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曹丕篡汉后并没有杀汉献帝刘协 刘协为何不去找刘备-趣历史网

曹丕篡汉后并没有杀汉献帝刘协 刘协为何不去找刘备-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236 更新时间:2024/1/3 3:08:09

还不知道:曹丕篡汉后,刘协为何不投靠刘备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220年,魏王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建立了曹魏政权。曹丕通过“禅让”这样一种远古的方式,完成了政权的交接。王莽篡权不被历代所承认,曹丕接受禅让,则成为此后改朝换代的一种主要方式。

曹丕通过一种相对和平的方式,完成了权力交接。曹丕建立曹魏之后,对汉献帝也算比较仁慈。汉献帝禅让之后,曹丕封其为山阳公。山阳公是一个县级公爵。一般情况下,异姓不会封王,能够被封公的人少之又少。

汉献帝这个山阳公的级别和爵位要高于其他诸侯,妥妥的外姓第一人。汉献帝退位之后,被赶出了都城。为什么他不趁机投奔以兴复汉室为己任的刘备呢?

其实,汉献帝没有退位的时候,他和曹操的住所也不在一个地方,他也有机会投奔刘备。当时汉献帝依然居住在许昌,而曹操的封地在邺城。汉献帝如果偷偷摸摸跑出去,也不是没有可能。

汉献帝退居山阳之后,跟曹魏皇帝的距离更远。如果汉献帝愿意逃跑,跑出曹魏的国境也不是没有可能。关键是,汉献帝愿不愿意逃跑,能不能逃跑。

看似汉献帝距离曹魏皇帝有一段距离,可以逃出曹魏的魔掌,实际上没有那么简单。汉献帝不是一般人,而是曹魏统治者的重点关注对象。汉献帝的一举一动,都被曹魏统治者监视着。

东汉没有灭亡的时候,汉献帝能走出许昌就不错了,更不用说逃到刘备那里。汉献帝退居山阳之后,曹魏皇帝也不过放松对汉献帝的监视。如果汉献帝真的振臂一挥,曹魏政权的合法性便会受到质疑。

山阳实际上就是曹魏皇帝的金丝笼,用于圈养汉献帝。汉献帝可以在金丝笼内享受荣华富贵,却无法飞出这个牢笼。汉献帝一旦走出山阳县,就有可能被曹魏皇帝盯上,也有可能被立即控制。

汉献帝在董卓李傕、曹操等人手中当了多年傀儡,已经学会了如何夹缝中生活,也知道如何自保,更知道哪些禁忌不能碰。汉献帝知道自己可以在山阳享受荣华富贵,却不能走出山阳。

在一定程度上,汉献帝退居山阳之后,是一个被软禁的人,也不是可以完全自由活动的人。这样一个人,又怎么能轻易跑出魏国,投奔刘备呢。

曹操父子虽然代汉自立,实际上对汉献帝并不差。曹魏政权实际上是曹操一点点打下来的,曹操不仅仅是一个权臣。如果没有曹操,东汉这面大旗可能早就已经不复存在。汉献帝能够过几年太平日子,也要有赖于曹操父子。

曹丕篡汉之后,封汉献帝为山阳公,食邑为1万户,在所有诸侯之上。曹丕还给了山阳公种种特殊待遇。比如,向曹魏皇帝奏事可以不用称臣,接受曹魏皇帝的诏书也可以不用跪拜,汉献帝在山阳国依然可以使用汉朝的正朔、纪年等,汉献帝还可以像皇帝一样祭拜天地和祖宗。

汉献帝的待遇,绝对算是非常不错的。作为一个亡国之君,汉献帝可以拥有皇帝般的待遇,还可以在封国内保持汉朝的正朔,绝对是曹丕给予的极高待遇。不得不说曹丕开了一个好头,给予了亡国之君极高的待遇。

汉献帝在山阳国衣食无忧,还可以享受皇帝般的待遇,为什么非要冒险逃出魏国呢。汉献帝自小生活在刀光剑影与尔我诈之中,当了一辈子傀儡皇帝,汉献帝可能只想过几天安定日子。

汉献帝被降为山阳公之后,反而安全了很多,身上的单子也轻了很多。汉献帝可能只想过几天安稳日子,只想安享晚年。人到中年的汉献帝,看淡了人生,也不会再冒着生命危险,逃到刘备那里。

刘备虽然打出了兴复汉室的旗号,不过兴复汉室的大业要由他自己完成,而不是扶植傀儡汉献帝。历史上的刘备并不是什么皇叔,也不是什么“衣带诏”的参与者,而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家。

刘备志在自己当皇帝,不可能屈居人下。曹丕可以用禅让的方式,让汉献帝让位给自己,完成代汉建魏的工作,刘备却不可以。刘备要建汉,汉献帝本身就是汉朝皇帝,怎么禅让?如果刘备逼迫汉献帝禅让,就会是篡权者,帝位的合法性便会被质疑。

