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秦朝是个宜居的时代吗?探索秦朝百姓的一天

秦朝是个宜居的时代吗?探索秦朝百姓的一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4276 更新时间:2023/12/29 3:23:12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朝。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一方面,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其历史意义却是不容忽视。但另一方面,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算起,秦朝仅仅只存在了14年便灭亡了,确实是昙花一现。

不管秦朝的历史意义到底如,如果是从秦朝人的角度来说,那秦朝肯定是一个不宜居的时代。

历史上真实的秦朝百姓,生活其实比想象的要糟糕很多。

首先,因为秦朝时间实在是太短,所以一个成年人是不可能在秦朝出生的,然后再在秦朝去世。所以一个正常的秦朝人,出生在战国时代,然后死在汉朝,是很正常的事情。十四年的国祚大概是个什么概念呢?举个例子,如果是在北京举办奥运会那一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那么2020年的时候,陈胜吴广已经在大泽乡起义;两年之后,起义军攻破了函谷关,秦朝彻底灭亡。

所以,对于当时的老百姓而言,秦朝其实并不是一个特别清晰的概念。绝大多数人更习惯于称自己是战国时期的某个诸侯国的人。对于绝大多数的平民百姓来说,战国时代是他们更加熟悉的时代,秦朝只是他们人生当中短短的一段经历而已。

而在这十四年当中,秦朝百姓的生活,就有很多值得一说的了。

首先是服兵役徭役的问题。按照当时的法律,绝大多数人都要为国家服役。按照历史学家的计算,秦朝时全国的人口数量,应该在2500万到3000万之间。如果以三千万人计算的话,其中男性数量为一千五百万。而16岁至60岁的可服役男性数量,大概占70%,也就是一千万左右。

秦始皇修长城,大约调动了一百万人;修阿旁宫,大约调动了七十万人;修骊山墓,大概也调动了七十万人;征讨匈奴,征调了三十万人;征讨南越,又征调了五十万人。也就是说,一个成年男人生活在秦朝的话,大概有32%的可能,被征召去参加这几项超级工程。如果参加了这几项工程,有很大可能根本就没法再回到家乡,客死他乡。而如果是恰好生活在关中地区的原秦国人,这个几率还要再次大幅提升。

正是因为如此高的死亡率,所以陈胜吴广才会起义,然后很快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当然,如果你稍微有一点位置,比如在家乡做一个小官的话,或许可以尽量避免服役。但即便是留在家乡,生活也一样好不到哪里去。

在吃的方面,秦朝人吃得实在是清淡至极。首先,秦朝人没有锅。不光普通秦朝百姓没有锅,达官显贵们也没有锅的概念,因为当时冶铁的技术还没有发展到可以造锅的程度。贵族们做饭一般用鼎,而普通人就只能用瓦罐了。而且,在秦朝想吃一个简单的炒菜,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用油炒菜是宋朝之后才有的事情,秦朝人吃饭,一般直接用水煮。

秦朝人吃饭,基本上是以小米为主食。菜基本上就是用陶罐煮点菜,平民百姓想要吃肉的话,那是相当奢侈的。而且,盐也是一个很奢侈的东西。秦朝时实行盐铁专卖,只有国家才能卖盐。后期农民起义爆发后,基本上很多地方的盐也就彻底断货了,根本就买不到盐。就算能买到,也是那种粗盐。想吃今天我们吃的那种细盐,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没有相关的技术。

而食材方面,今天我们经常使用的茄子、西红柿、菠菜、黄瓜、辣椒、土豆……这些一律都没有,因为这些食材,全都是后来逐渐引进了。秦朝能吃的菜,也就只有白菜、韭菜之类的蔬菜了。

总之,秦朝人的伙食,那是相当的差。但就算这样,能够在家乡吃一口饱饭,不用被拉去做苦役,已经是天大的幸福了。

穿的方面,那就更惨了。普通秦朝人是绝对不可能穿丝绸之类的衣服,只能穿一些粗麻衣服。而且,秦朝那会儿不种植棉花,贵族可以多穿一些皮货御寒,普通百姓就只能多穿几件麻衣了。寒风一吹,衣服根本就挡不住。秦朝人寿命较短,衣服御寒能力不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住的方面,普通人基本上都只能住茅草屋。不管是御寒还是防暑,效果都不是很好。就算稍微有点社会地位的小官,在住的方面其实也好不到哪去。

行的方面,基本上就只能靠两条腿了。虽然近些年来在网络上,秦朝的直道被吹得神乎其神。比如过了两千年还不长草,如今还能使用等等。但实际上,这些和普通百姓关系其实不大。因为普通百姓出门,一般都只能靠两条腿,最多骑驴骑牛。骑马是不太可能的,因为马基本上都被军队征用了。

