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什么说夷陵之战不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趣历史网

为什么说夷陵之战不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909 更新时间:2023/12/24 3:04:04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蜀汉与东吴的“夷陵之战”是不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章武元年(221年),爆发了汉末三国时代三大决战的最后一场大战——夷陵之战。章武二年(222年),陆逊统率的吴军利用火攻大败刘备统率的蜀汉军,取得了夷陵之战的完胜。全军覆没的蜀汉从此元气大伤,刘备也在几个月后病逝于白帝。

由于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并列为汉末三国时代三大决战之一,很多人都认为夷陵之战也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小说《三国演义》更是说刘备率领的蜀汉军多达七十五万人。那么蜀汉与东吴的“夷陵之战”是不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呢?

关羽大意失荆州之后,刘备所控制的地区仅剩下了益州。当时益州的总人口尚不足百万,所以《三国演义》中写到的七十五万蜀汉大军是肯定不存在的。根据史书记载推测,刘备当时拥有全部兵力也就十几万而已,还要分出部分兵力防备曹魏。

在夷陵之战中,刘备率领的主力约为四万人左右,黄权率领五千余人防御曹魏,还有沙摩柯率领的一万“五溪蛮”军在南线,总兵力大约在五万五千人左右。“火烧连营”之后,赵云又率领不到两万军队赶来支援,蜀汉在夷陵之战中投入的兵力约为七万左右。

东吴方面,吴军主力分别由陆逊、徐盛潘璋三员大将率领,总兵力约为五万余人。另外夷陵城中还有孙桓率领的数千守军,潘睿率领数千军队在南线与“五溪蛮”军作战,后方还有诸葛瑾率领的一万预备队。在夷陵之战中,东吴共投入了大约七万军队。

综合来讲,蜀汉和东吴在夷陵之战中投入的总兵力都在七万左右,前线作战兵力也都在五万左右。所以夷陵之战不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而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只是刘备的蜀汉军在战争初期占有一定的战场主动权而已。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毒杀中宗后,为何立李重茂为帝?-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新唐书·卷五·本纪第五》记载:“景云元年六月壬午,韦皇后弑中宗,矫诏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甲申,乃发丧。又矫遗诏,自立为皇太后。皇太子即皇帝位,以睿宗参谋政事,大赦,改元曰唐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毒杀中宗后,为何立李重茂为帝?李重茂,即唐殇帝,唐朝第六位皇帝,唐中宗李显

  • 从击败刘备到赤壁之战,曹操大概投入了多少兵力?-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在真实的赤壁之战中,曹操、刘备、孙权共投入了多少兵力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备是“赤壁之战”的参战方中投入兵力最少的,因此也是史书记载

  • 桓魋为何要直接派大队人马去杀死孔子及其弟子?-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周游列国时,孔子在祖籍宋国为什么遭遇了“杀身之祸”的详

  • 李渊的什么做法严重损害了与李世民的父子关系?-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渊让李世民搬家的决定为什么让唐太宗记恨了

  • 红楼梦中宝玉挨打后,贾府众人的反应有多奇怪?-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宝玉挨打后,贾府众人的反应有多奇怪?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红楼梦》有很多故事背后的故事,曹雪芹大多浅尝辄止,但从显露出来的一鳞半爪推测背后的故事,也是读书之余的乐趣。对于贾家曾经的往事的推演,就是其中最有意思的故事。第三十三回发生了一件事,就是贾宝玉被打。这次情况极其严重,贾

  • 红楼梦中善姐是什么形象?为何说她是个恶人?-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善姐是什么形象?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秦可卿之死,她的贴身丫环瑞珠触柱身亡,宝珠则留在了家庙陪伴可卿亡灵,再不肯回贾府。尤二姐死后,只留下一两件旧衣服和一支烂了的簪花。如她所言,她并没有什么“体己”,所有的也是贾琏的。而且她一死,那些体己便被凤姐侵吞了。以至于贾琏在跟凤姐要钱无

  • 红楼梦中宝玉与香菱之间的真实关系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宝玉与香菱之间的真实关系是什么?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作者向我们描绘了两幅美人图,上半回是憨湘云醉眠芍药裀,下半回是呆香菱情解石榴裙,这个情是情不自禁之情。宝玉生日这天,大观园内花团锦簇,先是宝玉与众姊妹在红香圃内喝酒行令,湘云喝醉了,醉卧芍药裀

  • 红楼梦一书中关于黛玉最后远嫁,都有哪些伏笔?-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一书中关于黛玉最后远嫁,都有哪些伏笔?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林黛玉的结局,之前说过很多。可以肯定绝不是如通行本八十回后那样死在贾家,更死在贾宝玉的婚礼当天。“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沟渠”,宝黛爱情在贾家人所共知。她若死在贾家,闲言碎语是对她名誉的

  • 红楼梦中王熙凤是如何使计让宝玉迎娶宝钗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王熙凤是如何使计让宝玉迎娶宝钗的?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红楼梦》后四十回,写道,宝玉丢了玉,神思恍惚,贾母提议让宝玉娶宝钗冲喜。怕贾宝玉不娶薛宝钗,所以王熙凤献调包计,明娶黛玉,暗娶宝钗。王熙凤献调包计是否证明她支持薛宝钗呢?不是。王熙凤有自己的算计。第一

  • 明代命理学著作《三命通会》:卷二·论支元六合 全文-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三命通会》在我国传统命理学上拥有非常高的地位,其作者为明朝进士万民英。而清朝编修的《四库全书》将他的著作《三命通会》和《星学大成》收录,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卷二·论支元六合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夫合者,和也,乃阴阳相和,其气自合。子寅辰午申戌六者为阳,丑卯已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