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古代四大书院是哪四个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是哪四个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578 更新时间:2023/12/9 7:18:06

我国古代的四大书院,它们分别是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河南商丘应天书院,这四个书院至今仍是文化圣地。

1、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 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下,西有左翼山,南有卓尔山,三山环台,一水(贯道溪)中流,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全院山地面积为3000亩,建筑面积为3800平方米。山环水合,幽静清邃 ,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书院“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初为唐代贞元元年(785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隐居读书之处。李渤养一白鹿,出入跟随,人称之白鹿先生。后李渤为江州刺史,于隐居旧址建台,引流植花,号为白鹿洞,其实并没有洞,只因四周青山怀抱,貌如洞状而已,白鹿洞四山环合,俯视似洞,因此而名。南宋时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受命知南康军,到白鹿洞书院察看遗址,请孝宗批准,筹款建屋,征集图书,聘请名师、广集生徒,亲任洞主,亲自讲学,并制定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五条教规,即有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白鹿洞书院教条》不但体现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套儒家经典为基础的教育思想,而且成为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七百年书院办学的样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至此,白鹿洞书院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誉为“海内书院第一”,“一时文风士习之盛济济焉,彬彬焉”它与岳麓书院一样,成为宋代传习理学的重要基地。1928年,胡适来到白鹿洞书院,并对其赞不绝口。胡适盛赞白鹿洞有两个原因,一是“白鹿洞书院是最早的书院,是我国书院的'四大祀宗之一”;二是朱熹亲定的《白鹿洞规》“简要明白,遂成为后世七百年的教育宗旨。” 在他的《庐山游记》中,他有一段著名的论断:“庐山有三处史迹代表三大趋势:(一)慧远的东林,代表中国“佛教化”与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二)白鹿洞,代表中国近代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三)牯岭,代表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

2、湖南长沙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南岳七十二峰最末一峰的岳麓山脚,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书院。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初期。北宋开宝六年(973),朱洞以尚书出任潭州太守,鉴于长沙岳麓山抱黄洞下的寺庵林立和幽静环境,接受了刘鳌的建议,在原有僧人兴办的学校基础上创建了岳麓书院。初创的书院分有“讲堂五间,斋舍五十二间”,其中“讲堂”是老师讲学道的场所,“斋堂”则是学生平时读书学习兼有住宿的场所。岳麓书院的这种中开讲堂、东西序列斋舍的格局一直流传至今。初设讲堂5间,斋室52间。宋太宗咸平二年(999),李允则任潭州太守,他一方面继续扩建书院的规模,增设了藏书楼、“礼殿”(又称“孔子堂”),并“塑先师十哲之像,画七十二贤”;一方面积极取得了朝廷对岳麓兴学的支持,以促进书院的更大发展。咸平四年(1001)朝廷首次赐书岳麓书院,其中有《释文》、《义疏》、《史记》、《玉篇》、《唐韵》等经书。当时书院学生正式定额六十余人,奠定了书院的基本格局。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经学家周式担任山长主持岳麓书院后,书院得到迅速的发展,学生定额愈百人,周式本人还得到宋真宗的召见和鼓励。,赐“岳麓书院”题额,于是“书院称闻天下,鼓简登堂者不绝”, 到南宋的乾道年间,岳麓书院达到鼎盛时期。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新政之议的呼声中,延续了近千年的岳麓书院正式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尔后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至今,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 岳麓书院自创立伊始,即以其办学和传播学术文化而闻名于世。

3、河南登封嵩阳书院。 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衡恒,四塞关河拱神岳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2.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时,时称嵩阳寺,至唐代改为嵩阳观,到五代时周代改建为太室书院。宋代理学的“洛学”创世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此后,嵩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嵩阳书院学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始于唐朝,兴盛于北宋,一直到了清朝末年,兴学堂以后书院制才被废除。教学特点: 嵩阳书院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经过近千年的衡读发展,积累了丰厚的教学经验,其特点主要是:1、书院既是教育教学的机关,又是学术研究的机关,实行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2、书院盛行讲会制度,允许不同学派,不同观点进行讲会,开展争辩。3、书院的教学,实行“门户开放”,有教无类,不受地域限制。4、书院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采用问难论式。注意发学生的思维能力。5、书院内的师生关系融洽,感情深厚。书院的名师,不仅以渊博的知训教育学生,而且以自己高尚品德气节感染学生。嵩阳书院在我国历史上以理学著称于世,以文化瞻富,景观奇特名扬古今。山峦环拱、溪水长流、松柏参天、环境幽雅、景最清、石幢莠纪故宫铭而文明。书院主要文物有西汉的“将军柏”和唐朝的“大唐碑”。嵩阳书院在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场所,但时间最长,最有名气的是作为儒教以圣地之后,嵩阳书院初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名为嵩阳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僧待多达数百人。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更名为嵩阳观,为道教活动场所。宋仁宗景祜二年(1035年),名为嵩阳书院,以后一直是历代名人讲授经典的教育场所。明末书院毁于兵火,历经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时期,学田1750多亩,生徒达数百人,藏书达2000多册。清代末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经历千余年的书院教育走完了这的历程。但是,书院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载入史册。

