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奴才”最早出现于魏晋 需皇帝认可了才能叫

“奴才”最早出现于魏晋 需皇帝认可了才能叫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663 更新时间:2024/1/23 23:35:53

导读:“奴才”,在中国似乎并不是什么好词语。不过,即使是“奴才”这一称号,也不是随便就能叫的。清朝的宦官,作为皇上的家奴,自称奴才是有的。但如果一下上溯到唐代,宦官们也自称奴才起来,皇上们估计也只能目瞪口呆,不知所以然了。

奴才,是指待奉主子的奴仆,现在一般用于讽刺,含负面意义。当我们看古装剧时,看到宫里的人对皇上说话时总爱自称奴才,听多了也就习以为然了。其实,奴才在古时候最多是用来骂人的,而用来作为自称是清朝的事了。所以您再看古装剧时,清代以前的人自称奴才那可就是开玩笑了,就好像《至尊红颜》中那位胖胖的唐朝宦官元宝前太极殿总管太监德,经常在皇帝面前称自己为“奴才”,元宝还和皇上说“您别拿奴才开玩笑了”,这哪儿是皇帝跟他开玩笑?是他和观众开玩笑呢!

“奴才”,在中国似乎并不是什么好词语。不过,即使是“奴才”这一称号,也不是随便就能叫的。清朝的宦官,作为皇上的家奴,自称奴才是有的。但如果一下上溯到唐代,宦官们也自称奴才起来,皇上们估计也只能目瞪口呆,不知所以然了。

“奴才”一词,在中国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六国匈奴汉国的创始者刘渊就曾经因成都颖不用其言而导致兵败,而大骂其为奴才。这种用法一直延续了很长的时间,直到明清时期,“奴才”的用法才逐渐扩大为某些人的自称。

清时期太监面对皇帝会自称奴才,满族大臣和入旗的汉族大臣面对皇帝也会自称奴才,而没入旗籍的汉臣却不自称奴才,即使官职再大,也不敢贸然自称奴才,只能称臣。可见,“奴才”一词虽含鄙意,却在清朝典章制度上有着一个特殊的位置。清朝规定,给皇帝上奏章,如果是满臣,便要自称“奴才”;如果是汉臣,则要自称“臣”。汉臣如果自称为“奴才”就算是“冒称”。

“奴才”与“臣”这两个称谓,谁尊谁卑,以今人的眼光,无疑是“奴才”低于“臣”。但这种判断,与清朝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奴才”一称,从表面看,似不如“臣”字体面、尊严,实则“奴才”要比“臣”金贵得多。“奴才”,实际是一种满洲人主奴之间的“自家称呼”,非“自家人”的汉人是没有资格这样称呼的。汉臣称“臣”,并不是皇帝为了照顾汉臣的面子,“特地优待,锡(通“赐”)以佳名”,而是为了与“奴才”一称相区别,以显示汉臣的地位低于满臣。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满臣天保和汉臣马人龙,共同上了一道关于科场舞弊案的奏折,因为天保的名字在前,便一起称为“奴才天保、马人龙”。乾隆皇帝看到奏折后,大为恼火,斥责马人龙是冒称“奴才”。于是,乾隆帝做出规定:“凡内外满汉诸臣会奏公事,均一体称‘臣”。这个规定,目的就是不让汉臣称“奴才”,可见,宁肯让满臣迁就汉臣也称“臣”。

满族统治者不肯让汉人称“奴才”这是因为清时期,满人内部仍保持着很浓厚的奴隶制习气。满臣自称“奴才”,不仅表示自己是皇帝的臣子,更表示自己是皇帝的家奴。正因为这个原因,马人龙奏事时自称了“奴才”,便被认为是冒称。

标签: 奴才

更多文章

  • 什么是察举与征辟?察举与征辟有什么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察举

    由秦及汉,中国进入了封建集权时代,统治者需要大批为它效命的人才,出现了多种人才选拔方式并行的局面,选官办法其实有四种:一是“纳赀”,二是“任子”,三是“察举”,四是“征辟”。所谓“纳赀&rd

