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的蹴鞠是怎么玩的?它的具体玩法规则又有哪些?

古代的蹴鞠是怎么玩的?它的具体玩法规则又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395 更新时间:2024/1/20 15:40:22

蹴鞠是古代的民俗体育运动,被称为中国的古代足球。那么蹴鞠与现在的足球有什么不同呢?古代蹴鞠是怎么玩的呢?它的玩法规则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蹴鞠,“蹴”有用脚蹴、蹋、踢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所以“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民俗体育活动,在古代,“蹴鞠”又叫“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距今二千三百年前,战国时期齐宣(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01年)时,在齐国都城——临淄,蹴鞠运动广泛开展,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赛制、规模群众基础,已初步形成一种运动项目。由此可知,世界足球运动起源于临淄。早在战国时期汉族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代又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清代开始流行冰上蹙鞠。因此,可以说蹴鞠是中国古代流传久远、影响较大的一朵体育奇葩。

蹴鞠与现代足球有什么不同

蹴鞠是古代的足球,足球一般指的是现代足球,两者存在的前提和意义不同,前者是供达官贵人休闲娱乐所用,后者是竞技比赛所用。最明显的区别是规则不同,前者趋于娱乐,以达官贵人之喜好为准则,后者有严格判罚标准。再者就是球不一样,蹴鞠是外包皮革、内填米糠的球。现代足球比赛用球为圆形,它的外壳用皮革或其它许可的材料制成,在它的结构中不得使用可能伤害运动员的材料。对圆周也有严格的要求,球的圆周不得少于68厘米或多于71厘米。球的重量不得多于453克或少于396克。充气后其压力等于0.6一1.1 个大气压力(海平面上),即相等于600-1100克/平方厘米,在比赛进行中,未经裁判员许可,不得更换比赛用球。

古代蹴鞠的玩法规则

蹴鞠在中国历史悠久,古代的蹴鞠怎么玩呢?样子收藏网介绍一下古代蹴鞠的玩法规则

1、在球场中央竖立两根高三丈的球杆,上部的球门直径约一尺,叫“风流眼”。

2、玩蹴鞠的人分为两队,衣服颜色不同的左右军(两队)分站两边,每队12或16人,分别称为球头、骁球、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等。球头与队员的帽子亦稍有区别。

3、蹴鞠比赛时鸣笛击鼓为号,左军队员先开球,球都由“球头”开出,传给“跷球”,然后按规则在“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之间传球,传球过程中,手不准触球,球不得落地,最后又传回“球头”,由“球头”射门,即将球射过“风流眼”。如果球触网弹回,只要不落地,本队球员可以将球接住,继续传球、射门。球射过“风流眼”,过者为胜。对方接球,也是按规定的传球路线完成传球,再传给“球头”射门。直到球落地为一筹,以进球多寡定胜负。互相颠球数次然后传给副队长,副队长颠数待球端正稳当,再传给队长,由队长将球踢风流眼,过者为胜。右军得球亦如此。

蹴鞠胜负规则是根据结束时按过球的多少决定胜负,双方事前会商定一场比赛若干筹。比赛结束后,双方球员互相作揖,以示礼仪。得胜一方,可获得银碗、锦缎。而输掉一方的“球头”,则要接受惩罚:用白粉抹面,并接受鞭打。

标签: 古代蹴鞠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龚自珍在诗集《己亥杂诗》中,收录了哪首最脍炙人口的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龚自珍,诗,文史百科

    提起晚清诗坛的健将,龚自珍的知名度数得上前三。龚自珍一生中留下了数百首诗歌,系统地收录在了诗集《己亥杂诗》之中。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诗,莫过于下面这四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为何在那个时候留下了这四句诗,而这首诗又为何引起了如此多的共鸣,以致广为

  • 刘表可是东汉皇室宗亲,他为何却没有参与围剿董卓?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演义》开篇,便是汉室衰微,天下大乱的情形,于是宦官祸乱朝纲,黄巾军起义此起彼伏。黄巾军虽然来势汹汹,却也很快便被镇压了,倒是宦官之乱一直没能解决。这个时候,后来成为了一方诸侯的袁绍,对大将军何进提出了一个建议,加剧了汉室的倾颓——他建议何进,请董卓入京,威胁太后除掉宦官。结果,此事败露,引起了

  • 古代离别时有折柳相赠之风俗,那么为什么要折柳相送?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折柳,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第一中。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人们离别时折柳相送,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会折柳寄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折柳缘由分别时为什么要折柳相

  • 都说隋炀帝得位不正,是唐初史官给的莫须有罪名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开皇二十年(600)是文帝诞生六十周年,文帝自觉精力衰退,于是日常政务交给杨广处理,只参与重大事务裁定,自己颐养天年,改年号为仁寿,意思是仁者有寿。仁寿四年(604)七月,文帝刚过完生日不久,就病危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时有种说法是贪恋皇位的杨广早已经等的不耐烦了,于是

  • 清朝时期的天地会是怎么产生的?那么其创始人又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说到这个“天地会”,大家第一反应应该想到的就是《鹿鼎记》里面的天地会吧?毕竟当时所处的时期就是清朝,反清复明。那么这个只是在电视剧中,在历史上真的有“天地会”这个组织吗?清朝时期的天地会是怎么产生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鹿鼎记》大概是很多人小时候很喜欢看的一部电视剧(也

  • 华是一种衍射现象,现代科学家对太阳外面的华叫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日华,是大气的一种光学现象。在天空出现的半透明薄云里面,有许多飘浮在空中的六角形柱状的冰晶体,偶尔它们会整整齐齐地垂直排列在空中。当太阳光射在这一根根六角形冰柱上,就会发生非常规律的折射现象。日华内部蓝绿色外部红棕色。华是一种衍射现象,当光通过与其波长相近的小水滴时就会出现光的强弱相间分布的情况,这

  • 古代杀头为什么都要选在午时三刻动手?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杀头为什么都要选在午时三刻动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来“午时三刻”要从我们古代的计时法谈起,一天二十四小时,在古代被分成了十二个时辰,分别用十二生肖的动物做代表,这样的更容易记忆。这十二个时辰分别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

  • 西递镇始建于北宋时期,它为何是徽派民居建筑之典范?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西递镇,别称西溪、西川,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素有中国古代和现代历史的衔接点、明清古民居博物馆、桃花源里人家、古民居建筑的艺术宝库等美誉。是徽派建筑、皖南村落的代表。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堪为徽派民居建筑之典范。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西

  • 租庸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那均田被破坏会是什么后果?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租庸调制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此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是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租庸调的制定和实施须均田制的配合,一旦均田被破坏,租庸调法则会随之失败,武周后由于人口增加,又不

  • 在明朝人眼中,像麒麟这样的神话瑞兽究竟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在中国历史上,有几大瑞兽,象征着皇家帝王们的无上权力,比如龙,凤凰和麒麟。每当上天降下这些祥瑞,自然就是举国欢腾,国泰民安的象征。但是世界上真的存在这些生物吗?古代人眼中的这些生物究竟长什么样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具体凤凰和龙有没有过这个确实无人知晓,但是麒麟这玩意还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