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都七中天府校区考古工地 发掘出上百座明代墓葬

成都七中天府校区考古工地 发掘出上百座明代墓葬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210 更新时间:2024/1/6 19:08:54

出土的“大顺通宝”

根据《蜀难叙略》记载,张献忠攻下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后,曾强行推行自己的钱币“大顺通宝”。然而,朝的昙花一现也使得“大顺通宝”淡出了流通市场。

近日,成都七中天府校区结束3个多月的考古工作,上百座明代墓葬的集中发现成为考古发掘的亮点,其中还出土零星的“大顺通宝”,这些与张献忠“江口沉银”同时代的钱币,能够佐证这些墓葬中最晚的为明末修建,而该区域在当时属于张献忠的占领区。

成都市物考古队专家介绍,从随葬物品和墓室形制看,初步判断这是一处家族墓葬群,墓主人身份多为平民。墓葬群的发现,将对天府新区明代阶段的考古材料作有益补充,便于今后研究整个区域古时聚居、人口迁移、贸易往来等状况。

明代平民墓 一个家族的“专属区域”

工地施工,考古先行。随着成都七中天府校区的工程推进,天投公司邀请成都市文物考古队在工地现场展开了文物调查。调查过程中,考古队确定有文物存在,紧接着展开发掘,明代墓地陆续从泥土中重见天日。没有彩绘八字墙、也没有金银玉器陪葬品,和成都市区出土的达官显贵墓室相比,这些平民墓葬显然更接地气,“配置”也比较低,瓦砌、石砌、砖砌是墓葬的主要建造方式,里面的随葬品主要是瓷器和一些铜簪。

据天府新区文物考古项目负责人谢队长介绍,目前考古工作已经结束,考古队员已对发掘文物清理完毕,下一步将继续研究这些文物的价值。据他介绍,整个墓葬的时代穿了明代早、中、晚期。在一块出土的买地券上,“明代弘治五年”的字迹清晰可见,姓墓主的名字也刻在买地券上。“这些墓群有利于了解当时的聚落情况。”据介绍,这里应该是同一个姓氏的家族墓葬群所在,在今后对买地券等文物的进一步“解码”中,或将找到这群人的更多信息。

出土文物中

龙纹罐保存完好

在出土文物中,一个青黑色的龙纹罐放在一个镂空的托盘上,整个器具完好无损。谢队长介绍,这样的冥器一般有两个,大多放在墓室后壁两侧,以往发现的墓室内,大多已经遭到破坏,散落在墓室内。“这次这个摆放还比较完好。”据谢队长透露,镂空的托盘算是解决了一个“争议”问题。由于以往发现的托盘都是和龙纹罐分开的,很多人都猜测这个器具的用途。

“有人认为是果盘、也有人认为是一种窑具(耐火土烧制过程中用来对胚件支撑、承垫的器具)”。这次的发现也算是证明,其实这就是一个罐子的托盘。在随葬物品中,一些造型精美的铜簪对于墓主人的性别和消费水平也提供了有力证据。

明墓现代瓷瓶

墓主还是收藏家?

这处明代墓葬区,零星还有一些唐宋墓葬被发现,在随葬物品中,开元通宝上的字迹依稀可见。比较有趣的是,一处明代墓室内,还出现了宋代瓷瓶,莫非明朝的老百姓就开始搞收藏?据谢队长介绍,从瓷瓶的器形来看,宋代瓷瓶和明代的瓷器很容易区分,而且从胎土颜色推测,这个瓷瓶还不是本地烧制。据考古人员推测,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是明朝人修建坟墓的时候,不经意间挖到了宋代人的坟墓,就顺势用了宋人的一些墓砖,将意外发现的一些冥器也摆到了墓地里。

墓室中还发现

张献忠发行的“大顺通宝”

1644年,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下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权,年号为“大顺”,他派人铸造的大顺通宝成了成都区域的流通货币。根据清代文献《蜀碧》介绍:“贼(指张献忠)设铸局,取藩府所蓄古鼎、玩器及城内外寺院铜像,熔液为钱。其文曰「大顺通宝」。令民间家悬顺民号帖,以大顺新钱,钉之帽顶。”

标签: 成都七中天府校区考古工地掘出上百明代墓葬

更多文章

  • 清凉山公园兰苑确定为古清凉寺遗址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凉山,公园,兰苑,定为,清凉寺,遗址,遗迹,太平天国,战火

    遗迹遭太平天国战火深埋地下,市民盼早日启动保护工程见真容绿色围挡内就是考古现场。“为什么清凉山公园的清凉寺后,一直都用围挡挡着?好久啦!”近日有市民向记者反映,他住在公园附近,经常来逛逛,但这片一直用围挡挡着的地方,让人总忍不住琢磨何时能有变化。记者了解到,考古结果已证实此处确是古清凉寺遗址,年代为

  • 安徽阜阳工地发现清代古墓 墓主或为大内侍卫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安徽,阜阳,工地,发现,清代,古墓,墓主,或为,大内,侍卫

