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屏风是用来干嘛的

古代屏风是用来干嘛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646 更新时间:2024/1/13 10:26:57

屏风是中国传统化里一种十分常见的家具,古人家中几乎都会摆放屏风。

据说屏风早在周朝就已经出现,不过当时只有周天子才能享用,也是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从名字就能得知,屏风早期就是用来挡风的,后来随着人们审美的提高,屏风又有了美化、协调、分隔等作用。如果挑选适当,往往能和家中其他家具形成一种自然的美感,只不过屏风在历史长流中也是慢慢走向没落,使用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屏风隔断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家具,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史记》中也记载:“天子当屏而立”。皇帝把屏风作为权力与尊严的象征,大臣们把屏风作为警示自己的工具,文人雅士则把屏风作为艺术品,摆放在案头欣赏,每个人都在屏风上注入了精神寄托。经过一段漫长时间的发展,屏风开始普及到民间,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了古人室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屏风对中国人的心理影响十分深远,雅韵红木认为这与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处世哲学密切相关。古人讲究含蓄,奉行中庸之道,注重隐私,不事张扬。因此,每个人都能从屏风上找到自己需要的功能。

当然除了古书记载,也有实物作证实。不过这样的机会不多,最早的能看到马堆出土的西汉时期的一款屏风。同时,历史上的很多名画、古画中如实描绘了当时屏风的式样。从中我们可以管中窥豹,见证屏风在历史长河中发展的历程。

东晋时期的屏风,还是发挥最基本的功能挡风。那时的房屋相当透风,睡觉时怕着凉,都会在头部附近放置屏风。此时的屏风功能性远大于装饰性。

汉唐时期,几乎有钱人家都使用屏风。其形式也较前代有所增加,由原来的独扇屏发展为多扇屏拼合的曲屏,可叠,可开合,汉代以前屏风多为木板上漆,加以彩绘,自从造纸术发明以来,多为纸糊。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屏风的装饰图案除了山水画之外,甚至还有在屏风中再绘制屏风的屏风。而在中国古代名画中,描绘屏风最多的当属五代时期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唐朝灭亡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史称五代十国。当时南唐国力最强,先后攻灭闽国和楚国,但因多次出兵使国力衰退,最后败于后周。

南唐大臣韩熙载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代里。他一生坎坷,在宦海里几度沉浮。南唐前两位皇帝对韩熙载颇为器重,任命他为中书舍人、户部侍郎。但李煜即位后,韩熙载的命运发生了变化。

韩熙载性格狂傲,引起了李煜的猜忌。韩熙载索性不再上朝,每日在家中宴饮狂欢,纵情声色。

李煜非常想知道韩熙载都在家中干了些什么,于是就派宫廷画师顾闳中潜入韩熙载家中,并且把他的生活场景都一一画了下来,成就了流传后世的《韩熙载夜宴图》。

听乐、观舞、歇息、清吹、送别,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为后人留下了一幅南唐时官宦人家的真实生活场景。全卷一共有五段,每一段以一扇屏风作为自然隔界,使每段画面都可独立成章。

韩熙载坐的是三屏风床榻,三面围屏上都是山水画,前面则立着一个大座屏,可见当时南唐末世的纸醉金迷。

宋元时期的绘画作品。其中的屏风已稍显繁复,但更多的功夫还是花在了装饰画的内容上了,对于木料以及底座的木作等方面,其要求并不严格。

明代以后出现了挂屏,已超出了屏风的实用性,成为纯粹的装饰品。可分为座屏风和围屏。

座屏风:由插屏和底座两部分组成。插屏可装可卸,用硬木作边框,中间加屏芯。

围屏:由偶数屏扇组成,可折叠。围屏由屏框和屏芯组成,也有采用无屏框的板状围屏,每扇之间用屏风绞链连接。有些小尺寸的围屏,可设于炕上作装饰,称为炕屏。

屏风伴随着中国文化,有过辉煌的过去。但中国历史进入民国后,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屏风也开始走向没落。其中,玻璃的广泛使用是屏风走向没落的重要原因。

