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棣为呵会发动靖难之役?与姚广孝有何关系?-趣历史网

朱棣为呵会发动靖难之役?与姚广孝有何关系?-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767 更新时间:2023/12/16 1:15:22

靖难之役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以上问题趣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朱棣当年想造反,其实他的心中是十分犹豫的。犹豫的原因,是因为害怕造反无法成功。毕竟他只是一个藩王。从古至今,藩王造反的不少,但获得成功的则寥寥可数。根本的原因,是因为藩王在用一个小小的藩国对付全国。显然,这种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正是因为不能确定是否能够成功,所以朱棣不敢贸然行动。毕竟如果失败的话,项上人头以及一觉老小的性命,都是保不住的。

当时与很多人劝朱棣造反,朱棣都不为所动。朱棣明白,对于那些劝说他的人来说,就算造反失败了,也未必就死。说不定还可以在中途的时候,根据风向标,选择投奔哪一方。而朱棣要是失败的话,则死无葬身之地。这就如同当年鲁肃孙权说的那样,如果大家都投降曹操,他鲁肃凭借自己的才华,在曹操的阵营里,谋个一官半职,也是办得到的。但是,曹操绝对不会允许孙权这样一个竞争对手活着。

不过,当时有个人给朱棣说了一番话以后,他就下定决心造反了。这个人是个和尚,他叫姚广孝

那么,姚广孝给朱棣说了什么,他因此就痛快答应了呢?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姚广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姚广孝是朱元璋在全国征集通儒学的僧人进宫的时候,被征集起来的。不过,虽然被征集起来,但是朱元璋并没有授予他官职。后来,朱元璋把这些僧人派给他的儿子们,姚广孝就被派给了朱棣。

姚广孝由于学识渊博,深得朱棣喜爱,成为朱棣的身边人。

当姚广孝已经说动朱棣造反以后,他在朱棣造反的过程中,给予了朱棣很大的帮助,被后人称为朱棣的“第一谋士”。

那么,姚广孝给予了朱棣什么样的帮助呢?

其一,姚广孝帮朱棣找到了起兵的理由。

朱棣想要造反,必须要获得认可,至少要有人支持他,因此理由是十分重要的。姚广孝帮朱棣找到“清君侧”这条理由,同时,还找到朱元璋当年自己拟定的《皇明祖训》中,提到如果天子有难,被大臣欺负,藩王可以举兵进京“靖难”这一条根据。

可以说,姚广孝给朱棣找的这个理由,是十分凑效的,让朱棣在举兵打仗的时候,不再是孤军作战。

其二,姚广孝帮朱棣调整了进攻的节奏。

建文二年,朱棣围攻济南,三个月都难以破城。姚广孝及时发现了问题,赶紧建议朱棣撤兵,避免和朝廷军队打消耗战。要知道,朱棣本来兵力就少,和朝廷打消耗战,只能自己失败,所以姚广孝及时阻止了朱棣的鲁莽行动。

其三,姚广孝帮朱棣获得了胜利的策略。

朱棣和建文帝打了三四年的时间,一直无法获胜。根本的原因,就是朱棣和朱允炆进行城池的争夺。这样的争夺,形成一种拉锯的模式。虽然朱棣取得了不少局部战争的胜利,但因为兵力很少,一直处于不利的局面。因此,朱棣推进的速度非常慢。

姚广孝洞察到这一点,他对朱棣说,擒贼先擒王,不要再纠缠那些城池了,直接往京城打,只要攻陷了京城,当了皇帝,坐了江山,还怕那些城池里的人不服?

朱棣豁然开朗。他明白,这才是制胜的策略。因此,朱棣就一路势如破竹打进了北京城。果然,当他坐稳江山以后,地方上那些曾经和他拼死血战的人,看见江山已易主,也都不再纠缠,而是很快就投降了。

由此看来,姚广孝在朱棣打江山问题上,所做的功劳确实是不小的。当初他之所以劝朱棣一定要起兵,看来他确实很有把握。

但是,朱棣当初却并不知道姚广孝有把握,就算姚广孝对他说,自己很有把握,保证他能够打胜,估计朱棣也不大可能相信他的话。那么,当初姚广孝是通过什么办法,说动朱棣起兵的呢?

