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吴中四才子指的是谁

吴中四才子指的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497 更新时间:2023/12/19 8:50:31

吴中四才子,也就是明朝四位才子,他们分别是祝允明、唐寅、文征明和徐祯卿。

主要成就

吴中四才子,即江南四大才子,是指明代时生活在江苏苏州的四位才华横溢且性情洒脱的文化人。一般认为是指唐寅(唐伯虎)、祝允明(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

明代成化、正德年间徐祯卿等四位诗人并称“吴中四才子”。《明史·卷286》:“徐祯卿与祝允明、唐寅、文徵明齐名,号吴中四才子。”徐、祝、唐、文活跃在前七子摹拟、复古之风大盛之时,能够不依傍门户,卓然自立,为诗以抒写性情为第一义,在当时来说,确属难能可贵。徐祯卿虽在前七子之列,但其诗多佳作,诗论也有许多独到之处,论者以为非李梦阳、何景明可比。唐寅、祝允明、文徵明不独能诗,且擅于书法、绘画,以多才多艺见称。

吴中四才子画像

唐寅

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是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唐寅在绘画上与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在诗词曲赋上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唐寅曾祖父起,世代在苏州经商,父母在皋桥开设酒肆。唐寅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记》《昭明文选》等史籍。他喜爱绘画,稍长即拜名画家周臣为师,又与文徵明同师沈周。唐寅16岁时参加童生试,经县试、府试、院试,高中第一名案首。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唐寅赴南京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次年,唐寅进京会试,因涉嫌程敏政受贿案,贬谪往浙江为吏。他耻不就官,归家后纵酒浇愁,傲世不羁。

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湘、鄂、闽、赣七省。贫困之下,唐寅以卖画为生。他擅画山水,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其传世作品有《骑驴归思图》《秋风纨扇图》《李瑞瑞图》《一世姻缘图》《山路松声图》等,其诗词散文有《六如居士全集》。

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有学圃堂、梦墨亭、竹溪亭、蚊蝶斋等(亦称唐家园,遗址在今桃花坞大街)。他的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坞,一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也产生于此。

唐寅晚年,精神空虚,“皈心佛乘,自号六如”,思想趋向解脱颓唐,又将自己的屋舍改称为庵。明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去世,享年54岁。唐寅墓位于虎丘区,经整修,1986年10月22日对公众开放。

由于其潇洒飘逸、傲世不羁,又治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章,仕女画登峰造极,故被后人误解,留传许多风流传说,如“唐伯虎三点秋香”等。其实他坎坷一生,贫困凄苦,可谓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无以报国的典型。

祝允明

祝允明(1460年-1526年)是明代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号枝指生,江苏长洲(苏州)人,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他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他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5岁时就能书一尺见方的大字,9岁便能作诗文,被称为“神童”,10岁已博览群书,文章瑰丽,才智非凡。他7岁即中秀才,32岁中举人,曾任兴宁知县、应天府通判等官,由于生性佚荡,不满官场腐败之风,遂借故辞官回苏,广交朋友,召客豪饮,烧酒解愁,以泄愤世之情。

祝允明集各书家之长,领一代风骚,是吴门书派中“明中期三大家”之一。其书法吸取唐虞世南、元赵孟頫书法之神,扬晋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唐怀素草书之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发展为自己的独特狂草,被誉为“明朝第一”,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允明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祝允明虽无名画,但也能画画,唯很少动笔,传世之作更少。

祝允明为人风趣洒脱,才华横溢,好游山玩水而不拘小节。由于祝允明有不胜枚举的趣事轶闻,是极现成的创作素材,所以他常以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乐于助人的形象出现于《三笑》《王老虎抢亲》等众多的戏曲艺术作品中。

