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祢衡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趣历史网

祢衡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55 更新时间:2023/12/14 16:37:55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祢衡“少有才辩”,因“好矫时慢物(喜欢指摘时事、轻视他人)”而成为远近闻名的“毒舌”。建安初年,“许都新建,贤士大夫,四方来集。”年方弱冠的祢衡闻讯赶往许都,途中精心设计并制作出一张张扬个性的名片。在许都呆了一段时间后,他认为文人名士大多名不副实,达官贵人个个尸位素餐,于是更加自我膨胀,一副“空棺材——木(目)中无人”的骄横样儿。

有人问他:“陈长文(陈群,出身望族“颍川陈氏”)、司马伯达(司马朗,出身河内士族,“司马八达”之一)名气如日中天,礼贤下士,您为何不去投靠他们?”祢衡一翻:“我祢衡岂能与杀猪卖肉之辈为伍!”

有人问:“您认为荀文若(荀彧,名士)、赵稚长(赵融,汉灵帝时与曹操袁绍等并列“西园八校尉”之一)如何?”祢衡嗤之以鼻:“荀文若长得还算帅,如果谁去吊丧,倒可以借他的脸使使;赵稚长就是一个光吃不干的主儿,只配去管厨房膳食!”

祢衡心高气傲,目无余子,使得进京途中精心准备的名片始终藏在怀中,被磨得字迹漫灭。但是,人以类聚,他与孔融杨修气味相投,结成莫逆之交,经常在人前称赞:“大儿(大儿与小儿在此为赞语,意为大丈夫、好男子)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孔融亦“深爱其才”,上疏把祢衡夸成一枝花,希望汉献帝授予他一官半职。汉献帝对祢衡的有所耳闻,“不肯!”

(二)击鼓骂曹

“击鼓骂曹”是京剧传统剧目中典型的意淫之作。剧中的祢衡把曹操骂得狗血淋头,迎合且满足了“拥刘倒曹”的粉丝们。可惜,击鼓骂曹根本就是“八十岁的老太太生孩子——没有的事儿!”祢衡击鼓是真,骂曹是假。

孔融上疏无果,因“既爱衡才”,便多次向曹操举荐。曹操被他说动心,令其携祢衡进府相见。祢衡却因素来憎恶曹操,闻讯“自称狂疾,不肯往”,并多次大放厥词对曹操进行人身攻击。

曹操憋了一肚子鸟气,“怀忿,而以其才名,不欲杀之。”他在无意中得知祢衡有“善击鼓”的才艺,马上想出羞辱祢衡的怪招:将其“召为鼓史(即鼓吏)”,在大宴宾客时,令鼓史们轮流上台击鼓献艺助兴。

祢衡对曹操的用意心知肚明,见到鼓史们登台献艺前必须脱下衣物换穿专业服装,顿时计上心来。他故意直接上台,操起鼓槌献上一曲《渔阳》。他把满腔悲愤融入鼓曲中,“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情绪激昂)。”

曲终,他扔下鼓槌,“进至操前而止”,目不转睛与曹操对视。小吏呵斥他:“鼓史为何不换装,竟敢如此轻率进见!”祢衡等的就是这句话,“于是先解衵(rì,内)衣,次释余服,裸身而立”,慢条斯理取过鼓史服装穿戴整齐,再次登台擂鼓,面无愧色扬长而去。曹操尴尬地对宾客们笑道:“本欲辱衡,衡反辱孤。”

孔融在宴会结束后找到祢衡,将其数落一番,并再次转达曹操求贤若渴的诚意。祢衡作沉思状,答应面见曹操。孔融急忙回禀曹操:“祢衡席间因受刺激导致疯病发作,才做出无礼之举。现在已清醒,后悔莫及,希望您给他个当面赔罪的机会。”

曹操特令门卫,祢衡求见时要立即通报。可是,他等到明月东升,才等来门卫禀报:“外有狂生,坐于营门,言语悖逆,请收案罪。”曹操与孔融出门,只见祢衡竟然“着布单衣、疏巾,手持三尺棁杖,坐大营门,以杖捶地大骂。”曹操被彻底激怒,对孔融道:“祢衡竖子,孤杀之犹雀鼠耳。顾此人素有虚名,远近将谓孤不能容之,今送与刘表,视当何如。”

于是,祢衡被曹操派专人专车送到荆州刘表处。

(三)侮慢刘表

祢衡从许都出发前,旧友们如送瘟神般“供设于城南”,为他祭奠路神。众人相互告诫:“祢衡素来勃虐无礼,我等今日也‘老太太抹口红——给他点儿颜色瞧瞧!’等会儿他来时,大家都别起身,以此折辱他!”

