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七夕与乞巧有什么关系?七夕节有什么习俗?

七夕与乞巧有什么关系?七夕节有什么习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910 更新时间:2024/1/23 23:14:09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即将来临,很多人可能已经感受到了浓浓的氛围,不管是在大街上,还是网络中,到处都是各种广告,令很多还是单身的朋友直呼虐狗。只不过,这种时候,如果放在古代,那可就完完全全是见不着的,古人过的七夕,与我们现在过的七夕,是有很大的差别的。究竟有些什么差别?古人过七夕有哪些习俗呢?

七夕节,又被称为乞巧节、七巧节、双七、香日、星期、兰夜、女儿节或七姐诞等,七夕节在现在,最为出名的就是牛郎织女的传说了,的确,七夕最早的来历,也与牛郎星织女星有所关联。七夕最早就来源于人们对于自然天象的崇拜,后来对它们加上了人格化的描述,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一个神话传说。

因为织女是天上的一个既聪慧美丽,又心灵手巧的仙女,因此,每年的七夕,凡间的女子们就会织女祷告,祈求能够让自己也像她一样拥有一双巧手,再加上这一天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所以也难免会祈求能有一段美满姻缘。乞求巧艺,“乞巧”之名也因此而来。

那么,要如才能乞巧呢?早在汉朝,就已经出现一种“穿针乞巧”的方式,七夕之夜,女子面对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者五根,或者七根,要趁着月光连续穿针引线,最快完成,全部穿过的人被称为“得巧”。

在穿针之后,还有另一项,叫做“喜蛛应巧”。将一些瓜果食品放在果盆上,大家聚在一起看果盆上面是不是有“喜蛛”结网,谁最先发现,谁就能大吉大利。喜蛛是一种米粒大小的蜘蛛,偶然有一只爬在身上,或者被发现,都是很好的征兆,人们会将它们小心放生,不会伤害它。

不过,要想在果盆上面找到喜蛛的踪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因此,为了能够早一点分到瓜果,孩子们会偷偷捉一只喜蛛放上去,大人们心里知道,但是也不会去拆穿。

晒书晒衣。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想起在《军师联盟》当中司马懿晒书的情节了。七月七晒书,是一种非流行的节日习俗,说起来倒是和七夕节没有太大的必要联系。最初源于汉武帝时期,有一个晒衣阁,每到了七月七,宫女必定会登楼晒衣,慢慢地,这种习俗就流传到了民间。

既然是祈求织女赐巧慧,那么拜织女自然是不能不说的。古代人认为,女性如果能够拥有很优秀的技艺,那么在婚姻上面会很有价值,除了自己天生的相貌之外,技艺就是很重要的一个。不过,这一点在明清时期就有很多女性吐槽了,有些思想比较与众不同的女性认为,这种思维纯粹是给女性限定了一个框架,为什么就一定要心灵手巧,嫁一个好夫婿呢?

总之,七夕最开始都与情人节关系并不大,情人节只是一个副产品,但是现在由于商家的宣传和炒作,使得七夕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代替了元宵节,成为现代意义上的“传统情人节”。

标签: 七夕

更多文章

  • 古人七夕送什么礼物?古代人有哪些七夕礼物?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七夕

    七夕将至,很多人都将这个女子们之间的盛会看作是传统的情人节,虽然有失本源,但是也算是不无道理,毕竟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在那里。古人过七夕的时候,最重要的还是祈求心灵手巧,姻缘反而是其次,但也有很多适合作为定情信物的东西。今天就一起来看看, 古人有些什么样的礼物,如果你想要过一个古典气息的七夕,不妨一起

  • 先人后己什么意思?先人后己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先人后己

    先人后己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先考虑别人再想到自己,跟舍己为人的意思差不多。不过就目前来看,先人后己这个成语的使用率并不算很高,有些太偏冷门。那这次就专门为大家介绍下这个成语的意思和背后的故事,来帮助大家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它,而且先人后己的意思也不能理解,通过字面上就可以很好的解读出来。所以大家平时有机

