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知县只是七品官 知县能够见到皇帝吗-趣历史网

古代知县只是七品官 知县能够见到皇帝吗-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83 更新时间:2023/12/24 0:10:27

对七品知县有机会见到帝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大清王朝,治理一方百姓的七品知县,手中虽然掌握着地方“土皇帝”的权力,可是却与京城朝堂相隔甚远,难以与达官贵人相交来往,在官运上明显不如京城的官员们。在清朝庞大的官员体系中,地位卑微、职位低小的七品知县仅仅算得上个“芝麻官”,处在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那么,七品知县是否有机会见到当朝皇帝呢?

事实上,一般情况下,七品知县一生只能见到皇帝一次,如果这个七品知县在官场上混得好,也就顶多面见圣上两次。若是七品知县所在的县域是天子脚下的京城边界,其面见天子的机会则可能比外放的县令多上一些。当然,要是七品知县在治理百姓方面有突出政绩,不仅可以被调入京城“升职加薪”,还有可能得到皇帝的亲自召见。如此一来,面见皇帝的次数则又多了一次。

一、初见皇帝

在清朝,读书人想要成为一名知县,需要历经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六大考核环节。这六大环节中一旦有一个环节出现差错或者考试成绩未能通过,他们将不得不再等上数个春秋,才能继续参加下一次考试。不少寒门学子为了心中为官为相的执念,到了知命之年仍在科考的路上徘徊。

在上述六大考核环节中,殿试最为正式。通过殿试的读书人,将成为一名进士,即同时获得出任地方知县和面见皇帝的资格。殿试结果揭晓后,皇帝会亲自在紫禁城的太和殿中举行传胪大典,宣布殿试的结果和参加殿试人员的名次。由于皇帝的亲自宣布和接见,传胪大典在寒门学子心中,成为了最为神圣的一场仪式。

传胪大典正式开始后,进士们一一走入紫禁城的太和殿中朝见天子,这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皇帝,在殿中他们不仅可以仔细地端详当朝皇帝,甚至是还可以与皇帝交谈。不过,由于进士们的命运各有不同,对于不少人来说,这也可能成为了他们见到皇帝的最后一面。

通过殿试的一甲三人,在传胪大典结束后,便立即授予翰林院的相关官职。那么,其他进士们该当何去何从呢?朝廷会根据进士们在殿试、朝考中的名次,为他们授予一系列官职,其中,七品知县便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官职。在朝廷那些宰辅眼中,新晋进士年轻气盛,应当外放到偏僻的县域历练一番,七品知县这一官职再合适不过。

不过,也有一些七品县令的出身并非进士。在清朝,通过乡试成为举人后,便获得了做官的资格。如果他们在乡试中的成绩位居前列,或者家中背景是官宦世家,这些举人也能出任一方县令。也有人通过捐纳、保举等异途,被授予了七品知县的官衔。这两类人,如果不是皇帝亲自来到他们所在的县域,其一生都难以与皇帝相见。

二、再遇皇帝

身处清王朝行政系统基层单位的七品县令,不仅缺乏入朝觐见的资格,其亲自撰写的奏疏也需要经过通政司和督抚多番检查后,才能够上呈于皇帝面前。不过,如果奏疏中所提之事无关痛痒,这些奏疏最终将会被当作废纸处理掉。由此可想而知,七品县令想要再次见到皇帝,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但这一困难是可以被克服的。七品县令虽是一个芝麻官,但只要这位县令兢兢业业,对县域治理有方,赢得地方老百姓的好口碑,自然会得到上级的重视。在清朝,每个省份都具有推荐、提拔知县的资格,可是因名额有限,往往得到举荐的知县,不是官品人品俱佳,就是上级官员的“关系户”。

被上级举荐后的官员,才能够得以晋升。如果他们被调往京城做京官,需要在出任新职位之前进宫面见圣上拜谢皇恩。这时,日理万机的皇帝会特地腾出时间来接见这些官员,对这些有成为国家栋梁潜质的官员褒奖一番。勤政爱民的雍正皇帝,在登基后为了推行新政和体察民情,曾专门集中接见了各州县的优秀官员,与他们一同探讨治国治民的方法。

除此之外,七品知县再次见到皇帝的途径还有一种极端方法:犯下了不赦之罪。若是有七品知县为祸一方,且所犯罪恶滔滔、令人发指,朝廷将会派出兵马亲自将其羁押回京。像雍正这般事事亲力亲为的好皇帝,势必会亲自过问类似案件,如此一来,七品知县也算是再次遇见了皇帝。

三、皇帝微服私访

除上述两种面见皇帝的情况之外,还有一个在不知不觉中便能遇见皇帝的机会,那就是皇帝微服私访。在历史几百年的大清王朝中,只有康熙乾隆等皇帝曾亲自来到民间微服私访。而英年早逝的顺治皇帝,在登基之后便身处皇位争夺的漩涡之中,难以抽出身来微服私访。在嘉庆皇帝以后,清王朝已经开始走向末路,咸丰道光等几位清朝末年的皇帝,在政权岌岌可危的情形下,又哪来的心思微服私访呢?

