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人为什么在晚上结婚?古代婚礼的时间为何是晚上?

古人为什么在晚上结婚?古代婚礼的时间为何是晚上?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883 更新时间:2024/1/24 7:20:13

现代人举行婚礼,一般都会选择在中午的时间,到各地去参加婚礼基本上在时间的选择上都相差不多,但是在古代,古人举行婚礼的时候,都会选择在傍晚,从时间上来看与现代就有很大的差距,这又是为什么呢?为古人举办婚礼都在晚上,为何不选择其他的时间?晚上的时间相对其他的时间来说是有什么更好的优势吗?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晚上举行婚礼起源

1.“昏礼”乃黄昏时行礼

很多古装影视剧中都有结婚的桥段,而且举行婚礼的时间基本都是晚上。这在绝大多数人的识认知中,都是一件特别奇怪的事情。而且还会产生一种错觉,难道古人都是晚上结婚吗?

笔者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从西周时期开始,婚礼就在晚上举行。

据《礼记》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男子重之,……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

通过对这段史料的了解,可以发现古代人的婚礼,一般都用“昏礼”代替,也就是说婚礼与“昏礼”同义。

笔者认为从一个“昏”字,可以知道古人婚礼皆在黄昏时分举行。

因为“昏”就是黄昏的意思,而“礼”则泛指礼仪、礼俗等,在黄昏举行的礼仪称之为“昏礼”。从这一点就可以证实古人婚礼,一般都会在太阳落山之后举行。

2.《白虎通义》中的昏礼释义

据《白虎通义》记载:“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很明确,古代人所推崇的“昏礼”或婚礼,就是在“黄昏时行礼”。由于黄昏时属于昼夜交替之时,此时恰逢阴阳相合之刻,所以才会被视为最佳的结婚时间。

《白虎通义》又称为《白虎通》,据《后汉书·班固传》记载:“天子会诸儒讲论五经,作《白虎通德论》,令固撰集其事”。从这一点可以分析出,这部古籍是汉代天子,命班固撰写的一部儒家谈话录。而这部古籍对古人婚礼的阐述,其实也属于儒学观点。

实际上古代传统婚俗始创于西周,并早在秦朝时期就已经确立,到了汉朝时期才得以发扬光大,并且将“三书六礼”发挥到极致。

汉朝时期已经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婚礼,但多为皇亲国戚或贵族阶层,普通百姓婚礼虽谨遵婚礼习俗,但规模上却略显寒酸。

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晚上举行婚礼才是华夏民族,源远流传几千年的传统婚礼习俗。如果从西周时期开始算起,至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现代社会中生活在南方地区的老百姓,依然遵循着这一传统婚俗,晚上结婚依然十分流行。

2、从昏至婚的演变

1. 黄昏时分,阴阳交合

晚上结婚又可以称为“夜婚”,由于古代人的思想都比较迷信,在他们的思维意识中,在黄昏时分结婚符合阴阳相交自然法则。

男子属阳、女子属阴,男女在黄昏时结婚,正暗合了阴阳交替之义。这样做不仅无违于天时,而且也寓意夫妻结秦晋之好。

这一点其实从“昏”字中可见一斑,但随着时代变迁与朝代更迭,昏礼的“昏”逐渐演变为“婚”,从字形转变可以看出与女性息息相关。在黄昏时分将女子娶入家中,不仅可以为入洞房做好准备,而且也可以让夫妻二人早一点休息。

古人在黄昏结婚,接近洞房花烛夜的时间。尤其是在古代社会由于睡觉较早,再加上举行婚礼时有很多习俗,尤其是婚礼当天男人要宾客敬酒,这就会耗费很长一段时间。

所以在黄昏时分举行婚礼仪式,其实可以让二位新人,在忙完之后尽早入洞房。

2.“上午接亲,晚上拜堂”

其实,在古代社会由于交通极为不便,所以人们都会起大早去接亲。但由于山路崎岖交通工具落后,一般都会在黄昏时分才能到家。由于在结婚之前已经选好黄道吉日,如果耽误了好日子对夫妻不利。所以古人才会在接亲之后直接成亲。

当然,在民间还有另一个版本的说法,那就是“上午接亲,晚上拜堂”。

男女双方在黄昏拜堂成亲,或者说在举行婚礼之后,嫁入男家的女人就改变了个人姓氏。这种说法只存在于极少数地方,大多数情况下按照古人的说法,黄昏结婚有利于夫妻未来生活。

