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女子成年和未成年的发饰有何区别呢?-趣历史网

古代女子成年和未成年的发饰有何区别呢?-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1405 更新时间:2024/1/8 15:18:55

在古代,人们的发型与服饰都有着一些特殊的讲究,其中,成年人的发饰与未成年的是有明显的区别。那么古代一些女性的发饰,也是受到人们的关注,一般来说,女子长到15岁,就算是成年,可以出嫁,当然也有一些女子嫁人要更早一些。

女子成年被称为“及笄”,在《说解字》中记载:笄,簪也。

“笄”就是古人盘头发或者别住帽子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开始加笄,由家长替她把头发盘结起来,插上一根簪子。

在成年之后,女子就会用这些成熟点的发型,在没有成年的时候,她们当然就要采用其他的发型,女孩在成年之前,还会经历过一段的少女时期。

丱(guàn)发

少女也分为不同的类型,在10岁以下的女孩还太小,估计也不会去留什么发型,在《红楼梦》中就记载过‘未留头的小丫头’,小女孩不会有什么特定的发型,很多还是选择短发,估计头发还没有留长。等稍稍长大一些,就会“丱发”,这种发型是将发平分两股,对称系结成两大椎,分置于头顶两侧,并在髻中引出一小绺头发。使其自然垂下。

丫髻

未婚少女或者是一些年龄稍小的女孩都会用这种发型,还有一种非流行的就是丫髻,从秦代开始,宫廷里面的很多女子,或者是没有成年的少女都喜欢留双平髻,将发顶平分两大股,梳结成对称的髻或环,相对垂挂于两侧,一般双平髻都是由两个丫髻组成,有的时候也会采用挂髻,如图下:那么等女孩长大了,还会有其他的发型变化,其实成年与未成年之间的区别没有那么大,古代对于女性发型区分,最主要还是通过婚配情况。

垂鬟分肖髻

未出阁的女子都可以被称为少女,当然也有一些女子长得很大都嫁不出去,那是例外的情况。这些未出阁的少女,其中一些人就采用垂鬟分肖髻,这是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流行起来的发型,将发分股,结鬟于顶,不用托拄,使其自然垂下,并束结肖尾、垂于肩上,亦称燕尾。在隋唐时期,这种发型成为未出阁少女的主流发型,通过发型就可以判断出女子是否婚配,出嫁之后就会把自己的头盘起来,换成已婚女性的发型。

当然,小女孩也是非常喜欢美的,在市场上也有一些小孩专用的发簪,皇族一些大户人家对于发型是有要求,可民间的一些百姓要求就没有那么严,他们也没有这个条件。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他们也生活在国内,不过他们的习俗与汉人是有着一定的不同,因此在发型上,也存在着一些区别,很多外族的少女,在没有成年前和男孩差不多,说到底还是文化不同所带来的差异。和成年女子发饰差不多,少女的发型样式也是受到宫里的影响,当时引领发型与服饰潮流的就是宫廷。

发型上有着不同的讲究,那么服饰上也必然会有不同的讲究,古代的女性穿着讲究非常多,一般都是穿汉服,现在人们也有些喜欢汉服,不过汉服穿起来非常麻烦,行动也非常不便,况且大部分汉服异常宽大,身材不好还真衬不出来。

刚生下的小孩无论男女,都会用襁褓包裹,这是小家伙们的第一种服饰,襁褓的做法也各有不同,一直流传到现在,很多小孩刚生下来也是用襁褓包裹。在4岁以前,其实男孩女孩都是一样,甚至常常会有不穿衣服的情况,古代条件不好,孩子也都皮实。

况且小孩活泼好动,等孩子长大了,女孩自然要开始注重着装,半臂小袴和背带裤是女孩常常会穿的一种服饰,无论男女都喜欢穿这样的衣服。到代就开始穿对襟短衫,这个时期由于辽金这些国家的出现,胡人风气传入到中原等地,人们的服饰也因此发生很大的变化,等清朝入主中原,马甲开始流行起来,女孩们也开始穿马甲,马褂。男孩与女孩在样式上有着一些区别,不过总体还是都差不多的,等女孩长成少女,自然就不能和男孩混穿。

一般少女的着装样式与成年女性的区别不会太大,上衣下裳是标准配置,但少女还没有发育完全,个子与身材都与成年女子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很多少女的服饰设计得要相对精致一些,不过这都是有钱人家的女子才能这么做,普通百姓家里,女子的服饰也不会太好,就是一些粗布衣裳。服饰也不会太过华丽,在唐代,胡服开始流行,很多女子都喜欢穿这个上街,而且女性也非常喜欢穿男装,少女们也受到这种影响,更多来穿男装胡服。

在宫廷以及大户人家中,常常会有一些侍女,很多侍女都是没有成年的小丫头,她们的服饰被称为仕女服,还有一种是宫装,这与民间的少女们穿得是不一样的。不过这些丫鬟大部分都是终生制,没有机会到外面生活,因此她们大部分都要一直穿着这些衣服,明清时期,由于社会风气的改变,对于女性的束缚越来越严重,大家穿得也是越来越严实。总得来看,小时候男孩女孩的服饰都差不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孩主要是以上衣下裳这类的服饰为主。

但皇族和其他人是不一样的,像公主这些身份尊贵的女性,她们在长大的时候也会穿着不一样的服饰,一般都是特制的宫裙,服饰上讲究不会太多。这对孩子的家庭条件也是一种考验,毕竟要是家庭条件好的话,从小锦衣玉食,穿的服饰什么的质地和样式都要比其他的女孩强很多。这么多年,服饰也是在不断进行变化,社会的习俗也有明显的改变,华文明本身就在不断吸纳各种的文化,在不断的融合中产生了各种的变化,服饰随着文化的改变也有着不同的变化。