刘备若想当皇帝首先要解决好汉献帝的问题。曹丕篡汉建魏之后,蜀汉境内曾经流传汉献帝被害死。刘备便以汉朝皇室的身份即位称帝,追谥刘协为孝愍皇帝。通过这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出刘备的用心。

所谓的“流传汉献帝被杀”,可能是刘备在为自己造势。只有汉献帝被杀,刘备继承皇位才具有合法性。如果这个时候,汉献帝投奔刘备,到底谁是蜀汉的皇帝。刘备不可能将皇位让给汉献帝,如果不让给汉献帝,自己的帝位也就不合法。

为了皇位,刘备奋斗了大半辈子,不可能轻易让位给汉献帝。到时候,汉献帝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汉献帝的命运,极有可能跟小明王一个下场。到时候,汉献帝不仅无法当皇帝,能保住小命就不错了。

汉献帝经历战争与残酷的政治斗争,自然知道这些枭雄的野心。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都是为了帝位,汉献帝只是工具人。曹操是虎,刘备也不是羊。汉献帝还没有死呢,刘备就已经为其追谥了谥号。如果汉献帝真的来到了蜀汉,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汉献帝在山阳国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到了蜀汉却可能有生命危险,他自然知道如何选择。汉献帝也算是安享晚年。235年,汉献帝去世,比曹丕活得还长。魏明帝以汉朝皇帝之礼节,将其葬入禅陵,并且追谥其为孝献皇帝。

拥有谥号的末代皇帝本来就不多,刘协还获得了一个不错的谥号。曹叡对汉献帝也算做到了仁至义尽。刘协去世之后,其孙子刘康继任为第二任山阳公。永嘉之乱中,山阳国和第四任山阳公被废黜。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周瑜真的比不上诸葛亮吗 既生瑜,何生亮是真的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对“既生瑜,何生亮”周瑜真的不如孔明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周瑜向来人尽皆知,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三国名人,但历史上的周瑜和我们所认识的周瑜相比,却是截然不同的。这期三斤就给大家讲讲正史上的周瑜究竟是什么样的。写作不易,喜欢记得收藏点赞哦!小说家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

  • 巴蜀地区荒凉秦国却强占 秦国是出于什么原因-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对战国时期巴蜀荒凉,秦国为何要强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战国初期的魏国,虽说地缘不好,但也不是最差的,至少韩国的地缘就更差一些。可为什么,其他国家不打韩国,只盯着魏国打呢?原因也很简单:魏国太强。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坐镇中原,那结果只有两个:魏国吞并其他国家,或者其他国

  • 公孙家当初占据辽东一方 最后为什么会陨落-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汉末三国,割据一方的公孙氏家族,为什么会陨落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都说汉末三国,其实在辽东地区一直存在着一个割据势力,这就是公孙氏家族。东汉末年,公孙度担任辽东太守,在中原大乱时,确保了辽东地区的稳定,从此经历四世三代人统治,近五十年。这最后一任就是

  • 和珅被抄了家,有一样东西嘉庆帝不敢动-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和珅,钮祜禄氏,本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清朝中期权臣、著名贪官。随着权力地位的成长,私欲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清朝后期的历史离我们非常近,同时读了也产生更多的无奈,因为近代的末期清朝就是一部

  • 神童甘罗在史书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什么突然消失了?-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甘罗,子姓,甘氏,名罗,下蔡人。战国时期政治家,秦国左丞相甘茂之孙。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294年,白起出任左庶长,开启了他的封神之路。在他征战的十多个年头里,他一共攻下城池70多座,斩杀敌军110万左右,放眼历史几乎无人能敌。然而白起虽然勇猛,却被后人称为“杀神”

  • 朱元璋与其他帝王不同,他为什么独爱朱标?-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朱标,明朝第一位太子,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父亲,生母是孝慈高皇后马氏,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太祖朱元璋可谓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皇帝。俗话说得“开局一个碗打天下”,几代贫农,讨饭出生,最终坐上皇帝宝座,那真的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唯一有点接近

  • 多尔衮的一生,为什么只有一个女儿?-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中国历史上,不仅许多帝王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更有不少权

  • 魏晋南北朝的博戏赌博为什么能迅速发展?社会各阶层都参与其中-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博戏继承了前代以六博为代表的博戏内

  • 苏轼宿醉后写下《临江仙》,地方官为何被吓得瑟瑟发抖?-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苏轼,即苏东坡,他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他的父亲苏洵与弟弟苏辙也是北宋著名的大文学家。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九月,已经被贬黄州三年的苏轼,某个晚上与朋友一起泛舟湖上,赏月饮酒,回到居所后乘兴写下了一首

  • 刘瑾贪成明朝首富,朱厚照抓他时为什么不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刘瑾(1451年—1510年),兴平人,明朝权宦,正德年间宦官。本姓淡,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改姓刘,净身入宫当了宦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起明朝的政治生态,恐怕不少人都会在第一时间想起宦官干政的问题。而明代宦官干政的集大成者,毫无疑问当属“九千岁”魏忠贤,毕竟明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