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娥在嫁给赵恒之前有过一次婚姻,为何却能成为皇后?

刘娥在嫁给赵恒之前有过一次婚姻,为何却能成为皇后?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895 更新时间:2023/12/11 5:02:16

宋真宗的皇后刘娥,其实是二婚,在嫁给赵恒之前,还曾嫁给一个叫龚美的银匠。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刘娥出身不高,从业低贱,加上那时候结婚早,所以刘娥在成都时就嫁给了一个打造银器的工匠龚美,后来夫妻二人到首都开封发展。但到开封后,夫妻二人生活困苦,无奈之下,龚美只能将妻子刘娥卖掉。

此时宋太宗的皇子赵恒是襄王,他正值青年,经常对左右跟班说“蜀妇人多材慧,吾欲求之”,跟班之一张耆在巧合下得到了刘娥,刘娥生的漂亮,加上能歌善舞,所以张耆马上将她送给赵恒。

赵恒见到刘娥后是一见钟情,也不管刘娥是否清白、二婚,二人马上如胶似漆。但不久皇位继承人赵恒贪恋女色的消息传到了赵恒的爹、太宗赵光义耳中,赵光义怒斥之,并强行分开二人。

但赵恒并不想放弃这段爱情,所以就偷偷将刘娥寄存在张耆家中,有机会二人就偷偷见面,特别像《水浒传》中徽宗秘访李师师。

到了997年,太宗驾崩,赵恒继位是为真宗。此时的赵恒29岁,刘娥28岁,成为皇帝的赵恒终于公开了自己的恋情,当年接刘娥入宫。但因为群臣的压力,入宫之后的刘娥并没有名分。

直到刘娥35岁那年,此时已经颜老色衰的刘娥才被封为了正四品美人,即便这样这个名分来的也不容易。宋真宗为此还跟大臣们大吵一架。

如果说,赵恒年轻之时喜欢刘娥是出于对其美色的贪婪,但到了刘娥年老色衰之后,赵恒对其依赖仍然不减,甚至赵恒在极其尊重士大夫的宋朝还和文臣首领宰相李沆因为刘娥地位问题大吵一架。如此这刘娥必然有过人之处。

赵恒和宰相的争执大概是在1003年,赵恒派太监带着自己的书信去找宰相李沆,希望将还没名分的刘娥提拔为贵妃。

以艺女为贵妃,李沆怒,当场焚烧了赵恒的书信。这么损面子的事,皇帝能忍?此时刘娥站出来了,劝导赵恒,登基日子还短,根基不足,要隐忍;表明自己不在乎名分。而且刘娥告诉赵恒李沆已经年老,当时宋代人平均寿命也就50岁,此时李沆已经57岁了,必然活不了几年。

赵恒采纳了她的建议,遂放过李沆,赵恒赢得了尊重大臣、从谏如流的美名,而李沆果然在1004年因病去世,也是这年,赵恒一边给李沆一堆荣誉,一边将刘娥提拔为了美人。

1007年赵恒正宫皇后郭氏去世,皇后空缺,而且此时的赵恒膝下五子已经全部夭折,皇位后继无人,各方势力遂蠢蠢欲动。

1008年按惯例,刘娥升为正二品修仪,此后她还被封为了正一品德妃,没有皇后,所以她算是后宫第一人,可就是登不上皇后的宝座,只因寇准李迪等新反对派登场,继续以刘娥出身不干净、且无子嗣为由坚决反对册封皇后。

宋真宗的刘皇后出身并不清白,但却成了皇后,在仁宗朝更是实际主政。刘皇后崛起并非只凭美色,更重要的是他能弥补真宗皇帝的不足,替皇帝出谋划策,其政治手腕之高,绝不亚于女强人武则天。但同武则天不同,刘娥手段较为柔和,甚至将情敌之子抚养成人并推上帝位。

标签: 刘娥赵恒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夏竦从一个地方小吏升至宰辅之臣,最主要还是凭借着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夏竦,宰辅之臣,文史百科

    夏竦自幼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他4岁开始读书,在少年时期就以文采出众而远近闻名。《宋史》中称他“资性明敏,好学,自经史、百家、阴阳、律历,外至佛老之书,无不通晓。”从这段描述就可以看出,夏竦也称得上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夏竦19岁那一年,他的父亲夏承皓在同

  • 宋仁宗不能和唐太宗相比,为何却能开创出了仁宗盛治?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仁宗,仁宗盛治,文史百科