标签: 屏风

更多文章

  • 五谷丰登的五谷分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五谷丰登

    五谷丰登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成语,意思是粮食有好的收成。不过你知道这里说的“五谷”指的是哪五谷吗?实际上五谷在古代还不止一个说法,一般被认为是稻、黍、稷、麦、菽,另一种则是把稻换成了麻,因为早期稻主要产自南方,北方种稻很少。可以说五谷孕育出了人类文明,我们跟五谷在这千年时间内

  • 中国古代的官场有哪些礼仪讲究?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官场

    在古代流传着一种叫做“十恶不赦”的说法,其中“十恶”里就提到了一条叫做“大不敬”的罪名,此罪名听起来名头倒是不小,但是实际上这个罪名最开始指的就是官员们在官场上礼仪不够周全。在《红楼梦》里面,描述了一个混世人精卜世仁,当其侄孙问

  • 中国古代的“成人礼”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人礼

    《天圣令》可以看出许多条文在唐令和宋令中发生了变化。例如,宋令将冠假(因举行冠礼而给予官员的休假)放在“右令不行”的附抄唐令部分。这表明,宋代已经取消了冠假。这种变化与冠礼实行的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冠礼作为成人之礼,是人生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仪礼.士冠礼》篇详细记载了士

  • 汉朝的“河西四郡”是指哪些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河西四郡

    所谓“河西四郡”主要是指汉朝在今天甘肃境内设置的武威郡、酒泉郡、张掖郡和敦煌郡。秦亡后,汉朝一方面注重开拓疆域;另一方面又非常强调各民族的统一,随之,甘肃也进入了历史的新阶段。河西四郡西汉初年,河西走廊一直是由匈奴占据,战事频繁,成为汉朝心腹大患。为此,汉武帝极力主张联合西域

  • 盘点历史上三位被誉万里长城的名将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万里长城

    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檀道济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檀道济檀道济是史上第一个自比长城的名将,他早年随刘裕参加北伐后秦和北魏等战争,屡建功绩,名震一时,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到宋文帝时,他已是仅存于世的北府军名将,声威远播,又掌握重兵,朝廷对之甚为猜忌。后来被骗入朝,将其枉杀,朝野为之叹惜。檀道济

  • 文官武将是怎么分的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官

    文武分离是国家体制的重大变革,是社会政治、军事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文官武将分开,是指有了专职军将,文官不再率兵作战,这在史学界已达成共识。但是,文官武将究竟何时分开?人们尚存不同见解。从《史记》等古籍看,西周继承了夏商体制,虽分别设立了各种文官、武职,但卿、大夫既执掌政务,又受王命率兵出征,司马只主

  • 三班衙役是指什么人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衙役

    三班衙役是指衙门里的勤杂人员,他们一般分成三个部分。一是站班皂隶,类似今天的法警,负责跟随长官左右护卫开道,审判时站立在大堂的两侧,增加庄严气氛,维持秩序,押送罪犯,执行刑讯及笞杖刑。电视剧中官员出场时喊堂威的就是他们。二是捕班快手,类似今天的刑事警察,负责传唤被告、证人,侦缉罪犯、搜寻证据。也被称

  • 六六大顺说的是哪六顺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六六大顺

    “六”这个数字,一直带着一种比较顺畅的含义,古代很多文化中都包含有六,如婚姻需要的“六礼”,能够品尝到的“六味”,还有泛指各种谷物的“六料”等。而很多人比较熟悉的,有一句行酒令或者过年的时候经常说到的&l

  • 佛教说的人生八苦是哪八苦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佛教

    很多人都过着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日子,也把这句话当做自己信奉的价值观。其实这句话原本也就没错,人的一生基本上都是要伴随着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倒不如让自己的心态积极起来,自信快乐的活着。佛曰人生有八苦,而这些苦都是我们能亲生体会的,而且没办法逃避只能去面对,但我们可以去选择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这有助于我们

  • 为什么一定要学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

    为什么学历史历史不同于其他的专业课程,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课程。历史顾名思义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有一句名言经常出现在各种书籍甚至电视剧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是的,历史总是不断的重演,我们总是会认为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充斥着各种高科技,互联网,但是历史发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