  • 什么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有什么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继汉代察举制和征辟制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大体上应该是在东汉末年曹操家族掌政的时候萌芽的。曹操在汉末群雄割据、军阀混战之中,企图剪灭群雄,一统天下,不拘一格起用人才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同时,曹操也从汉代的选人制度中发现了察举不实和过分注重品德的弊病,因此提出“唯才

  • 古代妻妾等级介绍 古代妾和正房地位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妻妾

    古代“一妻多妾”制中妻妾的地位有何不同?娶妻纳妾,妻,为何叫娶?妾,为何叫纳?这一娶一纳反映了古代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妻妾制度。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作为封建社会具有代表性的官员府第的贾府就有着等级森严的妻妾制度。在贾府,妻子可以当家作主,料理财政,而妾室只是主人泄欲和生儿育

  • 中国朝代顺序表 中国历朝历代的历史顺序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朝代顺序表

    黄帝:公元前2495年-公元前2395年 共计:100年尧:公元前2168年-公元前2097年 共计:71年舜:公元前2097年-公元前2037年 共计:60年禹:公元前2029年-公元前1978年 共计:51年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共计:470年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

  • 末代皇帝溥仪有几个老婆?溥仪到底有没有后代?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仪

    末代皇帝溥仪有几个老婆?溥仪到底有没有后代?溥仪在生活中是很不幸的人。他说:“每次结婚都是看看照片就订了,不是自愿。婉容、文秀给我留下的回忆,是整天吵吵闹闹,一点感情也没有。溥仪一生结婚5次,始终未能留下后代。1922年溥仪16岁时与二名女人结婚。他的妻子首选是文绣(1907年生,19

  • 乾隆帝有几位皇后?皇后都有谁? 乾隆三个皇后都是怎么死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乾隆帝

    乾隆皇帝有几位皇后?皇后都有谁? 乾隆三个皇后都是怎么死的?乾隆皇帝,名为爱新觉罗·弘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当了三年太上皇,享年88岁。乾隆皇帝活了这么多年,后妃共计有多少,咱们就暂且不说,但是皇后却只有三人。这三个分别是:富察氏、乌拉那拉氏、魏佳氏。乾隆皇帝的第一个皇后

  • 斩首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 为什么一定要是斩首?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斩首

    斩首是古代死刑的一种,它是随着法律的建立而出现。但它作为军队中的一种刑罚始于何时?至今仍是个谜。有人说斩首是春秋时期开始的。那时曾流传过孙武斩吴王宠姬的故事。据《史记·孙武吴起列传》载,孙武献《兵法》于吴王阖庐,吴王为考验孙武的用兵才能,当即命他训练宫女。孙武受命后,将180名宫女编成

  • 军法的意义是什么 我国最早的军法出现在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军法

    在中国古代的许多典籍里,有“刑始于兵”,“师出以律”的记载,“兵律”、“军律”等军法也有许多专篇。特别是到了唐代出现了一套完整的包括“律”、“令”、&ldq

  • 间谍有何作用 中国最早的间谍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间谍

    间谍,是国家情报机关派出或指使进行窃取、刺探、传送机密情报或进行颠覆、破坏活动的人员。在中国的历史上,各朝的封建帝王都十分重视间谍的使用。他们遴选了各种人才,设置了专门机构,投入了大量金钱,使用了各种手段,为他们进行向外扩张或巩固政权服务。春秋末期的孙武,在著述的《孙子》兵法中阐述了间谍的作用和间谍

  • 古代窗户是用什么做的?在发明纸以前都用什么糊窗户?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窗户

    其实古代人在冬天还是非常艰苦的,没有玻璃做的窗子到了晚上还透风,可能发明纸张以后情况就有所改善了,但在这之前古人的窗子都是用什么做的呢?其实古代的窗子也不会都长一个样子,我们看到那种格子很多的窗户一般不会放在最外面,外面的门和窗基本都是实心。而且用来糊窗子的东西也非常麻烦,更重要的是不牢固,一阵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