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人七夕节都送什么呢 可惜今日都不再流行

古人七夕节都送什么呢 可惜今日都不再流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355 更新时间:2023/12/13 16:25:11

七夕节如今被赋予了相当重要的意义,成为情人最重要的节日,而古人对七夕的重视也不亚于今日,无论皇宫还是民间,乞巧活动都非常隆重,不同地区也各有趣味。而如果是送礼物的话,古人又会送什么的。

1、送簪子

簪,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后来专指妇女插髻的首饰。它常是男士送给心仪女子的首选礼物,女子也经常将之作为定情信物送给情郎。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秋风肃肃晨风?,东方须臾高知之! 《铙歌十八曲》之《有所思》

2、送同心结

素缕表示纯洁,而针谐音同贞。 将那丝丝缕缕的锦带编成连环回文式的同心结来赠与对方,绵绵思恋与万千情愫也都蕴含其中。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相思令》林逋

3、送镯子

手镯在古代有很多的称谓,“跳脱”就是其中一种。古代女性腕上的玉镯常常背负着盟誓的重托。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汉·繁钦《定情诗》

4、送香囊

香囊又称香包、香缨、香袋、香球、佩伟、荷包等等。古人佩戴香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以表衷情。

欲织双鸳鸯,终日才成匹。寄君作香囊,长得系肘腋。 明·郑旦《子夜歌三首》

5、送钗

钗不仅是一种饰物,它还是一种寄情的表物。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鬓边觑。试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呜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将愁归去。 《祝英台近·晚春》辛弃疾

6、送梳子

送梳子代表一辈子都要纠缠到老,有结发、私订终身的意思。古代的女子出嫁前有家人为其梳头的习俗,所谓“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既包含了家人的美好祝愿,也有爱意的传递。因此,不少地方有了七夕送梳子的习俗。

相辉瑜珥瑶钗凤。宝翼蜻蜓动。新妆又得水苍梳。人道秋风何物不琼踞。人无玉质容何害。玉德斯堪爱。尚惭犹未十分全。听取明年环佩戛? 元·《美人·玉梳赠内子》姚燧

7、送指环(戒指)

指环(戒指),古代未婚女子均不戴戒指,因为戒指是定亲或定情信物,所以这个最小的信物在女子心中的分量却是最重的。

龙香小柄琵琶弯,切玉玲珑约指环。试按花深深一曲,海棠开后望郎还。 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8、送玉佩

玉在中国的文明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罗缨”是古代女子出嫁时系于腰间的彩色丝带,以示人有所属,使“结缡”成为古时成婚的代称。古代女子为心仪之人的佩玉结缀罗缨,心意昭昭。

深相忆,莫相忆,相忆情难极。银汉是红墙,一带遥相隔。金盘珠露滴,两岸榆花白。风摇玉佩清,今夕为何夕? 唐·毛文锡《醉花间》

9、送罗帕

古代罗帕多用于传情,带着说不清道不尽缠绵之意多有这般场景,再加上这个“道具”质地轻,使用频率高,特别容易掉落,古代的典故中,不少青年男女都是通过拾到罗帕而认识,随后相恋。

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拿了颠倒看,横是丝来竖也丝,这般心事有谁知? 明·冯梦龙《山歌》

标签: 七夕节

更多文章

  • 七夕与乞巧有什么关系?七夕节有什么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七夕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即将来临,很多人可能已经感受到了浓浓的氛围,不管是在大街上,还是网络中,到处都是各种广告,令很多还是单身的朋友直呼虐狗。只不过,这种时候,如果放在古代,那可就完完全全是见不着的,古人过的七夕,与我们现在过的七夕,是有很大的差别的。究竟有些什么差别?古人过七夕有哪些习俗呢?七夕节,又被

  • 古人七夕送什么礼物?古代人有哪些七夕礼物?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七夕

    七夕将至,很多人都将这个女子们之间的盛会看作是传统的情人节,虽然有失本源,但是也算是不无道理,毕竟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在那里。古人过七夕的时候,最重要的还是祈求心灵手巧,姻缘反而是其次,但也有很多适合作为定情信物的东西。今天就一起来看看, 古人有些什么样的礼物,如果你想要过一个古典气息的七夕,不妨一起

