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七步成诗的典故,真是魏文帝曹丕妒忌曹植的才学吗?

七步成诗的典故,真是魏文帝曹丕妒忌曹植的才学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114 更新时间:2023/12/21 12:48:04

七步成诗,意思是七步内就能完成一首诗,比喻人的才思敏捷,知识渊博。。出自《世说新语·文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三国时期,曹操的小儿子曹植才思敏捷,文笔隽美,深受曹操的喜欢。他的哥哥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魏朝做了皇帝,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曹植作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了以后潸然泪下,没能下得了手,只是把曹植贬为安乡侯。 故事赞扬了曹植的才思敏捷,同时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相互残杀的黑暗场景。

曹植“七步成诗”的广为流传:“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见于《三国演义》),然而这首诗不见于陈寿的《三国志》,最早见于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

《世说新语》记载着魏文帝曹丕妒忌曹植的才学,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将被处死,而且对诗有严格要求:诗的主题必须为兄弟之情,但是全诗又不可包含兄弟二字,曹植在不到七步之内便吟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此诗是否为曹植所著作,至现今仍有争议。

东汉以洛阳为都城。丞相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曹植是东汉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被称为“八斗之才”。曹植自幼聪慧,10多岁便能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爱。

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世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与此同时,他的同母哥哥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东汉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被立为世子。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登上帝位,定都洛阳,是为魏文帝。曹丕唯恐几个弟弟与他争位,便先下手为强,夺了二弟曹彰的兵权,又逼四弟曹熊上吊。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曹丕的挟嫌猜忌下,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了处处受限制和被打击的对象。

一次,曹植被人告发经常喝酒骂人,他还把曹丕派去的使者扣押起来。但他并没有犯什么大罪,也没有招兵买马,要以阴谋反叛的罪名处罚他不能服众,曹丕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来治他的罪。

曹丕把曹植从封地召到洛阳,指着大殿上一幅“两牛相斗于墙下,一牛坠井而死”的水墨画,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但诗中不许犯“二牛斗墙下,一牛坠井死”字样,如作不成就要从重处罚他。

曹植答应后,未走完七步就作成一首诗:“两肉齐道行,头上戴凹骨。相遇块山下,欻(xū,忽然)起相搪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曹丕和群臣都感到吃惊。

曹丕又说:“七步成诗还慢,要你应声而作。”曹植说:“请命题。”曹丕说:“你我是兄弟,以此为题,不许犯‘兄弟’字样。”曹丕心想,成则罢了,不成便痛下杀手。

没想到曹植不假思索,应声赋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诗中以“煮豆燃萁”为比喻,指责曹丕手足相残。曹丕听后动了骨肉之情,深有惭色,也可能是怕世人耻笑,为了保住名声,以安天下,只把曹植贬为安平侯作罢。曹植以其超群的文才,逃过一劫。

《七步诗》虽救了曹植一命,但他的处境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魏国仍奉行对宗室严格限制的政策,曹植最终在郁郁寡欢中死去,终年只有40岁。然而,就因为写了这首诗,曹植得到了千载同情,而曹丕也就承受了千载痛斥。但也有一种说法是:曹植犯错,曹丕有意放他一马,知道曹植有七步成诗的能力,所以就命他七步作诗。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明朝已经有了锦衣卫与东厂,明宪宗为什么还要另设西厂?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明朝自朱元璋建立之后,为了监察天下以及文武百官,就设置了锦衣卫,而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期,朱棣又在锦衣卫之外设立了东厂以供自己使用。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明朝已经有锦衣卫与东厂了,明宪宗为什么还要另设西厂?据《明史》记载:“成化十二年(1476),黑眚见宫中,妖人李子龙以符术结太监韦舍私入大内,事发,

  • “投壶”这个游戏是怎么来的?和酒文化有哪些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说起酒文化,恐怕没有那个国家能够比中国更加深厚了,酒在我国自古就是非常受欢迎的饮品,而围绕它发展的各种酒文化更是无比深厚。酒桌宴席是中国人重要的精神舞台。无论悲欢离合,无论喜怒哀乐,都能在一席觥筹交错之间畅饮而尽,欢谈而散。几千年的沉淀发展,酒席之上诞生了异彩纷呈的中国饮食文化,而相伴中国饮食文化而