康熙与乾隆两位皇帝的微服私访有所差异。前者是为了体察民情,了解奏折之外的人间疾苦;后者则以微服私访为由,多次下江南来体验民间生活,并没有过多地察觉到真正的民情。康熙在微服私访中所涉及的疆域更为广阔,为七品知县面见皇帝增加了机会。而乾隆皇帝先是大张旗鼓地下江南,再是根据臣子的安排来到特定的区域,实际上七品知县们很难借此机会再次遇见皇帝。

四、结语

坐居紫禁城的一朝皇帝掌管着亿兆百姓,其一生走出紫禁城的次数也可谓是屈指可数。真正能够与皇帝见上许多面的人,不是后宫的妃子,就是需要日日上朝奏对的京城大官们。即便是划分王府的王爷们,从皇宫中搬迁出去后,在未能得到皇帝的召见下,也难以见到皇帝。如此对比,一个小小的七品知县又怎能轻松实现自己想要面见皇帝的愿望呢?

总体来说,一个七品知县在做官之前,可能会在通过殿试后的传胪大典上第一次见到皇帝。如果这个七品知县在之后的仕途上颇为顺利,能够被省级官员提拔,则有可能再次面见皇帝。其他情况下,七品芝麻官几乎一生都难能与皇帝相见。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古代君王作为一国最高领导 他们能够随心所欲杀人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古代君王能随心所欲杀人吗?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理论上,君王是一国最高领导,他就是天王老子,什么事都可以说了算,包括随便砍人头。实际上,君王想砍人头,真没那么简单,还会有一些顾虑。我对先秦历史比较熟悉,就以先秦来举例吧。古代君王不敢乱砍人头的顾虑主要如下

  • 古代可以随便杀宫女吗 后宫中的妃子们能随便下手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对清朝后宫宫女可以随便杀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家看清宫剧的时候经常看到皇后和级别的妃子们责罚打骂级别低的妃子和宫女们,比如《甄嬛传》里华妃用“一丈红”教训夏常在。在真实的清朝历史中,皇后和妃子们是可以随便惩罚甚至处死低级别的妃嫔和宫女的吗?这里有个例子,乾隆朝

  • 古代宫女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 她们的环境怎么样-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古代宫女真实的生存环境:与牲畜无异,被皇家肆意摆布践踏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两千多年前,因为统治者的苛政,使得民不聊生,于是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了历史上第一场农民起义,并发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声。这一喊掷地有声,呼出了农民的地位与无奈,同时体

  • 秦朝末年时期的政局是什么样?是秦朝灭亡的原因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人们历来认为:秦兴于法家,亦亡于法家。如陆贾就认为:“事逾烦而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亟故也。”制度说的代表有班固和萧瑀等人。《汉书》有

  • 古代女子成年和未成年的发饰有何区别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在古代,人们的发型与服饰都有着一些特殊的讲究,其中,成年人的发饰与未成年的是有明显的区别。那么古代一些女性的发饰,也是受到人们的关注,一般来说,女子长到15岁,就算是成年,可以出嫁,当然也有一些女子嫁人要更早一些。女子成年被称为“及笄”,在《说文解字》中记载:笄,簪也。“笄”就是古人盘头发或者别住帽

  • 建文帝的陵墓在哪里?里面真的是建文帝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建国后,立长子朱标为太子,并着力培养这位接班人,然而,朱标却不争气,年纪轻轻便病逝了。朱标死后,立谁为接班人是当务之急。如果按照常规的法律程序来说,嫡长子已死,那么就要从其余的儿子中挑选出一位才能出众的皇子为太子。然而,当时的情况是,朱元璋除了长子朱标病逝,他的二儿子和三儿子也都

  • 为何刘备不顾朝臣的反对,发动夷陵之战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东吴都督吕蒙神不知鬼不觉地发动了江陵之战,通过白衣过江将关羽杀了个措手不及。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遂被东吴重重包围,关羽突围不成被生擒。因誓不投降,同年底关羽为东吴斩杀。关羽的死无疑成了蜀国全面向东吴宣战的充分借口,于是蜀国国主刘备不顾朝臣的一致反对,发兵七万亲征东吴

  • 戏剧《狸猫换太子》的历史原型是哪件事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狸猫换太子》是戏剧中较为经典的一个戏码,也多次被改编出现在影视作品中,放到现代没有人会相信人竟然能够生下狸猫,但是在封建迷信的古代,尤其是皇宫中,这是被视为邪祟作怪的凶兆,这样看似荒唐的情节引发了随后一系列的事情。在戏中,是由青天大老爷包拯负责查清此事,按照剧中背景,也只有包拯这样一丝不苟,不畏皇

  • 法正是怎样的人?他为何要追随刘备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刘备这个人,在文学作品里被描绘得太正面,加了不少英雄光环,所以大家看他的手下也觉得他们都是好人,就像大家看曹操手底下的那群人一样,尤其是司马懿,觉得他们没一个好东西。但其实,看待这些人从来都不应该有对错之分,大家站的立场都不同,谁说刘备手底下就没有几个形象不是那种被过于美化的人呢?有的,就比如法正,

  • 赤壁之战中,周瑜和诸葛亮的功绩谁更高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赤壁之战是改变三国历史命运的一场重要之战,正史中周瑜火烧连船、击败曹操,继而三分天下。不过今天说一下演义小说,那赤壁一战当然就是孔明表演的地方了。一、孔明的作用首先,孔明力主联吴抗曹,在江东舌战群雄,把主和派击下,而且还清楚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劣,加强了孙权的决心。权大悦曰:“先生之言,顿开茅塞。吾意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