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姬昌的嫡次子叫“姬发”,但嫡长子为什么却叫“伯邑考”?

姬昌的嫡次子叫“姬发”,但嫡长子为什么却叫“伯邑考”?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828 更新时间:2023/12/15 11:35:00

说到姬昌,他的嫡长子叫“伯邑考”,而嫡次子却叫“姬发”。只看名字,这三个人真的是一家吗?为什么不是一样的姓氏?所以很多人都在讨论这个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姬昌、姬发都不是正确的称呼,当时的人们不会这么叫他俩。

姬发确实姓姬,名发,但是可不能称他姬发。因为在先秦,男子称氏不称姓。

今天的人说姓氏,但是在先秦姓和氏是不同的,姓是为了表明血缘关系,是不会变的。同一个祖先的人都是一个姓。氏则是用来分别贵贱,别说同一个祖先的人会有不同的氏,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都会有不同的氏。

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商鞅变法,商鞅是卫国国君的后裔,所以以公孙为氏,即卫公子孙之意,叫公孙鞅;后来公孙鞅到了魏国,魏国有自己的公孙氏,肯定不会继续称他公孙鞅,因为他从卫国来,所以以卫为氏,叫卫鞅;最后卫鞅到了秦国游说秦孝公,孝公将他封在商地,于是他以自己的封地为氏,叫商鞅。

那么当时的人怎么称呼武王呢?登基之前,他应该以王子为氏,因为他是周王的儿子,所以叫王子发。登基之后,以国为氏,叫周发。相似的例子还有夏、商纣等。

第二,伯邑考应该也不是一个名字。

先秦称呼别人也不一定用氏+姓的形式,有的时候会使用字+名的形式。比如孔子的祖先孔父嘉,并不是姓孔名父嘉,而是名嘉,字孔父,他的后代都以他的字为氏,所以孔子是子姓孔氏。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名纥,字叔梁。

那么伯邑考是否也是字+名的形式呢?有可能,因为伯字显然是排行,意味着嫡长子,先秦人的字经常会包含着排行,比如叔梁纥的叔字就是排行。那么伯邑考可能名考,字伯邑。

当然还有其他可能,比如说伯是排行,而邑考是名。还有人认为,考字是对先人的尊称,那么伯邑考可能名伯邑,或者名邑,被后人尊称伯邑考。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嘉庆皇帝为何在乾隆死后十五天,就迅速地杀掉了和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嘉庆,和珅,文史百科

    和珅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贪官之一,在乾隆的庇佑下肆无忌惮,搜敛了无尽家财。乾隆活着的时候,和珅曾数次闯祸,犯了许多大错,然而,皇帝却偏爱这位“脑满肠肥”的精明家伙,始终没将其定罪。嘉庆登基后,把目光瞄向了早就看不顺眼的和大人,费尽心思查找罪状将其灭了满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然

  • 说到饮食文化,那么中国的餐具是如何变迁发展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餐具,文史百科

    说到饮食文化,不能不提餐具,那么中国的餐具是如何变迁发展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餐具”的出现《人类简史》中,人类最开始的时候虽然发明了火,让我们占据了一个巅峰位置,但是早期的智人祖先们并不懂得如何把食物保存起来。不过,因为后来盐和糖的出现,使得保存食物的时间更长,而

  • 清朝常以天国上朝自居,汤若望为何却能混得风声水起?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汤若望,文史百科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统治者一般都非常自傲,特别是清朝常以天国上朝自居,对外国人不屑一顾,甚至称之为蛮夷,但是却有一个例外,他不仅在清朝混的风声水起,得到顺治帝的敬佩,死后康熙帝更是为其亲自撰写祭文,他就是汤若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汤若望生于德国的莱茵州科隆城的一个古老贵族之家

  • 如果曹操死在华容道,对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有何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华容道,文史百科

    无论是关羽、曹操还是诸葛亮,他们都是三国时期顶级的人物,无论是在三国演义还是在三国志中都是如此。不可否认的是,关羽重义气,曹操为一统天下而努力,其次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值得一提的是,在后人的眼中,关羽已经成为了“关公”,后人的祭祀。从这一点来说,关羽的义气受到了人们的认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

  • 唐朝人是怎么踏青的?唐朝人踏青有什么活动吗?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唐朝人是怎么踏青的?唐朝人踏青有什么活动吗?隋朝时期,踏青是一项十分普及的民俗活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尤其是每当春暖花开的时节,士女游春活动最盛。隋朝时,著名画家展子虔绘《游春图》,对明媚的春光及人们成群结队游春的情景有形象的描绘。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

  • 一个大奸臣就可以毁掉一个国家,隋朝时期的大奸臣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隋朝的宇文化及,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大奸臣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古代,每个朝代的兴衰,每一个朝代的衰败,它不仅是皇帝,一个人的问题,而且还可能跟他身边的大臣有关系,如果朝廷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大奸臣,那么这个国家就不保了,一个大奸臣可能会毁掉一个国家,这真的是一个事实。今天就让

  • 说到三国中的谋士,为何会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传言?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郭嘉,文史百科

    说到三国里面的郭嘉,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了,毕竟他在三国历史上,可是一名非常厉害的军事,不然也不会有传言“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可以看出就连诸葛亮都非常忌惮他的存在。那么郭嘉在历史上真的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吗?他是个怎样的人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历史上郭嘉真的厉害吗郭嘉年

  • 宋仁宗可是有着三个儿子,赵曙为何却进宫成了备胎皇子?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因宋仁宗赵祯早年无子,于是在景祐二年(1035年),幼年的赵曙被宋仁宗接入皇宫,赐名为赵宗实,交给曹皇后(后来的曹太后)抚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朝的赵氏皇族从宋仁宗的父亲宋真宗就开启了子嗣艰难的“魔咒”。宋真宗五个儿子皆早夭,赵宗实的父亲赵允让也有过进宫做“备胎”的经历

  • 西周为什么实行同姓不婚?西周同姓不婚的理由揭秘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西周为什么实行同姓不婚?同姓不婚,始于中国西周初期,是中国传统的婚姻禁忌。指同一姓氏的男女不得通婚。先秦至两汉的伦理和法律都反对同姓通婚,下面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春秋时,人们对同姓婚配会造成后代畸型及不育已有进一步认识,但同姓婚配仍在贵族中时有发生。秦汉以后姓氏不分,因而同姓不婚多有不禁。

  • 如果谢道韫当时不嫁给王凝之,她的生活是否会过得很幸福?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不论是现代还是古代,这句话都堪称真理,一点毛病都没有。没有哪个女人不想嫁给值得托付终身的男子,奈何人心难测,尤其古代的女子,几乎不可能自由恋爱,婚姻大事全由父母做主,即使嫁给渣男也得任命,想要离婚难如登天,还会遭到别人的嘲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