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的一斤为什么是十六两?

古代的一斤为什么是十六两?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890 更新时间:2024/2/3 0:23:02

我们总说“半斤八两”,用来表示双方的实力相差无几,然而按照惯性思维,半斤是五两,与八两相差自然很多,怎么会差不多呢?实际上,在古代,一斤并非是十两,而是十六两,因此半斤八两就是一样的意思了。但是,为什么要将一斤定为十六两?这里面包含着怎样的智慧?还有我们使用的筷子,为什么要定位七寸六分呢?

1.祖先为什么定十六两为一斤呢?

人们用半斤八两来形容两个事物是一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我们祖先使用的秤是十六两为一斤,所以半斤和八两就是一样的。那么老祖宗为什么定十六两为一斤呢?这里面有大智慧!

传说我们的先人观察到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再加上旁边的福、禄、寿三星,正好是十六星。北斗七星主亡、南斗六星主生,福、禄、寿三星分别主一个人一生的福、禄、寿。他们在天上看着人的一切。

所以说:人在做,天在看。

传说做买卖的人,如果称东西,短斤少两,都会受到惩罚。卖东西少给人一两,福星就减少这个人的福;少给二两,禄星就给这个人减禄;要少给三两,寿星就给这个人减寿。

2.筷子为什么是7寸6分?

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

有些人很羡慕西方人用刀叉吃饭,觉得这种姿势和仪态有品位。刀叉是冶金术成熟以后才有的用具。相比之下,筷子的明史显然长得多。

关键是,筷子是两根,称呼却是一双。为什么明明是两根筷子,却叫一双筷子呢?这里面有太极和阴阳的理念。太极是一,阴阳是二;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一中含二,合二为一。这就是中国人的哲学。

筷子在使用的时候,讲究配合和协调。一根动,一根不动,才能夹得稳。两根都动,或者两根都不动,就夹不住。这是中国的阴阳原理,也有西方力学的杠杆原理。

筷子还有点穴、按摩和刮痧的作用。旧时人们走江湖,身上只要有一双筷子,有什么病都能自己搞掂。即便忘了带,随手掰根树枝或芦苇,折断了,在石头上磨一磨,在水里洗一洗,也能用。

3.神话与宗教

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都从神话发源。西方后来人神分家了,做事靠科学,做人靠宗教。

中国没有。中国什么都合在一起:仙姑、铁拐吕洞宾这些神仙也是人,他们就在茫茫人海中。中国人的理想和现实、灵魂与肉体也是合二为一的,每天用的筷子里面就有信仰,举手投足都是理念。这是一种通达和智慧。

所以,中国人不需要到专门的地方去清洗灵魂。从小就有长辈告诉他,如何做人做事,知道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事这两者也不能分。

我们现在很多人,每天握着筷子指指点点,讥讽同胞没有信仰,其实是有所不知。

今天社会的症结不是没有信仰,而是丢掉了老祖宗的智慧。

在中西方文明全面接触、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中,有很多人云亦云的东西在干扰我们的价值判断,以致乱花渐欲迷人眼,五心不定,六神无主。

青松有挺拔美,鲜花有娇艳美。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是花开两朵各有特色。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顾此失彼。我们是中国人,表达信仰的方式和人家不同。我们生活在自己的信仰里。

一双筷子,不仅是饮食餐具,更承载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凝结了许多前人智慧。

标签: 古代

更多文章

  • 夏朝历代帝王世系谱 夏朝历代帝王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夏朝

    夏朝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一说四百三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如夏代的开始从夏禹算起,自禹至履癸(桀),则共十四代、十七王,前后经过了四百余年。1、启2、太康3、仲康4、相5、少康6、予7、槐(芬)8、芒(荒)9、泄(世)10

  • 中国古代同性恋排行榜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同性恋

    我国的同性恋有持久前史,从帝王名士到布衣倡优,构成了古代我国一个含糊的人群调集。魏王与龙阳君,汉高祖与籍孺,毕沅与李桂官,汉武帝陈皇后与楚服,唐太宗儿子李承乾与称心……等等。可以说,中国古代的同性恋故事简直太多了,还有几个出名的成语也出自于此。但是在我们的历史教育中,这

  • 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隐士

    秦末汉初,农民起义、楚汉争霸,天下纷争不断。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有人出仕就有人入仕,那些身怀奇才的隐士也相当有吸引力。那么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都是谁呢?秦汉五大隐士是尉圣缭子、东园公唐秉、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夏黄公崔广,这五人隐居前都是好友。下面探秘志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秦末汉初五大隐士的相关

  • 中国共产党内部管理条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形成始末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共产党

    油画《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彭彬、何孔德、高虹 作揭秘“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形成始末“第一军规”:无往不胜的力量源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是建立在政治自觉基础上的铁的纪律,是我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它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我军

  • 有哪些外国人参加了中国红军长征?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长征

    央广网10月25日消息 在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伟大长征的队伍中,有一批特殊的战士。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语言和肤色有别,但他们都参加了中国红军的长征。在这些参加长征的外国人中,有德国人奥托·布劳恩(李德),越南人洪水,朝鲜人毕士悌、武亭,英国人鲁道夫·勃沙特,还有加拿大人阿诺

  • 冷饮何时出现的 唐代开始公开出售冰制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冷饮

    如今饮品店遍地开花,特别是在夏季,冷饮绝对是解暑的最佳选择,一杯冷饮在手,心情都能随之变得清爽许多。现在冷饮对于我们而言是最平常不过的东西,不过在古代又是否能那么方便呢?冷饮,大约起源于3000年前的商代,当时的富贵人家已知冬日凿冰贮藏于窖,以备来年盛夏消暑之需。周朝更设有专掌“冰权&

  • 古代亲王、藩王和郡王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亲王

    在接触一些有关古代宫廷的作品的时候,我们应该都听说过这样几个词,亲王、藩王、郡王,这些王与皇帝不同,应当说都与皇帝有些关系,但是有的时候,人们对于他们却很难区分,毕竟一个时期只有一个皇帝,但是各种王爷却有很多。那么,这几种“王”都有些什么样的区别?应该怎么样才能区分他们呢?亲

  • 和张昭并称“二张”的谋士是谁?他在东吴的地位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昭

    说到三国时期的吴国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个国家的,当然了很多人对这个国家不是太熟悉,因为提的人的比较少了,但是其实他们也是真的厉害,话说其实在吴国有两位姓张的人,他们都是谋士,那么他们都是谁呢?他们的地位又怎么样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孙吴除了有张昭,还有一位张纮,名气也很大,论孙氏兄弟

  • 蜀汉灭亡之后刘禅的后代是什么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禅

    刘禅虽然身为皇帝,是三国时蜀汉的第二位皇帝,也被称为蜀后主,但是很多人可能更热衷于叫他的另一个称呼“阿斗”。在很多人眼中,这个称呼本身就已经带有了很深的讽刺意味。不过尽管可能的确不是很聪明,刘禅身为皇帝,也是有后代的,那么,当蜀汉灭亡之后,刘禅的这些后人们都怎么样了?他们都是

  • “黄山归来不看岳”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雄踞于风景秀丽的皖南山区,古称黟山,唐天宝六年(747年)依轩辕黄帝曾在黄山炼丹羽化升天的传说,唐明皇敕改黟山为黄山。它地跨市内歙县、休宁、黟县和黄山区、徽州区,面积1200平方公里,现划入黄山风景区的154平方公里,是号称“五百里黄山”的精华部分。黄山是以自然景观为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