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清朝“左右都御史”官职的权责介绍

清朝“左右都御史”官职的权责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2688 更新时间:2024/1/7 22:52:12

“都御史”最初设立是在明朝,作为当时都察院的长官,其拥有很大权力,主要职责是监察百司。清朝立国后,在确立监察体系时沿袭了明代制度。下面史客郎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实际上,清朝在尚未入关时就设立了都察院专门负责监察百官,顺治以后设置了左、右都御史,选满汉官员各一人充任。清代的左、右都御史具体职责分工不同,因此权力也有不同。

清代的都察院较明代更加完备,监察力度也更大,更能适应专制皇权的政治需要。作为皇帝的耳目,清代都察院的监察范围十分广泛,除皇帝以外,上至亲,下至小吏,百司事务可谓是无所不察。

例如官员升黜、赋税征发、科举吏治、刑事审理等民生军政事务,均在都察院的监察范围之内。按《清史稿》的相关记载,都察院的监察任务主要可分为两大方面:一为官纲纪,二为官员风纪。

监督官常纲纪主要体现在检奸纠失、参与刑审、弹劾不仪等方面。例如,都察院有职责检查注销各关系衙门的件案卷;参与议奏皇帝交办的大事;监察科举考试,监察弹劾文武百官;会同刑部、大理寺审理死刑其他重大案件;举报在祭祀、经筵、朝会、临雍等朝廷重要政治场合行为不合礼仪者,等等。

纠察官员风纪则主要体现在监督考察朝廷文武百官的吏治情况方面,这不代表仅仅只是纠察官员腐败贪污那么简单,其职责具体到文官的政绩考核、武将的官级评定,甚至于官员的工作效率、出勤情况等细节也在都察院的监督范围之内。

除此之外,都察院作为国家最高监察机构,其监察人员也需受监督,而作为都察院长官的都御史便有职责监督各僚属工作之功过。

另外,除了监察范围广以外,都察院的监察权利也是很大的。除了普通的常规监察之外,都察院还会通过档案文书等方面对官员工作实行突击抽查。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都察院可以直接对违规官员实施逮捕并进行处罚,通常只要是非涉及重大刑事的案件,都察院均有权直接审理卷宗或参与审判。由此可见都察院权力之大。

并且,清代都察院长官的设置也是有定数的。其中设有左都御史满汉各一人,他们是都察院的主官,全面负责都察院各项事务;另外还有左副都御史,同样为满汉各一人,是左都御史的助手。

除此之外,清代的都察院还设有右都御史和右副都御史,但是其职责范围通常在地方上,因此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由总督、巡抚等地方大员兼任。

由此可见,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虽然级别相同,都为正二品官,但是职责、权利却大大不同。首先就工作所在地而言,左都御史作为都察院的实际理事长官,主要负责中央方面的监察事务,因此左都御史是京官。

然而,右都御史则主管地方上的监察事务,因此通常由地方督抚长官兼任,属于地方官。

从职能上看二者也有区别。左都御史自设立便是国家最高监察机构的最高长官,其职责范围十分广泛,并且拥有很大的实际权力,除了负责都察院的各项监察工作以外,左都御史还是“九卿”之一,这代表着其拥有参与朝政以及军国大事的商议与决策的资格。

可见,左都御史这一职位并非虚职,其主要职责是监察,但却也不只限于监察。另外,这也反映出清代的左都御史不仅拥有很大的权力,而且在当时庞大的官员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而右都御史最初与左都御史同级,都是正二品,只是在权力方面比左都御史稍弱而已,但是由于之后左副都御史与左都御史之间的协作关系越来越紧密,左副都御史的职责渐渐扩大,以至于右都御史最终成了地方上督抚的兼职头衔。

并且两者的官职品级也渐渐有了区别,虽然最初两者同级,但到清末,左都御史已经为从一品,而右都御史的品级却仍是正二品。

总之,清代左、右都御史之间实际差别很大,不是简单的左右之别。简单来说,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左都御史从设立伊始便一直都是中央最高监察机构都察院的实际长官,并且权力很大。

而右都御史却渐渐演变成了地方大员的荣誉兼衔。由此可见,虽然清代左右都御史长时间内是同级官,但都察院内的拍板权却始终在左都御史手中。

标签: 右都御史

更多文章

  • 古代称老虎为虫是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代称,老虎,为什么,水浒传,武松,景阳冈,老虎,被称为,大虫

