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流落到东吴最后又回到蜀汉的大臣分别是谁?

流落到东吴最后又回到蜀汉的大臣分别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271 更新时间:2024/1/25 16:15:31

蜀汉(221年5月15日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接下来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三国(220年-280年),是古代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公元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众所周知,在三国时期,蜀汉和东吴结盟了蜀吴联盟,以此抗衡强大的曹魏。

不过,蜀吴联盟并非一直牢不可破的,也即这两个国家也曾互相攻伐。在此背景下,蜀汉有两位大臣,都曾流落到东吴,并且,这两位大臣最终还是成功回到了益州。那么,问题来了,这两人分别是谁呢?

一、廖化

一方面,廖化本名淳,世代为沔南的豪门世族,初任刘备属下前将军关羽的主簿。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趁着关羽北伐襄樊的机会,孙权派兵袭取荆州,关羽兵败被杀,廖化也流落到东吴。

来到东吴后,廖化并没有选择为孙权效力。因为他思念汉主刘备,于是诈死,当时人们信以为真,廖化趁机带着母亲离开东吴,奔赴蜀汉。章武二年(222年)春,刘备亲自率军征讨东吴,在秭归与廖化相遇。刘备见到廖化后非常高兴,任命廖化为宜都郡的太守。

随后。刘备进军至夷道县猇亭,以廖化为别督,与陆逊率领的吴军相对峙。但是,同年闰六月,在夷陵之战中,刘备被陆逊击破,廖化率领大军回到了益州。虽然一路波折不断,并经历了夷陵之战,但是,廖化还是成功会带了益州,并成为了蜀汉后期十分重要的武将。

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刘备病逝于白帝城。五月,太子刘禅即位,改元建兴。廖化升任丞相参军,后来又为广武都督,阴平郡的太守。对此,在笔者看来,面对廖化这位人才,诸葛亮自然十分器重。在此之后,廖化还跟随诸葛亮北伐中原。

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在诸葛亮去世后,廖化又跟随姜维北伐中原。景耀二年(259年)六月,廖化升任右车骑将军,授予节符,兼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对于廖化来说,官职与张翼相等,而在镇军大将军宗预之上。当时的人说道:“前有王平、句扶,后有廖化、张翼。”

延熙十二年(249年),廖化随姜维进攻雍州,姜维留廖化在白水南岸扎营,与驻扎北岸的魏将邓艾对峙,欲牵制邓艾军,借以出兵袭取洮城。但是,廖化的意图被邓艾识破,后者抢先占据洮城,蜀汉大军于是随撤兵退走。

景耀五年(262年)秋,姜维率众出狄道北伐曹魏,在这场战役中,廖化劝谏姜维用兵需要节制和收敛。但是,姜维不听,果不其然,同年十月姜维在侯和被邓艾击败,退军驻扎于沓中。景耀六年(263年)八月,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兴兵进攻蜀汉,这就是著名的魏灭蜀之战。面对曹魏大军,后主刘禅派遣廖化去往沓中支援姜维,张翼、董厥前往阳安关口作为各围守的外援。廖化率军北至阴平,听闻魏将诸葛绪攻向建威,于是停下来等待,观察其动向。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景耀六年(263年)十一月,诸葛瞻在绵竹被邓艾击败,后主刘禅动向不明,廖化等人于是随姜维向东进入巴西郡,绕道退至广汉郡郪县一带,以察明虚实,不久后得到后主刘禅投降的敕令,于是与姜维等到涪县向钟会投降。景元五年(264年)春,廖化与宗预一起向内迁移前往洛阳,在中途病逝。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廖化这位老将可谓见证了蜀汉的灭亡。或许是因为过于伤感,或许是因为本来年龄就比较大了,所以,廖化在公元264年病逝了。

二、张裔

另一方面,张裔(165年-230年),字君嗣,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张裔研涉史书,刘璋执掌益州的时候,张裔被举为孝廉,任鱼复县的县令。因为县令这一官职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张裔得以回到益州府担任益州从事,兼帐下司马。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听闻曹操要率军进取汉中,非常担忧,张松建议刘璋邀请刘备入川,让其攻打张鲁,防卫益州。刘璋于是派遣法正、孟达领兵四千人迎接刘备,刘备率领庞统、黄忠、魏延、卓膺等将领入川。建安十七年(212年)十二月,刘备与刘璋决裂,并发动了益州之战。此战,张飞率领大军来到蜀地,益州牧刘璋让张翼率军来抵挡张飞。对此,在笔者看来,张裔作为一位文臣,自然不是张飞的对手,不久之后,张裔兵败,退回成都。

在刘备大军包围成都之后,刘璋派遣张裔去会见刘备,刘备答应他对刘璋以礼相待并安抚刘璋部下,张裔回到成都,开城欢迎刘备。对于张裔这位人才,刘备自然不会埋没。平定益州之后,刘备册封他为巴郡太守、司金中郎将、益州郡太守。

不过,对于张裔来说,在去益州郡上任的途中,被益州人雍闿押送给吴国孙权。自此之后,张裔就长期流落到东吴境内了。章武二年(223年),刘备去世,丞相诸葛亮派邓芝出使吴国,乘机向孙权提出请求放还张裔。张裔回到蜀国后,诸葛亮任他为丞相府参军,代替诸葛亮处理丞相府的事务,又兼益州治中从事。

