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曹操当初汉献帝接到许都 最后为何迁到邺城-趣历史网

曹操当初汉献帝接到许都 最后为何迁到邺城-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247 更新时间:2023/12/29 2:58:49

曹操为什么要迎汉献帝到许都,打败袁绍后,为什么又迁到邺城?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曹操最值得人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情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曹操在军阀割据时代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这为他统一北方奠定了政治基础,让曹操有了大义的名义对各个军阀进行征讨,从而逐渐统一了北方。

曹操迎接汉献帝的时间非常的微妙,196年,刚刚占领了兖州,又攻下汝南、颍川两郡。此时汉献帝摆脱了李傕郭汜的控制,从长安逃到了洛阳。而洛阳的宫殿被董卓焚毁,汉献帝连住的宫殿都没有,境遇非常的凄惨。此时袁绍的部下和曹操的部下都提出了要迎接汉献帝,可惜袁绍犹豫不决,被曹操抢先迎接汉献帝到许都。

曹操为什么要迎接汉献帝到许都?

洛阳和长安都曾作为东汉的首都,而且也有比较好的基础,那为什么曹操要迎接汉献帝到许都呢?迎接汉献帝到许都,相当于在许都又要新建宫殿给汉献帝,而洛阳已经有基础,在洛阳原址上新建岂不是更方便?

曹操是有自己的打算的,汉献帝从长安逃到洛阳,在洛阳住了大概半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曹操曾经奉董承的密诏到达洛阳,并协商迎接汉献帝的事宜。曹操有三个选择,一是留在洛阳,二是打回长安,三是接汉献帝到许都。

如果留在洛阳,汉献帝周围有杨奉牛辅的部队保护,还有董承等大臣的拥护,曹操如果留在洛阳,那么就会处处掣肘,做什么都会受到限制,而且还要在洛阳废墟的基础上修建宫殿,经济也会带来很大的压力。最重要的是曹操是想利用汉献帝发号施令,不想受到限制,所以留在洛阳是一个最差的选择。

如果打回长安,这个不确定性太大,长安还有李傕、郭汜的部队,两个人相互攻伐,长安已经成为废墟,攻打长安本来就要损耗军队,即使攻下长安,长安也成为废墟了,跟洛阳的情况差不多,所以打回长安非常的不经济。

相对前两个选择,迎接汉献帝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折中选择,首先许都是曹操的治所所在,这里都是曹操自己人,把汉献帝迎接过来,曹操不会受到限制,也方便曹操安插自己人。其次曹操可以把自己的治所给汉献帝,不用重新修建宫殿,这让曹操的经济压力大减,可以全力去征讨其他军阀了。最重要的是曹操把汉献帝迎接到许都,虽然许都比不上洛阳,但这是曹操重大的辅佐之功。曹操的话语权会大增。

打败袁绍,曹操为什么把自己据点迁到邺城?

迎接汉献帝到许都以后,曹操继续东征西讨,先后平定了徐州、豫州以及大半个青州。北方就袁绍和曹操的势力最大,两者必有一战,于是曹操积极迎战袁绍,最后在官渡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慢慢占据了冀州、并州、幽州以及三郡乌桓。

曹操又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将自己的据点迁到了邺城,把汉献帝和少量官员留在了许都。此后政令都从邺城发出,那么曹操为什么做这样一个决定呢?根据曹操当时的境遇,原因有两个:

其一是曹操害怕面对汉献帝。自从曹操迎接汉献帝到许都,其实汉献帝的威信全失,只剩下了东汉王朝正统的大义,而曹操掌握了权力,但曹操毕竟是臣子,他从内心也是害怕真正的天子的,这在《后汉书》中是有记载的:

操后以事入见殿中,帝不任其愤,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操失色,俯仰求出。旧仪,三公领兵朝见,令虎贲执刃挟之。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次曹操觐见汉献帝,汉献帝对曹操的行为非常不满意,愤怒的说,如果曹操你真想忠心辅佐我,那么就优厚对待我,如果不能做到,那么请大发慈悲不要把我当傀儡!按照汉朝制度,曹操这种“三公”带兵觐见皇帝是有虎贲持刀挟行的,所以曹操请求马上离开,离开后顾视左右,汗流浃背,因为汉献帝动了杀机,从此以后曹操不再觐见刘协

俗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更何况是一个皇帝,汉献帝虽然遭遇坎坷,但毕竟是皇帝,皇帝的威严还是有的,而也是此次觐见之后,曹操不愿意面对汉献帝。

