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妻妾等级介绍 古代妾和正房地位有什么区别?

古代妻妾等级介绍 古代妾和正房地位有什么区别?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1815 更新时间:2024/3/9 16:47:34

古代“一妻多妾”制中妻妾的地位有何不同?娶妻纳妾,妻,为何叫娶?妾,为何叫纳?这一娶一纳反映了古代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妻妾制度。

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作为封建社会具有代表性的官员府第的贾府就有着等级森严的妻妾制度。在贾府,妻子可以当家作主,料理财政,而妾室只是主人泄欲和生儿育女的工具。因此妻子就尊称为夫人,而妾室只能呼之为姨娘。妻子在府中是主子,而姨娘只能算半个主子,因为姨娘在夫人面前就是奴才,只有在奴才面前才算主子。所以就连她们生的孩子也不一样,夫人生的孩子叫做嫡出,而姨娘生的叫做庶出;嫡出的自然高贵无比,而庶出的也就自然低人一等。贾政的夫人王夫人生的宝玉,贾府上下如获至宝,呵护有加,这是贾政的妾室赵姨娘生的贾环所望尘莫及的。可见,在古代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妻妾制度决定了妻妾极其不平等的地位。

其实,中国古代社会的妻妾制度,堪称世界奇观。而这一制度,自从母系氏族消失那天起,便开始萌芽了。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中国古代社会的妻妾制度是一种极其缺乏人性、极度残忍的制度。因为它将“阶级”带进了家庭、带进了枕边、带进了亲情之间,强行把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分成了压迫和被压迫的两类人群。

当然,中国古人很早就对这种残酷的妻妾制度提出过异议。众所周知的《易经》中就说过:“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然而,人性平等的主张,强不过享乐主义和独裁专制,妻妾制度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规矩。

现在许多人都说,中国古代是“一夫多妻制”,其实这话并不确切。中国古代向来是一夫一妻制,小妾是不能算做合法配偶的。如果一定要说什么“制”的话,那就只能说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在中国远古氏族社会时期,有出现了“媵制”。这是一种氏族首领才有资格实行的婚姻制度。即他们在迎娶妻子时候,女方的家里还必须陪嫁一定数量的女性,陪嫁给氏族首领的姊妹或女奴,自然属于媵妾。

在后来的社会中,便正式出现了“妾”。妾在家庭中,虽然承担着生儿育女的义务,却享受不了“妻”的待遇。为什么呢?最初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作为妻的女子,家庭出身都要高于妾。妾一般都来自卑贱低下的家庭,甚至是战败方奉献的礼品。因此,妻为“娶”,而妾为“纳”,娶妻时送到岳家的财物被称为“聘礼”,而纳妾时给予家庭的财物,则被称为“买妾之资”。

被称为《春秋》三传之一的《谷梁传》中说:“毋为妾为妻”。这就是说,妾没有资格扶正为妻,有妾无妻的男人,仍是未婚的“青年”。而嫡妻死了,丈夫哪怕姬妾满室,也是无妻的鳏夫,要另寻良家聘娶嫡妻。

妾的身分,至此已经成了定局,到唐宋时期,更成了铁律。《唐律疏议》明确规定:“妾乃贱流”、“妾通买卖”、“以妾及客女为妻,徒一年半。”假如将妾升为妻,就是触犯了刑律,一但事发,是要两口子一齐服刑一年半的,而且事后照样得离异。古代范文《汇苑》中也说:“妾,接也,言得接见君子而不得伉俪也。”原来,妾不过是男女交接之用,她们只能与丈夫亲昵,却没有资格称为妻子。而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礼记》则说得更为清楚:“妾合买者,以其贱同公物也。”同样是与丈夫共枕、为丈夫生育儿女,妾的身分却只不过是买来的物品。

除此之外,中国古代还是一个绝对的阶级社会、家长制社会,儿女婚姻都要由父母决定。也许是为了从根本上杜绝青年男女、尤其是不同阶层间的自由恋爱,法律条文就更要严格规定妻妾之分。《礼记》中说:“奔者为妾,父母国人皆贱之”、“良贱不婚”。这就是说,如果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受阻,相约私奔的话,则女方没有资格为妻,双方家族都只认为她不过是一个妾而已。

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就这种“奔者为妾”的社会现状写过一首长诗《井底引银瓶》。诗中写道:

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未相识。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去。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只蘩。终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门无去处。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情满故乡。潜来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归不得。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试想,一个好好的良家女子,只因为随心爱之人私奔,便从此失去了为人妻的资格,侍奉公婆、丈夫五六年之久,都换不来男家的认可。这是何等的残酷?不仅如此,这位沦为妾的女子还没有资格参与家族祭祀,而她生的儿子也算不得夫家首选的继承人。可以想见,中国古代妻妾制度,所侮辱蹂躏的不仅仅是这些误了自己终身的女子,就连心爱她而无自主权的丈夫以及她的儿子,都在这种制度下饱受歧视而有苦难言。男子只能与父母认可的嫡妻同床异梦,眼巴巴地看着心爱的女人成为嫡妻的生育工具。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男人“娶妻”其实是政治上联姻,而“纳妾”则是买卖婚姻的产物。“娶妻”和“纳妾”反映了中国古代妻妾制度的残酷和不公!中国古代妻妾制度也是男权社会必然产生的怪胎!