祝允明尚有《江海歼渠记》《新闻记》《九朝野记》《枝山前闻》《浮物》《老怪录》《苏材小纂》《怀星堂集》等书传世,并编有《兴宁县志》。

嘉靖五年(1526年)祝允明卒,享年67岁,死后葬于苏州近郊横山祝氏祖坟,但坟现已夷平。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559年),初名壁,字徵明,后更字徵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他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文徵明出身书香门第,祖父及父亲都是文学家。但文徵明幼时并不聪慧,稍长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终于大器晚成。

文徵明擅长山水,亦工花卉、人物,早年画风细谨,中年较粗放,晚年渐趋醇正。其传世佳画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湘君夫人图》《石湖草堂》《石湖诗画》《横塘诗意》《虎丘图》《天平纪游图》《灵岩山图》《洞庭西山图》《拙政园图》等。文徵明还工行草书,尤擅小楷,篆、隶、正、草无所不能。所书四体千字文,成为后人临摹的范本。他与祝允明、王宠,同被誉为明代中或书法“三大家”。他的传世书作有《醉翁事记》《股王阁序》《赤壁赋》等。

文徵明卒于1559年,是“吴门四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墓在吴县陆墓文陵村,现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祯卿

徐祯卿(1479年-1511年),即周文宾,字昌榖,又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他与唐寅、祝允明、文徵明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其天性聪颖,少长文理;16岁著《新倩集》,即知名于吴中。但其早年屡试不第,读《离骚》有感,作《叹叹集》;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记》;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与文徵明合纂《太湖新录》,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闻鞑靼入侵,官兵抗战不力而败,又作长诗《榆台行》;同年中进士,后被授予大理寺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贬为国子监博士。他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之多,号称“文雄”,及第后与明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交游甚密,悔弃少作,齐倡复古;与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并称“前七子”。徐祯卿所作《谈艺录》,只论汉魏,六朝以后不屑一顾,阐述重在复古之论。其诗格调高雅,纵横驰骋于汉唐之间,虽刻意复古,但仍不失吴中风流之情。徐祯卿后期信仰道教,研习养生。明正德六年(1511年)徐祯卿卒于京师,年仅33岁,其墓葬于虎丘山西麓万点桥的郁家浜北端,其著述尚有《迪功集》《翦胜野闻》《异林》等。

史剧差异

唐、祝、文、徐四人,历史上确有其人其事。

唐、祝、文三人不仅都是吴县人,而且都擅长书画。唐寅与文徵明生于1470年,祝允明大他们十岁,生于1460年,以名气而论,唐居前。

唐寅少与落魄不羁的才子张灵为挚友,后从师学画于周臣,并结识沈周诸画家,切磋画艺与诗文,29岁中了乡试第一,一时名声大震。唐寅赴京应试,因受朋友牵涉科场舞弊案而被革黜(其实是明代官场倾轧,程敏政遭人弹劾所致)。后唐寅娶了风尘女子沈九娘,因九娘之名,后人杜撰出一个《九美图》。

小说中,唐寅有九个妻子,其实唐寅妻妾成群是假的,但他确实刻了一枚“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印章,其为人洒脱,落拓不拘,文字秀润流畅,绘画生动清隽,举止有放浪之行,生活得并不轻松,并非《三笑》中的喜剧角色。

历史上的文徵明,与今天戏剧中的文徵明,确有相近之处,其处世谨慎,其画风秀润,构图平稳,酷如为人。

祝允明性格幽默,其作品亦如为人,其书法笔势挺健,出入变化,自成面目,但时有失笔。他后官至广东兴宁县知县,迁应天府通判,这也与今天电视剧的戏说大不同。

更多文章

  • 明朝中期“成化新风”历史事件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

    成化新风,指的是明宪宗朱见深在位期间的治世。为之后的弘治中兴奠定了基础。简介宪宗登基后,改年号为成化,在即位之初,他还是以明君的形象出现,关于他在位期间的治理成就后世好评不少。这期间,政治气氛宽松,而且还多次减免民间税赋,善政史不绝书。《明史》等史料认定成化年间的大明王朝,治理成就,堪称仁宣之治媲