生活条件差也就罢了,更要命的是,秦朝统一天下之后,普通的秦朝百姓,基本上就没了上升的通道。想通过考试入朝为官?不好意思,科举制是一千多年以后的隋朝才有的东西。秦朝那时讲究世卿世禄制,你祖上可以做官,你也可以做官。如果你祖上是平民,那你这辈子也就别想翻身了。秦国在统一天下的过程当中,确实实行过军功爵位制度。在战场上得到军功,确实可以得到爵位。但是,随着秦朝统一了天下,这条路也彻底断绝了。所以秦朝统一天下之后,平民基本上没有任何上升的可能。出生的时候是什么样的,估计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除了这些之外,秦朝还实行了十分严密的法律。这些法律从制定者的眼中看,或许并不算严苛。只要你老老实实生活,似乎也不会犯法。但到了底层执行的时候,就很容易走样了。秦朝那会儿,底层官吏具有更多的执法解释权。如果一个平民在家乡不小心得罪了某个官员,想个罪名还是挺容易的。

就算老老实实做平头百姓,其实也不太行,因为秦朝对于普通百姓征收的税率极高。秦朝的税率到底有多高,后世一直存在争议。有的说是一半,也有的说是三分之二。当然,也有人说是十分之一,但实际上,十分之一的税率,只存在于一些极特殊的人群,大多数百姓还是要承担极高税率的。

生活条件差,法律严苛,税率极高,而且还要去服劳役。如此一来,大家自然不满秦朝的统治。秦朝仅存在了14年便灭亡,似乎也就不难理解了。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在“二十等爵制”制度中,秦国爵位的含金量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实行了名为“二十等爵制”的军功制度。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这套制度当中,秦国的爵位含金量,其实还是很高的。每提升一级,都会增加相应的土地和俸禄。只要在战场上足够英勇,得到足够的军功,房子、田地、仆人……所有的这些,国家都能给你配齐了。正是因为

  • 袁绍为何不提前杀光宦官,从而保住何进的命呢?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袁绍是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中平六年(189),何进被中常侍张让等人所杀,袁绍在这之后杀尽宦官,那么袁绍为什么不提前下手,从而保住何进的性命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袁绍并不是不想直接杀光宦官,不是非得要让何进先去探路送死,关键是袁绍手头没有军队。按照当时

  •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何定都南京而不是西安?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南京定都而不是西安,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元璋其实还真考虑过定都西安,只不过后来因为太子朱标身死,朱元璋年迈,再加上西安当时有好几个强有力的竞争者。所以最终,这个构想被放弃了。要想说清楚这事儿,还得从西安的历史说起。在漫长的中

  • 蜀汉经历的几次大败,其中最为致命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在蜀汉历史上经历过几次大败,例如大意失荆州、夷陵之败、马谡失街亭,其中最为致命的是什么?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夷陵之战的失败,应该是最为致命的。因为这一战的失败,彻底打光了蜀汉的家底,导致蜀国人才出现了断档,后继乏力。而且这一战的失败,导致蜀国彻底丢掉了荆州的全

  • 历史上的吕布是怎么死的?与演义中有何差别?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吕布是东汉末年名将、东汉末年群雄之一,他的真实死因其实和《三国演义》当中记载的并无太大差别,只是是死的过程更为复杂。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作为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武将之一,吕布的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而历史上真实的吕布,一生也是无比传奇。吕布出生于并州九原县,也就

  • 李元景的一生是怎样的?最后为何被李治所杀?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李元景是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六子,母为贵嫔莫丽芳。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提到唐高祖李渊的儿子,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这几个名字。如果是对唐史了解稍多一些的朋友,可能会想到李渊其实一共有二十二个儿子。但对于除了李建成、李世民、李

  • 历史上有没有凭借丹书铁券免死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丹书铁券是指古代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凭证。就是帝王为了感激一些功臣的功劳,用朱砂在铁板上写下的凭证。功臣可以凭借丹书铁券,享受一定的优待,甚至是免除一次死罪。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最早的丹书铁券,是由汉高祖刘邦开创的。当时汉朝刚刚建立,刘邦为了笼络

  • 李世民年纪轻轻就已经取得诸多战功?与他的早年经历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李渊在晋阳起兵时,李世民只有十八岁,他如此年轻却已经深谙战争之道,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这主要是和他的早年经历有关。早在几年之前,李世民就已经开始带兵去北边砍突厥了。公元599年,李世民出生于陕西省武功县。当时正是隋文帝在位期间,隋朝正处于最

  • 滕王李元婴的一生过得如何?他对古代绘画史做出一定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李元婴是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之弟,在贞观十三年被封为滕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提到这句话,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想到那篇《滕王阁序》。在中国文学史上,《滕王阁序》堪称是中国古代骈文的一个顶点,一个难以超越的高峰。尤其是这句‘落

  • 明朝国姓和猪同音 古人是怎么避免这个问题的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明朝国姓和猪肉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我国古代,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他所用的东西、称呼都是特定的,如果犯了忌讳,在古代那样礼教森严的时代,是要被处以刑罚的。就比如在唐朝你不能随意姓李,因为李那是国姓,能够姓李在唐朝是一种殊荣。在宋朝,为了避免犯了皇帝的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