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南洪北孔是谁 南洪北孔有哪些代表作品

南洪北孔是谁 南洪北孔有哪些代表作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3542 更新时间:2024/1/23 19:30:24

清朝初年,出现了两位著名剧作家洪昇孔尚任。他们被称为“南洪北孔”,分别以《长生殿》和《桃花扇》闻名。

孔尚任(1648-1718)是孔子的第六十四世孙,他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继承了儒家的思想和学术,特别是懂得乐理,这为他后来写作《桃花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孔尚任曾经几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没有被录取。但是他没有放弃做官的念头,变卖家里的田产,捐了一个国子生的资格。此后,他一直在等待做官的机会。直到三十岁左右的时候,他开始闭门著书。

孔尚任

他对南明兴亡这段历史特别感兴趣,于是四处收集资料,四处考察,准备写一部反映南明兴亡历史的作品。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命运终于开始垂青这个中年人。这一年康熙南巡北归,为了笼络天下读书人,他特意去山东曲阜祭拜孔子。隐居曲阜石门山的孔尚任被孔府推荐为引驾官,并在御前讲经。

在山东曲阜孔林孔子墓前的石碑上,刻有“大成至圣文宣”的字样。今天去参观的人,会感到很奇怪,因为在墓碑前,建有一道矮墙,将墓碑遮去了三分之一,这样墓碑上的刻字看起来就是“大成至圣文宣干”几个字,王字下面的一横看不见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在当年康熙皇帝祭拜孔子的时候,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当时贡品猪、牛和羊三牲已摆上供桌,地上铺上黄毡,香雾袅袅,烛光摇曳,一切已经准备好。康熙皇帝在前面,身后跟随着文武百官,准备祭祀。康熙皇帝正准备祭拜,却突然在那儿站着不动了。

康熙

这下文武百官都纳了闷儿了,却又不敢贸然上前询问。机智的孔尚任马上做出反应,他让人拿来一匹黄色的绸子,把碑文上的“文宣王”这几个字盖住,添加上“先师”两个字,这样碑文就成了“大成至圣先师”。

康熙见状,这才开始祭拜。原来,康熙皇帝是只拜师不拜王的。后来为了不出现类似的情况,就在碑前建了一道矮墙。

孔尚任的这次“引驾”和“御前讲经”都非常成功,因此深得康熙皇帝青睐。康熙皇帝破格提升孔尚任为国子监博士,相当于国子监的校长。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初,孔尚任进京,正式走上仕途。上任后即奉命随工部侍郎孙在丰到淮扬,协助疏浚下河海口。

他亲见河政的种种弊病,官吏的挥霍腐败,人民的痛苦悲号,发而为“呻吟疾痛之声”,成诗六百余首,编为《湖海集》。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孔尚任回京,开始了十年京官生涯。在此期间,写了很多著作。

桃花扇

如《岸堂集》《长留集》等,特别是写出了《桃花扇》。这部作品一出来,一时洛阳纸贵。但是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孔尚任被无缘无故免了职。

虽然史书上对于孔尚任被免职的原因没有记载,但可以推测,肯定与《桃花扇》有关。这是一部反映南明兴亡的戏剧,清朝统治者最害怕人们的反清复明思想。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孔尚任并没有因为《桃花扇》而获罪。

与孔尚任齐名的是清朝初期的另外一位著名剧作家洪昇。

洪昇(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洪昇的父亲虽然只是南方的一个地方小官员,却十分重视对洪昇的教育。洪昇从小跟随沈谦、先舒、王士禛等学习,熟读四书五经。

洪昇

沈谦和毛先舒都属于当时文坛的“西泠十子”,王士禛更是当时诗坛上的巨匠,一代文学家。洪昇拜师这些人,对他的学习大有帮助,而他自己也勤奋刻苦,所以很早就显露才华,二十岁左右就在诗歌方面很有名气。

可即使洪昇饱读诗书,才学深厚,在科举考试场上却是一个十足的倒霉蛋。他于康熙七年(1668年)北京国子监肄业,二十年均科举不中。后来受生活所迫,只能四处奔波,加之跟家里关系弄僵,一度惨到没有饭吃。

这些经历,使得洪昇对社会现实的认识更加深刻。后来,他把自己的旧作《舞霓裳》改写成为《长生殿》。这部剧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完成,其间三次改稿,初名《沉香亭》,后改称《舞霓裳》,最后改为《长生殿》。

长生殿

主要描写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同情和赞美,也间接表达了对统治阶级昏庸腐败的不满。后来他因召集演员演出自己的《长生殿》,被仇人黄六鸿检举揭发。

