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皇甫嵩这位平定叛乱的猛将,为何会在面对董卓时毫无作为?

皇甫嵩这位平定叛乱的猛将,为何会在面对董卓时毫无作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166 更新时间:2023/12/7 18:23:32

在聊汉末历史时,我们总会将精力放在精彩纷呈的三国时代,却很少有人愿意讲黄巾之祸。其实,在这一时期汉朝亦涌现出了不少有胆识有谋略的人才,皇甫嵩就是其中之一。皇甫嵩,堪称汉末剿匪第一人。张角部的主力被他击败,张梁张宝都成了他的阶下囚。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然而,这位将叛乱一举平定的猛将,为何会在面对国贼董卓时毫无作为?以至于国家陷入危难之中,连他自己也无法明哲保身。难不成,皇甫嵩与董卓之间有旧交?

显然并非如此,他们非但关系不和谐,还有仇怨。中平五年,凉州王国围困陈仓,董卓与皇甫嵩分别率领两万人前去平乱。董卓自持久居凉州,对这里的局势了若指掌,所以,根本没把同僚皇甫嵩看在眼里。之后,董卓直接提出采取强攻的策略,在陈仓外一举击败敌军,以绝后患。

不过,皇甫嵩却不这么认为。皇甫嵩觉得,即便能以一定人数代价取得胜利,也要尽可能减少损失。陈仓虽然地盘不大,但防御工事很坚固,汉军只有四万人,如果强攻胜算并不高。如果,等王国人困马乏时,再做进攻的打算,与陈仓里的守军里应外合,自然能取胜。

当时董卓对皇甫嵩的兵权有所忌惮,所以,并未提出反对意见。两支军队驻扎在陈仓之外,静观其变。王国用了八个月的时间都不能将陈仓打下,连粮草都耗光了,无奈之下只能撤军。看到王国撑不下去了,皇甫嵩立即命令全军出击。谁知,这时董卓又站出来,以“穷寇莫追”的理由反对追击。

皇甫嵩指出,兵法是人写出来的,必须要活学活用。现在已经可以确定王国的人马疲于奔命没有战斗力,此时若不进攻,将会失去战胜他们的最佳时机。这次董卓铁了心要和皇甫嵩做对,所以,董卓命令他的人马按兵不动。皇甫嵩不得不带着自己的人马进行追击,果不其然,他的分析十分精准,此时王国的军队已疲惫至极,不堪一击。

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到,皇甫嵩是真正的经世之才,其能力比董卓高了不止一个台阶。对于这种人,董卓自然是羡慕嫉妒恨。所以,两人之间根本没有往来,就算有交集也是宿怨。

中平六年,董卓被调任为并州牧。这时,朝廷要求董卓将兵权转交给皇甫嵩,谁知董卓竟违抗上命,坚决不肯放权。皇甫嵩之子皇甫郦向父亲劝说道:现在普天之下的精锐之师都集结于父亲和董卓手中,而且,父亲和董卓早已有了仇怨。如今董卓不听从朝廷的安排,这就是欺君之罪。所以,父亲何不趁这个机会解决掉宿敌呢?

然而,皇甫嵩并没有讨伐董卓的想法。他觉得,董卓虽然罪恶滔天,但朝廷根本没有给他下达诛灭董卓的命令,倘若自作主张发兵讨伐,那么,他也会成为欺君之人。所以,皇甫嵩只是按部就班地将实情转告给朝廷,等待着朝廷的处理意见。汉灵帝见董卓不肯交出军权,勃然大怒。然而,明知董卓意图不轨,汉灵帝却不能奈何董卓。

毕竟,董卓手里有重兵,若非他孤身一人回京,谁能杀了他?没办法,汉灵帝只能放任董卓的行为,选择了缄默。

汉灵帝病故以后,董卓气势汹汹地回到京师,杀掉了少帝,扶持了傀儡皇帝汉献帝。取得了大权的董卓当即打着皇帝的幌子,骗皇甫嵩返回京城担任城门校尉。皇甫嵩忠心耿耿,自然会听从调遣。不过,明眼人早已看出其中的猫腻,长史萧衍劝皇甫嵩:如今汉室衰微,现在董卓召您入京就是要为了将您杀之后快。不妨您用手下的三万兵力,向天下人发动号召,讨伐董卓这个奸贼,肯定能得到袁绍等人的群起响应。

然而,皇甫嵩再次选择听从调令,回到京城。或许,皇甫嵩有强运在身,所以,这次的陷阱没能要了他的命。之后,皇甫嵩的兵权被董卓尽数剥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董卓继续残害忠良。等到董卓之患结束后,郭汜等人接踵而起。这一时期的皇甫嵩,早已悔之晚矣,在遗恨中度过了余生。

皇甫嵩是人才吗?是!但是,他却是一个愚忠的人才。

皇甫嵩与岳飞一样,永远遵循皇室的号令,只要事关皇家的威信,即便前方是万劫不复的深渊,这种人也会万死不辞地跳下去。

即便这样,皇甫嵩后世地位依旧很高。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太尉槐里侯皇甫嵩”。及至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皇甫嵩。

