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历史上的那些中国历史之最盘点

中国历史上的那些中国历史之最盘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563 更新时间:2023/12/31 15:21:31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那么历史上有哪些中国历史之最呢?我们来盘点下中国历史之最。

1、中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元谋人,因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定名为“元谋直立人”,俗称“元谋人”。“元谋”一词,出自傣语,意为“骏马”。

元谋人牙齿化石是1965年“五一”节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的,元谋县被誉为“元谋人的故乡”。1976年根据古地磁学方法测定,生活年代约为一百七十万年前左右,差距最多不超过前后十万年(也有学者认为其年代不应超过73万年,即可能为距今60万至50万年或更晚一些)。

2、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历史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我国文字出现很早,还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陶器上已经有了刻划符号。商朝的“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文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属于上古汉语,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

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3、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确切纪年始于公元前841年,即共和元年。

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的端口年份, 此时在位的周厉王刚愎自用,行事暴虐封杀言论,对敢言其不是的国人实行高压手段,《国语·周语上》有载:“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最终酿成“国人暴动”,导致厉王逃出王宫“出奔于彘”,由召公与周公二相行政,史称“共和行政”。

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公元前21世纪,禹死后,他的儿子利用已得的权势,杀死禹的继承人伯益,继承禹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秦始皇为第一个皇帝。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武则天。

6、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齐桓公

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姜姓,吕氏,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上古五霸之一,与晋文公并称“齐桓晋文”,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

齐桓公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三子、齐襄公之幼弟,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齐国内乱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后即国君位。

7、战国时期变法最彻底的是商鞅。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

8、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时代的老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时代的孔子;墨家思想的创始人战国时期的墨子。

9、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10、中国保存下来的第一部完整历法汉武帝时制定的“太初历”。

《太初历》将一日分为八十一分,故又称“八十一分律历”。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这是我国历法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其法规定一回归年为一年,一朔望月为一月。太初历将原来以冬十月为岁首恢复为以夏历正月为岁首,并吸收了干支历的二十四节气成分作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使历书与农时季节更为适应。太初历正式启用于公元前104年,比古罗马儒略历早了58年。《太初历》共使用了188年。

11、中国现存最早的医书西汉时编定的《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12、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13、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西汉司马迁著。

14、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东汉班固著。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15、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16、中国现存的第一部脉学专著西晋太医王叔和著的《脉经》。

脉学著作,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3世纪,10卷。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扁鹊、华佗等有关脉学之论说,阐析脉理、脉法,结合临床实际,详辨脉象及其主病。《脉经》系我国现存较早的脉学专书,首次系统归纳了24种脉象,对其性状作出具体描述,初步肯定了有关三部脉的定位诊断,为后世脉学发展奠定基础,并有指导临床实践之意义。同时《脉经》还保存了大量古代中医文献资料。

17、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唐朝陆羽著的《茶经》。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唐代陆羽所著。

此书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划时代的茶学专著,精辟的农学著作,阐述茶文化的书。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18、中国最早的一部长篇(章回)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罗贯中。

19、中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明初的《水浒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秦朝的陈胜、吴广起义。

20、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期,江浙一带。

21、元代来中国最著名的外国人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

22、明朝末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传教士意大利的利马窦。

传教士,一般指西方国家中一部分传播基督教的人士。基本指的是坚定地信仰宗教,并且远行向不信仰宗教的人们传播宗教的修道者。虽然有些宗教,很少到处传播自己的信仰,但大部分宗教使用传教士来扩散它的影响。

23、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1689年签订。

尼布楚条约(《尼布楚议界条约》)是中国清朝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国际条约。

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俄历1689年8月21日,清政府全权使臣索额图和俄罗斯帝国全权使臣戈洛文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条约内容以满、俄和拉丁文三种文字签订。条约划分了中俄两国东部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

2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签订。

《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主权,便利了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一步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并加速了清王朝的衰亡。

25、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

起义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领导。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关于中国历史上那些中国历史之最本文就说到这里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武穆是什么意思?历史上哪些人的谥号被封为武穆?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武穆

