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清朝八旗中,为什么正白旗能和两黄旗平起平坐?-趣历史网

清朝八旗中,为什么正白旗能和两黄旗平起平坐?-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12 更新时间:2023/12/24 5:50:54

八旗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看影视剧我们常听到“八旗子弟”这一清朝时期的称呼,它是彼时朝廷皇亲贵族的象征。

八旗中的“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被叫做上三旗,而正白旗为何能与之中的两黄旗平起平坐呢?

一、八旗由四旗演变而来,分别由不同权势之人掌管

首先咱们来说说这个“旗”是啥意思?它代表着一种兵农合一的组织,平常用来发展生产力而关键时能参战。

“旗”的基本单位称为“牛录”,一个牛录约有300人,由牛录额真统领,每旗设一旗主,而此“旗”地位的高低和它底下牛录的多少相关,若牛录多即代表人数和兵力多,则旗之地位愈高。

努尔哈赤领导下的满洲女真在兼并女真各部落的过程中,就把被征服的各部统编入了牛录。

公元1601年,努尔哈赤对所属部落再次进行了大规模的改编,将许多牛录组编为四个“固山旗”。

这四个便是黄、白、红、蓝四旗,它以各异的纯色来作区分,这就是最早的旗兵。

这四旗刚建立之际分属于不同之人掌管:黄旗直属于努尔哈赤,蓝旗由舒尔哈齐掌管,长子褚英掌管白旗,次子代善掌管红旗。

而当努尔哈赤除去弟弟舒尔哈齐和长子褚英后,自己几乎总揽了兵权!

随着征战扩军的规模壮大,于公元1615年,努尔哈赤对纯色四旗进行了第二次大调整,他又增加了“镶色四旗”,八旗制度至此确立。

原四旗各分为正旗和镶旗——黄、白、蓝旗镶红边,红旗镶白边。

而此时此刻正白旗的掌管人变成了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正蓝旗由五子莽古尔泰掌管,镶蓝旗由舒尔哈齐第二个儿子阿敏掌管,正红旗和镶红旗由代善掌管。

军民数量逐渐增多,努尔哈赤在增编八旗的一年后即建立了后金政权,而八旗中的正黄旗、镶黄旗、镶白旗三旗依旧直属于努尔哈赤。

二、八旗以黄为尊,多尔衮许是努尔哈赤心属的继承者

关于这八旗的地位,名义上来说都是平等的,只不过作为大汗的努尔哈赤是后金的实际统治者,也就赋予了自身更尊贵的地位——满洲人以黄色为尊,故努尔哈赤统领的两黄旗之地位是最高的。

其他掌管一旗的人被叫做“和硕贝勒”,按年龄划分依次为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

诸位贝勒大臣有共同商议军国大事和推举大汗的权力,而此时最尊贵的“上三旗”为正黄旗、镶黄旗和镶白旗。

八旗制度给后金政权建造了一支组织严密的军事队伍,其中每一旗下就有男壮丁七千多人,八旗总共可有六万多人。

另外,虽然男丁下属老小不在八旗编制内,不过他们也是由八旗各级官员管辖的。

加上这部分家属,八旗人口数量远远超过了军兵人数,从它发展壮大那一刻起,就为清王朝奠定了一统天下的有利基础。

努尔哈赤其实有思考过身后之事,他所属的两黄旗共有65个牛录。

最初的打算是将45个分配出去——给多铎、多尔衮、阿济格一人15个,那些剩下的作为亲军自己使用。

此后,他还让多铎成为正黄旗主并将亲军交予其,阿济格则当镶黄旗主。

至于多尔衮,努尔哈赤是一直将其留在身边并且曾许诺给他15个牛录,然而具体给其什么旗,努尔哈赤没有切实讲明。

但事实上他是想让多尔衮继承自己位置的,这面赠予之旗很可能是彼时剩下的唯一的“上三旗”之镶白旗!

三、皇太极夺位重整八旗,“上三旗”被重新定义

然而一场浩劫在努尔哈赤病逝后来临,而在此之前,努尔哈赤还没来得及交代后事……

而彼时统领地位较低的正白旗的皇太极,开始觊觎汗位,当时年幼的多尔衮和多铎、莽撞的阿济格都是他要对付的眼中钉,因为这三人皆独自掌管着一旗。

皇太极为了独揽大权,假传圣旨令多尔衮和多铎生母阿巴亥殉葬,陪伴着努尔哈赤一生一世,而一下子失去母亲的多尔衮兄弟们又怎会是狡猾的皇太极的对手?

就这样,夺取了汗位的皇太极将自己原先的正白旗变为了正黄旗,多铎的正黄旗、阿济格的镶黄旗分别变成了正白与镶白旗,而彼时多尔衮统领的牛录则被挂靠到了多铎的正白旗下……

即便如此安排,多铎的实力还是很强,于是皇太极索性将镶白旗夺来改色成镶黄,让自己的儿子豪格来掌控。

最后,正黄旗和镶黄旗的旗主均变为了皇太极,他也借此表明自己才是正统的继承人!