并且,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及明代成书的《广名将传》 中,皇甫嵩亦位列其中。

标签: 皇甫嵩董卓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在清代《工程做法则例》中,古代建筑有哪些构造方式?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建筑,文史百科

    中国古建筑的平面以长方形为最普遍,一座长方形建筑,在平面上都有两种尺度,即它的宽与深。其中长边为宽,短边为深。如一栋三间北房,它的东西方向为宽,南北方向为深。单体建筑又是由最基本的单元“间”组成的。那么古代建筑有哪些构造方式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硬山建筑屋面仅有前后两坡,

  • 汉献帝在曹操这里是什么待遇?与董卓相比有哪些高明之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汉献帝,曹操,文史百科

    汉献帝的一生,可以说是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找不出第二个比他更加凄惨的,九岁登基就一直被董卓把控着,天天受到董卓的淫威,汉献帝小时候还真是凄惨,而长大一点之后,董卓更是不把汉献帝放在眼里,甚至说迁都就迁都,都不管别人的意见,而在路上,汉献帝也经历了人生中最奇葩的一次上朝。而后董卓死后,汉献帝好不容易逃回了

  • 朱元璋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为何却不传位给朱棣?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朱棣,文史百科

    朱元璋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但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却并没有慎重考虑,只是凭借自己的喜好选择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这就引起了自己四儿子朱棣的不满。朱棣想自己的实力不差,而且也是朱元璋的亲儿子,怎么就比不过朱允炆这一个毛头小子了?其实如果是朱标继位,朱棣肯定不会说什么,更不会想着起兵,因为朱标对朱棣是真

  • 韩琦夫人的名字有具体记载吗?韩琦与夫人的感情又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韩琦,夫人,文史百科

    韩琦的妻子,是崔氏,工部侍郎崔立之女,累封魏国夫人。先于韩琦逝世。关于韩琦夫人的名字,并没有史料记载,只知道姓崔,那么韩琦与夫人崔氏感情如何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琦与夫人崔氏的感情,可以从韩琦所写的《安阳集》卷六十四《录夫人崔氏事迹》中窥见一斑。夫人姓崔氏。韩琦在《安阳

  • 琅琊王氏在汉朝至晋朝结束,这六百多内为何能经久不衰?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琅琊王氏,晋朝,文史百科

    在司马睿南下建立东晋之后,就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那就是“王与马共天下”,排在前面的“王”是指琅琊王氏,后面的“马”则是司马睿。而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世家之琅琊王氏在汉朝至晋朝,这六百多年时间内为何能经久不衰?说起琅琊王氏,我们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为秦始皇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的名将王翦,此人正是

  • “南风知我意”在古代流传甚广,出自南朝哪首乐府民歌?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南朝,乐府民歌,文史百科

    “南风知我意”是流传甚广的诗句,原句为: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州。出自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名,最早著录于徐陵所编《玉台新咏》,具体作者不详。《玉台新咏》中认为作者为江淹,明清人编写的古诗选本里,又作“晋辞”,《古诗源》认为其作者

  • 关于刘娥入宫前的记载很少,但其实她是一个怎样的皇后?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娥,皇后,文史百科

    刘娥是宋仁宗的养母,是宋朝第一位临朝称制的皇后,被后世与吕后、武则天并称。也是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的女主。但是关于她入宫前的记载却很少,其实她是一个二婚的皇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娥祖籍太原,她的祖父是刘延庆,刘延庆在五代十国的后晋、后汉时任右骁卫大将军。她的父亲刘通是

  • 当皇帝不容易,而在古代都有哪些最长寿的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皇帝,文史百科

    当皇帝不容易,许多人当上皇帝以后,纵情享乐,却掏空了身子,英年早逝。这就比如说明朝皇帝明穆宗和明光宗,后者当上皇帝一个月就死了,原因就是太过放纵。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历代的开国之君基本上都活过了50岁,这算是高过当时的平均年龄。其中原因不难推测,开国之君基本上都是经历过战场的磨砺,身体素质肯定比

  • 丝绸之路并不是明确的路,而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有几条?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丝绸之路,文史百科

    丝绸之路其实并不是一条明确的路,只是一个通道,或是一个交流带。这个通道是东起中国、西达欧洲、连接欧亚大陆的交通带。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有几条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丝绸之路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于1877年提出,此后,各种著述层出不穷,关于丝绸之路的概念也有所拓展,如海上丝绸

  • 玉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载体之一,玉文化有哪些特征表现?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华,玉文化,文史百科

    玉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载体之一,其功用侧重于器,并集文化、艺术为一体,是中华民族留给当今世界极为宝贵的文化奇观和艺术珍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元素,并围绕它,形成了极富内涵、沉淀深厚的玉文化。玉文化的特征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古代玉石文化发展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