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人按辈分取名的习俗

古人按辈分取名的习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475 更新时间:2024/2/4 20:22:25

按辈分排列取名法,即同族不同辈分的人选用不同的字,并严格固定下来。凡属同一辈的人,都必须按选定的辈分字取名。

晋以后,人们的行辈意识显著加强。如齐武帝的17个儿子,名都嵌有“子”字,字都用“云”字。如萧子良字云英,萧子卿字云长等。又如武帝之弟萧嶷(nì)的六个儿子,名也都嵌“子”字,但字一律用“景”字,以表示与武帝之子同辈不同父,是从兄弟。如萧子廉字景蔼,萧子云字景乔等等。

这种一家一户的行辈意识,逐渐演变成凡是同一祖先的族姓,便共同制订出若干个好的字儿,排定顺序,依次使用。这样,同族同辈的人都有一个“共名”,即行辈区别字,此外又各有自己的专名,只要一看这个行辈区别字,便可知他是哪一代的人。

比如,孔子家族,在1774年经清乾隆皇帝批准,孔子后裔的三十字辈依次是: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袛垂佑,钦绍念显扬。其中,希字是孔子家族的第56代。孔繁森,由上可知,是孔子家族的第74代。

需补充说明的是,在家族按字辈取名时,有的仅以男性为准则,女子的名字是不入谱的(个别除外)。可见,男尊女卑也反映在取名上。

标签: 取名

更多文章

  • 中国孩子为什么从父姓的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父姓

    姓氏是人类社会体制赋予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也在发展。社会人逐渐分化成阶级,于是产生了财产和权利的传承问题。这样就需要明确血缘关系,子女从父或从母姓成了最直接的手段。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即原始社会,先后为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在母系社会中,女尊(但男并不卑),多数男性都在家族之外狩猎,在

  •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如何过中秋节 月饼何时才出现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秋节

    中秋佳节马上要到来,中秋是个团圆的日子,吃月饼成了现在最通行的活动,吃着月饼赏着月亮也颇有诗意,正式有“中秋”的说法是从唐代开始,那么这之后历朝历代都是怎么过中秋的呢?唐代女性中秋“拜月”从《周礼·春官》的“中秋夜迎寒&rd

  • 青海人怎么样_青海人的性格_青海人的风俗习惯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青海

    青海人的性格青海人青海人很朴实热情,就是有一点直性子,说话有时候很冲,就看你怎么和人相处了怎么样了,不过也不是没有原因就发火的。如果时间长了,其实青海人还是很可爱的。青海各个民族禁忌的内容大不相同。1、藏族由于受宗教影响深刻,生活中禁忌的内容很多。忌食圆蹄牲畜和有爪子的动物,如骡、马、驴、狗、猫、

  • 贴门神的习俗怎么来的 门神所画的人像都有哪些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贴门神

    关于门神,至今都还在信仰中,贴福字、贴门神等,是古已有之的习俗。春节时,人们贴春联迎“福”的同时,为何还要在门上贴一对门神以防止鬼祟入门?过年贴门神的习俗是怎么来的?门神所画的人像都有哪些人物?过年贴门神源于古人的门神崇拜。古人认为,门户为全家人每天出入之要津,必须驱邪镇鬼

  • 古代人怎么过中秋节的_古人过中秋节的方式_古人过中秋要做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秋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祭月仪式,设大香案,摆上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绝不能少,西瓜要切成莲花状。古代人过中秋远比现代人要讲究得多。那么,古人中秋是怎么过的?原来他们有十件必做的事情。古人中秋节必做的十件事之一:吃月

  • 中国应该怎么样待客?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待客

    中国素以好客而闻名,在待人接物上有不少禁忌,比如古人说的: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坐。说的就是对年纪大的人留宿,恐怕有不测。那么在待客方面,还有那些基本原则呢?比如给客人倒水,壶嘴就不要对着客人了,因为壶嘴与虎嘴同音,你是要吃别人么。在递烟、递酒、递茶都要双手,最忌是用单手,显得是对人的不敬。还还要主

  • 中秋节传统活动有哪些_盘点中秋节传统活动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秋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祭月仪式,设大香案,摆上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绝不能少,西瓜要切成莲花状。古代人过中秋远比现代人要讲究得多。那么,古人中秋是怎么过的?原来他们有十件必做的事情。古人中秋节必做的十件事之一:吃月

  • 古人为何重视匾额 古代建筑中的匾额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匾额

    匾额在中国的古建筑上,运用相当广泛,几乎都缀有匾额。不同样式的匾额也各有其特殊含义,且匾额作为一种文化被古人所重视,也成为建筑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匾额讲究的是内容的意境及文采,它集中表现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在封建社会,那些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政治规范政绩显著者,多被赏以匾额,称&ldquo

  • 古代酒家对联风趣幽默 这些酒对联运用巧妙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对联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对汉字的形、声、义的巧妙运用。对联适合运用于各种场合,适宜的对联能够锦上添花,古代不少古代酒家的对联,由于它们富有文化情味而经常驻萦回于脑际;现随手录下几对,以供同好欣赏。从前,某地一家酒家老板,为了招徕顾客,特意请一位秀才撰写对联。秀才到来一看,发现店旁的空地经常有花

  • 中秋节吃月饼习俗_中秋月饼怎么来的_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秋节

    月饼的由来,传说源于唐征突厥取胜,有西域商人贺以胡饼,李世民感慨道“应将胡饼邀蟾蜍”。此说无据,胡饼汉代已入中原,类于今天的馕。李世民不过是说胡饼之圆,近似月亮罢了,和月饼毫无关系。事实上,到南宋才有“月饼”一说,但属市卖食品,与中秋节无关,且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