标签: 妻妾

更多文章

  • 中国朝代顺序表 中国历朝历代的历史顺序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朝代顺序表

    黄帝:公元前2495年-公元前2395年 共计:100年尧:公元前2168年-公元前2097年 共计:71年舜:公元前2097年-公元前2037年 共计:60年禹:公元前2029年-公元前1978年 共计:51年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共计:470年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

  • 末代皇帝溥仪有几个老婆?溥仪到底有没有后代?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仪

    末代皇帝溥仪有几个老婆?溥仪到底有没有后代?溥仪在生活中是很不幸的人。他说:“每次结婚都是看看照片就订了,不是自愿。婉容、文秀给我留下的回忆,是整天吵吵闹闹,一点感情也没有。溥仪一生结婚5次,始终未能留下后代。1922年溥仪16岁时与二名女人结婚。他的妻子首选是文绣(1907年生,19

  • 乾隆帝有几位皇后?皇后都有谁? 乾隆三个皇后都是怎么死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乾隆帝

    乾隆皇帝有几位皇后?皇后都有谁? 乾隆三个皇后都是怎么死的?乾隆皇帝,名为爱新觉罗·弘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当了三年太上皇,享年88岁。乾隆皇帝活了这么多年,后妃共计有多少,咱们就暂且不说,但是皇后却只有三人。这三个分别是:富察氏、乌拉那拉氏、魏佳氏。乾隆皇帝的第一个皇后

  • 斩首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 为什么一定要是斩首?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斩首

    斩首是古代死刑的一种,它是随着法律的建立而出现。但它作为军队中的一种刑罚始于何时?至今仍是个谜。有人说斩首是春秋时期开始的。那时曾流传过孙武斩吴王宠姬的故事。据《史记·孙武吴起列传》载,孙武献《兵法》于吴王阖庐,吴王为考验孙武的用兵才能,当即命他训练宫女。孙武受命后,将180名宫女编成

  • 军法的意义是什么 我国最早的军法出现在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军法

    在中国古代的许多典籍里,有“刑始于兵”,“师出以律”的记载,“兵律”、“军律”等军法也有许多专篇。特别是到了唐代出现了一套完整的包括“律”、“令”、&ldq

  • 间谍有何作用 中国最早的间谍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间谍

    间谍,是国家情报机关派出或指使进行窃取、刺探、传送机密情报或进行颠覆、破坏活动的人员。在中国的历史上,各朝的封建帝王都十分重视间谍的使用。他们遴选了各种人才,设置了专门机构,投入了大量金钱,使用了各种手段,为他们进行向外扩张或巩固政权服务。春秋末期的孙武,在著述的《孙子》兵法中阐述了间谍的作用和间谍

  • 古代窗户是用什么做的?在发明纸以前都用什么糊窗户?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窗户

    其实古代人在冬天还是非常艰苦的,没有玻璃做的窗子到了晚上还透风,可能发明纸张以后情况就有所改善了,但在这之前古人的窗子都是用什么做的呢?其实古代的窗子也不会都长一个样子,我们看到那种格子很多的窗户一般不会放在最外面,外面的门和窗基本都是实心。而且用来糊窗子的东西也非常麻烦,更重要的是不牢固,一阵大风

  • 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是指的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宫六院

    说到“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好像我们也经常听说过,这句话好像也是经常和皇帝帝王后宫联系在一起的,其实印象里面就是指的皇帝的妃子们吧,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个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到底是指的什么呢?有什么真正的含义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对于皇帝的后妃,俗言有三宫

  • 中国有哪些城市有雅称? 你所在的城市有什么别样的称呼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城市

    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独特的味道和气息,城市特点突出的就有个自己的别称,人们只要提到这个城市,就能联想到它最出名的地方,中国这些城市的雅称 ,你都知道吗?羊城广州广州花城,羊城 重庆山城 湘潭莲城重庆,山城 长沙星城,潭城 成都蓉城,锦城昆明春城,花城 武汉江城

  • 历史上的十大关口是什么 居庸关排名第一实至名归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居庸关

    关口是指通往一个地区的山口,历史上有十大著名关口,居庸关作为长城的重要关口排名第一,那么还有其余9关分别是什么。第一名:居庸关居庸关在北京市昌平县境内,为万里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是古代北京西北的屏障,旧称军都关。关隘两旁高山屹立,翠嶂重迭,山峦问花木葱茏,犹如碧波翠浪,因有“居庸迭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