对此,在笔者看来,诸葛亮非常信任和器重张裔,不然也不会让他代替自己处理丞相府的事务。众所周知,诸葛亮需要北伐中原,在此背景下,丞相府的事务,自然就不能兼顾了,也即必须要有一个信得过的大臣来处理。对于张裔来说,虽然曾经流落到东吴,但是,他和廖化一样,都是心怀蜀汉,不愿为东吴效力,这样的忠义自然获得了诸葛亮的肯定。对此,杨戏在《季汉辅臣赞》中称赞道:“辅汉惟聪,既机且惠,因言远思,切问近对,赞时休美,和我业世。”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公元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驻守汉中,张裔以射声校尉身份兼留府长史。后来,张裔被后主刘禅加封辅汉将军,兼长史照旧。建兴八年(230年),张裔这位蜀汉大臣去世。而这,自然是蜀汉的一大损失了。此外,张裔去世后,他的儿子张毣继承他的爵位,历任栓三个郡的太守和监军。张毣的弟弟张郁,任太子中庶子。

标签: 蜀汉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担任“武卫将军”官职的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卫将军

    武卫将军 魏置,第四品。曹操置武卫中郎将。曹丕改为武卫将军,许褚任之,都督中军宿卫禁兵。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在三国时期,除了曹魏,东吴也设立了武卫将军一职,职责和曹魏基本一致,都负责皇帝和都城的护卫工作。那么,问题来了,三国有七位“武卫将军”:许褚上榜,另外六位分别是

  • 三国脾气最大的五位大将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

    许多人对于摇头晃脑的谋士往往兴趣缺缺,反而更喜欢一言不合就大战几百回合的武将。在三国中,有名的武将更是数不胜数,但是能让人信服的武将却不多,毕竟一言不合就打将起来谁会甘于人后。但是说起关羽往往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千里走单骑护送嫂嫂找刘备的义气扬名四海,武力更是没得说。但是就是这么一位忠义两全的大

  • 莆田少林寺和泉州少林寺哪个正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少林寺

    少林寺是汉传佛教禅宗的祖庭,隋末唐初时期,禅宗在汉佛教,禅宗逐渐在汉传佛教内部取得了决定性的地位,于是少林寺的宗教地位得以完全确立。当年李世民与王世充、窦建德苦战多年,少林寺派出十三名棍僧,帮助唐军拿下了一座久攻不下的坚固城池,为统一天下做出了贡献。十三棍僧的武功不是重点,而是少林寺的宗教影响力。这

  • 三国时期都有哪些人担任“镇北将军”这个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镇北将军

    镇北将军,古代重要军事职官名称,为镇北将军、镇南将军、镇东将军、镇西将军所组成的四镇将军之一。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设置。镇东将军,东汉末年,曹操曾担任过; 镇南将军,东汉末年刘表曾担任,镇西将军,东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韩遂曾任之;镇北将军,刘靖与许允均曾担任。四镇将

  • 历史上杨家将的后代都有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杨家将

    作为中国著名的英雄世家,杨家将后代去哪了呢?鲜为人知的是,其中一支竟然割据地方600年,沦为地方军阀,并且还历经宋元明三朝,明朝晚期因为叛乱而才被消灭。与《杨家府演义》、《杨家将传》等演义小说不同的是,正史上的杨家将主要是祖孙三人:杨继业、杨延昭、杨文广。五代之时,沙陀族建立的北汉朝廷,有一个叫杨

  • 三国时期担任“平北将军”官职的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平北将军

    平北将军官名,与平西、平南、平东将军合称四平将军,东汉献帝建安初置,曹操曾以此职授张燕。权任颇重,多兼领镇守地区的刺史,统管军政事务。接下来历史小编为您讲解四平将军介于四安将军和杂号将军之间,是一个地位不是太高的武将官职。对于本文所要说的平北将军,在汉末三国时期就有多人担任这一官职。那么,问题来了

  • 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祭酒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国子监祭酒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叫这个国子监祭酒,假如我们要把国子监祭酒换算成现在的这个官职,那么这个国子监祭酒又是什么官职呢?下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1、祭酒的意思最早的时候在祭祀里面有一种礼仪,就是把酒杯高高举起,然后向天祝祷、最后再

  • 竹林七贤都是哪些人?竹林七贤谁的官职是最高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竹林七贤

    在那个许多人追求回归自然的时代,曾经诞生过诸如陶渊明这样优秀的田园诗人,他笔下的《桃花源记》成为了后世形容理想社会的代名词,而他本人也凭借超凡脱俗的品行得到了后人的尊崇和敬仰。除了陶渊明以外,我国魏末晋初时还有着这样一个著名的隐士团体,那便是“竹林七贤”。所谓七贤,指的是嵇

  • 国子监什么人可以上学?国子监和孔庙是一个地方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国子监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国子监和孔庙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要问了,这个国子监我孔庙是不是一个地方啊,如果不是的话,那这两个地方又有什么区别呢?还有这个国子监是不是只要是读书好,就能去这个地方上学呢?对于这些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1、国子监什么人可以上学国子监可不是大家认为

  • 出师表中诸葛亮都举荐过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接下来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为了年少的后主刘禅和偌大的蜀汉基业,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