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隋朝到底有多少个皇帝?隋朝皇帝列表

隋朝到底有多少个皇帝?隋朝皇帝列表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634 更新时间:2024/1/24 19:49:18

隋朝二世而亡是历史公论,就像很多史学家认为“明实亡于万历,始亡于嘉靖”一样,因此很多人认为隋炀帝后隋朝就灭亡了,没有皇帝了。

隋朝的皇帝最难数清!

说隋朝有五个皇帝,被人猛喷。道是明明两个,何来许多?其实,准确地讲,隋朝的皇帝是“5+2”。不过,隋朝确实很特殊,公元581年建立这个没问题,但什么时候终结一直有争议,一说公元618年,一说公元619年,还有公元630年。成王败寇,谁是皇帝,又不是法定概念,争议很正常。

隋朝第一个皇帝:杨坚

杨坚(541604),袭父杨忠位为北周随国公。杨坚迫静帝退位,自立为帝,国号“随”。“随”有走的意思,寓意不祥,这便有了国名“隋”。

杨坚结束了中国300年的分裂局面,功绩追汉,不逊于唐。仁寿四年(604年),杨坚病逝,葬泰陵(今陕西杨陵)。

隋朝第二个皇帝:杨广

杨广(569618),文帝次子,继父位为隋炀帝,在位十四年。

著名史家黄宇仁如是评价隋炀帝:“隋朝第二个皇帝杨广才能盖世,做事却不加思索。”

杨广的故事最多,其实他面临的问题更多。治乱求治,风险很大,对内大兴土木,对外频频用兵,最终矛盾激化,杨广把自己玩完。618年,杨广困于江都(今扬州),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杨广被杀,就地掩埋。

隋朝第三个皇帝:杨侑

杨侑(605-619),隋炀帝长子杨昭第三子,初封陈王,后改封代王。炀帝巡游,命其留守长安。617年10月,李渊自太原起兵攻入长安,拥其为帝,年号“义宁”,尊炀帝为太上皇。

618年3月,炀帝死于江都,李渊见杨侑没什么利用价值,5月逼其退位,自行称帝。杨侑被降封为希国公,闲居长安,次年五月死,或病死,或遇害,原因不明,葬陕西乾县。

隋朝第四个皇帝:杨浩

隋秦王杨浩(605-618),秦王杨俊之子,隋炀帝之侄。炀帝被弑后,宇文化及有点心虚,不敢贸然称帝。杨浩与宇文化及之弟宇文化智交往密切,经宇文化智极力保护幸免于难。同月,宇文化及以皇太后懿旨的名义,拥其为帝,年号“天寿”。

杨浩继位,宇文化及自任大丞相。不久,宇文化及率兵返回长安,在巩县为瓦岗军李密击败。真的从长计议,估计也等不到当皇帝的那一天,所以宇文化及干脆把杨浩毒弑,自己先过把皇帝瘾。

杨浩在位半年。

隋朝第五个皇帝:杨侗

杨侗(605-619),隋炀帝之孙,元德太子杨昭之子。杨侗本为越王,驻守洛阳,隋炀帝被弑后,王世充等拥其为帝,年号“皇泰”,史称皇泰主。王世充自己则为吏部尚书,郑国公。

皇泰二年四月(619年5月),王世充觉得这样不好玩,废了杨侗,自称“大郑皇帝”,建元“开明”,封杨侗为潞国公。这样也挺麻烦,还不放心,这年六月,王世充索性把杨侗给灭了。

隋唐间N个皇帝:杨忠,杨昭……

按照“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原理,隋朝除了上述五个皇帝,还有另外两个追谥的皇帝。

杨忠,杨坚的父亲。杨坚称帝后,追谥杨忠为武元皇帝,庙号太祖。

杨昭,隋炀帝杨广长子,杨侗的父亲,本为皇太子,因为身体不好,没当上皇帝就死。杨侗被王世充等拥奉为帝后,尽管自己这皇帝当得挺寒碜,依然不忘自己的父亲,追其为世宗孝成皇帝。

