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王翦是怎么灭楚的?“以逸待劳”一词便是出自这里!

王翦是怎么灭楚的?“以逸待劳”一词便是出自这里!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晴天 访问量:776 更新时间:2023/12/9 0:07:52

秦始皇二十一年,即前226年,秦王任命王贲为大将军,攻打楚国。很快,楚国的十几座城池就被攻下。秦王想一举消灭楚国。于是,秦王询问将军李信:“我想攻取楚国,将军估计需要多少兵马?李信说:“二十万人就足够了。”秦王又去问王翦,王翦回答说:“非要六十万人的军队不可。”秦王说:“王将军看来老了吧,怎么这样胆怯啊!”秦王于是派李信、蒙恬率领二十万兵士进攻楚国。王翦便以生病为由,辞掉官职回到家乡颖阳。

第二年,即前225年,李信进攻平舆,蒙恬率军进攻寝城,大败楚军,李信又进攻并攻占了郢都。于是率军向西进发,与蒙恬的军队在城父会师。楚军紧紧跟随秦国的军队,三天三夜不停顿地宿营,大败李信军队,楚军攻入秦军两座营垒,杀死了七个都尉。李信仓惶逃回秦国。

秦始皇后悔当初没有听老将军王翦破楚的计策,为挽回败局,只好请解甲归田的王翦再次出山。于是,秦始皇亲自来到王翦的家乡颖阳,言辞恳切地对王翦说:“望将军莫记寡人之过,带兵征楚。即使将军有病,也应以国事为重。”王翦推辞说:“我实在是有病在身,不能带兵。”秦王说:“将军不要再推辞了!老将军一向气度非凡,不要耿耿于怀了。”“大王你一定要我带兵,非六十万人不可!”王翦对秦王提出了要求。秦王说:“就按照将军你的想法去做吧!”

王翦破楚于是,王翦统率六十万人去攻打楚国。临行前,秦王亲自送王翦到灞上,王翦请求赐予肥沃的土地和田宅,数量很多。秦王说:“将军你放心去吧,等到凯旋的时候又何必担心贫穷呢!”王翦一本正经地说:“做大王的将军,立了功,最终得不到封侯,所以得趁着大王看重我的机会,多置些田产田宅,为我的子孙留下产业啊。”秦王听后大笑。

王翦领兵出发,到了武关,先后五次派出军使返回秦国给秦王送书信,请求给予良田美宅。他的部将说:“王将军你索要田宅做得过分了!”王翦说:“不是你想的那样。秦王粗暴多疑,现在国内所有兵力都掌握在我手里,他心中难免会有猜忌。如果我不多索要田宅,秦王会怀疑我有谋反之心。”

秦始皇二十三年,即224年,王翦侵占了陈县以南直至平舆邑的土地。楚国人听说王翦增加兵力来进攻,于是动用全国兵力抵抗王翦;王翦坚守营垒不跟楚军作战。楚军多次挑战,王翦军始终不出。王翦每天休养士卒,让他们洗沐,并给予好的食物,以此安抚士卒,还与士卒共同进食。过一些日子,王翦派人询问军中兵士在做些什么?回答说:“正在玩投石的游戏,个个精力充沛,蠢蠢欲动!”王翦说:“时机已到,可以作战了!”王翦追击楚军,下令勇士攻击,楚军来不及防备,大败。到了蕲县,取了楚国将军项燕的首级,王翦大获全胜,乘势夺取并平定了一些城邑。

前223年,王翦、蒙武俘获楚王负刍,将楚国的土地设置为楚郡。王翦平定了楚国江南的全部土地,降服了南越君长,设置会稽郡。

王翦毕生的代表一战就是用六十万大军对楚的大战,这一战成了三十六计中“以逸待劳”这一计的典型战役。以逸待劳讲究待机而动,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对动,积极调动敌人,创造战机,不让敌人调动自己,而要努力牵着敌人的鼻子走。王翦在伐楚之时,用请求赏赐田地来消除秦王的疑心,并成为一个典故,王翦请田由此而来。王翦请田也就成了明哲保身的代名词。从王翦率六十万秦军伐楚攻百越直到班师回朝,秦王都不曾表示过怀疑,实属难得。

