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筷子是谁发明的?筷子诞生于何时?

筷子是谁发明的?筷子诞生于何时?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635 更新时间:2024/1/24 1:06:05

筷子古称“箸”,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餐具,只要两根小棍就能吃到不管多么复杂的食物。纵观世界,餐具从繁到简,既有刀叉,也有手抓,但只有中国人使用的筷子是最富有包容性,最难学会的餐具。为什么筷子会成为中国人的餐具?它起源于时?主要作用又是什么呢?

在考古界,能够见到年代最久远的筷子,是出土于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代墓葬中。但是历史学家普遍认为,筷子的出现一定早于商代。那么筷子究竟诞生于何时呢?专家解释说,要想弄清筷子的起源,就要先了解筷子最开始的用途。

有美食学者认为,商周时期,人们在烹调食物时,喜欢将食材切成小块用容器盛着吃,而要将小块的食物吃到嘴中,必须借助餐具,因此筷子就诞生了。对于这种说法,历史专家并不认同。

因为根据史料记载,商周时期的餐具并不只有筷子,还有勺子。筷子作为一种餐具,怎么使用有明确的规定,并不是吃什么都能用筷子。《礼记》记载:“羹之有菜者用梜(jia),其无菜者不用梜。”梜同箸,也就是筷子。

《礼记》的记载很清楚,在商周时期,人们的食物主要包括:饭、粥、菜羹。筷子是用来夹羹中的菜,也就是。而《曲礼》中“饭黍毋以箸”,说明吃米饭是不能用筷子的,要用勺子。

既然筷子是用来夹羹中菜的,那么羹是何时出现的,筷子应该就起源于何时。在秦汉之前,羹都是除了饭之外最主要的食物,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当时人们所有的食物,基本都是采用煮,米豆等煮完就是饭,菜肉煮完就是羹。这一方法一直流传到汉朝,说明很长时间内,羹都是除了饭之外最主要的食物。

羹做好之后,菜肉一般都沉在底下,用勺子很难捞取上来吃,而筷子就不同了,可以又快又准的夹出热锅中的肉菜。所以,羹汤的出现,促进了筷子的起源;而筷子的出现,也促进了美食的发展。

专家介绍说,筷子的发明过程并不复杂,应该就是为了方便吃饭,某位古人随手捡的两根树枝,就成了现在筷子的原型。经过几个世纪漫长的发展,才有了各种材质,各种精美样式的筷子。不过考古发掘中,并没有发现过商周以前的筷子,主要原因恐怕是没有保存下来,或者是发掘中没有顾及,没有细心甄别。

不过考古专家说现在社会快节奏的发展,平时人们吃饭,通是一双筷子包打天下,满餐桌的盘盘盏盏,筷子都可以足迹踏遍。不在“匙箸齐全”,也不再遵循筷子只夹汤中菜,不扒碗中饭的规矩。

标签: 筷子

更多文章

  • “虎贲军”出现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虎贲军

    “虎贲”一词最早起源于《周礼》一书。说:“夏朝设‘虎贲氏一职,专门负责执掌如老虎般勇猛的将士800人。皇帝外出打仗,虎贲军就和军队一起出征;皇帝住在外面,虎贲军就负责守卫。”可惜,虎贲军前身的历史鲜为人所知,后人每每提起中国军队,皆以唐宋

  • 日本元禄文化的代表人物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元禄文化

    元禄文化(日文:げんろくぶんか)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元禄时代(1688年 - 1707年),主要以京都大坂(大阪)等上方为中心发展的文化。特色是庶民色彩浓厚,但是,推进元禄文化的未必都是町人出身,也有许多是武士阶级出身者。从上方开始发生的朱子学、自然科学、古典研究非常发达。尾形光琳等发展的琳

  • 中国山水画的历史起源介绍 山水画名家作品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吴其才的山水画起源山水画在魏晋、南北朝已逐渐发展,但仍附属于人物画,作为背景的居多;隋唐始独立,如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等;五代、北宋山水画大兴,作者纷起,如荆浩、关仝

  • 韩熙载夜宴图故事背景 韩熙载夜宴图作者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韩熙载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作品。《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此画绘写的就是一次完整的韩府夜宴过程,即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整幅作品线条遒劲流畅,工整精细,构图富有想象力。作品造型准确精微,线条工细流畅,色彩绚丽清雅。不同物象

  • 武举制度由谁开创 武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举

    武举制度,始于唐代,武则天在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开设“武举”,选拔有武艺的人。简介历史上武举一共进行过约五百次。相对于文科举,武科举较为不受重视。历朝的武举时而被废,时而恢复。而武举出身的地位亦低于文科出身的进士。武举的兴盛是明清两代,特别是在清代。明朝武举创制甚早,但

  • 唐诗三百首内容介绍 唐诗繁荣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诗

    唐诗,指创作于唐代的诗,也可以引申为指以唐朝风格创作的诗,上承魏晋南朝诗,下开宋诗。唐诗简介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唐诗三百首》读物形式风格唐诗的形

  • 汉宣帝一生有过几任皇后?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宣帝

    说到汉宣帝的“故剑情深”,我们想到的可能就是许平君。但其实汉宣帝“故剑情深”的还有一个人。而且这个人还不像许平君那样红颜薄命,此后她变得位高权重,影响两朝。那么,这个人是谁呢?汉宣帝的后宫中,名气最大的就是许平君和霍成君。这两个后妃,因为皇后位置的问

  • 唐律疏议原文 唐律疏议的内容及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律疏议

    《唐律疏议》,又称《律疏》,是指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编定的律文。颁行《唐律疏议》《唐律疏议》又称《永徽律疏》,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长孙无忌、李勣等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如将原《贞观律》名例篇中的“言理切害”,更为&l

  • 初唐四杰是哪四个人 初唐四杰的历史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是中国唐朝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初唐时期的文坛,乐府诗的创作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初唐四杰就是最具代表性的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人在初唐文坛并举,所以后人称其为“初唐四杰”。其中,卢、骆年辈

  • 蜀汉政权中都出现过哪些叛将?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蜀汉

    尊刘贬曹的《三国演义》也不能回避一个事实,那就是魏蜀吴三国之中,蜀汉叛将最多:曹魏的于禁降而未叛,真正替蜀汉大战的只有王平和夏侯霸,而夏侯霸应该算叛司马而未叛魏;东吴有名的降将叛将几乎一个没有,韩当的儿子韩综叛逃到魏国并充当先锋攻吴,结果在东兴之战中败干掉了。跟曹魏和东吴不同,刘备集团的叛将数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