祢衡到后,见他们或坐或卧,无人起身相迎,便一屁股坐地嚎啕痛哭。“众故”,祢衡解释:“坐着的是坟墓,躺着的是尸体。我身处坟墓与尸体之间,焉能不伤心?”众人自取其辱,面面相觑,哭笑不得。

刘表及荆州士大夫“先服其才名”,礼敬如宾。刘表更是倚为心腹,“文章言议,非衡不定。”一次,祢衡外出数日,回来后得知刘表与诸文人“极其才思”绞尽脑汁才完成一份奏章草稿。他走马观花看完草稿,轻蔑一笑撕个粉碎,要过纸笔“须臾立成,义可观。表大悦,益重之。”

祢衡露了这一手后,尾巴翘到天上,逐渐连刘表都不放在眼中,时常公开怠慢轻视乃至羞侮刘表。刘表忍无可忍,想出借刀杀人的妙招:“以江夏太守黄祖性急,故送衡与之。”

(四)狂傲被杀

祢衡被曹操当球踢给刘表,又被刘表踢给黄祖后,起初都能夹着尾巴过一段低调日子。黄祖虽性情粗暴,却也是爱才惜才之人,将文案类工作悉数交由他全权处理。祢衡举重若轻,将文案处理得“轻重疏密,各得体宜。”黄祖亲切地握着他的手表扬:“祢先生,您处理太好了!每句话都写出了我心底所想啊!”

黄祖的长子黄射时任章陵太守,对祢衡赞赏有加。他俩外出曾“共读蔡邕所作碑文”,黄射回府后对碑文念念不忘,深悔没有现场抄写。祢衡笑道:“我虽然只看了一遍碑文,但至今记忆犹新。只可惜碑文中缺少了两个字!我这就默写出来!”黄射令人去抄写碑文回来校对,结果竟然“如衡所书”,众人“莫不叹服。”

有黄祖父子的器重,祢衡强抑心底的狂傲蠢蠢欲动。他再次趾高气扬,对同事颐指气使,甚至与主簿(相当于今办公室主任)闹得不可开交,由此埋下祸根。

这日,黄祖在大船上设宴“大会宾客”,祢衡趁着酒兴胡言乱语,对黄祖从“言不逊顺”发展到公开顶撞。黄祖因为他的公然失礼行为感到羞惭,大声训斥他几句。祢衡居然从席上站起,“半夜起来骂阎王——等死等不到天亮”,冲到黄祖席前直勾勾盯着他喝问:“死糟老头!你说什么?”黄祖大怒,令人将他带下大船听后处理。祢衡纯粹是“寿星佬吃砒霜——活得不耐烦了”,当着众宾客破口大骂黄祖。黄祖恼羞成怒,“遂令杀之。”

主簿对祢衡早已恨之入骨,接到命令后即刻将祢衡拖下船,干净利落将其一刀毙命。祢衡死时,年仅26岁。

黄射得知父亲欲杀祢衡,急得光着脚丫子跑来救人,可惜祢衡已伏尸江岸。黄祖冷静后“亦悔之,乃厚加棺敛。”

祢衡的确有“目所一见,辄诵于口;耳所瞥闻,不忘于心”这般过目成诵的本领,更有“解疑释结”的才华。但他据此恃才傲物,蔑视同僚、激怒上司,纯属有才无德之人。祢衡这类人,在任何时代、任何官场或职场,都是一个异类和出头椽子。他的下场,正是“有才任性”者的归宿。