  • 赵匡胤的一生有过几任皇后?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匡胤

    公元960年,一代雄主赵匡胤通过政变的方式成功建立起了宋朝。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一)赵匡胤的皇后是谁?多年前,有过一部电视剧《问君能有几多愁》。这部电视,是我探索宋朝历史的开端。在戏里,有赵匡胤和李煜的兄弟情义;有赵匡胤和周娥皇的爱而不得;有李煜和小周后的

  • 明朝政坛“三杨”指哪三个人?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

    三杨,指杨士奇、杨荣、杨溥,为明代“台阁体”诗文的代表人物。人物简介杨士奇(1365~1444),江西泰和人。杨荣(1371~1440),福建建安(今建瓯)人。杨溥(1372~1446)湖广石首(今属湖北)人。杨荣、杨溥、杨士奇担任内阁成员的洪熙、宣德以至正统时期的内阁被称

  • 郑和航海图全图 郑和航海图路线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郑和

    《郑和航海图》运用中国画的山水画法,按航行之先后顺序,由右至左绘成平行、不计方向的图卷。简介该图是对于郑和下西洋航路的记录,约成于洪熙元年(1425)至宣德五年(1430)间。原图为自右而左展开的手卷式,茅元仪收入《武备志》卷二百四十后改为书本式,共二十四页,包括茅元仪序一页,图二十页,《过洋牵星

  • “封禅”的历史由来 有哪些皇帝进行封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封禅

    为什么说宋真宗的封禅是一场闹剧?快跟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左传》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对国家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两件事:打仗和祭祀。这其实也很好理解,打仗是确保帝国外部环境安稳不被他人欺凌,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国家稳定发展;而祭祀则是通过祭拜祖先和鬼神来提升国家凝聚力,在百姓和

  • 古代皇帝“封禅”的目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封禅

    封禅是古代统治者举行的祭祀典礼,封是祭天的意思,禅是祭地的意思。按照《史记》中的记载,封禅起源于无怀氏,无怀氏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他曾经在泰山祭天,在云云山祭地,云云山是泰山的支脉。可以理解为,无怀氏举行的祭天地仪式都在泰山完成。还有一种说法,封禅始于秦始皇,《史记》中的记载缺乏有力证据。无论哪种

  • 历史上最后一个封禅的皇帝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封禅

    封禅泰山堪称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最高荣誉,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说:“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见而不臻乎泰山者也”,意思是从来没有哪个皇帝已经见到了“符瑞”却不前往泰山封禅的。但是,秦始皇之后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只有秦始皇、秦二

  • 北齐后主高纬皇后列表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高纬

    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国家,名号北齐。北齐的末代君主高纬,9岁登基,一生没做什么名垂青史的大事,反倒在荒淫无道上,臭名远扬。高纬9岁登基,在位12年,一共有四位皇后。高纬的第一任皇后,人称斛律皇后。本是北齐丞相的女儿,是高纬的父皇高湛为政治给高纬选择的太子妃。在高纬登基后,册封斛律太子妃为皇后。因为高纬

  • 赵光义的庙号是什么?赵光义与宋皇后之间的关系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光义

    赵光义,原名赵匡义,因为避讳皇帝哥哥的名讳,所以更名赵光义。赵光义,史称宋太宗。太宗这个庙号,是古代帝王常见的庙号。往往在历史上,开国皇帝成为太祖或者是高祖,而第二任皇帝多数称自己为太宗。而太宗这个庙号,多数代表着明君。明太宗刘恒,开创了大汉的文景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万邦来朝,一代

  • 雒城大战时活捉张任的人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张任

    刘备入川,带领大将黄忠和魏延,准备夺取成都,结果,在雒城受阻,遇到大麻烦,军师庞统在落凤坡被刘璋大将张任射死,刘备无奈,只得搬请诸葛亮入川相助。诸葛亮接到消息,留下关羽镇守荆州,率赵云和张飞分兵入川,在雒城大战张任。张任非常厉害,颇有智谋,后来,诸葛亮设计,用伏兵活捉了张任。当时,刘备手下集结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