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从哪里可以看出王阳明善于用兵,而不是夸夸其谈的书生?

从哪里可以看出王阳明善于用兵,而不是夸夸其谈的书生?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75 更新时间:2023/12/6 20:19:19

阳明是书生,但是却不是腐儒,而是一个知行合一的大家,是一个干实事的人,而且他很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所以说我们不能拿平常书生去看待王阳明先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王阳明曾展现军事才能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余姚人。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阳明只是王守仁的号,世人也称呼他为阳明先生,王阳明在幼年参加乡试,他的父亲还是状元,王阳明和普通的读书人不同,他喜欢兵法,经常言兵事,而且善于骑射,这是一个什么形象,这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形象。要知道王阳明所处的时代文武分明,文贵武贱,很多读书人耻于和武人为伍,但是王阳明是一个特例。

弘治十二年王阳明中举,在吏部观政,回朝上疏论西北边疆防备等八事,正德元年得罪刘瑾被贬,后来刘瑾伏诛,被召回,正德十一年王守仁被擢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

根据记载当时,南中地带盗贼蜂拥四起。谢志山占领横水、左溪、桶冈,池仲容占领浰头,各自称王,与大庾的陈曰能、乐昌的高快马、郴州的龚福全等遥相呼应,攻占、剽掠各处府县。而福建大帽山的盗贼詹师富等又起兵。前任巡抚文森托病去职。谢志山联合乐昌的盗贼夺取大庾,进攻南康、赣州,赣县主簿战死。

王阳明到任之后狠狠整治了一番当时的官场,并且探查盗贼的情况,然后他传檄福建、广东会兵一处,首先讨伐大帽山的盗贼。王守仁用兵“诡异”、独断,素有“狡诈专兵”之名。

正德十二年正月,王阳明亲自率领精锐在上杭屯兵,假装撤退,出敌不意进攻,连破四十余寨,斩杀、俘获七千多人。他向朝廷上疏称,权力太小,无法命令将士。王琼上奏,给了王守仁旗牌,可以便宜从事。七月,进兵大庾。十月,克左溪、横水,破巢八十四,斩杀、俘获六千多人。战毕,在横水设置崇义县。随后师还赣州,讨伐利头的盗贼,斩杀两千多人。王守仁率领书生和偏裨,荡平为患数十年的盗贼,附近的人都惊呼守仁是神。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王阳明却是善于用兵,并且“狡诈专兵”之名,并不是一个只会夸夸其谈的书生。

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看王阳明是如何平定宁王叛乱的

宁王朱宸濠可不是一个默默无名的人,第一任宁王朱权曾经帮助朱棣夺取天下,可是最后被改藩到江西,对朱棣有怨言呀,谁让朱棣当时答应人家共坐江山的,宁王世代都仇视这朱棣的后代,到了朱宸濠这一代发动了叛乱,也希望像朱棣一样能干成功夺取皇位。

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据说,消息传到北京后,朝中大臣震惊不已,只有兵部尚书王琼却十分自信地说:“王伯安在江西,肯定会擒获叛贼。”

当时,王阳明正准备前往福建平定那里的叛乱。当他知道宁王叛乱之后,立即赶往吉安,在那里募集义兵,发出檄文,出兵征讨。但是当时朱宸濠兵马充足,即使招兵也来不及,王阳明立刻来了一个疑兵之计。他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王阳明假装传檄各地至江西勤王,在南昌到处张贴假檄迷惑宸濠,声称朝廷派了边兵和京兵共八万人,会同自己在南赣的部队以及湖广、两广的部队,号称十六万,准备进攻宁王的老巢南昌。似乎这样还不足以让朱宸濠相信,王阳明又来了一招,他写蜡书让朱宸濠的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劝宸濠发兵攻打南京(其实要是真的这样做,历史很有可能会被改写),又故意泄露给宸濠。此时,李、刘二人果然劝宸濠进兵南京,宸濠大疑,按兵不动。这样就给朝廷和王阳明以时间。

朱宸濠等了十几天,探知朝廷根本没有派那么多的兵来,才知道中计了,于是他才沿江东下,攻下九江、南康(今江西星子)两城,逼近安庆攻打南京,但是此时形势已经发生了改变。王阳明此时已经组建的八万平叛军,直捣宁王的老巢——南昌,迫使朱宸濠回援。

当时有人建议王守仁往救安庆,他不肯,分析说:如果救安庆,与宁王主力相持江上,而南康和九江的敌人就会乘虚攻我后背,我们腹背受敌;而我们直捣南昌,南昌守备空虚,我们的军队锐气正足,必可一举而下;宁王必定回救,到时我们迎头痛击,肯定会取胜。

朱宸濠精锐都前往安庆,留守南昌的兵力空虚,王阳明仁率兵攻打南昌,这一招和历史上的围魏救赵差不多,而且明白告诉你,我就用的是这一招,但是你没有办法,还是要回来救援。果然宁王朱宸濠回兵救南昌。这里是他的老巢,他损失不得,最终双方在鄱阳湖决战,经过三天的激战,宁王战败被俘,宁王叛乱历时35天后宣告结束。

可以看出来王阳明是一位合格的军事家,他面对形势不利,他用了疑兵之计,让朱宸濠心生疑虑,然后用了反间计,将本来对于朱宸濠来说是正确的决策,故意泄露给朱宸濠,让朱宸濠对身边的谋士不信任,最后率领大军,来了一个围魏救赵直捣黄龙,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打败了朱宸濠。王阳明能够这么短的时间击败朱宸濠,一方面是朱宸濠太菜,另外一方面是王阳明确实厉害。