皇太极不仅打击了多尔衮兄弟,更吞并了阿敏与莽古尔泰的军队且将其进行混编,把正蓝旗融合进了自己的正黄旗。

他又重组了正黄旗与镶黄旗,把之中的8个牛录给了儿子豪格并让其改色为正蓝旗。

这时,阿济格的镶白旗又被皇太极夺来交予多尔衮,此时的正白和镶白旗进行了混编,多尔衮掌正白而多铎掌镶白。

如此一来,皇太极同豪格二人就彻底占了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此时这三旗即为“上三旗”,其余则是下五旗。

四、“镶黄、正黄、正白旗”被定义成清朝永久的上三旗

可能冥冥中自有注定,皇太极同父亲一般尚未交代遗言就撒手人寰了,彼时多尔衮和豪格之间又展开了清朝皇位之夺。

虽然多尔衮较之豪格更有势力,可如鳌拜、索尼等旧将还是顽固地要求皇位得由皇太极后代继承,两方展开激烈的夺权之战,可多尔衮与豪格都未能如愿成为皇帝。

最后,福临(即顺治帝)在多尔衮的支持下登上皇位,而多尔衮成为清朝第一位摄政亲王。

在扳倒豪格后,多尔衮夺来他的正蓝旗并将之编入自己正白旗中,后组成了正白与镶白二旗,至此,上三旗确定为了“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

多尔衮死后,掌握了实权的顺治帝接管了专属皇帝的“正黄和镶黄旗”,当然对多尔衮心怀愤恨的顺治帝还占了多尔衮实力强盛的正白旗。

为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军事争斗,顺治还规定隶属三旗的旗兵只可驻扎于京畿一带,实际掌权人则必须是皇帝。

“上三旗”就这样以此三色被延续到清朝末年,一直未再变化过。

“清朝八旗中正白旗为何可与两黄旗平起平坐,正式成为上三旗”的原因,想必大家看到此也明白了,这和历史名人多尔衮的参与分不开!

从八旗不断演变的过程中,我们亦能看到封建时代夺权的残酷性,瞧见封建帝制的专横性,是不是“上三旗”最终还得靠实权定夺!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为什么魏忠贤不在了,明朝也打不赢后金了?-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魏忠贤,明朝末期宦官,明熹宗时期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毫无疑问,魏忠贤当权的时候,明朝在军事上对后金是有优势的。而当崇祯皇帝把魏忠贤赶下台后,明朝对后金(满清)在军事上就居于弱势了。后金因此步步紧逼,一直打到山

  • 周瑜和孙权之间有哪些故事?为什么有人说周瑜是被孙权拖累至死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周瑜(周郎,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人,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出身庐江周氏,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翻开历史的画卷,

  • 孟昶是个勤政爱民的明君,为何却成了亡国之君?-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我们都知道,五代十国是个混乱的时代,这个时期政权更迭十分频繁,而很多君主不是凶残嗜杀、贪财好色,要么就是沉迷享乐,然而在这些皇帝中却有一个另类,他就是后蜀皇帝孟昶。孟昶不仅爱民如子,还勤于国政、任用贤臣,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明君,下场却非常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 审食其为什么能当上丞相?他与吕雉之间是什么关系?-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在西汉初年的诸位丞相中,审食其是个特殊的存在,他虽为左丞相,但不管理政务,而是像郎中令一样在宫殿内监视,官僚奏事通过他的决裁。审食其之所以如此特殊,全都因为他与吕雉之间有着非比寻常的关系。。审食其之所以能与吕雉关系如此密切,刘邦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刘邦亲手促成了二人的密切关系。审食其与

  • 历史上真实的吴起变法是什么样的?对楚国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历史上真实的吴起变法是什么样的?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前381年,已经步入战国时代的楚国,发生了一件楚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大事。这一年,楚国的第33位楚王,楚悼王,因病去世。楚悼王去世之后,楚国高层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替这位楚王送行。但是,就在葬礼刚刚开始后不久

  • 刘备是汉室后裔建立蜀汉 该政权为什么不属于汉朝-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刘备建立的蜀汉,为什么不属于汉朝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朝(前202年—8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较强盛的时代之一。对于

  •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 究竟是谁造成这乱世局面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对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到底是谁引起了这长达一百多年的混乱局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势力十分严重,百姓居无定所,民不聊生。在这个复杂的乱世,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英雄人物,他们为了获得更高的权势以及地位,掀起了一番腥风血雨。凡事

  • 明朝时期,为何很多宗室王爷的名字都是少见的生僻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侯君集多次宣称自己要谋反,为何唐太宗却手下留情了?-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侯君集公开说自己要谋反,唐太宗为什么没有做

  • 在魏延和杨仪的内斗中,为何蜀汉朝臣一致支持杨仪?-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当魏延和杨仪公开冲突时,蜀汉朝臣为什么会一致反对魏延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兴十二年(234年),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薨逝于五丈原。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