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山海经是谁写的

山海经是谁写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239 更新时间:2024/1/24 7:12:50

按传统说法,《山海经》被认为是大禹亲眼目睹并讲述,伯益起名,上古时博物贤人夷坚所记录的。大禹在治水中,足迹遍布山海,“布土以定九州”后向臣下讲述了自已的见闻。大臣伯益(嬴姓始祖)把这些见闻起名为《山海经》,口口相传下来。

那么,记录者夷坚是何来历?对此史料并无太多记载,只是在《列子》、《庄子》中一笔带过,后世多认为他是上古通晓博物知识的贤人。不过,对于夷坚是否真实存在人们也有争议。因而连带着大禹、伯益作《山海经》一书也不被广泛认可。

关于《山海经》作者还有“无名氏杂取而成”说法,因为书中人们能看到《穆传》、《庄子》、《列子》、《离骚》、《周书》……的影子,这种说法同样得不到公认。目前人们对此书作者多持“不可确认”的观点,这也为《山海经》涂上一层神秘面纱。

尽管作者不详,但是书中所写内容目不暇接、难以置信。如果不是作者真实所见,只有一种可能:这是胡编乱造之作。如果,真是编造出来的,那也要佩服作者的脑洞开得如此之大,大到超乎常人的想象。

历朝历代的儒家学者,对此书的评价均基于“子不语乱力怪神”的基础,甚至带有诸多不屑,司马迁评价此书“太过荒诞无稽”。不过细读此书,多数人会认为,作者具有丰富的地理、人文、物产等知识,绝非一味编造。

《山海经》原书22篇32650字(现存18篇),有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主要包括山川、民族、物产、药物、祭祀等内容。作为历史上最著名的志怪书,被冠以“经”之名,本身也是荒诞不经的。

标签: 山海经

更多文章

  • 山海经的主要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山海经

    《山海经》的内容主要是荒诞不经的神话故事,下面就举例来说明几处:西北海外,赤水北岸的章尾山有神人,人面蛇身,通体红色,身长1000里,面正中有竖长的眼睛,闭眼就是黑夜、睁开眼就是白昼,不吃不睡不呼吸,能呼风唤雨,照耀到阴暗的地方,人称“烛龙”。有人称“苗民&rdq

  • 山海经有多少卷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山海经

    《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复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制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百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度物产等讯息。其中《山海经》所

  • 山海经有哪些神话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山海经

    1、穷奇穷奇,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古代四凶之一,主要记载于《山海经》中,《山海经·海内北经》所载,指穷奇外貌像老虎,长有一双翅膀,喜欢吃人,更会从人的头部开始进食,是一头凶恶的异兽。可是,同样在《山海经》中,《山海经·西山经》一篇却提到穷奇的另一种形象,该篇中的穷奇,外貌像牛

  • 古琴的来源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琴

    琴,今称古琴,或七弦琴。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名琴都有可供考证的文字记载,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这四张琴

  • 古代科举和现在高考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科举

    中国每年都会举行高考每年高考的人数也是非常惊人的,我们现在接受的教育和思维多是以西方的为主,大部分人都是为了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进入一流大学,然后在自己选专业深研,这和中国古代的科举有很大的区别。科举制度最开始在隋唐时期被启用,在繁荣的大唐时期科举更是重中之重,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尤其&ldq

  • 《皇明祖训》的来历和渊源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皇明祖训

    《皇明祖训》是明太祖朱元璋主持编撰的明朝典籍。内容是为巩固朱明皇权而对其後世子孙的训戒。初名《祖训录》,始纂于洪武二年(1369),六年书成,九年又加修订;二十八年(1395)重定,更名为《皇明祖训》。本文收录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来历明太祖朱元璋主持编撰的明朝典籍。内容是为巩固朱明皇权而对其後世

  • 古代户口典籍:鱼鳞册的历史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鱼鳞册

    鱼鳞册,又称鱼鳞图册、鱼鳞图、鱼鳞图籍、鱼鳞簿、丈量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土地登记簿册,将房屋、山林、池塘、田地按照次序排列连接地绘制,表明相应的名称,是民间田地之总册。由于田图状似鱼鳞,因以为名。历史发展宋时婺州等地即曾编造。明洪武年间命各州县分区编造。至民国、解放初年,仍然有具册之举。宋楼钥《宝谟

  • 古代尚书是现在的什么职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尚书

    尚书省分六部,其最高长官为尚书令,隋、唐、元时六部尚书官阶为正三品,宋代六部尚书为从二品,明朝六部尚书为正二品,清代为从一品。六部与尚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六部,是中国隋唐至清末中央行政机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的总称,是中国古代数个官署的统称。尚书,是中国古代官职名之一。尚书最初是指掌管

  • 古田会议会址在哪儿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田会议

    古田会议会址在哪里座落于福建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的廖氏宗祠,作为彪炳史册的“古田会议”会址,吸引许许多多海内外游客前来瞻仰。车入福建西部山区的上杭县古田镇溪背村,“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鲜红大字大老远就映入了眼帘,引着远近而来的游人走进那八个大红字下方一

  • 北京王府井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府井

    王府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纪六十年代。元代中央三大衙署中的枢密院和御史台分布在这条大街上,这条街名为“丁字街”。明永乐年间,这条大街上共建有十座王府,故改名为“十王府街”。清乾隆年间,这条大街上只有八座王府,不再叫“十王府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