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做过杰出贡献的太监?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做过杰出贡献的太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622 更新时间:2023/12/7 8:46:27

太监这个词语似乎总是给人们留下阉人、横征暴敛、飞扬跋扈、残害忠良等不好形象。中国古代的太监,虽然名声不好的很多,但是其中也不乏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巨大贡献,名声好的太监们。

首先是东汉的蔡伦。许多人只知道蔡伦改进了民间造纸术,却不知道蔡伦其实也是个太监。蔡伦在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当了太监,后来又因为有功于太后,升为了中常侍。

蔡伦本出生于铁匠世家,他曾经在一处被称作石林的乡学蒙读书,学习《论语》和《周礼》。但年幼的蔡伦对周边的环境十分感兴趣,他在这段学习时光中不仅变得满腹经纶,还对养蚕、冶炼、铸造、种麻等活动有了深入的了解。

蔡伦在负责监管宫中各项器物的生产与制造时,开始着手改进造纸术。

在蔡伦的造纸术发明之前,纸的制造工艺复杂,材料贵重。因此纸是平常百姓家不可企及的贵重物品,只有上层阶级才能使用。

蔡伦却用破布、麻绳、渔网等废料制作成了一种坚韧又轻薄的纸。元兴元年(105)蔡伦向汉和帝献纸,受到了汉和帝的赞扬。在汉和帝下令在天下推广这种纸的生产与使用后,蔡侯纸迅速普及。纸成为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在历史长河中沿着丝绸之路向着西亚、西欧,向着整个世界传播,为世界文明的传播与继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便是明朝的郑和了。在群星璀璨的中华英杰中,郑和也能算是其中不一般的一颗。郑和以其先于西方人进行航海而受到世界的关注。他所代表的一种中国人不畏惧艰险,征服自然,和平与世界各国交流的精神也受到人们崇敬与赞美。

郑和少年时就服侍明成祖朱棣,因此朱棣对郑和的个性,能力都有着充分的了解。郑和本人十分了解军事、航海,他不仅英勇善战,还具有极高的军事指挥才能。他跟着朱棣南征北战,在这些战火中得到了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实战经验。

永乐三年(1405),朱棣任命正使郑和航海西洋,与西洋各国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为明朝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关系,同时以明朝强大的军事实力警告那些有妄想的"喜战好斗"的岛国。

郑和六次下西洋,不仅对解决明朝与东亚各国的矛盾,在亚洲与多国建立良好关系做出了巨大贡献,还为中国引入了许多珍奇物种。同时,在郑和的远洋过程中,世界的航海之路被开辟。

郑和把中国古代的海洋远航事业推向了顶峰,也对人类海洋文明发展做出了贡献。

此外还要说到的两位名声好的太监就是高力士王承恩了。

他们虽然没有像蔡伦一样在发明创造方面做出贡献,也没有像郑和一样推动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但他们对各自辅佐的皇帝的一片忠心是无可置辩的。

高力士对李隆基忠心耿耿,为李隆基在政治上出谋划策。在李隆基去世后,深受打击的高力士吐血而亡,随李隆基而去。他也被后人誉为 "千古贤宦第一人"。

王承恩也是如此的一片忠心报主恩。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时,王承恩没有像其他奴仆一样弃主而去,寻找自己的活路。他对崇祯皇帝不离不弃,最终随崇祯皇帝上吊身亡。

这些太监们不似汉朝的十常侍、宋朝的童贯、晚清的李莲英等人仗着皇帝对他们的宠爱与信任为非作歹。相反的,他们为自己的主人鞠躬尽瘁,有些愿意用生命追随自己的主人,而有些人则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对中国甚至全世界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大将军和大司马谁的地位更高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将军

    中国古代史上,大将军是一个常见的武将官职。一般来说,大将军是古代领兵的最高统帅。大将军这个职位起始于西汉时期,是将军的最高封号。同时在古代历史上,还有不少朝代用“大司马”来掌管兵权,并且“大司马”可以说是“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地