这二位成“皇帝”,也是例行公事。

皇帝这么多,是因为想干的人更多。自隋炀帝至唐太宗,中间一共有多少“皇帝”,一气还真数不下来。正应着那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但实际上,在中国古代有“天子七庙”的标准(出自《礼记·王制》),即开国皇帝除本人外,可追认四亲(高祖、曾祖、祖、父)、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为帝,设庙祭祀,因此隋文帝需要追尊为皇帝到其列祖(高祖的爷爷)关西孔子杨震身上。

同时隋炀帝死后,当时群雄并起,又拥立了四位隋朝宗室为帝,想打着隋朝的旗帜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此算来,隋朝就有12位皇帝。这12位皇帝依次是杨震、杨元寿、杨惠嘏(gu)、杨烈、杨祯、杨忠、杨坚、杨广、杨昭、杨侑、杨浩、杨侗。

不过实际上隋朝追尊的皇帝只有两位:隋高祖之父隋太祖杨忠,隋恭帝之父隋世宗杨昭。杨昭为隋世祖(隋炀帝)杨广之嫡长子,英年早逝,被其子杨侑追谥。因此隋朝生前有皇帝之名的,实际上为七人,即杨忠、杨坚、杨广、杨昭、杨侑、杨浩、杨侗,不过后三个被拥立的虽然有皇帝之名,却无皇帝之实。

隋恭帝杨侑:李渊叫你往东你不敢往西

杨侑是隋炀帝的孙子,太子杨昭的第三子。隋炀帝对其还是比较看重的,年仅2岁时就被封陈王,后改封代王。隋炀帝出征高句丽,杨侑就留守长安。大业 十一年(615年),随隋炀帝巡幸晋阳,拜太原太守,留镇京师。

615年,李渊起兵反隋,同年攻入长安,拥立杨侑为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李渊并非真心辅佐杨侑为帝,只不过当时夺位称帝时机未成熟,况且隋炀帝还在。

618年,杨广被宇文化及杀死于江都,李渊一看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废黜杨侑为酅国公,不久又派人将其杀死,年仅15岁,杨侑当了177天傀儡皇帝,李渊给其上谥号恭皇帝(杨侑作为傀儡确实很恭敬,李渊叫他往东他不敢往西)。

杨侑死后葬于陕西乾县阳洪乡乳台村南500米处的庄陵,其形制规模都较靖陵为大,夯土而筑,周长大约为200米左右,地面已无任何建筑物,在封土西边有很明显的盗洞,死后也不得安生,也是苦命。

废帝杨浩:宇文化及的筹码

杨浩是隋文帝三子杨俊的长子,不过他的命运很不好。早年其父秦王杨俊被王妃崔氏毒死,杨浩因母罪累及己身,被隋文帝剥夺王位的继承权。

等到伯父杨广继位后,杨浩被封为秦王,还担任河阳都尉。但是他在杨玄感造反时与讨逆的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来往过密,被朝臣弹劾,因此失爵免官。

618年三月江都之变后,宇文化及杀掉蜀王杨秀、齐王杨暕、燕王杨倓等隋朝的宗室和外戚,但是杨浩与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智及交往密切,不仅保住了自己一条小命,还被拥立为皇帝。

不过杨浩虚有皇帝之名而已,除了盖盖章签署文件外,一切事情都是宇文化及做主,杨浩甚至还被宇文化及派兵监守着。618年九月,宇文化及裹挟着杨浩率兵返回长安,不幸被瓦岗军首领李密打败,率军东逃,宇文化及此时觉得杨浩是个累赘,于是毒杀杨浩 ,自立为帝。

杨浩当了近6个月的傀儡皇帝,死后连个皇帝的谥号也没有,真是令人唏嘘。然而傀儡皇帝是没有人权的。

隋恭帝杨侗:被王世充所杀

杨侗是隋炀帝太子杨昭的次子,在隋炀帝出巡时他负责留守东都洛阳,他苦苦支撑东都,当时瓦岗军已经占领了兴洛仓,杨侗派去进攻瓦岗寨的军队也被打得七零八落。

618年江都之变发生后,杨侗被元文都等大臣拥立为帝,年号皇泰,他追谥杨广为世祖明皇帝,如果隋朝能延续下去,杨广就是明帝而不是炀帝。

杨侗还是有一定的人格魅力的,继位不久竟然招降了李密,李密为他们抵挡住了宇文化及的进攻。不过此时潜伏在洛阳的王世充野心勃勃,联络手下发动了政变,政变后杨侗被王世充所控制。

