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曹操当初提拔的人才那么多 他们为何没有在司马懿夺取时站出来-趣历史网

曹操当初提拔的人才那么多 他们为何没有在司马懿夺取时站出来-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110 更新时间:2024/1/10 8:42:41

曹操提拔了那么多忠臣良将,为何司马懿夺权时,没人站出来尽忠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事实上,当司马懿夺权时,之所以无人站出来反对,之所以无人为曹家尽忠,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高平陵之变

魏明帝曹睿临死前,留下了两个托孤大臣,一个是曹爽,一个是司马懿。不过虽然曹爽和司马懿名为共同辅政,但曹爽的权力其实比司马懿大得多,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两人的竞争前期,司马懿一直处于下风,为了避免和曹爽硬碰硬,司马懿甚至一度处于半隐退的状态。然而这一切,都在高平陵之变中发生了大变!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小皇帝曹芳带着曹爽等人前往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曹睿,结果他俩一出城,司马懿就发动了夺权之变,而且此次夺权出奇的顺利,司马懿并未得到多大的阻碍便占领了曹魏首都洛阳,令天下大惊!

事实上,即便司马懿占领了洛阳,控制了曹魏朝堂,他的实力也是比不过曹爽的,因为曹爽不仅是曹魏大将军,掌控了曹魏的兵马,而且他还有大司农印,掌控了天下粮草,更为重要的是,曹爽手中还有小皇帝曹芳!可以说,此时的曹爽,要人有人,要粮有粮,要大义有大义,他的获胜机会非常大,但令人意外的是,曹爽最终竟然被忽悠瘸了,选择了投降司马懿,令众人大跌眼镜!

任谁也没有想到,占尽优势的曹爽,竟然会选择投降,而曹爽投降以后的结局,也并没有像司马懿所承诺的那样:衣食无忧,可为富家翁。相反,司马懿直接将曹爽全家给抓了起来,夷灭三族,再次令天下人震惊。自此以后,司马懿的野心彻底地暴露了,他击败曹爽并不是为了曹魏,而是为了自己!

斩杀曹爽后,司马懿并未将权力还给曹家皇帝,反而是紧握权力,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在朝野,逐渐控制了朝堂。后来历经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两代人,司马家终于篡魏自立,成立了西晋,令人唏嘘!那么问题来了,司马懿夺取曹魏大权时,为何曹魏中无一人站出来反对呢?当年曹操提拔了那么多的忠臣良将,为何他们就不站出来反对,为曹家尽忠呢?

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一、曹爽败光了路人缘

曹爽是曹真的儿子,又和魏明帝曹睿关系不错,所以他一开始的人缘不错,众人都非常喜欢他。然而当他被任命为托孤大臣以后,情况就发生了巨变!

一开始的时候,曹爽觉得自己根基不稳,所以对外表现得非常谦卑,在司马懿面前他就如正常的小辈一样,事事询问司马懿的意见,这给众人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然而当曹爽把大权都拿到手以后,他就开始嚣张起来了。他不仅大肆打压司马懿,逼得司马懿隐退,而且他还大肆欺压同僚,在朝中肆意安插自己的亲信,使得众人对他怨声载道。

除了这些,曹爽对于皇家也非常不尊重!对皇帝,他直接强行霸占妃子;对太后,他强令太后搬离寝宫,远离权力核心。可以说,就曹爽的这些行为来看,用嚣张跋扈都不足以形容,他也就差没有篡位了!

曹爽的所作所为,已经属于乱臣贼子的行为了,但凡对曹魏有点感情的人,都对曹爽非常愤恨,可以说,曹爽已经把他的路人缘给败光了,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和曹爽争斗,众人理所当然的会选择支持司马懿,反对曹爽!

二、司马懿演技好,骗过了所有人

虽然很多人说司马懿鹰视狼顾,狼子野心,一直图谋篡夺曹魏天下,但事实上,在高平陵之变以前,司马懿一直是以忠臣的面目示人的!