    太和县倪邱镇中心校综合楼建设工地,发现一处古墓。太和县文物管理所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性发掘。目前,现场的发掘工作已基本结束,共发现古墓3座,其中夫妻合葬墓2座、单棺墓1座。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这是一处家族性墓葬,时间大约在清代中晚期。其中1座古墓的主人应该是清朝的大内侍卫,五品顶戴。3座古墓发掘文物2

  • 市考古人员在郏县发掘一汉代古墓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考古,人员,郏县,发掘,汉代,古墓,文物局,考古,工作队,近

    市文物局考古工作队近日在郏县发掘一汉代古墓,昨天出土的画像石给考古人员意外的惊喜:画像石上不仅有演奏、御龙的场景,还有斗鸡的画面,且形态极其生动,为后人研究汉代人的生活方式提供了难得的资料。记者昨天上午赶到考古现场——郏县龙山街道金吾庄村西的郏县人民医院基建工地。该工地荒草尚未除尽,被发掘的古墓长约

  • 清朝时期的世界第一高人 身高超过三米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时期,世界第一,高人,身高,超过,三米,世界第一,巨人

    世界第一巨人在清朝,比姚明还高93厘米。长得太高或者是长得太矮都会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且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也确实不缺少身高高的人,虽然是少数,但是估计很少有人见过身高三米以上的男人,简直就是巨无霸,而在我国的清朝却确确实实存在过。客死英国的清代第一巨人 比姚明还高93厘米有史料记载,迄今“世界身高最高”

  • 四川6处唐宋摩崖造像或为荔枝道走向提供佐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四川,6处,唐宋,摩崖,造像,或为,荔枝,走向,提供,佐证

    千佛岩摩崖造像。大风高拱桥。记者17日从四川省考古研究院获悉,根据该院此前展开的考古调查显示,分布于四川省达州市内的6处唐宋时期的摩崖造像,为“荔枝道”、“米仓道”两条古路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资料。此次考古调查,旨在为蜀道申遗及文物保护提供更多资料。来自全国的考古专家于3月9日至16日间,探访了四川达

  • 兵马俑二号坑考古挖掘启动 绿面俑身份难分辨属兵马俑陪葬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兵马俑,二号,考古,挖掘,启动,绿面,身份,分辨,陪葬,近期

    近期,秦兵马俑二号坑第二次发掘正式开始,这是二号坑首次发掘20多年之后进行的新一次考古发掘。根据秦始皇帝陵大遗址考古工作计划与进展,为了进一步了解二号坑兵马俑的埋藏内涵,在1994年开始的二号坑兵马俑第一阶段考古发掘基础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今天启动了秦始皇帝陵二号兵马俑坑的新发掘,计划发掘面积是2

  • 揭秘:商鞅变法之后为何会取得如此好效果?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揭秘,商鞅,变法,之后,为何,取得,如此,效果,商鞅,改革

    商鞅改革中对于法律责任的追究,固然规定了重刑来实现自己的主张,但是更重要的其实是法网之严密。相比刑法的重刑主义,法律责任的严密可能更能起到警戒作用。商鞅改革的另一个启示,就是改革要取得成功,必须让社会的上中下层都予以信服,形成改革的合力。回顾商鞅改革的历史,其立法思想有的值得借鉴,如立法引导改革和注

  • 温州泰顺发现巨大一亿五千万年化石,考古价值超越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温州,泰顺,发现,巨大,一亿,千万年,化石,考古,价值,超越

    一块在泰顺当地发掘出土的巨大远古树木化石,引起了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高度关注。近日,该所研究员杨小菊博士一行三人抵达泰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科研考察。专家称:泰顺古木化石的发现,对于了解地球同纬度古生物种类、物种进化过程等都有重要意义。泰顺位于温州市最南端,处于南雁荡山和洞宫山脉腹地,属华夏古

  • 百家姓有多少个 一共只收录单复姓504个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百家姓,多少,一共,收录,单复姓,复姓,504个,百家姓,多

    百家姓有多少个,姓氏中可以分为单姓和复姓,到目前为至单复姓一共总计有504个姓氏。那么对于这504个姓氏大家是否了解清楚呢?这些姓氏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奇趣探索的小编来详细介绍下百家姓吧,有兴趣的可以进来了解下。百家姓总计504个中华百家姓一览「姓氏」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但在秦汉以前,姓和氏有明显

  • 古代妓女10大避孕方法 堪比酷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代,妓女,避孕方法,堪比,酷刑,现代,避孕,药具,出现,之

    在现代的避孕药具出现之前,过去的青楼女子她们是如何采取避孕措施的呢?史书上鲜有记载,野史上也不多见,影视剧里也是轻描淡写了之。巩俐出演的一部电影,就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位妓女在接客之前,喝下一种汤药,说是喝了就不会怀孕了。当然,这种药究竟含有何种成分,无从考证,当关于古代的妓女避孕的方法也就众说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