    宋仁宗在位期间,将宋朝带领至鼎盛时期,史称“仁宗盛治”。而仁宗盛治有一个数据十分的可怕,就是在这段时期内,全国人口净增加了379万户,这等于是贞观时期的总户数,而且税收更是唐朝最高时期的四倍。从这些数字上来看,仁宗盛治要强于贞观之治,可以说其中大部分领域都是领先的。不过宋仁宗和唐太宗相比,唐太宗明显

  • 元顺帝真是“昏君”吗?那他怎么在权力斗争中掌权如此之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元顺帝,昏君,文史百科

    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他留给后人的印象就像他的王朝一样,奇特、陌生且短暂。人们记得的只是,1368年,明王朝的军队高歌猛进,由南到北彻底终结了蒙古人在汉地的统治,而元顺帝作为其王朝谢幕时的末代君主,逃往草原的背影是那么的落寞。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是历史上屡见不鲜的“

  • 即使损失颇多良将,但刘裕率大军分哪四路北伐后秦?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裕,后秦,文史百科

    说道史上最能打的帝王,刘裕当仁不让。在他掌握东晋全部势力后又前去灭后秦。此后长安失守又夺回,即使损失颇多良将,但是黄河以南淮水以北尽归刘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义熙十二年(416年)一月,后秦皇帝姚兴逝世,姚泓继位,内部叛乱迭起,政权不稳。刘裕认为这是灭亡后秦的良机。八月,

  • 鉴赏古代的一叶扇面,人们首先是从哪个方面来评估?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代,扇面,文史百科

    鉴赏一叶扇面,无论是寥寥数笔,墨竹、秋兰,还是全景工笔,亭台楼阁,笔致毫发。展开扇面,首先是对扇面的形象的评估,从画的精神、气韵、造诣、趣味及意境着眼,细细品味,来领略作者对整个扇面布局,构图的意图,笔触的深浅、虚实。水墨还是设色,更之重彩,来反映作者的思想,体味其流派的特点,作画的风格。下面小编就

  • 宋初是“先南后北”的政策,什么原因让赵匡胤改变了主意?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匡胤,先南后北,文史百科

    赵匡胤建立了宋朝,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王朝普遍短命的结局,开启了中原又一次统一的进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从赵匡胤代后周自立之后,他消灭了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和南唐等地方割据政权,但是有一个国家一直是他的痛处,在赵匡胤有生之年都未能将其消灭,这个国家就是北

  • 长孙无忌为何被拜为尚书右仆射?只因他被定为功臣第一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长孙无忌,尚书右仆射,文史百科

    贞观元年(627年),长孙无忌改任吏部尚书,并被定为功臣第一,进封齐国公,食实封一千三百户。他既是勋臣,又是国戚,深受太宗礼遇,能够出入太宗卧室。同年七月,唐太宗又拜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当时,有人进密表劝谏,认为长孙无忌权宠过盛。唐太宗将密表出示给长孙无忌,以表明君臣无猜,又召集群臣,表示对无忌的

  • 有哪些证据表明,赵光义的继位至少合法性是不足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光义,继位,文史百科

    开宝九年,宋太祖赵匡胤去世,享年不到五十岁(虚岁五十)。然而,赵匡胤的死亡是非常不正常的。按理来讲,赵匡胤这样一个身体健硕,无任何疾病史并且养尊处优的皇帝而言,在这个年纪去世,可以算得上是“英年早逝”了。遍观宋史,找不出丝毫赵匡胤在去世之前有身体不适的记载,甚至在去世前的几个月,赵匡胤还出宫参加各种

  • 文人画的题材多以哪些为主?在古代又有什么风格和流派?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人画,古代,文史百科

    文人画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山水画和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涌现出许多不同风格的流派。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文人画的题材多为梅、兰、竹、菊、高山、渔隐之类,文人借描绘目之所及的自然景物写心灵感受。他们眼中的梅、兰、竹、菊、高山、

  • 宋真宗泰山封禅之后,为何再也没有去泰山封禅的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真宗,泰山封禅,文史百科

    宋真宗在位期间,干了不少劳民伤财的事情,沉溺封禅便是其中一件。当时的宰相王钦若看出宋真宗好大喜功,便建议真宗举行封禅,这件事对于宋真宗来说当然高兴,但他又自知自己分量不够,担心官员反对。结果宋真宗直接伪造天书,让封禅之行名正言顺,还带着百官一起上泰山。但这件事大家都心知肚明,是一场虚伪的闹剧,至此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