4、河南商丘应天书院。 应天府书院,又名睢阳书院、南京书院。因为商丘在唐供称为睢阳,北宋景德三年(1006)升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又升格为南京,为当时四京之一。商丘濒临汴水,交通方便,商旅辐辏,隋唐以来,已发展成为一方都会。宋代的应天府书院就设立在商丘的繁华闹市中。应天书院位于商丘旧城州之东。其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私学,后经其学生戚同文的努力,得以发展,学子们“不远千里”而至,“远近学者皆归之”。北宋政权开科取士,应天书院人才辈出,百余名学子在科举中及第的竟多达五六十人。宋真宗时,因追念太祖自立为帝,应天顺时,将宋太祖赵匡胤发迹之处宋州(今商丘)于1006年改为应天府,1014年又升为南京,处陪都地位。l009年,宋真宗将该书院正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宋仁宗时,又于l043年将应天书院这一府学改为南京国子监,使之成为北宋的最高学府之一,相当于现在的社会科学院。明正德六年迁城,应天书院也迁往今地城内中山东二街路北。现存有大成殿、明伦堂、月芽池等建筑。原大成殿内立有孔子和其弟子的牌位,明伦堂为学堂。这两座建筑均为歇山式建筑。大成殿为祭孔之地,明伦堂为应试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标签: 四大书院

更多文章

  • “感冒”一词古代并不是医学术语 而是官场专用语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感冒

    “感冒”是现在的流行病,这个词在古代医书中并没有体现过,原来,“感冒”这个常用语不是医学术语,而是来自官场,是一个官场专用语。宋代有专门的机构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这些机构是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等阁,通称“馆阁&

  • “三教九流”具体指什么 为何现代含义中有贬义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三教九流

    三教九流原本是泛指古代中国的宗教与各种学术流派,是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然而现在运用当中,往往含有贬义,指代社会上印象不太好的形形色色的行业。三教,中国三大传统宗教:儒(即儒教) 佛(即佛教) 道(即道教) 。九流,在《汉书?艺文志》中分别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

  • “奴才”最早出现于魏晋 需皇帝认可了才能叫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奴才

    导读:“奴才”,在中国似乎并不是什么好词语。不过,即使是“奴才”这一称号,也不是随便就能叫的。清朝的宦官,作为皇上的家奴,自称奴才是有的。但如果一下上溯到唐代,宦官们也自称奴才起来,皇上们估计也只能目瞪口呆,不知所以然了。奴才,是指待奉主子的奴仆,现在

  • 什么是察举与征辟?察举与征辟有什么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察举

    由秦及汉,中国进入了封建集权时代,统治者需要大批为它效命的人才,出现了多种人才选拔方式并行的局面,选官办法其实有四种:一是“纳赀”,二是“任子”,三是“察举”,四是“征辟”。所谓“纳赀&rd

  • 什么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有什么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继汉代察举制和征辟制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大体上应该是在东汉末年曹操家族掌政的时候萌芽的。曹操在汉末群雄割据、军阀混战之中,企图剪灭群雄,一统天下,不拘一格起用人才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同时,曹操也从汉代的选人制度中发现了察举不实和过分注重品德的弊病,因此提出“唯才

  • 古代妻妾等级介绍 古代妾和正房地位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妻妾

    古代“一妻多妾”制中妻妾的地位有何不同?娶妻纳妾,妻,为何叫娶?妾,为何叫纳?这一娶一纳反映了古代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妻妾制度。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作为封建社会具有代表性的官员府第的贾府就有着等级森严的妻妾制度。在贾府,妻子可以当家作主,料理财政,而妾室只是主人泄欲和生儿育

  • 中国朝代顺序表 中国历朝历代的历史顺序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朝代顺序表

    黄帝:公元前2495年-公元前2395年 共计:100年尧:公元前2168年-公元前2097年 共计:71年舜:公元前2097年-公元前2037年 共计:60年禹:公元前2029年-公元前1978年 共计:51年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共计:470年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

  • 末代皇帝溥仪有几个老婆?溥仪到底有没有后代?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仪

    末代皇帝溥仪有几个老婆?溥仪到底有没有后代?溥仪在生活中是很不幸的人。他说:“每次结婚都是看看照片就订了,不是自愿。婉容、文秀给我留下的回忆,是整天吵吵闹闹,一点感情也没有。溥仪一生结婚5次,始终未能留下后代。1922年溥仪16岁时与二名女人结婚。他的妻子首选是文绣(1907年生,19

  • 乾隆帝有几位皇后?皇后都有谁? 乾隆三个皇后都是怎么死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乾隆帝

    乾隆皇帝有几位皇后?皇后都有谁? 乾隆三个皇后都是怎么死的?乾隆皇帝,名为爱新觉罗·弘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当了三年太上皇,享年88岁。乾隆皇帝活了这么多年,后妃共计有多少,咱们就暂且不说,但是皇后却只有三人。这三个分别是:富察氏、乌拉那拉氏、魏佳氏。乾隆皇帝的第一个皇后

  • 斩首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 为什么一定要是斩首?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斩首

    斩首是古代死刑的一种,它是随着法律的建立而出现。但它作为军队中的一种刑罚始于何时?至今仍是个谜。有人说斩首是春秋时期开始的。那时曾流传过孙武斩吴王宠姬的故事。据《史记·孙武吴起列传》载,孙武献《兵法》于吴王阖庐,吴王为考验孙武的用兵才能,当即命他训练宫女。孙武受命后,将180名宫女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