当时正是康熙皇帝的皇后佟佳氏丧葬期间,根据清朝当时的刑法,国丧百日之内,朝廷官员是不能参与任何娱乐活动的,洪昇因此犯了“大不敬”的罪名,被捕入狱。由于康熙皇帝爱惜洪昇的才华,只是革去了他的国子监身份,放归乡里。

洪昇回到老家后抑郁落寞,从此一蹶不振,后来在吴兴醉后落水而亡。可惜一代才子,就这样走完自己的一生。

洪昇著作很多,除《长生殿》外,所作尚有《回文锦》《回龙院》《闹离唐》等,今已不存。杂剧今存有《四婵娟》一种。亦工诗词,有《稗畦集》《昉思词》等。

标签: 南洪北孔

更多文章

  • 古代的一斤为什么是十六两?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

    我们总说“半斤八两”,用来表示双方的实力相差无几,然而按照惯性思维,半斤是五两,与八两相差自然很多,怎么会差不多呢?实际上,在古代,一斤并非是十两,而是十六两,因此半斤八两就是一样的意思了。但是,为什么要将一斤定为十六两?这里面包含着怎样的智慧?还有我们使用的筷子,为什么要定

  • 夏朝历代帝王世系谱 夏朝历代帝王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夏朝

    夏朝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一说四百三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如夏代的开始从夏禹算起,自禹至履癸(桀),则共十四代、十七王,前后经过了四百余年。1、启2、太康3、仲康4、相5、少康6、予7、槐(芬)8、芒(荒)9、泄(世)10

  • 中国古代同性恋排行榜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同性恋

    我国的同性恋有持久前史,从帝王名士到布衣倡优,构成了古代我国一个含糊的人群调集。魏王与龙阳君,汉高祖与籍孺,毕沅与李桂官,汉武帝陈皇后与楚服,唐太宗儿子李承乾与称心……等等。可以说,中国古代的同性恋故事简直太多了,还有几个出名的成语也出自于此。但是在我们的历史教育中,这

  • 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隐士

    秦末汉初,农民起义、楚汉争霸,天下纷争不断。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有人出仕就有人入仕,那些身怀奇才的隐士也相当有吸引力。那么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都是谁呢?秦汉五大隐士是尉圣缭子、东园公唐秉、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夏黄公崔广,这五人隐居前都是好友。下面探秘志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秦末汉初五大隐士的相关

  • 中国共产党内部管理条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形成始末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共产党

    油画《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彭彬、何孔德、高虹 作揭秘“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形成始末“第一军规”:无往不胜的力量源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是建立在政治自觉基础上的铁的纪律,是我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它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我军

  • 有哪些外国人参加了中国红军长征?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长征

    央广网10月25日消息 在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伟大长征的队伍中,有一批特殊的战士。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语言和肤色有别,但他们都参加了中国红军的长征。在这些参加长征的外国人中,有德国人奥托·布劳恩(李德),越南人洪水,朝鲜人毕士悌、武亭,英国人鲁道夫·勃沙特,还有加拿大人阿诺

  • 冷饮何时出现的 唐代开始公开出售冰制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冷饮

    如今饮品店遍地开花,特别是在夏季,冷饮绝对是解暑的最佳选择,一杯冷饮在手,心情都能随之变得清爽许多。现在冷饮对于我们而言是最平常不过的东西,不过在古代又是否能那么方便呢?冷饮,大约起源于3000年前的商代,当时的富贵人家已知冬日凿冰贮藏于窖,以备来年盛夏消暑之需。周朝更设有专掌“冰权&

  • 古代亲王、藩王和郡王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亲王

    在接触一些有关古代宫廷的作品的时候,我们应该都听说过这样几个词,亲王、藩王、郡王,这些王与皇帝不同,应当说都与皇帝有些关系,但是有的时候,人们对于他们却很难区分,毕竟一个时期只有一个皇帝,但是各种王爷却有很多。那么,这几种“王”都有些什么样的区别?应该怎么样才能区分他们呢?亲

  • 和张昭并称“二张”的谋士是谁?他在东吴的地位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昭

    说到三国时期的吴国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个国家的,当然了很多人对这个国家不是太熟悉,因为提的人的比较少了,但是其实他们也是真的厉害,话说其实在吴国有两位姓张的人,他们都是谋士,那么他们都是谁呢?他们的地位又怎么样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孙吴除了有张昭,还有一位张纮,名气也很大,论孙氏兄弟

  • 蜀汉灭亡之后刘禅的后代是什么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禅

    刘禅虽然身为皇帝,是三国时蜀汉的第二位皇帝,也被称为蜀后主,但是很多人可能更热衷于叫他的另一个称呼“阿斗”。在很多人眼中,这个称呼本身就已经带有了很深的讽刺意味。不过尽管可能的确不是很聪明,刘禅身为皇帝,也是有后代的,那么,当蜀汉灭亡之后,刘禅的这些后人们都怎么样了?他们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