早在曹操时期,司马懿就已经出来干事了,而且他还做了曹操的秘书,秘书这个职位可不是谁都能干的,因为这个职位可以接触到许多机密,不是深受信任的人,根本不可能担此要职,可见曹操对司马懿是多么的信任!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鹰视狼顾”的说法,纯粹是子虚乌有,当时的司马懿还非常弱小,根本不可能有心染指大权,他当时的演技也不可能骗过曹操等人!

曹操死后,曹丕上位,司马懿的地位随之水涨船高!在曹丕和曹植竞争继承人的过程中,司马懿坚定地站在了曹丕一边,所以曹丕上位以后,非常重视司马懿,每次他出征时,司马懿都留守后方。而且当曹丕去世时,他还任命司马懿做了托孤大臣,可见曹丕对司马懿是多么的信任!

曹睿上位以后,司马懿在抵抗诸葛亮的过程中兢兢业业,为曹魏守住了半壁江山,此等功劳令曹魏众人敬佩。而且司马懿年纪这么大了,曹睿愣是不让他回朝廷任职,反而经常让他在外征战,而对于曹睿的安排,司马懿也没有丝毫怨言,一直尽心尽力的为曹魏工作,这种行为,再次赢得了众人的好感。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曹睿在临死前才会将司马懿任命为托孤大臣!

可以说,在高平陵之变前,司马懿一直是以忠臣的面目示人的!当时司马懿历经四朝,深受曹操、曹丕、曹睿、曹芳等人的信任与器重,这种德高望重且年近古稀之人,根本不可能有篡夺大权的心思,要不是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在历史中的评价,很可能就和诸葛亮一样!

当时的曹魏,被曹爽搞得乌烟瘴气,众人心中都憋了一口气,就期盼着有人站出来牵头,司马懿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众人的心愿!在大家看来,司马懿是曹魏的大忠臣,他现在站出来,完全是拨乱反正,而且即便司马懿有私心,那也只不过是抢夺曹魏的权力,他不可能篡夺曹魏大权!于是曹魏众臣都站在了司马懿一边,帮助司马懿忙前忙后,曹魏太后甚至给了司马懿一道圣旨,帮助司马懿占据大义名分,在众人的支持下,司马懿成功夺取了洛阳的控制权,开始和曹爽对抗!

遗憾的是,众人都被司马懿精湛的演技给骗了!按照司马懿的承诺,曹爽只要交出权力,便可免于一死,但是司马懿却直接夷灭了曹爽三族,这让众人看到了司马懿的恐怖!在此之前,权力斗争都没有这么残酷,司马懿这种不讲信用,将竞争对手赶尽杀绝的行为,使得众人明白了,司马懿的野心,绝不仅仅是击败曹爽,他想要掌控曹魏,篡夺曹魏天下!然而此时司马懿大势已成,众人虽已发现了他的野心,却已不是他的对手了……

三、世家大族的推波助澜

曹操确实提拔了不少的忠臣良将,但是到了高平陵时期,这些忠臣良将的后代,地位已经大不如前了!

曹操死后,曹丕继位,为了篡夺汉室天下,曹丕和世家大族妥协了,为曹魏的覆灭埋下了伏笔!终曹操一世,一直在和世家大族做斗争,但是曹丕的行为,却直接给了这些世家大族染指权力的希望,九品中正制,更是堵死了寒门之路,使得曹魏的大权,逐渐被世家大族的人所把控。曹操提拔起来的那些忠臣良将,大多不是世家子弟,所以在曹丕的政策影响下,这些人的后代逐渐落魄,没办法进入曹魏高层,即便他们仍然忠于曹家,也没有那个实力和司马懿对抗。

另外,由于曹植的原因,曹丕对曹家人一直有很深的防范心理,以至于曹家后人都被养废了,再也没有了前两代人的锐意进取。在司马懿和曹爽的争斗过程中,这些人根本没有能力去帮助曹爽。而且由于曹爽投降得太快,那些还在观望的人,根本来不及做出有效措施,司马懿就已经获胜了。

事实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世家大族已经掌控了曹魏的方方面面,司马懿本身也是世家大族中的代表人物!他想篡夺曹魏大权,必须得倚仗这些世家大族,而世家大族想保证家族长盛不衰,也必须打压曹家,支持司马家这个士族,所以说,在世家大族的推波助澜之下,司马懿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结语

