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胡惟庸是怎么死的?朱元璋为何会以谋反定他的罪?-趣历史网

胡惟庸是怎么死的?朱元璋为何会以谋反定他的罪?-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260 更新时间:2023/12/10 7:54:26

胡惟庸是怎么死的?朱元璋为何会以谋反定他的罪?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洪武十二年(1379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丞相胡惟庸诛杀,然后废除了丞相,从此,不再设丞相一职,并立为祖训,以后谁再提设丞相,一律斩杀。

废除了丞相,朱元璋设置了六部,让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因此,封建社会再也没有了丞相,胡惟庸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

那么,胡惟庸为什么会被朱元璋诛杀呢?胡惟庸真的是谋反吗?

胡惟庸和李善长是同乡,他早年在和州投奔朱元璋,被朱元璋从主簿、知县等小职位,一直提拔到中书省参知政事,后来,又代汪广洋为左丞,然后担任右丞相,不久,又升任左丞相。

杨宪被杀后,朱元璋因为胡惟庸的才干,非常宠信他,胡惟庸也没让朱元璋失望,做事小心谨慎,让朱元璋对他非常信任,胡惟庸显赫一时。

然而,当了几年丞相之后,胡惟庸渐渐地有些飘了,做事也不怎么向朱元璋汇报了,直接自己决定和执行,生杀予夺,大权在握。

很多部门送来的奏章,胡惟庸都先自己看,对自己不好的,都压下来,不上报,然后把好的再上报朱元璋。

因为胡惟庸的权势,很多大臣都开始巴结奉承胡惟庸,给胡惟庸送各种名贵的礼品,为此,大将军徐达非常厌恶胡惟庸,便将胡惟庸做的坏事报告了朱元璋,而胡惟庸得知消息后,居然想暗杀徐达,后来,被人揭发。

御史中丞刘基也就是刘伯温,多次说胡惟庸的问题和短处,为此,胡惟庸开始记恨刘基,刘基生病的时候,朱元璋派胡惟庸前去探病,胡惟庸借这个机会,将刘基毒死。

胡惟庸和李善长因为是同乡的关系,为此,两人关系很好,胡惟庸将哥哥的女儿,也就是他的侄女,嫁给了李善长的侄子李佑。

有了和李善长家族的这个姻亲,胡惟庸的关系更加稳固。

有个学士吴伯宗看不惯胡惟庸的行为,弹劾胡惟庸,他得罪胡惟庸,惹来大祸,差点死了,胡惟庸看到很多人开始胆寒,更加得意,心里逐渐有了异心。

吉安侯陆仲亨有一次从陕西回来,他不想出钱,擅自乘坐驿站的驿车,被朱元璋知道了,朱元璋大怒,责令他到代县去收捕盗贼。

平凉侯费聚在苏州安抚军民,但他整天不务正业,沉溺酒色,朱元璋得知非常生气,责令他到西北去招降蒙古,而他没有完成任务,朱元璋又大发雷霆。为此,这两个人都非常恐惧。胡惟庸得知情况,暗中拉拢两人,秘密往来。

有一次,他们在胡惟庸家喝酒,酒酣耳热之时,胡惟庸

说:“我们所做的事多不合法,一旦被人告发,该怎么办?”两人不知所措。胡惟庸让他们在外面招兵买马,以防不测。

因为胡惟庸和李善长家族有姻亲关系,胡惟庸又开始借着这层关系,去游说李善长,李善长年纪大了,当然不会附和胡惟庸,但胡惟庸多次劝说,同时,胡惟庸还派人去联络倭寇,然后,开始策划。

恰好在这个时候,胡惟庸的儿子在闹市乘坐马车狂奔,从车上摔下来,摔死了,胡惟庸大怒,将车夫杀死,朱元璋得知,大怒,让胡惟庸偿命,胡惟庸请求给车夫家人一些钱财做补偿,朱元璋不同意。

见朱元璋态度坚决,胡惟庸害怕了,他与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人密谋起事。

洪武十二年(1379年)九月,占城国前来进贡,胡惟庸等人没有报告朱元璋。但是被宦官看到了,上奏朱元璋。朱元璋大怒,责备中书省臣。惟庸和汪广洋叩头谢罪,不久,朱元璋将汪广洋赐死。

第二年正月,涂节告发了胡惟庸。御史中丞商暠也告发了胡惟庸的阴谋。朱元璋震怒,下令彻查。然后将胡惟庸、陈宁和涂节全部诛杀。

后来,胡惟庸案又波及到了李善长,李善长也被杀,除此之外,受牵连的还有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靖宁侯等一公二十一侯。

宋濂的儿子和孙子受到牵连,全都被杀,朱元璋也要杀宋濂,因为马皇后和太子朱标求情,朱元璋将其流放,宋濂死于流放途中。

胡惟庸案牵连被杀多达三万多人,先后持续了十几年。

那么,值得注意的是,胡惟庸真的是谋反吗?