  • 黄德和究竟做了什么事?以至于宋仁宗诏令将他腰斩?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黄德和,宋仁宗,文史百科

    宋仁宗朝,宋军和西夏在三川口进行了一场战争,但是令人大感意外的是,堂堂大宋竟然没有打过一个小小的西夏,战争的结果是以宋军的完败而收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交战的双方主帅,宋军是延州知州、振武军节度使范雍;而西夏那边是李元昊亲自挂帅。公元1040年(北宋康定元年)正月初二,西

  • 在长坂坡之战中,赵云为什么唯独只杀进去拯救阿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长坂坡之战,是三国中较为有名的战役,当中以赵子龙七进七出,勇救刘阿斗而著名。其实刘备在长坂坡战役中败退而逃,丢得不仅一个儿子,还有两个芳龄16的女儿被曹军俘虏,因为长得实在太美,结果被曹操纳去当了小妾,然而当时赵云为什么不连刘家两个女儿一起搭救,唯独只杀进去拯救阿斗而已呢?难道是重男轻女观念影响?下

  • 在彭城之战中,项羽真的以三万铁骑大败了刘邦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有这么一个古代英雄,在历史上战绩累累,曾经称为压死秦国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当上将军仅仅一年的时间,便领兵进入咸阳,秦王子婴被项羽所杀,从此世界上再无秦国。今天要说的就是这位英雄,不管是对历史有没有过了解的,大概都听过他的名字——西楚霸王。项羽在历史上向来以骁勇善著称,人杰鬼雄、西楚霸王的称号,都不是白

  • 现代开采出来的粉钻中,只有多少是能被称作稀世粉钻?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紫粉钻石是散发着紫色调的粉色钻石,在自然界中极为罕见。成因是钻石呈粉色是因为它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所以显粉色。粉钻带副色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一般来说,紫粉的价值是最高的,是最具保值、投资、收藏的颜色,其次是纯粉,再次是橙粉(又叫橘粉),棕粉。粉色钻石长期以来都被行家视为珍品,全球开采出来的粉钻中,只有

  • 宋朝经济堪称当时世界第一,为何却得了“积贫积弱”的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根据史书记载,唐玄宗的天宝年间才每年铸币三十二万贯,而宋朝仅在宋太宗时期就已每年铸币达八十万贯之多,但终有宋一朝至灭亡时都没能与汉唐相比。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宋朝经济堪称当时世界第一,为什么却得了“积贫积弱”这样的评价?首先,我们都知道宋太祖赵匡胤的皇位是怎么来的,是其手下“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 清朝上书房是干什么的?在上书房里都学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清朝上书房是干什么的?在上书房里都学什么?上书房是清朝皇子皇孙上学读书的地方。清道光之前,叫“尚书房”,道光年间奉旨改为“上书房”,下面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上书房位于乾清门内东侧南庑,建于雍正初,门向北开,共五间,凡皇子年界六龄,即入书房读书,一般派满汉大学士一人或二、三人为上书房总师傅,

  • 在李自成攻打北京城时,崇祯向守城官兵发了多少饷银?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崇祯,饷银,文史百科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立政权后定都南京,纵观中国历史,从南向北最终统一中国的朝代特别少,明朝就是这特殊的代表。数十年后,朱元璋的儿子明成祖朱棣将首都迁到北京,自此北京成为随后明清两朝的首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崇祯年间,明朝内部农民起义四起,而外部又有清朝这个外患,到了崇祯末

  • 在宋朝中后期,通往海上的丝绸之路主要有哪些航线?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丝绸之路,文史百科

    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东海航线主要是前往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南海航线主要是往东南亚及印度洋地区。宋朝之前东海航线主要由宁波进出港,南海航线则主要由广州进出港。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南海航线(一)阿拉伯主导期丝绸之路的西端,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并不是现代所说的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