  • 古代三班衙役是哪三班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班衙役

    古代“三班衙役”是指站班皂隶、捕班快手、壮班民壮一般将州县衙门的衙役笼统概括为三班,因此有三班衙役的通俗说法。其实,多数州县衙门的衙役都超出“三班”。皂班,由穿黑衣服的皂隶组成,供知县使役。衙内值堂,衙外跟随主官出巡,廓清道路,仪卫看守,出庭行杖,都

  • 清朝一品官年薪相当于现在多少工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

    在看有关清朝电视剧的时候会发现,清朝官员小日子都过得不错,住着大宅(私家园林),锦衣玉食,妻妾成群。官职越高,情况越明显。即使是以清流著称的纪晓岚(官至礼部、兵部尚书,从一品),所居住的房子也是一套占地达1200平方米的四合院(现北京市珠市口西大街241号纪晓岚故居)。那么问题就来了,清朝一品官年

  • 通假字是什么意思?通假字是错别字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通假字

    其实通假字是一种现象,而不是指某种字体。通假字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通假字是包含了古今字和异体字;而狭义的通假字可以理解为错字或者别字。但这在古代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因为古人对于文化的创造从来没有停止,所以在文字阅读方面难免会出现误读、误解的现象。所以这才造成通假字的出现,虽然会带来理解上的障碍,但

  • 清兵胸口“兵、勇、卒、捕、牢、驿、衙”的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兵

    兵勇卒捕牢驿衙是什么意思首先必须明确,电视剧和历史现实是有差异的,并非都是反映事实情况。这种带胸前、背后白月光和汉字的服装叫“号衣”,是一种用于公开场合辨别基层公务人员身份的服装。“捕”、“牢”、“驿”、

  • 冠军侯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共出现过几个冠军侯?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冠军侯

    冠军侯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共出现过几个冠军侯?以下为您介绍上述关于冠军侯的知识。冠军侯简介冠军侯,是西汉曾经出现的列侯爵号,取“功冠全军”之意,于元朔六年(前123年)分封名将霍去病。这个侯爵是汉武帝专门设立的,其地来自于南阳郡下属的穰县卢阳乡及宛县临菑聚。冠军侯爵号的由来据《

  • 中国最早的身份证制度实行省份是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身份证

    中国最早的身份证制度,应该是1936年民国宁夏省政府所制定的“居民证制度”。地处西北边隅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史称宁夏省)早年经济文化落后,但却成为中国身份证制度的发端地,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宁夏省建立于1929年1月1日,与甘肃、陕西、绥远及蒙古接壤。1933年,马鸿逵被中央政府

  • 金陵八家人物介绍 金陵八家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金陵八家

    金陵八家简介金陵八家是指:龚贤、樊圻、吴宏、邹喆、谢荪、叶欣、高岑、胡慥八人,他们活动于明晚清兴,清初金陵地区的画家主要以金陵八家为主。其实在“八家”之外,当时金陵地区的画家还有陈卓、陆日为、武丹、陈舒等,他们或多或少地也都受金陵画风的影响或者本身就是倡导之人。他们在清初画坛

  • 画中十哲指的是哪十位画家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画中十哲

    画中十哲都有谁“画中十哲”指清代娄东画派的10位画家。即董邦达、高翔、高凤翰、李世倬、张鹏翀、李师中、王延格、陈嘉乐、张士英、柴慎10位。十哲为娄东派,他们崇古保守的画风,与“虞山画派”相依托,即这10位娄东派的画家,亦兼写虞山画派,如李世倬。他们又受

  • 画家邹喆代表作品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邹喆

    邹喆简介邹喆,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字方鲁,江苏吴县人。自幼随父亲客游金陵。他的画宗其父,山水工稳而有古气,富简淡清逸的情趣。兼长水墨花卉,勾勒敷彩渲染有元人王渊的体格。“金陵八家”之一。邹喆生平经历邹喆是明末清初画坛“金陵八家”、是明末清初的重要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