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国时期司马氏家族都有哪些长寿之人?

三国时期司马氏家族都有哪些长寿之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532 更新时间:2024/2/3 3:38:03

东汉末年分三国,天下纷乱割据将近一百年的时间,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历史大剧。曹操、刘备、孙权都是一时英雄人物,但是终结三国乱世的却是司马氏。有人说,司马家族的崛起主要靠着司马懿的长寿,司马懿活了73岁,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祖孙三人,其实司马家族长寿的不止司马懿一个人!

司马儁,85岁(113年-197年)

司马儁jun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司马儁是司马懿的爷爷。司马懿的家族能追溯到先秦。司马氏是高阳之子重黎的后裔,即夏官祝融。远古至商朝世代袭承夏官这一职位,到了周朝,夏官改称司马。周宣王时,先祖程伯休父平定徐方有功,恩赐司马为族姓。司马懿的十二世祖司马卬项羽灭秦,受封殷王,建都河内。汉朝时成为河内郡,司马家族世代居住在此地。

两汉时司马家族累世两千石,虽然没有袁绍、杨修家族那么显赫,但也是历经久远的世家大族。据史书记载,司马儁博学好古,倜傥大度。身高八尺三寸,腰带十围,仪态魁岸,与众不同,乡党宗族都依附他。官至颍川郡(今河南禹州)太守,生子司马防

司马防,71岁(149年-219年)

司马防这个大家就有些印象了,他是司马懿的父亲,也是东汉的官员。年轻时在州郡任官,历任洛阳令、京兆尹。在担任洛阳令时,司马防举荐曹操担任洛阳北部尉,这是曹操举孝廉后担任的第一个官职,在洛阳北部尉任上,曹操棒杀宦官蹇硕的叔叔蹇图,开始崭露头角。曹操担任魏王之后,有一次和司马防喝酒和司马防开玩笑说:“现在我还可以担任洛阳北部尉吗?”司马防回答:“当时我举荐你时,你正适合担任洛阳北部尉!”曹操听完大笑。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司马防是曹操的举主,两汉实行察举制,得有人推荐才能做官,因此被举荐的人对于举主是非常看重的。所以曹操和司马家的关系是比较亲近,后来曹操先后征辟司马朗(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懿、司马孚,算是对司马防当年举荐自己的报答。司马防有八个儿子,因每人的字中都有“达”字,而且都比较有才,故时号司马八达。

司马孚,93岁(180年-272年)

司马孚是司马防的第三个儿子,司马懿的弟弟。自曹操时代起,司马孚就任文学掾,而后历仕魏国五代皇帝,累迁至太傅。“高平陵之变”时,司马孚协助司马懿控制京师,诛杀曹爽一党。后又督军成功防御吴、蜀的进攻,为司马氏政权的稳固多有功劳。但他性格十分谨慎,自司马懿执掌大权起,便逐渐引退,未参与司马氏几次废立魏帝之事。

司马孚是除了司马懿之外,司马家最有能力的一个了,他这个93岁的寿命,放眼整个三国时代都是非常少见的。西晋代魏后,司马孚进拜太宰,封安平王。晋武帝司马炎对他十分尊宠,但他并不以此为荣,至死仍以魏臣自称。由于他至死仍以魏臣自称,司马孚在历史上的评价很好。

司马懿,73岁(179年251年)

司马懿这个不用多说了,每个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在曹魏内部,司马懿先后历经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任皇帝,这个确实对司马家日后成功掌权非常关键。对外,我们知道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其实只比司马懿小两岁,但是诸葛亮在公元234年就去世了,两相比较,更让我们感觉到寿命的重要。

因此,说司马家族靠长寿基因笑到了最后,终结了三国是由一定道理的。当然,除了寿命长之外,司马懿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因素,如果他是个草包,恐怕活得再长也没什么用。

标签: 长寿

更多文章

  • 三国志原文及翻译 三国志是怎么评价诸葛亮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志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概要历史跨度《三国志》记述的历史从东汉末年的黄巾之乱发生后开始,直到西晋统一三国为止,也就是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九十六年的历史。全书原共分为四部分,六

  • 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三国魏正始年间(公元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他们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提到魏晋风流,竹林七贤是一定要说的。竹林七贤是一个有故事的群体,用现在的话说,是一个

  • 刘邦的托孤大臣都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邦

    刘邦临终前的托孤特别有意思。当时他把吕后找去,安排身后之事。吕后问他,萧丞相年纪也大了,如果萧丞相百年之后,谁来当宰相啊?刘邦说,曹参可以当宰相。吕后又问,曹参百年后,由谁来当宰相呢?刘邦说,王陵。刘邦想了想又说,王陵性格太直,可以让陈平和他搭档,共同当宰相。除了陈平以外,刘邦又提了一个人,就是周

  • 寒石散是什么 寒石散的功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寒石散

    寒石散又名五石散,源于秦代而兴于魏晋,唐代后逐渐不为人所服用,现今流传方帖是由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五味石药合成的一种散剂。简介《世说新语·言语篇》引秦丞祖寒食散论,写到:“寒食散之方,虽出汉代,而用之者寡,靡有传焉。魏尚书何晏首获神效,由是大行于世,服者

  •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历史由来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挟天子以令诸侯

    挟天子以令诸侯,意思是绑架天子号令天下诸侯。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出处“挟天子”的说法最早出自《左传·鲁僖公四年》。鲁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春天,齐桓公以诸侯之师攻打蔡国,蔡国战败,于是齐国就攻打楚国,楚成王就遣使对齐师说:&ldquo

  • 建安七子是指哪七个人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又称邺中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七位文学家的合称。简介“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

  • “游仙诗”的历史由来 游仙诗的格式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游仙诗

    游仙诗是道教诗词的一种体式。简介广义的游仙诗,包括《楚辞》等辞赋。游仙诗在中国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是魏晋时代,代表诗人有东晋的郭璞和晚唐的曹唐。楚辞发展游仙诗历史可分三期:《楚辞》时期,由战国至东汉,以屈原为中心,主要体裁是赋;五言诗时期,由魏晋到盛唐,以曹植、阮籍、郭璞为中心,主要体裁是七言古诗;

  • 张骞一共去了多少次西域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骞

    在我国古代,武将对于保卫国家镇守边疆做出的贡献是最大的。而这些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武将,却常常杯文官欺辱,甚至还能有佞臣用莫须有的罪名,让将军死于朝堂争斗。因此在古代文臣武将很难达到将相和的状态,互相看不起才是常态。但有一位文臣在武将的心目中却是不同的,那就是曾经两次出使西塞,为汉朝边疆和平和贸易做出

  • 嘉庆帝一共有多少皇子?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嘉庆帝

    1820年9月2日,嘉庆帝突然暴死在承德避暑山庄。消息传出后,朝廷内外一片慌乱。一方面是要为嘉庆帝的丧礼做准备,不过更重要的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必须赶紧拥立新君。自雍正帝设立“传位密诏”后,后世的皇帝也都照做不误。在继位后,便将从皇子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储君的名字写在传位密诏中,

  • 东汉开国云台二十八将实力排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云台二十八将

    云台二十八将,指的是帮助汉光武帝刘秀一统天下、重兴汉室江山的二十八员大将。范晔《后汉书》为二十八将立传,称“咸能感会风云,奋其智勇,称为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其中功劳最大的当属岑彭、冯异,《后汉书·卷十七》论曰:中兴将帅立功名者众矣,惟岑彭、冯异建方面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