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匈奴抓到汉朝俘虏之后 匈奴为何不杀还要给他们娶老婆-趣历史网

匈奴抓到汉朝俘虏之后 匈奴为何不杀还要给他们娶老婆-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555 更新时间:2023/12/24 0:08:05

还不知道:为何匈奴抓到汉俘不杀,反而赐给本族女人?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我国的古代封建朝时期,说起对政权威胁最大的,便是经常让统治者头疼的北方游牧民族。比如说战国便有了大敌匈奴,甚至为了抵抗他们的南下入侵修建长城。

时间来到汉朝,汉高祖想要正面硬刚,直接带领军队一路北上,没想到却没有取得任何好处,最后只能用和亲的方式来稳定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看到这里也许会觉得是因为匈奴异常强大,所以中原的政权才不敢一举歼灭。但事实并非如此,匈奴虽然骁勇善战,但实际上只是个小角色,奈何地理位置以及化的原因,让中原无法对他们下狠手,只能一直采用牵制为主的政策。

而且匈奴也是相当的聪明,并不想着惹恼中原政权。匈奴人如果抓到汉族俘虏,不仅不会杀害他们,反倒是投其所好,赏赐本族美女和生产资料,让他们定居在匈奴。当时的人们对这种行为多有不解,现在看来实在是高明至极!

实力不足渴望发展

匈奴自知打不过中原是因为自身原因,他们分析当时的差距知道自己跟中原政权比起来生产技术算是相当的落后。

就算自己的军队非常厉害,让中原政权头疼,但是生产跟不上那么发展就会受到限制,长此以往根本不能取得最终胜利。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发展生产,尤其是作战和生产都会用到的铁器,必须尽快解决。

当时有一种说法叫做“一汉当五胡”,并不是士兵们力量和人数的差距,而是指的武器上的差距。之所以匈奴经常会传出打胜仗的的消息,那是因为战场一般都集中在草原之上,匈奴人有主场优势。汉军不熟悉地形又不擅长旷野作战,这才吃了亏。

匈奴知道,自己想要扩大版图,那就必须有精良的兵器和强大的生产能力作为后盾。于是他们想到了借鉴学习,希望能把汉朝的技术全部纳为己用。

但是汉朝也不是傻子,再加上两国常年交战,怎么可能把自己多年心血拱手相送,于是汉朝左思右想,便有了利用汉军俘虏的想法。

威逼利诱收买人心

两军作战的时候,各方都会俘虏一部分士兵,汉朝和匈奴对待俘虏的态度可以说天差地别。在与汉军的作战过程中,只要汉军抓到俘虏,基本都是就地斩杀,高层匈奴士兵则会沦为奴隶,可以说被俘虏的匈奴人就没有好下场。可匈奴人对待俘虏的态度就完全相反。

他们每次俘虏了汉朝的将士,不仅不会将其杀害,还会给他安排本族女子。很多汉朝将士知道肯定有猫腻,所以宁死不从,但也有部分人在匈奴人的威逼利诱之下选择妥协,并在这里扎根。

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李广孙子,在作战的过程中被俘虏,作为杀死无数匈奴士兵的将军,本以为在劫难逃,肯定会被虐杀泄愤。没想到匈奴不仅没有杀害他,匈奴王反倒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由此就可见,当时匈奴对于收买人心可以说是下足了功夫。

匈奴想的就是,将汉人同化成这里的一员,让他们娶匈奴的妻子,成为当地的一份子,自然就会将自己的所有技能传授给当地人,从而促进匈奴的发展进步。

不得不说,如此手段,在现在看来实在高明。

多方发展终得成果

游牧民族虽然养牛养羊的能力非常好,但是只要遇到恶劣天气就得饿肚子,粮食一直是制约匈奴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他们才一直滋扰汉族百姓,伺机抢夺粮食。匈奴也认识到游牧的不稳定性,看过汉朝的耕地以后更是坚持要选择农业耕种提高粮食产量。

因此在他们俘虏了汉人之后,第一想到的就是让他们成为种植粮食的老师,将汉朝先进的农耕文化学习到手。实际情况也正如他们预想的,汉人的加入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耕种水平,也避免了饿肚子的情况。

除了农业的发展,还有两项是在汉族俘虏到来之后有了飞速发展的,那就是畜牧业和冶铁工艺。原本游牧民族的畜牧业是有优势的,但是他们最担心的问题在于瘟疫,匈奴信奉巫医医疗水平非常低下。

汉朝的医生改变了这一现状,让牲畜的死亡率下降,从而保障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其次是冶铁工艺,骁勇善战的匈奴士兵却没有好的武器可用,就是因为不具备铸造武器的工艺,现在有了汉人带来的技术,作战实力进一步提升。

不仅如此,游牧文化的匈奴是一个由各大部落组成的文化形态,除非需要作战,否则部落之间的交流并不强,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化体系。直到汉人的加入,将自己的文化与当地的游牧文化结合,最终促进了游牧民族的文化大融合,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匈奴的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匈奴的人口数量在当时也非常稀少,《汉书》记载仅有汉朝一个郡县的人口。恰好俘虏的汉族士兵就能起到增加人口的作用,通婚后便会生儿育女,成为匈奴的后代。