不过王阳明的平叛功劳并没有得到朝廷的赏赐,直到嘉靖即位,他才被封为世袭新建伯。当然了王阳明留给后人最重要的是他的思想,知行合一,在海内外影响巨大。据说日本当时的;名将东乡平八郎就十分推崇王阳明,甚戴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一生伏拜王阳明!”可见现在的影响。

标签: 王阳明书生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实力不如魏国的蜀国,为何还会频频北伐呢?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史风云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一统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历经7年。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发兵陇西三郡(天水郡,南安郡,安定郡),先得后失。设疑兵于斜谷,自己率大军攻祁山。张郃大破马谡于街亭,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中。而这,是诸葛

  • 源乾曜:北魏太尉源贺之后,刑部尚书源直心之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源乾曜,唐朝,历史解密

    唐玄宗开元初年,唐玄宗因为邠王李守礼属下官吏犯法,想寻求一位能干的官员为邠王府长史。玄宗的近臣太常卿姜皎推荐了一人:梁州(大约在今汉中)都督源乾曜。神龙政变复唐后,源乾曜任殿中侍御史,黜陟(巡察全国各地,考查官吏,进行奖惩,并了解各地情况)江东道,摄右台侍御史,有能名。唐睿宗景云年间,累迁谏议大夫,

  • 汉武帝身边最受宠的两位妃子,为何一见面就掉头离开?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尹婕妤,汉朝,野史秘闻

    李白的《效古二首》里有这样一句诗:所以尹婕妤,羞见邢夫人。尹婕妤与邢夫人都是汉武帝晚年非常得宠的妃嫔。两个女人既然能够入汉武帝的眼,说明都是绝色美人。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皇帝只有一个,后宫嫔妃们为了争夺他的宠爱无所不用其极。但是很奇怪的是,尹婕妤与邢夫人两人虽然都得宠,同居一宫的两人却很少见面。互相

  • 齐宣王为什么不听孟子的劝诫?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齐宣王,战国,风云人物

    齐宣王叫做田辟疆,此时的齐国已经是田氏代齐后的齐国了。但历史证明,不论是“姜齐”还是“田齐”,齐国一直都是一个东方的超级大国,更何况齐宣王本人并不算是一个昏庸的君主,相反,他还颇有一番作为。众所周知,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在地理位置上与齐国算是邻居。但当时可没有“睦邻、友邻、惠邻”这种外交政策

  • 纵观两宋王朝,为何说只有宋太祖和宋孝宗值得赞颂?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如果让你挑一个最羸弱的中原王朝,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两宋王朝,因为跟其他汉人王朝相比,两宋活的实在太憋屈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个是由后周武将赵匡胤建立的北宋王朝,一个是由落魄皇子赵构建立的南宋王朝。从历史角度客观地看,赵匡胤是为后世子孙背了锅,一个贴着耻辱和

  • 王翦是怎么灭楚的?“以逸待劳”一词便是出自这里!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秦朝,王翦,战史风云

    秦始皇二十一年,即前226年,秦王任命王贲为大将军,攻打楚国。很快,楚国的十几座城池就被攻下。秦王想一举消灭楚国。于是,秦王询问将军李信:“我想攻取楚国,将军估计需要多少兵马?李信说:“二十万人就足够了。”秦王又去问王翦,王翦回答说:“非要六十万人的军队不可。”秦王说:“王将军看来老了吧,怎么这样胆

  • 古代妃子是一人一个宫殿的吗?那得要多少宫殿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宫殿,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这种封建社会里,日子过得最舒服的当属皇帝,而皇帝的后宫更是让人好奇,特别是皇帝的后宫里那么多宫殿,每个宫殿里住了多少个妃子呢?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首先要对古代紫禁城里面的制度有所了解。在古时候,皇帝一般都是有三宫六院的,这我们一般都称之为内廷。故宫的建筑风格是中轴对称、前朝后寝,这

  • 努尔哈赤的父祖真的是明朝忠心拥护者吗?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努尔哈赤,清朝,野史秘闻

    天命三年(万历四十六年,1618 年)正月,努尔哈赤昭告天地,在老城赫图阿拉对建州女真各族宣布:“吾意已决,今岁必征大明国!”。当年四月十三日,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起兵反明。在这篇相当于战略总动员的“七大恨”檄文中,后六条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明朝对叶赫部的协助与偏袒而展开,主要是凑字数而为之,内容

  • 鲍承先为什么投降满清?他为清朝做了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鲍承先,清朝,风云人物

    鲍承先,本是明朝时期副将,后成为清初时期大臣。虽然在开疆拓土方面的功劳不可与吴三桂等人相比,但是他的贡献也是毋庸置疑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后金凭借几万的八旗兵最终却击败数倍于己的大明。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但毋庸置疑,其中还有很多背叛了大明的叛兵降将,为这一切都立下了大功。

  • 当安庆公主为驸马求情时,朱元璋又是怎么回答她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朱元璋最恨的就是贪官,对待贪官那可是毫不留情了,之所以如此的痛恨贪官,可能跟朱元璋小时候的经历有关,我们都知道小时候他的父母饱受当地贪官的毒害,粮食被抢走,在流离失所的时候更是看到了无数的平民百姓被贪官迫害,所以他成为皇帝之后贪官是他的眼中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根据明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