姚广孝是利用他和尚的身份劝说朱棣的。当时朱棣对姚广孝说,只有获得民心,才能获得江山。现在老百姓都是支持朝廷的,恐怕我们不能取胜啊。姚广孝说:“臣知天道,何论民心。”意思是说,我作为出家人,只知道“天道”,我不管民心。同时,姚广孝又找来相士袁珙、卜者金忠,给朱棣算命。大家都说朱棣命中会得到天下。

我们都知道,古人是很相信“天道”的。既然和尚道士们都说朱棣命中能得天下,他还担心什么呢?因此就断然起兵了。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身为战国早期霸主,为何魏国很多人才投靠他国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魏国在战国早期非常强大,在整个战国有二百多年的时间里,有一百多年魏国都是第一强国。即便秦国出现了秦孝公,当时秦国的实力也被魏国碾压。由于魏国继承了春秋霸主晋国的很大一部分,魏国在很多领域都非常繁荣,因此,魏国也出现了很多人才,如商鞅、张仪、范睢等魏人,然而这些人最后都没有留着魏国,而是跑去为他国卖命

  • 曹冲之死有两个最大的嫌疑人 除了曹丕外另外一个人是谁-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曹冲之死最大的两个嫌疑人,一个是既得利益者曹丕,另一个是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事实上,曹冲之死,最大的嫌疑人有两个!一个是既得利益者曹丕,另一个则是和曹冲齐名的神童周不疑!曹冲曹冲是曹操的小儿子,非常聪明,据说他五六岁的时候,就有成年人的智商了

  • 古代虎符能够调动军队 没有虎符是不是就不能打仗了-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虎符是如何调动军队的?没了虎符就不能打仗了么?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古代的人是很聪明的,他们为了防止政变和叛乱的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发明了虎符这种东西。说到虎符,相信大部分了解历史的人还是知道一二的。事实上虎符分为两半,一半在军队将军手中,另一

  • 古代公主和亲远嫁蒙古 她们为何大多数都没有孩子-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上“和亲公主”下嫁蒙古,为何多数没有孩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古代,很多人都以为出身在帝王之家的公主都是很尊贵的,还很威风,每天享受着锦衣玉食,不必为生计所困扰,让人甚是羡慕!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公主也有自己不能做主的事情,毕竟她上面还有父皇

  • 康熙时期发生三藩之乱 对清朝造成了什么影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对清朝时期的“三藩之乱”,在当时造成了什么影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作为皇帝,都希望加强中央集权,让权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以康熙皇帝在位时,也做出了不少的举措,最为著名的就是平定三藩。那么这“三藩之乱”是怎么来的呢?又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明朝末年,

  • 刘邦明明能除掉韩信,为何偏让吕后出手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韩信是汉朝开国功臣,帮助刘邦打下了天下,然而下场却凄惨无比。刘邦杀韩信的心思早就已经有了,不过最终是吕后与萧何共同杀死了韩信。刘邦明明能除掉韩信,为何偏偏让吕雉出手?学者:他不敢亲自出手。韩信被杀韩信当年在攻下齐国之后,向刘邦讨要齐王的封号,这让刘邦十分愤怒,认为韩信可能有不臣之心。其实当时韩信的手

  • 高顺身为一员猛将,为何曹操没有招降他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高顺是三国时期吕布手下的一员猛将,当时吕布的手下人才济济,但却跟了一个草莽武夫,高顺就是其中之一,有关高顺的记载很少,我们也只能从这寥寥数语中体会高顺的勇猛和能征善战了。吕布失败后被绞杀,陈宫被斩首,吕布手下的主要将领张辽、侯成、宋宪、魏续都投降了曹操,随吕布、陈宫一同赴死的只有高顺,他和吕布一样都

  • 夏侯惇在曹魏政权中的地位为何如此之高?-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第一大势力,手下人才众多。谋臣先后有郭嘉、荀彧、司马懿等人,武将有五子良将,夏侯兄弟等。在武将当中,很多人认为五子良将是最强战力,其实不然,夏侯惇才是曹操手下第一猛将,典韦许褚不值一提,若他不死诸葛亮不敢北上。夏侯惇才是曹操手下第一猛将夏侯惇是曹操的堂弟,当年曹操回家招募兵马的时候,

  • 魏延被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他到底有没有造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在诸葛亮逝世之前,看出了魏延有“反骨”。他在的时分,还能压制住魏延,假如他一旦死了,手握兵权的魏延很必将谋反。于是,诸葛亮给马岱留下了一个锦囊,一旦魏延造反,就让马岱除去魏延。那么疑问来了,诸葛亮之所以要除去魏延,是由于他真的有反骨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尽管诸葛亮能掐会

  • 清朝时期有人冒充皇上,他的下场怎么样?-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古时候是一个封建迷信的社会,老百姓长期生活在封建的思想下,所以有很多的原理他们解释不清楚,因此认为是神的旨意。那个时候的老百姓都非常相信神学,所以江湖上总有一些道士冒充自己是神仙下凡,骗取老百姓的钱,还有一些江湖郎中自称自己有长生不老药,在社会上招摇撞骗,然而就是这种非常小的把戏,把老百姓骗的团团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