总的来说,司马懿夺权时,之所以无人站出来反对,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一、曹爽倒行逆施,败光了路人缘,大家都想看他倒台;二、司马懿演技精湛,骗过了所有人,大家都支持他,以为他是曹魏忠臣,没想过他会篡夺曹魏大权;三、世家大族和司马懿达成合作,在背后推波助澜!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留言讨论哦!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曹操当初汉献帝接到许都 最后为何迁到邺城-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曹操为什么要迎汉献帝到许都,打败袁绍后,为什么又迁到邺城?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操最值得人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情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曹操在军阀割据时代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这为他统一北方奠定了政治基础,让曹操有了大义的名义对各个军阀进行征讨,

  • 诸葛亮和张飞都是乡候 关羽为什么只是亭候-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为什么诸葛亮和张飞都是乡侯,而关羽才是一个亭侯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别说诸葛亮、张飞是乡侯,超了关羽的亭侯。就是廖化,人家也是中乡侯,关羽上哪说理去?要怪只能怪关羽死得太早,没有赶上好时候。汉初经历了几个异姓王叛乱之后,朝廷立了一个规律,异姓不能封王。所

  • 诸葛亮为什么自己不去守街亭 马谡兵败时诸葛亮在做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对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马谡战败时他在哪,为什么不自己去守街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根据《三国志·诸葛亮传》的记载,诸葛亮在马谡战败以后,意识到第一次北伐将以失败告终时,将西县的居民尽数迁移到汉中。由此可见,诸葛亮当时应该在西县。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

  • 王镇恶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有何作为?-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王镇恶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有何作为?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王镇恶是前秦宰相王猛之孙,河东郡守王休之子,家世显赫。他出生于五月五日(即端午节),因此日不祥(传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父母想要把他过继出去。但他祖父王猛说:“这个孩子不同寻常,孟尝君就是

  • 胡惟庸是怎么死的?朱元璋为何会以谋反定他的罪?-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胡惟庸是怎么死的?朱元璋为何会以谋反定他的罪?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洪武十二年(1379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丞相胡惟庸诛杀,然后废除了丞相,从此,不再设丞相一职,并立为祖训,以后谁再提设丞相,一律斩杀。废除了丞相,朱元璋设置了六部,让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因此,封建社会再

  • 古代隐士到底指的是什么 普通人躲进深山就能做隐士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古代的普通人可以成为隐士吗,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这是一种认知错误,不是躲进深山、换上粗布衣饰,然后发个朋友圈的俗人就叫隐士,那是对这个职业的侮辱,通常情况下,隐士指“隐居不仕”之人。这类人要么有才,要么有钱,但没遇到明主或者好的时机,只能选择退隐留名,等待厚积薄发的

  • 项羽分封了那么多诸侯,为何楚汉相争时没人帮他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鸿门宴会上,刘邦向项羽表达了俯首称臣的意愿,当时已经是诸侯

  • 殷通待项梁叔侄不薄,为何项梁恩将仇报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殷通(?―公元前209年),秦末会稽郡守。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项梁是项羽的“季父”。中国素有“伯仲叔季”的排行之分,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老四、老五等所有的中间排行,季是最小,汉高祖刘邦的字是刘季,说明在刘太公生下刘邦之后,想当然地以为刘邦会是他最后一

  • 宋朝时期官僚地主集团是什么地位?为何会废除贵族政治体系?-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宋朝时期官僚地主集团是什么地位?为何会废除贵族政治体系?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五代乱世后立国的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时期的分水岭,秦朝至宋以前的各个王朝,是世家或门阀集团协助皇帝掌管权力和治国,而宋以后,就是官僚地主集团协助皇帝掌管权力和治国。两者的区别中最主要的

  • 韩信为何擅自发兵袭齐?他不怕汉使郦食其因此而死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汉四年,面对迟迟未能结束的楚汉相争,郦食其自告奋勇,愿出使齐国,使齐国在他的游说之下做汉的“臣妾”,也就是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