    在水浒传,当武松景阳冈打老虎时,老虎被称为“大虫”,而不是老虎。许多人认为称老虎为大虫子的习惯是为了避讳,而避讳的对象是李虎,唐高祖李渊的祖宗。事实上,古人叫老虎位大虫,并不是为了避讳什么,而只是出于习惯,因为最早称老虎位大虫的记载出现在东晋时期,这比唐朝早了几百年。在我们普

  • “渑池之会”的地点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渑池

    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与赵惠文王在秦国的渑池(河南省三门峡市)相会,两强正式休战。双方此后的战略目标,赵国全力攻打齐国,秦国全力对付楚国。图-秦赵渑池之会渑池之会,会盟地点在哪儿呢?渑池,地处宜阳以北,原本是韩国领土,宜阳之战后归属秦国。将会盟地点选在这个地方,秦昭襄王是作过反复推敲的,务求一次性

  • 为什么女孩待嫁叫“待字闺中”?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待字闺中

    为什么女孩待嫁叫“待字闺中”?字:许配;闺:女子卧室。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留在闺房之中,等待许嫁。将女孩待嫁叫“待字闺中”,是与古代人取名字的礼俗有关系的。现代人一般只有一个比较正规的大名,作为社会交往中代表个人的符号。而在古代,人们取名字要更加讲究:出生

  • 明熹宗朱由校怎么死的 明熹宗活了多少岁?朱由校墓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熹宗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16岁即位,在位七年。明光宗朱常洛皇长子,明思宗朱由检同父异母兄。朱由校好木工,即位之后魏忠贤等人擅权,朝政日益败坏。天启七年(1627年),落水生病的熹宗服用“仙药”身亡,终年23岁。谥号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

  • 唐高祖李渊有多少妃子?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高祖

    唐高祖李渊,唐朝的建立者,对于这位传位与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帝后唯一的爱好就是喜欢美人,那么他的后宫嫔妃又有那些呢?接下来就由小编来为大伙介绍一下李渊的妃子们。皇后太穆皇后,窦氏,北周上柱国窦毅与襄阳长公主之女(宇文泰外孙女)。聪慧刚毅,颇有才华。嫁李渊,生子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一女平阳公主

  • 唐高宗李治有多少妃子?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高宗

    李治的妃子:唐高宗李治,他是中国唐朝的第三任皇帝,李治在位期间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朝疆域在其统治时期达到巅峰,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那么李治后宫到底有多少妃子?史料对李治的妃子没有记载,或者说记载不详的原因也许是因为武则天的缘故吧。后:(2个)王皇后武皇后;妃(2个,历史上记载的那么

  • “乌纱帽”称呼的历史由来 乌纱帽始于哪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乌纱帽

    唐诗里的乌纱帽领得乌纱帽,全胜白接篱。 山人不照镜,稚子道相宜。李白《答友人赠乌纱帽》昔君乌纱帽,赠我白头翁。帽今在顶上,君已归泉中。物故犹堪用,人亡不可逢。岐山今夜月,坟树正秋风。白居易《感旧纱帽》“乌纱帽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官员头戴乌纱帽起源于东晋,但作为正式‘官服的

  • 中国古代历史上名气低但贡献大的皇帝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皇帝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中国历史上数百位皇帝中,为我们所熟知的无非十几二十位,其实际上,在那些我们比较陌生的帝王中,不乏一些能力出众、勤勉执政,且极有作为的帝王。只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他们不为人所知罢了。简单介绍其中五位。汉宣帝刘询汉宣帝

  • 崇祯帝继位后都发生过哪些战争?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崇祯帝

    崇祯年间的明朝堪称内外交困,对外与后金征战不断,势力已经延伸到蒙古的后金甚至多次叩关而入;对内则是农民起义不断,尤以李自成、张献忠为最。而崇祯年间的战争,主要便是围绕后金和农民军展开的。皇太极继位之后,后金便开始向蒙古扩张,并最终于崇祯五年(1632年)攻陷归化城,林丹汗被迫逃至大草滩,其子额哲于

  • 炮烙之刑是谁发明的?炮烙之刑有多残酷?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炮烙之刑

    想必大家都知道苏妲己这个人,这个经典的历史人物形象,苏妲己在古代有着倾国倾城的容颜,因此妲己这一形象经常被写入小说和电视影剧中,我们才得以认识她。在封神榜中纣王迷恋上妲己的美色不能自拔,而导致商朝灭亡,有人说就是因为妲己所以才会导致商朝庞大的帝国走向灭亡的,苏妲己留下了千古的骂名。而在那个时候,妲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