以朱元璋的铁腕,胡惟庸未必敢谋反。史学界也有人分析,胡惟庸是冤案,他并没有谋反,没有明确的证据。

我个人猜测,胡惟庸这件案子的背后,也许是朱元璋早就想废除丞相,只好随便找个借口,杀了胡惟庸了事,毕竟,丞相的权力太大了,已经威胁到了皇帝,甚至会将皇权架空,朱元璋可不不愿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胡惟庸只是一个替死鬼而已,只可惜,害得那么多人为他陪葬,不得不说,朱元璋太狠了。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古代隐士到底指的是什么 普通人躲进深山就能做隐士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古代的普通人可以成为隐士吗,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这是一种认知错误,不是躲进深山、换上粗布衣饰,然后发个朋友圈的俗人就叫隐士,那是对这个职业的侮辱,通常情况下,隐士指“隐居不仕”之人。这类人要么有才,要么有钱,但没遇到明主或者好的时机,只能选择退隐留名,等待厚积薄发的

  • 项羽分封了那么多诸侯,为何楚汉相争时没人帮他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鸿门宴会上,刘邦向项羽表达了俯首称臣的意愿,当时已经是诸侯

  • 殷通待项梁叔侄不薄,为何项梁恩将仇报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殷通(?―公元前209年),秦末会稽郡守。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项梁是项羽的“季父”。中国素有“伯仲叔季”的排行之分,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老四、老五等所有的中间排行,季是最小,汉高祖刘邦的字是刘季,说明在刘太公生下刘邦之后,想当然地以为刘邦会是他最后一

  • 宋朝时期官僚地主集团是什么地位?为何会废除贵族政治体系?-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宋朝时期官僚地主集团是什么地位?为何会废除贵族政治体系?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五代乱世后立国的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时期的分水岭,秦朝至宋以前的各个王朝,是世家或门阀集团协助皇帝掌管权力和治国,而宋以后,就是官僚地主集团协助皇帝掌管权力和治国。两者的区别中最主要的

  • 韩信为何擅自发兵袭齐?他不怕汉使郦食其因此而死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汉四年,面对迟迟未能结束的楚汉相争,郦食其自告奋勇,愿出使齐国,使齐国在他的游说之下做汉的“臣妾”,也就是臣国

  • 冒顿单于杀父代立的计谋,是否高明?-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冒顿单于(?~前174年),挛鞮氏,匈奴族雄才大略的军事家、军事统帅,于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杀父而自立。他首次统一了北方草原,建立起庞大强盛的匈奴帝国。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末,群雄逐鹿中原,后来是项羽和刘邦两大势力对垒,刘邦最终在垓下击败项羽,登上帝位,开创

  • 韩信攻下齐地后向刘邦请封假齐王,他为什么这么做?-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汉四年,韩信擅自发兵袭齐,把齐国君臣逼得跑到楚国去借兵。秦末群雄逐鹿中原时,齐、楚二国有仇,项羽自号西楚霸王之

  • 秦朝灭亡的种子,早在秦始皇时就已经被李斯种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众所周知,大秦帝国亡在赵高和胡亥之手,如果没

  • 周勃、陈平等人,为何在吕雉死后才敢讨伐诸吕?-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史书又称为“前汉”,初期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邦的正妻吕后前脚刚死,刘邦的长孙刘襄后脚发难。刘襄发推,啊不,是发书告诸侯王,说,“诸吕又擅自尊官,聚兵严威,劫列侯忠

  • 古代打仗真的有几十万军队吗 真实历史又是什么样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对古代打仗,真的能号令几十万大军吗?还是史官在吹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看《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时常能看见动辄几十万、百万大军之间争锋,但是我们也知道,古代的人口和生产条件是没法和现代比拟的,因此真实的历史中,号令几十万大军有可能吗?首先来说,春秋战国时期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