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虎贲军”出现的历史由来

“虎贲军”出现的历史由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4164 更新时间:2023/12/27 0:05:36

“虎贲”一词最早起源于《周礼》一书。说:“夏朝设‘虎贲氏一职,专门负责执掌如老虎般勇猛的将士800人。皇帝外出打仗,虎贲军就和军队一起出征;皇帝住在外面,虎贲军就负责守卫。”

可惜,虎贲军前身的历史鲜为人所知,后人每每提起中国军队,皆以唐宋明清军队为谈资。殊不知,在几千年前的中国,虎贲一词早已成为了王朝中强悍军队的代称。而最早建立起这种军队并以“虎贲”为其冠名的的王朝,就是夏。

众所周知,禹的儿子杀死了本该被禅让的伯益,建立起了中国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夏朝的建立使得中央皇权更加集中,同时也更加地危险,这时候往往就需要强大的武装来保障皇权的稳固。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虎贲氏”一职被设立。

可是由于皇城的逐步完善,需要负责守卫的地方也越来越广。面对外来入侵的蛮夷部落,天子经常需要派军队去打仗。周朝的时候,周武王伐纣,就曾将虎贲军当做攻打商纣王的精锐部队。周朝灭掉商朝以后,虎贲军又成为了周天子的禁卫军。主要担负出行中的护驾和驻跸时的行宫护卫。

到了汉朝,就有了专门的建制,管这些虎贲军叫期门。这时候期门人数渐渐多了起来,最多的时候可以达到几千人的规模。我们管这一时期的虎贲军叫御林军。

二、虎贲军在西汉达到全盛

古代中国在秦的统一之下,古代中国“国家”概念渐渐形成。所谓“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楚霸王项羽灭秦之后,国家的意识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到了西汉继续被加强。

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家达到了全面兴盛。在此期间,汉武帝通过讨伐匈奴、联通西域扩大了国家版图,增强了和世界的沟通。西汉王朝日渐兴盛,而这些,都离不开虎贲军的身影。

骁勇善战的虎贲军在西汉王朝达到了全盛。后来,汉室衰微,天下群雄比起。虎贲军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到了唐代,虎贲军这一建制就完全地被取消了。但是在军队里依然保持着虎贲军的名称。如果哪个军队作战勇猛,大家就直接称呼它为虎贲军。显然,虎贲军三个字在以后的中国军队里依然要发光发热!

唐代之后北宋政权建立,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军队的职责渐渐由作战转变成一种福利政策。人数越来越多,军费消耗越来越大,作战的能力却越来越弱,几乎和平民百姓没什么区别。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人俘虏到金国(现在的东北)去也正是这一国策直接导致的。

北宋无将,南宋无相的说法并不千准万确,相反反而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偏见。南宋皇帝不思收复故土河山,“直把杭州作汴州”,尽管南宋将星林立,却并没有进军夺回中原的志向,最终也在残喘迎来的南宋的灭亡。而纵观两宋,杨门虎将、西北种家、岳家背嵬奋力守土,却再无虎贲。

元朝的建立后,消失近千年虎贲军重新被建立了起来,朝廷增设指挥司,正三品官职。后来又增设都指挥使和副都指挥使各二人。虎贲军又驰骋在了中国大半疆土之上。

标签: 虎贲军

更多文章

  • 日本元禄文化的代表人物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元禄文化

    元禄文化(日文:げんろくぶんか)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元禄时代(1688年 - 1707年),主要以京都大坂(大阪)等上方为中心发展的文化。特色是庶民色彩浓厚,但是,推进元禄文化的未必都是町人出身,也有许多是武士阶级出身者。从上方开始发生的朱子学、自然科学、古典研究非常发达。尾形光琳等发展的琳

  • 中国山水画的历史起源介绍 山水画名家作品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吴其才的山水画起源山水画在魏晋、南北朝已逐渐发展,但仍附属于人物画,作为背景的居多;隋唐始独立,如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等;五代、北宋山水画大兴,作者纷起,如荆浩、关仝

  • 韩熙载夜宴图故事背景 韩熙载夜宴图作者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韩熙载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作品。《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此画绘写的就是一次完整的韩府夜宴过程,即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整幅作品线条遒劲流畅,工整精细,构图富有想象力。作品造型准确精微,线条工细流畅,色彩绚丽清雅。不同物象

  • 武举制度由谁开创 武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举

    武举制度,始于唐代,武则天在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开设“武举”,选拔有武艺的人。简介历史上武举一共进行过约五百次。相对于文科举,武科举较为不受重视。历朝的武举时而被废,时而恢复。而武举出身的地位亦低于文科出身的进士。武举的兴盛是明清两代,特别是在清代。明朝武举创制甚早,但

  • 唐诗三百首内容介绍 唐诗繁荣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诗

    唐诗,指创作于唐代的诗,也可以引申为指以唐朝风格创作的诗,上承魏晋南朝诗,下开宋诗。唐诗简介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唐诗三百首》读物形式风格唐诗的形

  • 汉宣帝一生有过几任皇后?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宣帝

    说到汉宣帝的“故剑情深”,我们想到的可能就是许平君。但其实汉宣帝“故剑情深”的还有一个人。而且这个人还不像许平君那样红颜薄命,此后她变得位高权重,影响两朝。那么,这个人是谁呢?汉宣帝的后宫中,名气最大的就是许平君和霍成君。这两个后妃,因为皇后位置的问

  • 唐律疏议原文 唐律疏议的内容及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律疏议

    《唐律疏议》,又称《律疏》,是指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编定的律文。颁行《唐律疏议》《唐律疏议》又称《永徽律疏》,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长孙无忌、李勣等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如将原《贞观律》名例篇中的“言理切害”,更为&l

  • 初唐四杰是哪四个人 初唐四杰的历史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是中国唐朝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初唐时期的文坛,乐府诗的创作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初唐四杰就是最具代表性的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人在初唐文坛并举,所以后人称其为“初唐四杰”。其中,卢、骆年辈

  • 蜀汉政权中都出现过哪些叛将?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蜀汉

    尊刘贬曹的《三国演义》也不能回避一个事实,那就是魏蜀吴三国之中,蜀汉叛将最多:曹魏的于禁降而未叛,真正替蜀汉大战的只有王平和夏侯霸,而夏侯霸应该算叛司马而未叛魏;东吴有名的降将叛将几乎一个没有,韩当的儿子韩综叛逃到魏国并充当先锋攻吴,结果在东兴之战中败干掉了。跟曹魏和东吴不同,刘备集团的叛将数不胜

  • 曹魏政权中有哪些人是四朝元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魏,政权,中有,哪些,四朝,元老,司马懿,最终,为何,能够

    司马懿最终为何能够成功夺取曹魏政权,一方面是因为他精于算计,另一方面是因为他能力强、资格老。其实除了司马懿,曹魏还有几个四朝元老,他们也是德高望重的重臣,可惜没有阻止司马懿夺权。所谓四朝元老,是指先后侍奉过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君王的大臣,要知道这中间的跨度有多大,即使从赤壁之战(公元2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