三国乱世,人才辈出。在逐鹿中原的群雄眼中,少了一个祢衡,无非是少了一只聒噪到烦人的鹦鹉而已。于世人而言,也就是多了点儿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沈万三破产与朱元璋有何关系?真相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沈万三,拥有聚宝盆的江南第一豪富。以上问题趣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明人董谷在他所著的《碧里杂存》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说朱元璋给了沈万三一文钱,结果沈万三因此破了产。那么事情的经过究竟是怎样的呢?沈万三是元末明初的富商,他本来叫沈富,但由于财倾天下,因此得名万三秀,以作巨富之别号。沈万三的钱

  • 明朝时期常遇春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他做出了哪些贡献?-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常遇春和徐达一样,都是出生于农家,祖祖辈辈种地为生。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常遇春是明朝名将,为朱元璋一统江南,推翻元朝立下巨大功劳,是仅次于徐达的大明第二名将。那为何常遇春不到四十岁就英年早逝了呢一,投靠朱元璋常遇春身材高大,擅长骑射,有万夫不当之勇,因此早年做了强盗。至正十五年(1

  • 被围凤鸣山时,赵云是如何脱困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赵云,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赵云请求当先锋,先行破敌,赵云老当益壮,率军力斩魏军大将韩德等五人,后来,赵云因为轻敌,被夏侯楙用计困于凤鸣山。赵云左冲右突,不能突围,赵云感叹,我不服老,死

  • 长孙顺德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作为?-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长孙顺德是唐朝开国名将、外戚,“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在李渊起兵夺取关中的过程中立下大功,还是李世民的堂叔岳,可以说是功高位尊。长孙无忌与长孙皇后都深受李世民的信任与宠信,那为何他们的堂叔长孙顺德屡遭李世民贬斥呢一,出身名门长孙顺德是北魏皇族后裔,为北周

  • 首次封赏功臣时汤和并没有被封爵,是因为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汤和是明朝开国名将,军事家。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十一月,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开国文武功臣,首批受封的,共有六个公爵、二十八侯爵和两个伯爵。这些人毫无疑问都是为明朝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这次封赏中,令人惊讶的是,跟朱元璋极其亲近,且军中资历最老的大

  • 三国时期邓艾和钟会是怎么死的?背后有何真相?-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263年11月,蜀汉正式灭亡,开始了三国时代统一的序幕。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钟会与邓艾被杀,历史上认为,是他们自取灭亡的结果。邓艾在拿下成都,灭亡蜀国以后,虽然并没有想叛变独立的心思,但是他政治上很不成熟,自高自大,说话行事很不检点,在成都当土霸王。这给了钟会谗陷他的机会,因而

  • 伍子胥是个什么样的人?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伍子胥的孰是孰非千百年来一直存在着争议,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古吴历经二十五帝,跨越七百载,是春秋五霸之一,整个过程中的功勋谋士那是数不胜数,而家喻户晓的鼎盛者非伍子胥莫属。他扶助最后二代帝君成就吴国的辉煌霸业,官至大相国权倾朝野,却不曾想最终还是栽于谗言之祸,被自己力捧的吴王夫差

  • 曹魏和蜀汉都很厉害 东吴为何比不上这两国-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对三国时期,曹魏和蜀汉的武将为什么比东吴厉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是一个武将们叱咤风云的年代,曹魏五子良将再加上典韦、许褚,均是当世虎将,蜀汉五虎上将以及魏延、姜维的,也都是武力值爆表的万人敌,而东吴阵营在这方面就相形见绌,一流武将屈指可数,存在感特别低,套用

  • 历史上清军能在京城站稳脚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山海关大战是清摄政王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击败李自成大顺军的重要战役。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大军进入北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殉国。四月三十日,李自成又退出北京城,经山西逃回陕西,他一共在北京城只待了四

  • 监察御史的权力有多大?为何连东厂的人都忌惮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自秦始皇大一统之后,国家采用了郡县制,对朝廷的官职和职责都给与了明确的划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三公九卿,还有后来的三省六部,由于三公九卿在时间上距离我们很远,很多人都比较熟悉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户部、吏部等,在古代的朝代中,有这样一个官职,他的等级不高,权力却极大,有些人想当,有些人却不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