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国时期担任“武卫将军”官职的都有谁?

三国时期担任“武卫将军”官职的都有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801 更新时间:2024/1/5 8:44:52

武卫将军 魏置,第四品。曹操置武卫中郎将。曹丕改为武卫将军,许褚任之,都督中军宿卫禁兵。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在三国时期,除了曹魏,东吴也设立了武卫将军一职,职责和曹魏基本一致,都负责皇帝和都城的护卫工作。那么,问题来了,三国有七位“武卫将军”:许褚上榜,另外六位分别是谁?

一、许褚

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许褚(chǔ),字仲康,谯郡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古城镇一带)人。东汉末年曹操部下猛将。对此,在笔者看来,从出生地上来看,许褚和曹操、曹丕是同乡关系,这自然是他深受曹操父子信任的重要原因。

对于许褚这位将领,容貌雄毅,勇力绝人。后来,许褚开始跟随曹操。并在典韦阵亡之后负责曹操的护卫工作。因为立下了功劳,许褚得以累迁武卫中郎将,赐号“虎侯”。在潼关之战中,许褚吓退了马超。为人谨慎奉法,并因此拒绝曹仁的邀请。曹操去世时,许褚哭至吐血。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即位后,许褚晋升为武卫将军,继续负责护卫曹魏的皇宫。魏明帝曹叡继位时,册封许褚为牟乡侯,卒于任上,谥号为壮。对此,在笔者看来,武卫将军这一官职,可以说是为许褚量身打造的。而在许褚之后,其他武卫将军的人选,显然不如许褚这么勇猛。

二、曹爽

曹爽(?-249年2月9日),字昭伯,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的曹魏权臣,大司马曹真长子。对于曹爽来说,年少的时候就以宗室身份出入宫廷,谨慎持重。魏明帝曹叡即位之后,曹爽受到了重用,担任散骑侍郎,累迁城门校尉,加散骑常侍,转任武卫将军。从这一角度来看,曹爽可谓魏明帝曹叡的心腹了。

公元231年(太和五年),曹爽的父亲曹真病逝,曹爽袭封邵陵侯爵位,公元239年(景初三年),魏明帝曹叡病重,拜曹爽为大将军,假节钺。从武卫将军到大将军,曹爽已经成为曹魏官职最高的武将了。虽然他和司马懿并为托孤大臣,但是,因为曹爽执掌了兵权,所以,等到曹芳即位之后,曹爽将司马懿晋升为有名无实的太傅,从而独揽大权。不过,因为曹爽逐渐放松了对司马懿的防备,后者在公元249年成功发动了高平陵之变。通过这场兵变,司马懿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从而篡夺了曹魏大权,改变了曹魏乃至于三国历史的走向。

三、曹训

曹训(?-249年),为曹魏大司马曹真之子,曹爽之弟。因为曹真的战功,曹训封列侯。魏明帝曹叡去世后,曹爽和司马懿一起辅佐曹芳。在此背景下,曹训协助兄长与司马懿争权,进封为武卫将军。

面对强势的曹爽兄弟,司马懿以退为进,不与曹爽兄弟正面冲突,却暗中进行兵变的准备,而曹爽及其党羽,也不再对司马懿有所防备。最终,司马懿策划“高平陵之变”,诛灭曹爽、曹训等人。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司马懿起兵之后,曹爽兄弟优柔寡断,不能下定决心起兵反抗,最终被司马懿一同消灭。换而言之,如果他们可以放手一搏,司马懿也没有绝对的把握赢得胜利。

四、荀顗

根据《晋书》等史料的记载,荀顗(yǐ)(?~274年),字景倩,颍川郡颍阴县(今河南省许昌市一带)人。荀顗是曹魏大臣荀彧第六子。作为荀彧这位谋士的儿子,荀顗博学多闻,思维缜密。在曹魏中后期,荀顗起家中郎,拜散骑侍郎、侍中。齐王曹芳在位时,拜骑都尉,赐爵关内侯。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荀顗显然站到了司马懿家族这一边,并担任了武卫将军这一重要的官职。对此,在笔者看来,正是获得了众多曹魏大臣的支持,这让司马懿能够篡夺曹魏的江山。

高贵乡公曹髦即位后,荀顗进爵万岁亭侯,拜尚书仆射、吏部尚书。魏元帝曹奂在位时,荀顗迁司空。西晋建立后,荀顗被晋武帝司马炎拜为司徒、太尉、侍中如故,后又代理太子太傅。凡此种种,意味着荀顗获得了晋武帝司马炎的重用。泰始十年(274年),荀顗这位西晋大臣去世,谥号为康。

五、孙峻

孙峻(219年-256年10月19日),字子远,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权臣,昭义中郎将孙静曾孙,定武中郎将孙暠的孙子,散骑侍郎孙恭的儿子。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孙权临终之际,让孙峻、诸葛恪等人辅佐孙亮即位。会稽王孙亮即位,孙峻升任武卫将军,册封都乡侯。对此,在笔者看来,此时的孙峻,其实和曹爽比较相似,二者都是宗室,又都执掌了禁军。

不过,曹爽是被司马懿诛杀了,但是,就孙峻来说,则设计诛杀太傅诸葛恪,开始掌握吴国大权,拜丞相、大将军,册封富春县侯。掌权之后,孙峻杀害了众多东吴宗室。太平元年(256年),孙峻跟随文钦征伐魏国,因病去世,时年三十八岁,托付于堂弟孙綝。孙綝被杀后,孙峻、孙綝兄弟被吴景帝孙休下诏从族谱上除名,改称故峻、故綝。

