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南阳五圣是哪五个人?

南阳五圣是哪五个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379 更新时间:2024/1/1 7:23:22

我们一直知道南阳有五圣,但是究竟有哪五圣,相信很多同学们都只能回答出其中几个,今天让小编带大家普及一下知识,走起~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陕西省接壤,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因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马蹄形盆地,故称南阳盆地。南阳,河南省第三大城市,河南省省域次中心城市,豫陕鄂川渝交界处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核心经济增长级,豫西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物流、交通中心。南阳是国务院第二批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南都”、“帝乡”之称。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全国楚文化与汉文化最集中的旅游区之一,也是中原山水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

南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豫、鄂、川、陕的交通要道。古语:有水则灵。南阳南都帝乡,是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成就了东汉二百年的统治。灵秀山水赋予了南阳兹兹不绝的灵气诞生了五位在华夏历史中极具传奇的人物:南阳五圣,谋圣姜子牙、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这些杰出人物为推动中华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中华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

“谋圣”姜子牙

西周时军事家、政治家,齐国开国国君。南阳人(一说古吕国南阳人,二说古齐国山东日照人,三说古许国东海许州人,四说古东吕国新蔡人)。字子牙。又称姜尚,师尚父,吕望,太公望,姜太公等。尚系伯夷后裔,本姓姜氏,从其祖吕国(今南阳)封姓,故称吕尚。姜子牙被武王尊为师尚父,又辅佐武王灭纣,建立周王朝,以其功封于齐营丘。姜子牙精通军事与谋略,又深研阴阳之行,为后世军事谋略术数家之祖。著作《汉书·艺文志》载有237篇,《隋书·经籍志》载有《六韬》五卷,皆为后世依托。

“智圣”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东汉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幼丧父母,随叔父诸葛玄到豫章(今江西南昌市),后投奔荆州刘表。其叔死后,他躬耕于南阳,发奋苦读十余年,常自比管仲乐毅,被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207年),因颍川徐庶推荐,刘备“三顾茅庐”,登门求教。刘备称帝后,任其为丞相,立碑林中托孤于诸葛亮,他竭力辅佐后主刘禅,重结吴好,平定南中,然后五次出兵伐魏。诸葛亮多谋善断,治军严明,精通兵法。特别市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言传之千古。著有《诸葛亮集》。被后人称为“智圣”。

“商圣”范蠡

范蠡(生卒不详),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宛三户(今南阳淅川人)人。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经济学家,有“商圣”之称。范蠡出身贫贱,初为楚国名士,后与楚宛令文种结交为友,一同入越任大夫。助越王深谋20余年,报会稽之耻,范蠡认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乃留下辞书,乘舟出海逃到齐国,改姓名 夷子皮,开荒种田,引海水煮盐,治产数千万。齐人闻其贤,任为相。他则感叹:“居家则到千金,居官则到卿相,这都为世人所得意之事。”乃弃官,尽散其家财,隐居陶地(今山东定陶西北)自号陶朱公,专事经商,致资累巨万。卒于陶。范蠡著有《养鱼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养鱼文献。

“科圣”张衡

张衡(78139年) 字平子,东汉南阳郡西鄂县(今卧龙区石桥镇)人,东汉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发明家。精通天文、历算、算学。于东汉元初四年(117年)创制了世界上最早观察天象的浑天仪。阳嘉元年(132年)又创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的“候风地动仪”。第一次正确解释了月食的成因,说明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食是由于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的。天文著作有《灵宪》、《浑天仪图注》、《算罔论》。在《灵宪》中明确提出“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并认识到行星运动的快慢豫距离地球的远近有关。还发明了“指南车”、“计里鼓车”、“测影土圭”、“独飞木雕”等多种器械。文学作品如《二京赋》铺写京都景象,规模巨大。《归田赋》形式虽小,重在抒情。《四愁诗》、《同声歌》各具特色,在五、七言诗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张恒被列为世界十大文明名人之一,并被尊称为“科圣”。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约150-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郡人(今南阳人),汉代著名医学家。幼好学,后学医于同郡张伯祖。据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由于伤寒流行,死者甚多,于是辞官业医,钻研《内经》等古代医书,并广泛收集有效方剂,著《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为中医立方之鼻祖。后经人整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尊仲景为“医圣”。

