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王府井是谁家的井?王府井的由来

王府井是谁家的井?王府井的由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405 更新时间:2023/12/17 9:17:55

老北京名气最大的商业街,非王府井莫属,外地人刚听到这个名字时往往会有些奇怪:哪家王府的井这么有名?

王府井大街本名“十王府街”,亦称“王府街”,因明代这条街上有10座王府、3座公主府,清依明制,亦在此街上建王府,据朱钤先生回忆,以豫王多铎府最大,今协和医院不过是其中一部分,连帅府园箭厂当年也包在其中,乃王府卫队的操练场。多铎战功卓著,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地位特别尊崇,故清代多称此街为“王府街”。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重新厘定地名,因街的南端有一甜水井,故与王府合称,改名为“王府井”。

据光绪十一年《京师坊巷志稿》记载,当时北京内外城共有1258口井,绝大多数是苦水井,做饭不香,洗衣服不干净,洗头发黏手,甜水井是稀缺资源,故名声特别响亮,王府与井并称,这就标明了街道首尾的标志性建筑,根据清代地图,此井为该街唯一的一眼井。

王府井的繁华,得益于老东安市场,那里原本是明代一座王府,清初封给吴三桂,改称“平西王府”,“三藩之乱”后,王府改成神机营的操场。清初内城为八旗驻扎,不允许汉人居住,一直少有买卖,但末期东交民巷使馆区已成国中之国,清政府禁令事实上已经失效。1903年,经善耆、那桐奏请,慈禧批准,废弃已久的神机营操场被迫开放给游商,一举打破了老城区原有的宁静,由于顾客密集,距离适宜,各国商号也来此街经营,王府井商业街迅速走向繁荣。

解放前,老东安曾有两次大失火。

一是1912年,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各方催促他南下就职,他指示手下士兵抢劫商户,四处纵火,表示发生了“兵变”,他不得不留在北京弹压。这一把火几乎将老东安彻底摧毁,为平息商家的愤怒,重建老东安时,向南扩充了不少面积。

二是1920年,锦益兴玩具店老板文焕章因欠债甚多,自行纵火,制造事端,将东安电影院、中华舞台等全部焚毁,东来顺、稻香春、吉祥戏院等大户联合出资,请来消防队,才控制了火势,此次大火虽小于几年前,损失却也非常惨重。

有趣的是,王府井大街还有一个英文名,叫“莫理循大街”,莫理循是澳大利亚人,著名记者,1894年来中国,后被《泰晤士报》聘用,1897年起他长住北京,经历了义和团运动等,1912年被袁世凯聘为总统政治顾问,曾力荐中国参加“一战”,被段祺瑞采纳,取得了较好的结果,1920年去世。莫理循在王府井大街上住了很多年,由于他在西方知名度很高,当时外国人记不住“王府井”这么复杂的名字,故地图上标为“莫理循大街”。

街是无数故事的组合,而王府与井组合起来,便成就了老北京的一段传奇。

标签: 王府井

更多文章

  • 泰斗是什么意思?泰斗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泰斗

    泰斗”是“泰山北斗”的简称。人们常用“泰山北斗”比喻在德行和事业成就方面为众人所景仰的人。为什么这样比喻呢?据《新唐书·韩愈传赞》记载:“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说的就是唐代大文学家

  • 什么是打油诗?打油诗究竟始于何时?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打油诗

    唐代是否真有“张打油”其人?打油诗,在《辞海》上的解释是“诗体的一种。据宋钱易《南部新书》载:有胡饤饺、张打油二人皆能为诗。张打油(唐代人)《雪诗》云: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见明杨慎《升庵外集》)此类诗句所用都是俚语,通俗易懂,且多诙

  • 明朝发明了哪些火器?明朝火器有多强?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

    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但火药最先并没有被运用到军事上,而是当做特技表演使用。当时的人们把火药用来制作炮仗,以便曾加节日气氛,在宋朝期间火药更多是被拿来做表演的奇幻材料。直到明朝期间,火药才真正和军事联系到了一起,所以明朝发明了很多厉害的火器,甚至是比清朝初期的火器装备还要强大。下面就为大家介绍

  • 驸马是一种官职吗 驸马称呼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驸马

    古代驸马是指皇帝的女婿,驸马到魏晋之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驸马都尉称号,简称“驸马”。驸马已不是官职,仅是称号而已。“驸”指的是马,三匹马拉一辆车,左右两边的马称为“驸”。“驸马”则是掌管皇帝之&ldqu

  • “出恭”一词从何而来?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出恭

    我们知道,“恭”是个褒义词,无论是恭候、恭谨、恭请,还是恭贺、恭维、恭喜,都是尊敬的意思。那么,怎么把含有恭敬之意的“恭”字与具有入厕如厕之意的“出恭”一词扯到一起呢?这要从明代的科举考试开始说起。明朝盛行的科举考试,要比今天

  • 历史百科十八般兵器都有啥?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十八般兵器

    在古典小说和传统评话中,常说武艺高强的人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十和般武艺是指使用“十般兵器”的功夫和技能。“十八般兵器”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在我国古籍记载里认为,刀、枪、弓、箭为黄帝所造;“二八般兵器&

  • 历史百科十八般兵器都有啥?之二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十八般兵器

    百兵之胆刀习刀尚猛的习从俗已历千年,古时士卒短兵相接,以用刀者为多。舞起刀来,刀风呼呼,寒光逼人,只闻刀风,不风人影,勇猛威武,雄健有力。这种“猛虎般”的风格,是由刀的构造和练法决定的。单刀由刀尖、刀身、刀刃、刀背、护手(刀盘)、刀把等组成。刀尖、刀刃为最锋利部位,主攻背宽

  • 妇女小脚为何称“金莲”?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金莲

    三寸金莲资料图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佚名,原题为:《妇女小脚为何称“金莲”?或来自佛教文化中的莲花》缠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装饰陋习。其具体做法是用一条狭长的布袋,将妇女的足踝紧紧缚住,从而使肌骨变态,脚形纤小屈曲,以符合当时的审美观。在缠足时代,绝大多数妇女大约从四、

  • 古代最冤状元是谁会?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状元

    万般皆下平,唯有读书高。这是一句非常经典的古话,在我国古代,寒门子弟如果想要光宗耀祖的话,读书无疑就是当时最好的方式了,很多人为了考取功名,年近花甲依旧苦读不休,今天要讲的这个人可以说是死的最冤的状元!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此人名叫陈安阝[fǔ],洪武三十年科举考试状元,本以为自己

  • 一问三不知指哪三不知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一问三不知

    说到"一问三不知"其实大家也都知道就是提一个问题,你却不知道回答了,意思就是说你没有把该学习的东西学好这样的,但是小编想问的是,为啥要用一问三不知来形容呢?为什么是三不知呢?这个小编就觉得有点意思意思了啊,那么这个“三不知”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