六、孙綝

孙綝(chēn)(231年-259年1月18日),字子通,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的吴国宗室、权臣,昭义中郎将孙静曾孙、定武中郎将孙暠之孙、安民都尉孙绰的儿子。太平元年(256年),孙綝升任侍中、武卫将军。掌权以后,孙綝诛杀大司马滕胤、骠骑将军吕据等重臣,升任大将军,册封永宁县侯。

对此,在笔者看来,因为滥杀无辜,孙綝自然引起了东吴上下的强烈不满。虽然他成功废黜孙亮,拥立琅琊王孙休即位,但是,到了永安元年十二月(259年1月),吴景帝孙休联合左将军张布等人诛杀了孙綝。作为武卫将军,孙綝没有获得善终的结局。

七、孙恩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孙恩,三国时期孙吴宗室,卫将军,昭义中郎将孙静曾孙、定武中郎将孙暠之孙、安民都尉孙绰之子、权臣孙綝的弟弟。在权臣孙綝升任大将军之后,孙恩接替了武卫将军这一官职。不过,如同曹爽的弟弟曹训一样,在兄长被诛杀之后,武卫将军孙恩也没有逃过一劫。总的来说,对于武卫将军来说,是三国历史上的重要武将官职。不过,因为地位显赫,武卫将军的结局,往往也是两极分化的,有的地位显赫,有的则没有善终。

标签: 武卫将军

更多文章

  • 三国脾气最大的五位大将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

    许多人对于摇头晃脑的谋士往往兴趣缺缺,反而更喜欢一言不合就大战几百回合的武将。在三国中,有名的武将更是数不胜数,但是能让人信服的武将却不多,毕竟一言不合就打将起来谁会甘于人后。但是说起关羽往往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千里走单骑护送嫂嫂找刘备的义气扬名四海,武力更是没得说。但是就是这么一位忠义两全的大

  • 莆田少林寺和泉州少林寺哪个正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少林寺

    少林寺是汉传佛教禅宗的祖庭,隋末唐初时期,禅宗在汉佛教,禅宗逐渐在汉传佛教内部取得了决定性的地位,于是少林寺的宗教地位得以完全确立。当年李世民与王世充、窦建德苦战多年,少林寺派出十三名棍僧,帮助唐军拿下了一座久攻不下的坚固城池,为统一天下做出了贡献。十三棍僧的武功不是重点,而是少林寺的宗教影响力。这

  • 三国时期都有哪些人担任“镇北将军”这个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镇北将军

    镇北将军,古代重要军事职官名称,为镇北将军、镇南将军、镇东将军、镇西将军所组成的四镇将军之一。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设置。镇东将军,东汉末年,曹操曾担任过; 镇南将军,东汉末年刘表曾担任,镇西将军,东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韩遂曾任之;镇北将军,刘靖与许允均曾担任。四镇将

  • 历史上杨家将的后代都有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杨家将

    作为中国著名的英雄世家,杨家将后代去哪了呢?鲜为人知的是,其中一支竟然割据地方600年,沦为地方军阀,并且还历经宋元明三朝,明朝晚期因为叛乱而才被消灭。与《杨家府演义》、《杨家将传》等演义小说不同的是,正史上的杨家将主要是祖孙三人:杨继业、杨延昭、杨文广。五代之时,沙陀族建立的北汉朝廷,有一个叫杨

  • 三国时期担任“平北将军”官职的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平北将军

    平北将军官名,与平西、平南、平东将军合称四平将军,东汉献帝建安初置,曹操曾以此职授张燕。权任颇重,多兼领镇守地区的刺史,统管军政事务。接下来历史小编为您讲解四平将军介于四安将军和杂号将军之间,是一个地位不是太高的武将官职。对于本文所要说的平北将军,在汉末三国时期就有多人担任这一官职。那么,问题来了

  • 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祭酒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国子监祭酒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叫这个国子监祭酒,假如我们要把国子监祭酒换算成现在的这个官职,那么这个国子监祭酒又是什么官职呢?下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1、祭酒的意思最早的时候在祭祀里面有一种礼仪,就是把酒杯高高举起,然后向天祝祷、最后再

  • 竹林七贤都是哪些人?竹林七贤谁的官职是最高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竹林七贤

    在那个许多人追求回归自然的时代,曾经诞生过诸如陶渊明这样优秀的田园诗人,他笔下的《桃花源记》成为了后世形容理想社会的代名词,而他本人也凭借超凡脱俗的品行得到了后人的尊崇和敬仰。除了陶渊明以外,我国魏末晋初时还有着这样一个著名的隐士团体,那便是“竹林七贤”。所谓七贤,指的是嵇

  • 国子监什么人可以上学?国子监和孔庙是一个地方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国子监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国子监和孔庙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要问了,这个国子监我孔庙是不是一个地方啊,如果不是的话,那这两个地方又有什么区别呢?还有这个国子监是不是只要是读书好,就能去这个地方上学呢?对于这些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1、国子监什么人可以上学国子监可不是大家认为

  • 出师表中诸葛亮都举荐过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接下来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为了年少的后主刘禅和偌大的蜀汉基业,丞相

  • 隋朝灭亡之后杨广的后代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杨广

    中国历史上,为了防止前朝复辟,后来者往往会清除一部分前朝宗室,尤其对末代皇帝的后人更是要“斩草除根”,最广为人知的是清军入关之后,对明朝宗室血腥追杀,对崇祯之子更是宁可错杀绝不错过,那么隋朝灭亡之后,李渊如何对待杨广后人的呢?根据史书记载,杨广一共有四子二女,四子即杨昭、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