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曹操的一生有过几次屠城记载?

曹操的一生有过几次屠城记载?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237 更新时间:2024/2/19 14:48:26

“围而后降者不赦!”这是一道听上去就有些让人毛骨悚然的军令,意思很明确,城池包围后才投降的的得不到赦免,那只有一条路,被屠杀。就是这条军令,间接促成了曹操5次屠城。

曹操屠城大家并不陌生,但可能有些人不知道曹操屠城的确切记录在哪,小编整理一下,有明确记载的曹操有5次屠城:

第一次:公元193年屠徐州

《三国志·二公孙陶四张传》记载:”初平四年,太祖征谦,攻拔十余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而《后汉书》的记载则更加恐怖,“初平四年,曹操击谦……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

这是说的公元193年,曹操征讨徐州刺史陶谦,对于攻破的城池如取虑、雎陵、夏丘等地,都进行了屠城。《三国志·武帝纪》中关于屠戮徐州的记载是“拔五城,所过多所残戮”。虽然有所美化,但也如实记载了曹操屠城。

第二次:公元195年屠雍丘

兴平元年(194年),曹操带兵讨伐陶谦时,张邈陈宫叛曹迎吕布为兖州牧。后来曹操击败吕布,张邈跟着吕布一起逃跑,留下张超带着家属守雍丘。曹操围攻雍丘数月,攻破并屠戮城池,诛杀了张超及张邈全家(太祖攻围数月,屠之)。

第三次:公元198年屠彭城

吕布在兖州被曹操击败后,流窜到徐州,领徐州的刘备收留了他。但后来吕布却趁刘备与袁术攻战之际,夺了徐州。公元198年曹操东征吕布,十月,攻下彭城,曹操下令屠城(九月,公东征布。冬十月,屠彭城)。

第四次:公元204年屠邺城

袁绍病死之后,袁谭袁尚兄弟内斗,公元204年曹操大举进攻邺城,邺城是冀州的核心所在。审配坚守数月,曹军打的非常艰苦,最终被曹操攻破,曹操屠邺城实在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第五次:公元207年屠柳城

袁尚和袁熙逃到乌桓,乌桓和袁氏兄弟共同对抗曹操,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桓,在柳城斩蹋顿及名王以下十余人,俘虏二十余万人,并屠城。袁氏兄弟逃到辽东,辽东太守公孙康把袁尚、袁熙二人的首级斩下送给了曹操。后世还有人做了一首诗《屠柳城》来歌颂曹操此战的功绩。

曹操有首诗《蒿里行》,其中有"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样的描写,这的确就是当时社会的惨状,白骨露於野,生民百遗一。曹操一边感叹人间惨状,一边却不停的屠杀,看上去很矛盾,其实一切都是为了军事、政治目的。

围而后降者不赦这样的军令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造成一种威慑的状态,敦促敌对势力放弃抵抗,早早投降。冷兵器时代,攻城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如果地盘要靠一座一座城攻战,那将耗费巨大的时间、人才、物力,没有人耗得起。

而为了贯彻“围而后降者不赦”这道军令,所施加的威慑手段就是攻破城池之后屠城,让这条军令看上去血淋淋,让敌人知道据城固守的下场。其实“围而后降者不赦”的威慑力是有限度的,不说刘备、孙权无论如何不会投降曹操,就是审配这样的小角色都知道坚守至死。

在真正的敌人面前,没人会因为一道军令和屠城的恐惧就放弃抵抗……

标签: 屠城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的应天府和顺天府分别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应天府

    应天府,也称京师、南京,是南京在明朝时的名称,明朝前期首都,永乐时期迁都顺天府。简介应天府下辖上元、江宁、句容、溧阳、溧水、高淳、江浦、六合八县。明代中叶,南京城人口达120万,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应天府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亲自带兵分三路用十天时

  • 太平御览历史及内容简介 太平御览全文及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是宋代很著名的一本书,由李昉、李穆、徐铉等著名学者奉敕编纂。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三月开始编撰,于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十月成书。简介《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每天看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

  • 李煜被杀的原因 李煜最美的十首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煜

    李煜(别称:南唐后主、李后主,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

  • “封桩库”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封桩库

    封桩库是宋代的库名,是指宋初收缴各割据势力所藏金帛至京师,另置库储存。传宋太祖曾拟以此库存钱赎回燕云十六州。宋太宗先改名右藏库,太平兴国三年(978)又改内藏库。南宋孝宗时再置封桩库,分上下二库,收存各种杂税收入,以备急用。赵匡胤时代,“太祖别置封桩库,尝密谓近臣曰:‘石晋

  • 《太平广记》原文及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是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纪实故事及道经﹑释藏等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简介《太平广记》是分类编的,按主题分九十二大类,下面又分一百五十多小类,例如畜兽部下又分牛、马、骆驼、驴、犬、羊、豕等细目,查起来比较方便。从内容上看,收得最多的是故事,实际上可以说是一部宋代

  • 袁绍麾下都有哪些谋士?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袁绍

    袁绍出身“四世三公”的袁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所以很多人愿意追随他。袁绍麾下也是人才济济,比如有所谓的八大谋士:沮授、田丰、许攸、逢纪、审配、辛评、郭图、荀谌,但这些人却一直窝里斗,袁绍势力的覆灭,和内部不团结有很大的关系。郭图咬沮授沮授是资格是最老的、官职最高的,也是袁绍

  • 盘点汉朝六位以寡妇身份再嫁最终母仪天下的女人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

    在电视上面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句话,“好女不嫁二夫,忠臣不事二主”,听起来烈女、忠臣的气节令人敬佩,其实这句话有没有道理还值得商榷。后半句跟我们今天的内容无关,就不讨论,前半句在我看来,是大大不妥的。现如今,因为夫妻感情不合而离婚的例子比比皆是,难道这些离婚了的男人就不能再娶了

  • 唐朝名将高仙芝的军事思想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高仙芝

    1、长途奔袭,分进合击的作战指导。玄宗时期的西域战场,长途奔袭是一大特点,以唐、吐蕃为首的各方都经常采用这一作战指导,而高仙芝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无论是攻打小勃律、竭师,还是石国、突施、大食,其行军距离少则数百里,多则上千里。不仅如此,高仙芝的行军常常是隐蔽的,这样一来更能出其不意。而当接近目的地后

  • 日本德川幕府历代将军列表 德川幕府和天皇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德川幕府

    德川幕府(日语:とくがわばくふ)又称江户幕府(えどばくふ)。1603年由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在日本江户(今东京)所建。简介德川家康建立幕府后,他建立起了幕府严密控制下的政治体制,经过德川秀忠、德川家光两代将军,幕府统治趋于稳定。江户时代将军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许多重要城市,

  • 古代太子自称什么 太子能够享受什么样的待遇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太子

    太子,是指被现任皇帝依法定程序确认为皇位继承人的子侄,周时天子及诸侯的法定继承人,或称太子,或称世子,并无统一标准,秦朝国祚短,未立太子,汉代称皇太子, 金、元时,皇帝之庶子亦称太子,如金有四太子兀术,清代自康熙以后,实行秘密立储制度,没有册立太子。太子的地位仅次于皇帝,所居称东宫,并拥有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