标签: 南阳五圣

更多文章

  • 王府井是谁家的井?王府井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府井

    老北京名气最大的商业街,非王府井莫属,外地人刚听到这个名字时往往会有些奇怪:哪家王府的井这么有名?王府井大街本名“十王府街”,亦称“王府街”,因明代这条街上有10座王府、3座公主府,清依明制,亦在此街上建王府,据朱启钤先生回忆,以豫王多铎府最大,今协和

  • 泰斗是什么意思?泰斗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泰斗

    泰斗”是“泰山北斗”的简称。人们常用“泰山北斗”比喻在德行和事业成就方面为众人所景仰的人。为什么这样比喻呢?据《新唐书·韩愈传赞》记载:“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说的就是唐代大文学家

  • 什么是打油诗?打油诗究竟始于何时?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打油诗

    唐代是否真有“张打油”其人?打油诗,在《辞海》上的解释是“诗体的一种。据宋钱易《南部新书》载:有胡饤饺、张打油二人皆能为诗。张打油(唐代人)《雪诗》云: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见明杨慎《升庵外集》)此类诗句所用都是俚语,通俗易懂,且多诙

  • 明朝发明了哪些火器?明朝火器有多强?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

    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但火药最先并没有被运用到军事上,而是当做特技表演使用。当时的人们把火药用来制作炮仗,以便曾加节日气氛,在宋朝期间火药更多是被拿来做表演的奇幻材料。直到明朝期间,火药才真正和军事联系到了一起,所以明朝发明了很多厉害的火器,甚至是比清朝初期的火器装备还要强大。下面就为大家介绍

  • 驸马是一种官职吗 驸马称呼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驸马

    古代驸马是指皇帝的女婿,驸马到魏晋之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驸马都尉称号,简称“驸马”。驸马已不是官职,仅是称号而已。“驸”指的是马,三匹马拉一辆车,左右两边的马称为“驸”。“驸马”则是掌管皇帝之&ldqu

  • “出恭”一词从何而来?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出恭

    我们知道,“恭”是个褒义词,无论是恭候、恭谨、恭请,还是恭贺、恭维、恭喜,都是尊敬的意思。那么,怎么把含有恭敬之意的“恭”字与具有入厕如厕之意的“出恭”一词扯到一起呢?这要从明代的科举考试开始说起。明朝盛行的科举考试,要比今天

  • 历史百科十八般兵器都有啥?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十八般兵器

    在古典小说和传统评话中,常说武艺高强的人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十和般武艺是指使用“十般兵器”的功夫和技能。“十八般兵器”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在我国古籍记载里认为,刀、枪、弓、箭为黄帝所造;“二八般兵器&

  • 历史百科十八般兵器都有啥?之二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十八般兵器

    百兵之胆刀习刀尚猛的习从俗已历千年,古时士卒短兵相接,以用刀者为多。舞起刀来,刀风呼呼,寒光逼人,只闻刀风,不风人影,勇猛威武,雄健有力。这种“猛虎般”的风格,是由刀的构造和练法决定的。单刀由刀尖、刀身、刀刃、刀背、护手(刀盘)、刀把等组成。刀尖、刀刃为最锋利部位,主攻背宽

  • 妇女小脚为何称“金莲”?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金莲

    三寸金莲资料图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佚名,原题为:《妇女小脚为何称“金莲”?或来自佛教文化中的莲花》缠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装饰陋习。其具体做法是用一条狭长的布袋,将妇女的足踝紧紧缚住,从而使肌骨变态,脚形纤小屈曲,以符合当时的审美观。在缠足时代,绝大多数妇女大约从四、

  • 古代最冤状元是谁会?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状元

    万般皆下平,唯有读书高。这是一句非常经典的古话,在我国古代,寒门子弟如果想要光宗耀祖的话,读书无疑就是当时最好的方式了,很多人为了考取功名,年近花甲依旧苦读不休,今天要讲的这个人可以说是死的最冤的状元!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此人名叫陈安阝[fǔ],洪武三十年科举考试状元,本以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