  • 先人后己什么意思?先人后己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先人后己

    先人后己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先考虑别人再想到自己,跟舍己为人的意思差不多。不过就目前来看,先人后己这个成语的使用率并不算很高,有些太偏冷门。那这次就专门为大家介绍下这个成语的意思和背后的故事,来帮助大家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它,而且先人后己的意思也不能理解,通过字面上就可以很好的解读出来。所以大家平时有机

  • 为何内地多信奉观音菩萨而西藏信奉佛祖呢 这种差别如何导致的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观音菩萨

    信奉神灵是多数中国人都坚持的事,不过不同地区,对于所供奉的神灵还是存在不小的区别,内地多供奉观音菩萨而印度尼泊尔及西藏地区首先供奉佛祖释迦牟尼。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我想这首先是传播的途径不同所致。内地的佛教是唐代高僧玄奘从印度引进的,也就是说,是进口的。这就难免要有一个国产化、本土化的过程,而佛

  • 诸葛亮发明的八卦阵有什么用?八卦阵是真实存在的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八卦阵

    诸葛亮在三国时期有众多发明,其中八卦阵是最让我们好奇的。诸葛亮当时是一位有学识的读书人,就像如今的知识分子,但是知识分子玩起玄学也难免让人感到有些不靠谱。八卦阵是诸葛亮用来打仗专门发明的阵法,但是在实战中真的可以得以运用么?八卦阵的确是存在的东西,而且还有相关记载,至于说真的是不是那么神,应该多多少

  • 介子推与寒食节有什么关系?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介子推,寒食节

    现在可能已经很少有人会单独去过寒食节了,虽然清朝有过历法改革,但是改革前后寒食节都只与清明节相差一两天,而且早在唐朝时期,寒食节就已经与清明节合并了。我国的传统节日,一般都与一些历史事件或者人物有关系,那么与寒食节有关的人物又是谁呢?按照以前的夏历来计算,寒食节应当是在冬至以后的一百零五天,也就是清

  • 魏晋时期的服饰有什么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魏晋

    魏晋时期,一直都是一个人们热衷讨论的时期,那时候不管是人们的言行举止,还是穿着的服饰,都带有一个特点,飘逸。很多人不满当时的社会制度,不能谈论国事,只能清谈,只能用自己的行动表示愤懑,所以那个年代的人会有让现代人羡慕的地方,那就是放开自我。包括他们的服饰文化,从内而外透着一种飘逸的感觉。那么,魏晋时

  • 中华文化这十种术数曾被批为迷信 但在古代却运用广泛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术数

    中华文化包含万千,更是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术数,术数以种种方术观测自然界可注意的现象,来推测人和国家的气数和命运。有这么10种术数,他们曾被批为“迷信”,但在古中国,这样的术数却是可以控制自己或整个国家的命运。10.堪舆堪为天道;舆为地道。堪舆本有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之意,分为罗

  • 清朝的服饰有什么特点?《如懿传》的服饰为何被吐槽?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

    很多人期待已久的清宫大剧《如懿传》,虽然一再延期开播,但是仍旧有很多人满怀期待。不过开播没几天,却总是被吐槽服饰方面让人不忍直视,总是会被拿出来与之前热播的《延禧攻略》作对比。那么,《如懿传》的服饰为何会被吐槽,真实历史上的清朝服饰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历史上的清朝服饰。《如懿传

  • 清朝官员的服饰特点 不同等级服饰大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

    随着清宫剧的播出,大众对于历史上清朝的知识有了更多的兴趣和了解的欲望,清朝官员虽然不是清宫剧中的重点,但是依然是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清朝官员,可以从他们的服饰入手。清朝官员服饰是指在清朝政府中有正式职位官员的官方着装,正式名称为补服。着装分为帽、外衣、朝珠、朝靴。清政府对官员的办公着装有着明确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