次战争就是枋头之战。那么这次战争的背景又是什么呢?枋头之战战略图根据历史资料中的记载,桓温第三次北伐,也就是史上的枋头之战,它是在东晋内部权力相争而面临短兵相接状态的情况下所进
国危思良将,枋头之战前燕回光返照,桓温与慕容垂两大名人双输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7 3:49:33阅读:1359
367年,前燕太宰、太原王慕容恪病故。东晋权臣、大司马桓温决计北伐。前燕兴起后,国势日隆,尤其在慕容恪掌权时,东晋在前燕面前胜少负多。当初前燕景昭帝慕容儁死时,幼主即位的消息传到建康,东晋朝臣欣喜异常,以为是北伐的好时机,但熟知兵事的桓温却心有忌惮:"慕容恪尚存,所忧方为大耳。"此时得到慕容恪的死讯
揭秘慕容世家之枋头之战,桓温大败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3 0:32:54阅读:2229
慕容恪死后,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没有人愿意重用慕容垂,大司马这个三军总司令的职位给了慕容暐的弟弟慕容冲。慕容冲是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骁勇善战,可这会儿他才十岁。慕容评于是成为摄政,和太后可足浑氏共同执掌朝政。慕容恪生前已经为灭秦布好了局,攻下了殽关并驻兵防守。而前秦镇守陕城的符廋因为内部矛盾派
慕容垂先灭自己国再复国,生平数十战无一败绩(枋头之战)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3 0:32:41阅读:3895
五胡十六国时期,中国大地上先后出现了数十个政权,但是放到现在,是少有人能说出几个了。不过拜金庸先生所赐,总算有一个民族和他们建立的政权没有被人们遗忘。说到这里,大家肯定猜到了,这个民族就是鲜卑,这个国家就是大燕——感谢慕容复!草头王慕容复鲜卑是五胡之一,民族内部又分为慕容鲜卑、宇文鲜卑、拓跋鲜卑、段
枋头之战背景 解读枋头之战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3 0:32:48阅读:1301
在公元369年的时候,晋大司马桓温,就曾率领步骑共五万大军,从姑孰出发,开始了人生中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而这次战争就是枋头之战。那么这次战争的背景又是什么呢?枋头之战战略图根据历史资料中的记载,桓温第三次北伐,也就是史上的枋头之战,它是在东晋内部权力相争而面临短兵相接状态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一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