刚开始还有对两国混血孩子的歧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混血已经在匈奴成了普遍现象。再加上常年征战需要有人口入伍参军,这也大家认可了他们是匈奴人的身份。

小结:

就这样,因为匈奴人发现自身短板,然后将俘虏作为自己的族人一样对待,通过这种方式确实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这些发展还是方方面面的,如人口、耕种、畜牧、医疗、冶铁、文化都因为汉人的加入有了改变。可以称得上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重要案例。

当然汉朝也没有止步不前,他们学习匈奴的骑兵训练以及作战方式,加强自身的军事实力。尤其汉武帝时期,更是大规模要是士兵学习此种技艺。

不得不说从古至今,不管是个人还是政权都在不断地学习发展,我们也应该永远抱着一颗谦虚之心,不断学习进步!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赵国惨败 这件事情真的由赵括背锅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对赵国长平之战的惨败,真的应该怪赵括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括,他就是在公元前260年,把40万赵卒投入长平之战的大坑,最后仅回来100多人的,那个指挥者。后来人们给他起了一个成语:纸上谈兵。不过,长平之战的惨败,赵国真的应该怪罪赵括吗?其实,早就有历史学者指出

  • 诸葛亮是想做权臣吗 诸葛亮为何迟迟不把权力交给刘禅-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诸葛亮为何不将权力交给刘禅,他独揽大权是想做权臣吗?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于这件事一直以来就有较大的争议,至于诸葛亮不将大权交给刘禅,有人认为是诸葛亮贪恋权力,想要做一个权臣。根据相关资料表明,刘禅虽然是蜀汉皇帝,但他只负责祭祀一类的事情,军事全由诸葛

  • 曹魏和东吴都能多次恩赦 诸葛亮为什么却很少做这种事情-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曹魏和东吴都曾多次恩赦,为何气度恢宏的诸葛亮,却极少大赦天下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常会用到“大赦天下”的手段。《尚书·吕刑》中也有“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的说法,可见在上古时期,宥赦制度便初具初始形态了。所谓“赦”,即免除刑

  • 明朝灭亡后其他人在做什么 为什么只有朱三太子在反清复明-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对明朝灭亡后,为何只剩朱三太子反清复明?真正的太子哪去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朱三太子”可以说是一个让全天下人如雷贯耳的名号,很多小说电视中也都有他的身影,几乎所有反清复明活动都会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对于刚夺取大明江山的清朝而言,朱三太子就是

  • 周朝时期周天子为何将诸侯国划分那么大 自己控制不好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周朝建立后,周天子为何把诸侯封国划那么大,却不自己直接控制?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1045年,已经以周代商的周武王开始实施分封诸侯的制度,之后又陆陆续续封了不少小国。西周到底封了多少诸侯国,按照《荀子·儒效》中的说法是:“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 诸葛亮死后刘禅连杀三位重臣 刘禅为什么要这么做-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对诸葛亮病逝时,刘禅为何连杀3位重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一生为理想霸业东奔西走,奈何创业未半中道崩殂,只留下一个刘禅继承大业,而诸葛亮就成了处处操心的人,一度让蜀汉国内只知丞相,不知后主,就算诸葛亮没有什么谋反心思,对刘禅而言,这也是很尴尬的局面。但公元23

  • 红楼梦中鸳鸯与王熙凤之间的关系怎么样?-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金鸳鸯是红楼人物之一,四大烈婢之一,她在《红楼梦》一书中,是贾母的大丫头。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凤姐喜欢鸳鸯吗,表面上特别友善,二人配合默契,哄贾母开心,凤姐和鸳鸯这个大丫环,二人才是贾母的开心果,缺一不可,可是身份上,凤姐是主,鸳鸯是仆,只不过,鸳鸯是贾母的仆,凤姐自然要讨好三分,有

  • 红楼梦中林黛玉赞誉红佛女,是因为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黛玉,《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林黛玉作《五美吟》,称颂西施、虞姬、王昭君、绿珠和红拂。这当然不是闲笔而是重要线索。仔细从这五位女子身上找寻共同点,会顺藤摸瓜发现林黛玉的命运轨迹。西施是越王勾践送给吴王夫差的“美人计”,为吴王妃子,最终越国灭吴国

  • 红楼梦中宝黛共读西厢背后有何意义?-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宝黛爱情是红楼梦里的一条主线,你们知道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红楼梦》中,有一个最经典,最浪漫,最唯美的桥段就是宝黛共读《西厢记》。溪水边,一片桃花林。溪水潺潺地流着,上面飘浮着花瓣。桃花林下面的石头上坐着一位“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

  • 西游记中小鼍龙是什么来历?他最后是什么结局?-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西游记黑水河里,有着这样一条神奇的生物,名为小鼍龙。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小鼍龙是泾河龙王之子,西海龙王外甥,占据黑水河为妖。他的本事并不高,也没有强大的后台,但却捉了唐僧,还邀请舅舅西海龙王吃唐僧肉。小鼍龙明知孙悟空神通广大,舅舅西海龙王也畏惧他,那为何还敢拦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