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从堂堂天子到罪大恶极之徒,刘贺如何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从堂堂天子到罪大恶极之徒,刘贺如何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75 更新时间:2024/1/1 17:53:42

当刘贺进京即位的第二十七日,他来到未央宫承明殿,和群臣一起向上官太后朝拜时,却发现宫门紧闭,他的众多昌邑亲随已经被隔绝在宫门之外。霍光连同其党羽丞相杨敞、车骑将军光禄勋张安世等一起发难,将昌邑群臣二百余人尽数捕拿,送往诏狱。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接着,霍光向上官太后奏言,刘贺种种昏庸淫暴,犯下无数悖逆行径。霍光摄政十余年,又党同伐异,清洗政敌,朝堂百官大都是他党羽,对此岂有不认同的道理?上官太后顺水推舟,正式宣布废去刘贺帝位。

从堂堂天子瞬间沦为罪大恶极之徒,人世间的大起大落莫过于此。眼见大势已去,性命危在旦夕,熟读经史的刘贺灵光一现,用一句话保住了自己的性命:【闻天子有争臣七人,虽亡道不失天下!】

这句话出自儒家典籍《孝经》,是孔子的原话,意思是:「天子如果能有七个敢于向他进言谏诤的臣子,即使无道也不会失去天下!」

【子曰:“是何言矣!是何言矣!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弗诤于父,臣不可以弗诤于君。故当不义则诤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孝经》

霍光在历史上原以“不学无术”著称(这个成语的由来),对此难以对答,只得横蛮道「皇太后诏废,安得天子!」亲自上前,剥下刘贺身上的冠冕绶带,抢走天子玺印,押解他出了宫门。事已至此,刘贺倒是放下了,向西边上官太后的宝座遥遥一拜:「愚戆不任汉事」(我愚昧不明事理,不堪担当大汉天子之任),洒然而去。

霍光一边假惺惺哭泣“宁负大王,不负社稷”,一边将昌邑诸臣二百余人尽数斩杀,只留下曾多次进言谏诤的郎中令龚遂不死,以回应刘贺的留言。这些人从天子亲随一朝沦为冤鬼,在刑场上大呼“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之后霍光又选中了汉武帝前太子刘据之孙刘病已,即位为帝。正因刘据满门遇害,刘病已此时连爵位都没有,完全没有自家班底,在霍光看来是可让自己任意操纵的最佳选择。刘病已即位后改名刘询,即大汉中宗孝宣皇帝。

昌邑国被废除,刘贺被废为庶人,赐食邑二千户,但允许他保留了从前昌邑王府的家财,和家人一起囚禁于王府中,包括了他的妻妾十一人,奴婢一百八十三人。她们并在之后几年,陆续为刘贺生下了十一个儿子,十一个女儿。

霍光派亲信张敞为山阳郡太守,负责监视刘贺的一举一动。昌邑王府大门紧闭,每日仅开一小门,进奉所需食物,只有张敞可以多次登门拜访,对刘贺察言观色,试探他是否有怨望不臣之心。

汉宣帝即位后,汲取刘贺操切夺权失败的教训,对霍光言听计从,包括糟糠之妻皇后许平君被霍光之妻霍显暗害之事,也强忍下来,并立霍光之女霍成君为继任皇后。

一直到霍光死后三年,(公元前65年)大权在握的汉宣帝才正式发难,将霍光一门灭族,并废霍皇后。而对囚禁于昌邑王府的废帝刘贺,宣帝既有相当程度的防范,恐怕亦不乏同病相怜的同情。因此,当张敞奏知刘贺被囚禁多年后,“身患风湿、行走不便、举止痴傻,毫无仁爱之心”后,汉宣帝对刘贺这个“前任”不免动了恻隐之心,封刘贺为海昏侯,封给扬州豫章郡海昏县四千户封地,结束了他十多年的囚徒生涯。

刘贺拖家带口来到鄱阳湖畔,犹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一片南疆僻野,用心经营自己的小小侯国。他耗费原昌邑王府巨资,大兴土木建起一座紫金城,作为自己的居所,并将中原地区的诗书典籍、先进技术和文明传播到当时尚属蛮荒的赣越之地。

标签: 刘贺性命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近年来加勒比海珊瑚礁大量消失,其主要原因与什么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加勒比海,珊瑚礁,文史百科

    全球著名调查机构卡特琳研究近日表示,近年来加勒比海珊瑚礁大量消失,其主要原因或为气候变化和海洋污染等。是什么导致了珊瑚礁的消失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加勒比海被认为是全球最大、最重要的珊瑚自然保护区,然而据卡特琳研究估计,目前已有大约80%的加勒比海珊瑚礁消失。为了弄清楚其