  • 为何内地多信奉观音菩萨而西藏信奉佛祖呢 这种差别如何导致的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观音菩萨

    信奉神灵是多数中国人都坚持的事,不过不同地区,对于所供奉的神灵还是存在不小的区别,内地多供奉观音菩萨而印度尼泊尔及西藏地区首先供奉佛祖释迦牟尼。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我想这首先是传播的途径不同所致。内地的佛教是唐代高僧玄奘从印度引进的,也就是说,是进口的。这就难免要有一个国产化、本土化的过程,而佛

  • 诸葛亮发明的八卦阵有什么用?八卦阵是真实存在的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八卦阵

    诸葛亮在三国时期有众多发明,其中八卦阵是最让我们好奇的。诸葛亮当时是一位有学识的读书人,就像如今的知识分子,但是知识分子玩起玄学也难免让人感到有些不靠谱。八卦阵是诸葛亮用来打仗专门发明的阵法,但是在实战中真的可以得以运用么?八卦阵的确是存在的东西,而且还有相关记载,至于说真的是不是那么神,应该多多少

  • 介子推与寒食节有什么关系?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介子推,寒食节

    现在可能已经很少有人会单独去过寒食节了,虽然清朝有过历法改革,但是改革前后寒食节都只与清明节相差一两天,而且早在唐朝时期,寒食节就已经与清明节合并了。我国的传统节日,一般都与一些历史事件或者人物有关系,那么与寒食节有关的人物又是谁呢?按照以前的夏历来计算,寒食节应当是在冬至以后的一百零五天,也就是清

  • 魏晋时期的服饰有什么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魏晋

    魏晋时期,一直都是一个人们热衷讨论的时期,那时候不管是人们的言行举止,还是穿着的服饰,都带有一个特点,飘逸。很多人不满当时的社会制度,不能谈论国事,只能清谈,只能用自己的行动表示愤懑,所以那个年代的人会有让现代人羡慕的地方,那就是放开自我。包括他们的服饰文化,从内而外透着一种飘逸的感觉。那么,魏晋时

  • 中华文化这十种术数曾被批为迷信 但在古代却运用广泛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术数

    中华文化包含万千,更是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术数,术数以种种方术观测自然界可注意的现象,来推测人和国家的气数和命运。有这么10种术数,他们曾被批为“迷信”,但在古中国,这样的术数却是可以控制自己或整个国家的命运。10.堪舆堪为天道;舆为地道。堪舆本有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之意,分为罗

  • 清朝的服饰有什么特点?《如懿传》的服饰为何被吐槽?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

    很多人期待已久的清宫大剧《如懿传》,虽然一再延期开播,但是仍旧有很多人满怀期待。不过开播没几天,却总是被吐槽服饰方面让人不忍直视,总是会被拿出来与之前热播的《延禧攻略》作对比。那么,《如懿传》的服饰为何会被吐槽,真实历史上的清朝服饰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历史上的清朝服饰。《如懿传

  • 清朝官员的服饰特点 不同等级服饰大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

    随着清宫剧的播出,大众对于历史上清朝的知识有了更多的兴趣和了解的欲望,清朝官员虽然不是清宫剧中的重点,但是依然是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清朝官员,可以从他们的服饰入手。清朝官员服饰是指在清朝政府中有正式职位官员的官方着装,正式名称为补服。着装分为帽、外衣、朝珠、朝靴。清政府对官员的办公着装有着明确的限制

  • 清朝民间服饰特点 清朝社会服饰文化特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

    我们可以从清宫剧中窥见清朝宫廷服装的精致和绝美程度,不过对于民间服饰所了解就甚少,民间相比于宫廷而言,生活水平自是无法比较,服饰比不上宫廷的精美绝伦但也有各自的特点,清代服饰是以满族服饰为基础,又采纳了汉族服饰中的某些元素发展而来的。“镶滚彩绣”是清代民间服饰的一大特色,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