标签: 秦朝王翦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古代妃子是一人一个宫殿的吗?那得要多少宫殿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宫殿,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这种封建社会里,日子过得最舒服的当属皇帝,而皇帝的后宫更是让人好奇,特别是皇帝的后宫里那么多宫殿,每个宫殿里住了多少个妃子呢?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首先要对古代紫禁城里面的制度有所了解。在古时候,皇帝一般都是有三宫六院的,这我们一般都称之为内廷。故宫的建筑风格是中轴对称、前朝后寝,这

  • 努尔哈赤的父祖真的是明朝忠心拥护者吗?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努尔哈赤,清朝,野史秘闻

    天命三年(万历四十六年,1618 年)正月,努尔哈赤昭告天地,在老城赫图阿拉对建州女真各族宣布:“吾意已决,今岁必征大明国!”。当年四月十三日,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起兵反明。在这篇相当于战略总动员的“七大恨”檄文中,后六条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明朝对叶赫部的协助与偏袒而展开,主要是凑字数而为之,内容

  • 鲍承先为什么投降满清?他为清朝做了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鲍承先,清朝,风云人物

    鲍承先,本是明朝时期副将,后成为清初时期大臣。虽然在开疆拓土方面的功劳不可与吴三桂等人相比,但是他的贡献也是毋庸置疑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后金凭借几万的八旗兵最终却击败数倍于己的大明。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但毋庸置疑,其中还有很多背叛了大明的叛兵降将,为这一切都立下了大功。

  • 当安庆公主为驸马求情时,朱元璋又是怎么回答她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朱元璋最恨的就是贪官,对待贪官那可是毫不留情了,之所以如此的痛恨贪官,可能跟朱元璋小时候的经历有关,我们都知道小时候他的父母饱受当地贪官的毒害,粮食被抢走,在流离失所的时候更是看到了无数的平民百姓被贪官迫害,所以他成为皇帝之后贪官是他的眼中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根据明朝的

  • 唐平吐谷浑之战是怎么回事?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

    唐击吐谷浑之战是发生在唐太宗贞观九年的一次唐朝对外战争。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六月,唐遣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率军反击,伏允携众远遁,唐军追至青海湖后班师。十一月十九日,吐谷浑再次寇扰凉州(治姑臧,今甘肃武威)。唐太宗李世民下决心大举征伐吐谷浑。十二月初三,起用已致仕的右

  • 历史历代都是设有太子之位的 为何唯独清朝没有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李鸿章,历史解密

    清朝为何不设立太子之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语云: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说的就是无论是一个家庭还是一个国家都应该有其领导者。而作为古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皇帝,自然是权御天下。但是,就算是再伟大的皇帝,也会有离开人世的那一天,所以皇帝一

  • 吴王李恪的女儿信安县主,为何40岁还没出嫁?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信安县主,唐朝,野史秘闻

    根据《大唐故信安县主元府君墓志铭》的记载,唐朝的信安县主是吴王李恪的女儿。但是,身份如此尊贵的信安县主,为何到了42岁才嫁人?在信安县主的墓志铭中提到了她是“今上之姑母也“,确实,信安县主是唐太宗的孙女,更是当朝皇帝唐玄宗的姑母。但是,在信安去世之后,却只有非自己所出的三子来为自己守孝。唐玄宗更是毫

  • 纯惠皇贵妃为什么没能和乾隆合葬?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纯惠皇贵妃为什么没能和乾隆合葬?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清东陵的裕陵中,葬着乾隆帝和他的五位后妃, 除了他心中的白月光孝贤皇后富察氏以及嘉庆帝生母孝仪皇后魏佳氏外,还有几位宠妃,分别是慧贤皇贵妃高佳氏、淑嘉皇贵妃金佳氏和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我们发现,有另一外从在潜邸时就服侍在侧的宠妃苏氏并未

  • 三阳开泰是什么意思?关于三阳开泰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故事,文史百科

    三阳开泰的意思:《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出处:《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宋史·乐志》:“三阳交泰,日新惟良。”一起来看

  • 后金的兵力并不占优,为何却屡战屡胜呢?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史风云

    其实明朝并非派军队一波一波去送死,而是被迫必须去抵御后金军的进攻。如果没有这一波又一波的军队,那么明亡的时间可能还会提前。那么为什么面对兵力并不占优的后金军,明军一直屡战屡败呢?后金军战力较强,明军实力不济凡是到了一个政权的末期,新旧即将交替,军队的战斗力也会加速下降。盛极而衰、物极必反,到了崇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