其二是打破汉献帝这个枷锁。在曹操征战之初,迎接汉献帝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有好处的,所有的政令都可以以汉献帝的名义发出,各地诸侯至少在表面上要遵从,所以曹操的行动是占据大义的。但这也成为了曹操身上的枷锁,曹操终其一生也没敢称帝,只是被封为了魏王。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副作用。

许都曾是曹操治所,但是自从迎接汉献帝来许都以后,这里在名义上是东汉的都城,而不再是曹操的治所,所以在攻下冀州以后,曹操就选择了地理位置优越,又能提供给大军粮食的邺城作为自己的治所,从而摆脱汉献帝这个枷锁,彻底把汉献帝架空,成了摆设。

曹操的两次行动都有政治目的,迁汉献帝到许都和迁据点到邺城是曹操一生重要的两件事情,可以说成就了曹操,也限制了曹操,但这已经是曹操最优的选择了。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和张飞都是乡候 关羽为什么只是亭候-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为什么诸葛亮和张飞都是乡侯,而关羽才是一个亭侯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别说诸葛亮、张飞是乡侯,超了关羽的亭侯。就是廖化,人家也是中乡侯,关羽上哪说理去?要怪只能怪关羽死得太早,没有赶上好时候。汉初经历了几个异姓王叛乱之后,朝廷立了一个规律,异姓不能封王。所

  • 诸葛亮为什么自己不去守街亭 马谡兵败时诸葛亮在做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对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马谡战败时他在哪,为什么不自己去守街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根据《三国志·诸葛亮传》的记载,诸葛亮在马谡战败以后,意识到第一次北伐将以失败告终时,将西县的居民尽数迁移到汉中。由此可见,诸葛亮当时应该在西县。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

  • 王镇恶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有何作为?-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王镇恶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有何作为?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王镇恶是前秦宰相王猛之孙,河东郡守王休之子,家世显赫。他出生于五月五日(即端午节),因此日不祥(传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父母想要把他过继出去。但他祖父王猛说:“这个孩子不同寻常,孟尝君就是

  • 胡惟庸是怎么死的?朱元璋为何会以谋反定他的罪?-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胡惟庸是怎么死的?朱元璋为何会以谋反定他的罪?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洪武十二年(1379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丞相胡惟庸诛杀,然后废除了丞相,从此,不再设丞相一职,并立为祖训,以后谁再提设丞相,一律斩杀。废除了丞相,朱元璋设置了六部,让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因此,封建社会再

  • 古代隐士到底指的是什么 普通人躲进深山就能做隐士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古代的普通人可以成为隐士吗,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这是一种认知错误,不是躲进深山、换上粗布衣饰,然后发个朋友圈的俗人就叫隐士,那是对这个职业的侮辱,通常情况下,隐士指“隐居不仕”之人。这类人要么有才,要么有钱,但没遇到明主或者好的时机,只能选择退隐留名,等待厚积薄发的

  • 项羽分封了那么多诸侯,为何楚汉相争时没人帮他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鸿门宴会上,刘邦向项羽表达了俯首称臣的意愿,当时已经是诸侯

  • 殷通待项梁叔侄不薄,为何项梁恩将仇报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殷通(?―公元前209年),秦末会稽郡守。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项梁是项羽的“季父”。中国素有“伯仲叔季”的排行之分,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老四、老五等所有的中间排行,季是最小,汉高祖刘邦的字是刘季,说明在刘太公生下刘邦之后,想当然地以为刘邦会是他最后一

  • 宋朝时期官僚地主集团是什么地位?为何会废除贵族政治体系?-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宋朝时期官僚地主集团是什么地位?为何会废除贵族政治体系?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五代乱世后立国的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时期的分水岭,秦朝至宋以前的各个王朝,是世家或门阀集团协助皇帝掌管权力和治国,而宋以后,就是官僚地主集团协助皇帝掌管权力和治国。两者的区别中最主要的

  • 韩信为何擅自发兵袭齐?他不怕汉使郦食其因此而死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汉四年,面对迟迟未能结束的楚汉相争,郦食其自告奋勇,愿出使齐国,使齐国在他的游说之下做汉的“臣妾”,也就是臣国

  • 冒顿单于杀父代立的计谋,是否高明?-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冒顿单于(?~前174年),挛鞮氏,匈奴族雄才大略的军事家、军事统帅,于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杀父而自立。他首次统一了北方草原,建立起庞大强盛的匈奴帝国。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末,群雄逐鹿中原,后来是项羽和刘邦两大势力对垒,刘邦最终在垓下击败项羽,登上帝位,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