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什么人可以在紫禁城骑马坐轿吗?

什么人可以在紫禁城骑马坐轿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537 更新时间:2023/12/18 4:52:17

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大臣可以在紫禁城骑马坐轿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话说盛宣怀的子孙在写家族回忆录时,给老祖宗配了一张图,极可笑,只见老盛骑着一匹大白马在紫禁城内里走,这种想象也是惊人的了。

盛宣怀不读书,害得清廷亡了国;盛宣怀的子孙更不读书,让老祖宗丢了脸。

他们不明白的是,即使老盛获得“紫禁城骑马”的待遇,那也只是荣誉,并不是真骑马,还真弄一大白马骑上啊。(你以为你是隔壁那山头的八零后?)

紫禁城骑马又称“赏朝马”,这是皇帝对大臣特别的恩典。毕竟,紫禁城是宫禁重地,不能随便让人进,而皇威所在,更不能让人随便进去骑大马。

历朝历代,大臣进宫都有规定,骑马入内,大大的不敬。明朝时,文武百官上朝,“从无赐紫禁城骑马者”,有之,则始于清朝。

清朝是八旗打下的天下,骑马是正常,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骑马进宫。清朝初年,也不过少有的几个亲王、郡王才有紫禁城内骑马之赐。至于其他大臣,只能骑马坐轿到宫城外。

由此,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外各立有“下马碑”,上面刻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字样。即使是现在,“下马碑”在故宫博物院仍可见到。

如此一来,擅自骑马或坐轿进入紫禁城者,势必受到重惩(好在胆大的不多)。

如权倾一时的和珅曾由神武门直入大内御花园,后被清算时也成了一大罪状。嘉庆年间的御前大臣鄂勒哲依图自恃位尊、擅自坐轿而被申斥并交理藩院议处。

道光年间,道光之侄奕经乘轿进入神武门,也受到了严厉处分。皇亲国戚尚且如此,普通官员那就更不敢随便造次了。

当然,偌大的皇宫,官员一路走进去的距离真不短,尤其那些年迈体弱的大臣来说,的确辛苦。为此,时有老臣或患病者在上朝途中跌倒,这种事时有发生也不奇怪。

有鉴于此,康熙朝偶尔有特别开恩的例子,允许个别年高勋隆的大臣坐轿子或骑马上朝,但这是特例,算是皇恩浩荡了。

乾隆朝后,紫禁城不准骑马的规定稍有松弛,如大学士张廷玉、鄂尔泰年老不便乘马,乾隆特批可在紫禁城内乘轿;大学士赵国麟脚有疾病不能骑马,奉旨可乘车到内阁办事。

另据《啸亭续录》中记载:“乾隆中,上念诸臣待漏入直,每遇风雪,徒步数里,甚为颠蹶,因特许诸阁臣乘马入内,以示荣宠。”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年届八十的乾隆体会到年老大臣行动不便,上下马也非常困难,于是再次加恩发谕:

“内外文武大臣,特恩赏在紫禁城骑马,用资代步。但年老足疾之人,上马亦觉艰难,如大学士嵇璜虽经赏马,仍恐难于乘马。嗣后已经赏马之大臣,因有疾艰于步履者,仍加恩准令乘坐椅,旁缚短木,用二人舁行入直,以示朕眷念大臣、恩加体恤至意。”

换言之,鉴于实际情况,原赐骑马的待遇转为坐肩舆(即坐两人抬之小轿)。

虽然有肩舆之制,单赐紫禁城内骑马的规定仍在。毕竟,清朝是马上得天下,乾隆特别规定,旗人官员尤其是武职官员只准骑马不许乘轿,“亲王、郡王、大学士、尚书准其坐轿;贝勒、贝子、公、都统及二品文职大臣,俱不准坐轿,违者交部治罪,断不宽宥。”

嘉庆朝后,入宫规定更加人性化。据阮葵生《茶余客话》记载,此后大臣年65岁以上可骑马入紫禁城,但应列名俱奏;批准后,自东华门入紫禁城者,可骑马至景运门外之箭亭下马;自西华门而入者,可骑马至隆宗门外以南之内务府前下马。