如今的服饰也保留着原来的一些特点,现代人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多小女孩也开始追求潮流,古人也没有办法比,当然衣服最主要还是保暖能穿就行。在当时很多人对于样式的要求还没有那么严格,毕竟古代很多人要先考虑好能否吃饱,小孩也是一样,能养活大了就很不容易,穿什么衣服不太重要,长大就行。现在人把之前流行的这些服饰都是称为汉服,不过在清朝入主中原后,国内的文化也出现一定的改变,汉服也被认为是彻底断代,本身汉服也不是非常实用,被淘汰也是迟早的事情。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建文帝的陵墓在哪里?里面真的是建文帝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建国后,立长子朱标为太子,并着力培养这位接班人,然而,朱标却不争气,年纪轻轻便病逝了。朱标死后,立谁为接班人是当务之急。如果按照常规的法律程序来说,嫡长子已死,那么就要从其余的儿子中挑选出一位才能出众的皇子为太子。然而,当时的情况是,朱元璋除了长子朱标病逝,他的二儿子和三儿子也都

  • 为何刘备不顾朝臣的反对,发动夷陵之战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东吴都督吕蒙神不知鬼不觉地发动了江陵之战,通过白衣过江将关羽杀了个措手不及。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遂被东吴重重包围,关羽突围不成被生擒。因誓不投降,同年底关羽为东吴斩杀。关羽的死无疑成了蜀国全面向东吴宣战的充分借口,于是蜀国国主刘备不顾朝臣的一致反对,发兵七万亲征东吴

  • 戏剧《狸猫换太子》的历史原型是哪件事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狸猫换太子》是戏剧中较为经典的一个戏码,也多次被改编出现在影视作品中,放到现代没有人会相信人竟然能够生下狸猫,但是在封建迷信的古代,尤其是皇宫中,这是被视为邪祟作怪的凶兆,这样看似荒唐的情节引发了随后一系列的事情。在戏中,是由青天大老爷包拯负责查清此事,按照剧中背景,也只有包拯这样一丝不苟,不畏皇

  • 法正是怎样的人?他为何要追随刘备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刘备这个人,在文学作品里被描绘得太正面,加了不少英雄光环,所以大家看他的手下也觉得他们都是好人,就像大家看曹操手底下的那群人一样,尤其是司马懿,觉得他们没一个好东西。但其实,看待这些人从来都不应该有对错之分,大家站的立场都不同,谁说刘备手底下就没有几个形象不是那种被过于美化的人呢?有的,就比如法正,

  • 赤壁之战中,周瑜和诸葛亮的功绩谁更高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赤壁之战是改变三国历史命运的一场重要之战,正史中周瑜火烧连船、击败曹操,继而三分天下。不过今天说一下演义小说,那赤壁一战当然就是孔明表演的地方了。一、孔明的作用首先,孔明力主联吴抗曹,在江东舌战群雄,把主和派击下,而且还清楚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劣,加强了孙权的决心。权大悦曰:“先生之言,顿开茅塞。吾意已

  • 《桃花源记》的写作背景是什么?陶渊明是如何生活的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大家在上学的时候应该都学习过一篇文章,叫《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但却胜似仙境的地方,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晋代大名鼎鼎的文学家——陶渊明,他之所以会写出这样一篇纯杜撰的文章出来,其实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期盼,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古代,很多时候社会风气并不是一直很好,官场更是黑暗,所以很多自诩儒

  • 藩镇格局的时候,为何唐朝没有提前镇压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唐朝政权实亡于藩镇割据,中央及地方矛盾尖锐,各地节度使独揽军、政、财权,职位又由其子弟或部将承袭,不受中央政令管辖。随着时间推移,唐朝统治者无力镇压已成尾大不掉之势的藩镇节度使,各地藩镇却有实力攻打京城,逼迫皇帝出逃,使得唐帝权威扫地。事实上,“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这种中央集权程度削弱、藩镇

  • 嘉庆是个怎样的皇帝?他有哪些功过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提起嘉庆,很多人认为嘉庆除了处死大贪官和珅外,好像就没有什么功绩了。有一种说法,说的是嘉庆是清朝存在感最低的皇帝之一。从1796年乾隆将皇位禅让给嘉庆,到1820年驾崩,嘉庆在位共24年,实际掌权21年。然而,史学界对嘉庆的研究明显不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除了杀掉和珅外,确实没有拿得出手的政绩。事实

  • 古时候考状元到底有多难?有哪些规矩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在古代想要出人头地其实道路也是很多的,选择走科举考试的道路算是一条吧。科举考试开始于隋朝年间,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古代科举考试的状元们更是这些考生中的佼佼者,因为科举考试的难度是比较大的,有些人一辈子也考不到一个功名来,这些状元自然就成为了考生中最为优秀的,如果他能够在官场上好好的混下去的话,名垂青

  • 吕后狠心手辣连刘邦儿子都下手 刘邦为什么没有对他下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对刘邦为什么不杀心狠手辣的吕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后在历史上以“狠毒”著称,似乎没有她不敢杀的人,无论是纵横捭阖的开国将领,还是皇帝宠爱的妃嫔,以及刘邦的亲生骨肉,再就是她本人的儿孙,在这里面,都有被她杀掉的案例。吕后剧照对于那些开国将领,刘邦是希望看到他们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