    “武穆”是古时候谥法的常用字,而死后能被追谥“武穆”的人,证明他们生前都有着卓越的成就,而“武穆”就象征着最高的评价。《汲冢周书》有记载“威彊叡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諡法》又称“布德执义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做过杰出贡献的太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太监这个词语似乎总是给人们留下阉人、横征暴敛、飞扬跋扈、残害忠良等不好形象。中国古代的太监,虽然名声不好的很多,但是其中也不乏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巨大贡献,名声好的太监们。首先是东汉的蔡伦。许多人只知道蔡伦改进了民间造纸术,却不知道蔡伦其实也是个太监。蔡伦在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当了太监,后来又因为有功于

  • 大将军和大司马谁的地位更高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将军

    中国古代史上,大将军是一个常见的武将官职。一般来说,大将军是古代领兵的最高统帅。大将军这个职位起始于西汉时期,是将军的最高封号。同时在古代历史上,还有不少朝代用“大司马”来掌管兵权,并且“大司马”可以说是“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地

  • 古代三班衙役是哪三班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班衙役

    古代“三班衙役”是指站班皂隶、捕班快手、壮班民壮一般将州县衙门的衙役笼统概括为三班,因此有三班衙役的通俗说法。其实,多数州县衙门的衙役都超出“三班”。皂班,由穿黑衣服的皂隶组成,供知县使役。衙内值堂,衙外跟随主官出巡,廓清道路,仪卫看守,出庭行杖,都

  • 清朝一品官年薪相当于现在多少工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

    在看有关清朝电视剧的时候会发现,清朝官员小日子都过得不错,住着大宅(私家园林),锦衣玉食,妻妾成群。官职越高,情况越明显。即使是以清流著称的纪晓岚(官至礼部、兵部尚书,从一品),所居住的房子也是一套占地达1200平方米的四合院(现北京市珠市口西大街241号纪晓岚故居)。那么问题就来了,清朝一品官年

  • 通假字是什么意思?通假字是错别字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通假字

    其实通假字是一种现象,而不是指某种字体。通假字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通假字是包含了古今字和异体字;而狭义的通假字可以理解为错字或者别字。但这在古代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因为古人对于文化的创造从来没有停止,所以在文字阅读方面难免会出现误读、误解的现象。所以这才造成通假字的出现,虽然会带来理解上的障碍,但

  • 清兵胸口“兵、勇、卒、捕、牢、驿、衙”的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兵

    兵勇卒捕牢驿衙是什么意思首先必须明确,电视剧和历史现实是有差异的,并非都是反映事实情况。这种带胸前、背后白月光和汉字的服装叫“号衣”,是一种用于公开场合辨别基层公务人员身份的服装。“捕”、“牢”、“驿”、

  • 冠军侯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共出现过几个冠军侯?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冠军侯

    冠军侯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共出现过几个冠军侯?以下为您介绍上述关于冠军侯的知识。冠军侯简介冠军侯,是西汉曾经出现的列侯爵号,取“功冠全军”之意,于元朔六年(前123年)分封名将霍去病。这个侯爵是汉武帝专门设立的,其地来自于南阳郡下属的穰县卢阳乡及宛县临菑聚。冠军侯爵号的由来据《

  • 中国最早的身份证制度实行省份是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身份证

    中国最早的身份证制度,应该是1936年民国宁夏省政府所制定的“居民证制度”。地处西北边隅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史称宁夏省)早年经济文化落后,但却成为中国身份证制度的发端地,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宁夏省建立于1929年1月1日,与甘肃、陕西、绥远及蒙古接壤。1933年,马鸿逵被中央政府

  • 金陵八家人物介绍 金陵八家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金陵八家

    金陵八家简介金陵八家是指:龚贤、樊圻、吴宏、邹喆、谢荪、叶欣、高岑、胡慥八人,他们活动于明晚清兴,清初金陵地区的画家主要以金陵八家为主。其实在“八家”之外,当时金陵地区的画家还有陈卓、陆日为、武丹、陈舒等,他们或多或少地也都受金陵画风的影响或者本身就是倡导之人。他们在清初画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