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人是如何驱蚊的?宋代诗人陆游关于驱蚊有何诗句?

古人是如何驱蚊的?宋代诗人陆游关于驱蚊有何诗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795 更新时间:2024/2/11 23:46:01

炎炎夏日,暑热难消,除了采取必要的防暑降温方法外,蚊虫的叮咬更烦人。那么,想不想知道古人是如驱蚊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庄子曰:"蚊虻豽肤,则通夕不寐矣。"意思是,蚊子咬得庄老先生一晚上都睡不着觉。北宋欧阳修在《憎蚊》中说:"虽微无奈众,惟小难防毒。"可见,蚊子给古人带来的困扰着实不小,既然如此,古人对于灭蚊,也是煞费苦心的。请听蒲松龄的《驱蚊歌》,"炉中苍术杂烟荆,拉杂烘之烟飞腾。安得蝙蝠满天生,一除毒族安群民。"《驱蚊歌》中,讲述了古人驱蚊的做法。

起初,人们只是用湿土虚掩点燃的枯枝树叶,用其产生的大量浓烟来熏跑蚊子,可这种方法在院子里乘凉时用一用还可以,若是在屋子里也这么搞,怕是在熏跑了蚊子的同时,自己也无处躲藏了。后来,人们发现用蒿草、艾草等燃烧产生的独特气味来熏蚊子的效果不错,不仅可以驱蚊,产生的烟雾也不多,于是,备受喜爱的"燃火绳"便产生了。

再后来,有了"蚊厨"。所谓"蚊厨",便是蚊帐的雏形。唐代诗人元稹用一句"蚊幌香汗湿轻纱,高卷蚊厨独卧斜。"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为躲避蚊子进入蚊帐,却又不堪闷热而将蚊帐卷起的情景。由此可见,此法虽可与蚊子"保持一定距离",但夏天本就闷热难耐,再弄个纱帐遮起来,那滋味可想而知。

不过在清代的沈复看来,蚊帐中却是乐趣无穷:"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他竟然将蚊子诱入蚊帐内,再用烟喷其取乐,此举虽然不太厚道,但在烦闷的夏夜想到此法解闷儿,倒也有趣。

要说古人最有"技术含量"的,恐怕要数灭蚊缸了。这种"神器"取法自然、环保低碳,甚至还能在家居内室享受到一番野趣,可谓一举多得!如此神奇的灭蚊利器,其制作却是相当简单:在一个盛着水和石头的大缸里养上一些青蛙即可。

蚊子喜水,不仅需要解渴,而且还必须在水里产卵以繁殖后代,如此一来,盛水的大缸便成了最吸引它们的去处。而它们一旦靠近,便会被缸中的青蛙一口吞下,如此水诱、蛙捕,便成就了灭蚊缸的神奇!

古人驱蚊,更注重清理源头。蚊子喜欢在潮湿的地方繁殖,所以家中要想从根源防蚊,首先清理积水,阳台上花盆的底盘、洗衣机底下的积水、饮水机的水盘、花瓶、卫生间里的肥皂盒等。因此,给家里做个大扫除可有效防止蚊虫滋生。接下来,还可使用驱蚊草、燃艾蒿、挂香囊之类的方法。

先说驱蚊草,为了防止蚊子的骚扰,古人通常会在家里养一些有特殊气味的植物,常见的有驱蚊草、藿香、紫罗兰、凤仙花、夜来香等,这些花草散发的气味不仅能驱蚊,而且还可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再有燃艾蒿,宋代大诗人陆游有关于蚊子的诗句:“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块。”

诗句中描述了用扇子驱赶蚊子而不能,进而改用艾蒿来熏。用艾蒿燃烧驱蚊在民间很常用,和我们今天使用蚊香同理。还有挂香囊,香囊中的药材有驱赶蚊虫的功效。如藿香、薄荷、茴香、紫苏、菖蒲等。香囊香包,醒脑明目,让人在炎炎夏日倍感舒适,还能驱除蚊蝇。

另外,古人很发现,吃大蒜后,人会分泌一种味道,蚊子就会躲得远远的。而且,吃大蒜前,最好先将其切成薄片,放置15分钟,驱蚊效果更好。还可以将大蒜切片,放在窗口或在纱窗上涂抹,可阻止蚊子进入室内。黑胡椒也具有明显的驱蚊虫功效。平时可以将其撒在窗口、门口或是花盆边缘,防止蚊虫滋生和入侵。