  • 在古代的一些称呼中,假节钺与假节在权利上有何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假节钺,假节,文史百科

    说到古代的一些称呼或者词的含义,大家应该都非常了解,很多都是和现代不一样的。小编最近发现了一个词确实是有点懵啊,那就是“假节钺”,这个词不知道大家见没见过,或者说了解其中的意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假节钺(假节):拼音:jiǎ jié yuè假为“借”的意思,代表短期代理,

  • 皇贵妃除了备受皇帝恩宠以外,在清代还被赋予了什么职责?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皇贵妃,皇帝,文史百科

    皇贵妃,中国古代皇帝妃嫔的等级之一,清朝沿用,在皇后之下设皇贵妃一人。历史上第一位皇贵妃是明宣宗宣德帝朱瞻基的续后孙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孙氏自小被接入宫中抚养,宣宗即位后册封为贵妃,依例,贵妃只有金册,没有金宝。因宣宗宠爱孙氏,破例让她得享像皇后一样的金册金宝,“皇贵妃

  • 隋炀帝下令修筑大运河,难道真的是为了贪图享受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炀帝,大运河,文史百科

    如果说起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大部分人估计首当其冲想到隋炀帝,在各种演义小说当中,杨广更是被黑的体无完肤,关于他的黑历史,是一批接着一批,好色无度,挥霍民脂民膏,仅仅是为了去江南看下琼花,就不惜动用百万民工,开通一条史无前例的大运河。。。我们如今都知道,大运河增加了南北的联通,那么隋炀帝修筑大运河,真的

  • 襦裙是古代汉服的一种,它为何会兴起于魏晋南北朝?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襦裙,南北朝,文史百科

    襦裙是汉服的一种,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称襦裙,是典型的“上衣下裳”衣制。上衣短襦或衫,叫做“襦”,一般长不过膝,紧身长裙,还佩披帛,加半臂。襦裙出现在战国时期,兴起于魏晋南北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襦裙以裙腰之高低,将襦裙分为齐腰襦裙、高腰襦裙、齐胸襦裙。以领子的样

  • 墨法称作“用墨之法”,宋代姜夔《续书谱·用墨》有何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墨法,宋代,文史百科

    墨法,又曰“用墨之法”。一曰:用墨之法。前人谓水墨者,字之精华也。故临地作书时极为讲究。墨过淡则伤神彩,太浓则滞笔锋。必须做到“浓欲其活,谈欲其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姜夔《续书谱·用墨》云:“凡作楷,墨欲乾,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墨浓则笔滞

  • 当曹操得知儿子曹冲去世的消息时,哭着说了哪八个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操,曹冲,文史百科

    三国时期,不仅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还是一个神童辈出的年代,当时三国有三位神童,最出名的神童就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另外两个神童分别是周不疑和夏侯荣,天妒英才,他们皆都不得善终,但他们三人中,只有曹冲的死因最为奇怪,留给了后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当时曹操得知爱子去世的消息,哭着说了八个字,当时曹丕吓坏了,出

  • 在明朝朱元璋之前,每个朝代的圣旨又是怎么开头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圣旨,文史百科

    说起圣旨,很多会想起这一句话,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并不是圣旨的唯一开头,而且很多人都误读了这句话的意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说起这句话,那就必须提到他的发明者明太祖朱元璋。他定都南京后,首先将南京改为“应天府”,将他商议朝政的地方改为“奉天殿”,还在自己

  • 张飞在当阳桥拦截曹操时,曹军为何无人出来与之一战?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飞,曹操,文史百科

    曹操进兵荆州后,刘琮向曹操投降,刘备惧怕曹操的进攻,认为荆州难以守卫,于是带着荆州的士卒百姓十万余人向江陵退去。曹操看出刘备的意图,害怕刘备首先占领江陵掌握荆南地区,以后难以攻伐。于是派遣曹纯率领五千虎豹骑先行追击刘备,自己率领主力随后赶到。曹纯率领精锐骑兵在长坂坡追上刘备,出其不意,大破刘备军,俘

  • 朱棣并不是开国皇帝,为何却被后世的子孙称之为“祖”?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棣,祖,文史百科

    明朝以前,大部分的皇帝是以庙号来称呼的,例如李世民,人们就多叫他唐太宗,而很少有叫“贞观皇帝”的。从朱元璋开始,皇帝的年号逐渐开始代替庙号,例如“嘉靖”、“雍正”等。那庙号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庙号一般都是皇帝去世之后,后人追加的,一般开国皇帝会被称为“祖”,比较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