王世充还打败了瓦岗李密军,此时威望达到了极致,就派人劝皇帝杨侗给自己加九赐,后来就干脆让人劝他禅位给王世充。619年,杨侗不得已禅位于王世充,降为潞国公被幽禁在含凉殿,不久就被王世充所杀。杨侗在位366天,王世充谥杨侗为“恭皇帝”,因此隋朝有两个隋恭帝。

标签: 隋朝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皇帝子女最多排行榜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古代

    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皇帝一直是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历朝历代君王都会把成千上百的美女纳入后宫,按照生理来说,既然古代帝王拥有如此多的佳丽,将在有生之年造出成百上千的皇子皇女。由于人们掌握的历史信息资料的惯性,好多人可能认为风流成性、善于养生的康熙帝、乾隆帝所生子女最多,可是据史料记载,他们与

  • 中国古代皇帝庙号谥号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古代

    皇帝称号从秦始皇帝开始,秦始皇帝认为臣子不能议论皇帝,因此废除周朝的谥法,自称始皇帝,让其子孙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千世万世以至于无穷。可惜秦朝历经三世就灭亡了,西汉建立后,又恢复了谥法。西汉:汉朝通常在谥号前加孝字。1.刘邦:高皇帝。2.刘盈:孝惠皇

  • 中国历朝历代皇帝及在位时间表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帝

    自公元221年秦始皇灭六国首称皇帝以来,中国历史上共历408帝(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胡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南明、北元加上李自成、张献忠,洪秀全父子、袁世凯共40

  • 古代帝王的庙号或谥号各自代表了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庙号

    1、谥号的传统是从周朝传下来的。现存西周的青铜器中有“生称谥”现象,就是某王活着的时候已经被用“谥号”称呼。有学者解释这是因为作器时该王已死,是后人追记当时事。个人更倾向于这是由生前的尊号向死后的谥号转化的阶段。2、周朝的创业之君是文王与武王,所以文

  • 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叫“中国”这个名字的?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

    古代中国指的是中原地区,及华北地区,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称国家的“中国&rdq

  • “唐十八学士”指的是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十八学士

    隋末天下大乱之时,李渊在太原起兵,迅速拿下了帝王之都长安,遥尊杨广为太上皇,立留守长安的杨侑为帝,自己则招兵买马,韬光养晦,总掌军事大权。义宁二年(618年)甲子日,李渊终于在长安太极殿即皇帝位,国号为唐,是为唐高祖。其长子李建成被封为太子,主管内政,外务则落在秦王李世民与齐王李元吉身上。李元吉年

  • 古代学校到底是什么样的 古人去哪里上学读书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学校

    古代的学校长什么样?古代的学校分为“私学”和“官学”两类,私学也就是私人创办的学校教育,而官学就是由古代朝廷拨款创建的学校教育。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有点像现在的“私立学校”和“公办学校”。但是相比较起来,

  • 中国历史上11位寿命超过70岁的皇帝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中国历史共经历了83个王朝,期间共有559个帝王称帝。由于君权天授要表示与众不同,史书记载中国帝王出生时大多有天降异象。按说皇帝一切生活标准都是天下最高的,生活在这么好的条件中,皇帝应该都是健康长命的。中国的那些皇帝们

  • 中国古代文人的谥号列表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谥号

    谥号,通常情况下是指有一定境界地位、社会影响或特殊事迹的人死后,由国家给予的特殊称号。曹操《置屯田令》中有"秦人以急搜索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语,这"孝武"两字,便是汉朝皇帝刘彻的谥号。又如晚清士绅论及"同光中兴"时,辄称"曾文正"、"左文襄"、"李文忠",即分别用谥号尊称曾国藩、左宗棠和李

  • 中国古代庙号、谥号、帝号、年号简介及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庙号

    庙号、谥号、尊号及年号,在我国古籍中现身频频。前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年号则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现就所知,将四者来龙去脉略加辨析考述,以飨读者。1、庙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