不过,根据《啸亭续录》中记载:“嘉庆己巳(嘉庆十四年,1809年),上特旨诸大臣年逾七十者,赐肩舆入直,尤为旷典云。”从这个来看,《啸亭续录》权威,应为70岁。

之后,紫禁城内骑马的资格进一步细化,一品以上不论年岁均获得骑马或乘轿资格,侍郎六十以上由吏部开列名单,个别未满六十的侍郎而蒙赐紫禁城骑马者,是为特例。

咸丰、同治年后,大学士、军机大臣、各部尚书及在两书房任差使者,不论年岁均得赐紫禁城内骑马资格,如有大功者,不在此限。

如同治七年(1869年)十二月十四日,时任直隶总督曾国藩从景运门进宫,在宗室奕山带领下入养心殿东间觐见皇帝和两宫太后。

当晚,曾在日记里郑重地记了一笔:“是日赏紫禁城骑马,赏克食。”是年,曾国藩59岁。

左宗棠平定西北后,入京任军机大臣,“既入觐,赐紫禁城骑马,使内侍二人扶掖上殿”,这个待遇更不一般。

1912年清廷覆亡后,“赐紫禁城骑马”的规定与待遇仍旧实行了12年,直到1924年溥仪被赶出紫禁城为止。

标签: 紫禁城

更多文章

  • 唐朝的亡国之君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昭宗李晔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者和史学家,总是对亡国之君们抱有深刻的敌意和蔑视,假如从其废墟上创建的王朝乃是为读书人们所推许的,则会变本加厉,甚至编造出许许多多子虚乌有的罪名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扣屎盆子),故而这些可怜的亡国之君在身死国灭之后往往还要背负

  • “三花聚顶,五气朝元”是什么?道教的内丹修行是怎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道教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道教的内丹修行是怎么回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一些武侠小说里,经常用“三花聚顶”来形容一个人的武功高强,如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三花聚顶”是全真教最厉害的掌法,丘处机曾以此掌法击退了千手人屠彭连虎。另外在神话电影《哪吒.魔童降世

  • 战国四公子的结局分别是什么?谁的结局最差?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国四公子

    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他们均活跃于战国后期,当时的历史大背景是,西方秦国一家独大,东方六国皆不可相抗,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六国贵族们皆效仿当初的秦孝公,礼贤下士,广招人才,以图强国之法。这在当时被称为“养士”,“士

  • 岳飞有多少子嗣?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岳飞

    抗金名将岳飞先后娶过两位妻子,生有五个儿子,前妻刘氏生下长子岳云、次子岳雷,后妻李娃生下三子岳霖、四子岳震、五子岳霆。岳飞这几个儿子取名很有特点,都是雨字头(云的繁体字为雲)。1142年1月,岳飞被害死,那么他的五个儿子们下场如何呢?岳云是长子,所以岳飞对他要求非常严格。岳云自幼习武,十二岁时就参军

  • 清朝哪些有名的大臣参加了维新运动?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

    康有为、梁启超在维新运动兴起的初期,曾吸纳了很多的朝廷要员加入强学会。其中有李鸿藻、翁同龢、袁世凯、张之洞、陈宝箴等人。但是到了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梁被迫流亡日本,成了通缉犯,袁世凯因告密事件划清界限不被追究,李鸿藻也早早退出了阵营,唯独张之洞与康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意外的是,戊戌政变之后,他不仅得

  • “沓中阴平道”是什么地方?古代蜀道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蜀道

    “沓中阴平道”并非是一处名称,而是两个不同的地方。“沓中”为汉末三国时期的一处地名,因蜀汉集团的名将姜维,在此驻军屯田而得以名传后世;“阴平道”为古代秦蜀之间的交通要道。三国末期,在曹魏发起灭蜀之战中,曹魏名将邓艾,自阴平道绕过

  • 历史上各个朝代的一品官分别是哪些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一品

    不同的朝代,一品官包含的意义不一样。就我们今天来看,公务员级别分为十五级,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分有可能是一级到五级。总理是一级,副总理是二级,国务委员是三级,省长和部长是四级,副省长副部长是五级。基本上就是这样,个别略有出入,但基本差不多。趣历史小编从秦汉、隋唐和明清三个时代分别来说。1,秦汉。秦汉时

  • 清朝道台官制权限介绍 道台的官阶和权利知县大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道台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历代朝局都上演着兴衰成败,每位统治者都是一个独立的灵魂,有着自己执掌天下的理念。因此在这漫长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官阶制度也随时代更替发生着重大的改变,清朝的道台便是其中之一。"道台"作为一个全新的官阶出现在清朝,并非是统治者一时兴起而设置的。作为中国历史上版图面积仅此于

  • 农乐舞是哪个族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农乐舞

    “农乐舞”俗称“农乐”,流传于吉林、黑龙江、辽宁等朝鲜族聚居区。其历史可追溯到古朝鲜时代春播秋收时的祭天仪式中的“踩地神”。“农乐舞”是一种融音乐、舞蹈、演唱为一体综合性的民族民间艺术。“农乐

  • 伽倻琴是哪个民族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伽倻琴

    在我国东北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蜿蜒的图们江和鸭绿江畔,在长白山的林海雪原,居住着勤劳勇敢、多才多艺的朝鲜族人民。他们不仅发展了农、林、渔等各业生产,还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在人们的音乐生活中,伽倻琴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乐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伽倻琴是朝鲜族古老的弹弦乐器,历史较悠久,早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