总之,古人驱蚊,虽然不如现今"高科技、上档次",但他们却取材自然、想法奇妙,在有效驱杀了蚊子的同时,还能从中找出几分乐趣来!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胡惟庸案是一桩冤假错案吗?有说是朱元璋消除威胁的借口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胡惟庸案,朱元璋,文史百科

    胡惟庸,濠州定远县(今安徽定远县)人,明朝开国功臣,中国最后一个丞相。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胡惟庸本是一个文人,与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是同乡,李善长弟弟李存义的儿子李佑,娶了胡惟庸的侄女,两家算是远亲,关系不错。至正15年(1355),朱元璋在和州(今安徽和县),胡惟庸投奔

  • 都说大唐才是盛世,但你知道隋朝究竟有多富足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说起历史上最富有的朝代,有些人也许会说是唐朝,或者是宋朝。但其实不然,唐朝虽然有着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但还不是当时最富有的国家。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都说大唐才是盛世,但你知道隋朝究竟有多富足吗?隋朝虽然也如同秦朝一样二世而亡,但隋朝的经济却要比秦朝更加的发达,尤其是在隋文帝的统治时期。怎么形容呢

  • 赵匡胤与其他帝王一样,为何都很难用忠和奸去评判?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公元960年,七岁的后周皇帝柴宗训禅位给赵匡胤。赵匡胤即位,改国号为“宋”,史称宋太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959年,三十九岁身患重疾的周世宗柴荣,想着年仅只有七岁的四儿子柴宗训,忧心忡忡。一方面他在为国家和儿子的未来感到担忧,另一方面为死在汉隐帝手上的大儿子、二儿子、

  • 与正规军比起来,明朝锦衣卫的整体作战能力很强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飞鱼服,绣春刀,飞檐走壁,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锦衣卫都像电影中那样武功高强,但实际情况却并未如此,并不是每个锦衣卫都穿飞鱼服,也并不是每个锦衣卫都有高强的武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我们先从锦衣卫的选拔条件来看看锦衣卫的单兵作战能力。在明朝初期,锦衣卫的选拔还是非常严格的,参选人

  • 南越国建立以后,其国内的民族构成具体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南越国是由百越建立的一个政权,百越并不是指一个民族,而是南方部族的统称,那么南越国的民族构成具体是什么样的呢?有什么民族政策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末,南海郡尉赵佗乘秦亡之际,封关绝道,兼并岭南的桂林郡、象郡。汉高祖三年正式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汉高祖十一年,南越国成为汉

  • 对于官印被盗一事,裴度与李光地又是如何处理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官印作为古代的权利象征之一,是官员颁布政令的必备之物,一旦丢失,轻则乌纱不保,重则人头落地,所以官员对于官印是非常看重的,但官印也不是一般小蟊贼敢盗取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对于官印被盗一事,裴度与李光地又是如何处理的?在唐朝“元和中兴”时期,唐宪宗这位皇帝在后世的评价虽然毁誉参半,但他却对裴度

  • 说起南宋大诗人陆游,他为何会有“大宋第一猫奴”之称?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说起南宋大诗人陆游,在你眼中他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志士?还是“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高雅文士?抑或是“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的痴情公子?或许兼而有之吧。但你所不知道的他的角色,是还承担了一个,那就是:大宋第一猫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

  • 对于刘伯温而言,朱元璋的态度为何却是先扬后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众所周知,打天下时的朱元璋,队伍有两大派别,一是李善长领衔的淮西派,二是.刘伯温领衔的浙东派。对于刘伯温,朱元璋的态度是先扬后抑,打天下时,对刘伯温以老师相待,极尽拉拢之能事,建国后却翻脸打压,甚至逼着刘伯温写歌功颂德的文章,迫于形势,刘伯温硬着头皮也写了《乙卯岁早朝》这样的应景文章,但君臣二人却由

  • 虎豹骑作为曹操最精锐的部队,历来由哪些将领统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虎豹骑,曹操,文史百科

    虎豹骑:三国时期曹魏国曹操麾下最精锐的部队,当属虎豹骑,首先虎豹骑的统领历来都是曹氏将领,比如曹纯、曹休和曹真。大家都知道曹操最信任曹氏将领,虎豹骑历来由曹氏将领统帅,由此可见其重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国志·魏书》说:“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其精

  • 正月初四的习俗有哪些?正月初四的习俗一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正月初四的习俗有哪些?传说这天是女娲创世神话的“羊日”。大年初四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晋人董勋《问礼俗》载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