3、晚上结婚源于“抢婚”

1.“抢婚”习俗起源

“抢婚”顾名思义就是抢夺别人的新娘,或者说古代男人强抢女子与自己结婚。

如果追溯抢婚习俗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据说在当时社会中男性只要选中哪个女性,根本不会通过语言去沟通,而是直接用木棒打晕扛回山洞。有人也认为这其实就是入“洞房”的起源,因为原始人都穴居于山洞。

他们将抢回来的女子直接带入自己的山洞,随着历史演变这种习俗,逐渐被人们称为入“洞房”。如果大胆的猜测一下,这可能也是西周婚俗的起源。

在古代社会中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也就是说女性根本没有社会地位,她们就像一件物品可以随意抢夺或买卖。甚至还会成为不同部落之间,发生争斗的掠夺对象。在这种历史背景的影响之下,抢婚逐渐诞生并成为一种习俗。

关于抢婚习俗在《周易·屯》中,曾这样记载:“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乘马班如,泣血涟如”。这个话讲的是一群骑马的贼寇,抢了一位年轻女子的经历,这位女子因为被抢婚而哭闹不止。

2.夜晚“抢婚”渊源

(1)夜晚抢婚与晚上结婚的关系

抢婚之所以会发生在夜晚,其实与很多因素都有关联。首先抢婚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而且大多数抢婚的人都非寇即盗。所以他们在做见不得人的事情时,一般都会在月黑风高之时才会动手。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夜晚抢女人,得手的机会相对比较高。

当然,关于抢婚习俗的另一种说法,就是与北方游牧民族有关系。由于游牧民族相对来说比较野蛮,他们将女人当做财产相互抢夺。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母系氏族,逐渐向父亲试图转变的突出标志。或者说这是原始社会中,男性与女性争夺主导权的导火索。

(2)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

在母系氏族时期女性地位较高,男性都会以“嫁”的方式,被女性“娶”回自己的山洞中。但由于男性在生产劳动过程中,逐渐掌握了核心技术和主导权。

所以为了能够摆脱女性统治,才会以抢婚的方式争取主动权。实际上古代社会中的抢婚习俗,也是古人晚上结婚的一个主要因素。据说在清朝时期有很多马匪,他们经常在光天化日之下烧杀抢掠,如果碰到有人娶妻也会抢走新娘。为了避免这种悲剧反复上演,人们才会选择在晚上结婚。

(3)古人“夜婚”众说纷纭

目前,关于古人晚上结婚的说法,完全可以用众说纷纭来形容。由于目前并没有确切的证据,可以证明晚上结婚的千年历史,可以其实不同观点的化学者,都会固执己见并否定其他说法。笔者认为无论哪种说法或原因,其实对晚上结婚习俗影响都不大。

这主要是因为“夜婚”习俗,直到现代社会中依然经久不衰。可以说大部分南方地区,依然保留了晚上结婚的习俗。这就足以证明这种婚姻习俗,不仅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而且也得到了古往今来的一致认可。

结 语

结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可以说从古至今对人类社会发展,以及习俗文化源于流传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在现代社会中晚上结婚,并不是所有过人的集体行为。但可以肯定的是南方地区,依然有人在传承这种习俗。

在大多数北方人的思想中,都认为晚上结婚多为二婚。而在白天12点之前举行婚礼,才是幸福婚姻的重要标志。笔者认为无论白天还是晚上结婚,其实都不影响夫妻关系,而且也没有违背相关的婚姻礼俗,只要二位新人没有意见,其他的事情都不会理会。

标签: 古代婚礼

更多文章

  • 2020年9月搬家黄道吉日一览表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搬家

    2020年9月搬家黄道吉日一览表如下:2020年9月07日,农历庚子年七月二十,星期一,冲羊(丁未)煞东宜:嫁娶、造车器、安机械、祭祀、祈福、开光、安香、出火、出行、开市、立券、修造、动土、移徙、入宅忌:纳采、订盟、架马、词讼、开渠2020年9月11日,农历庚子年七月廿四,星期五,冲猪(辛亥)煞东宜

  • 萨满祭司是哪个文化?萨满是什么职业?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萨满祭司

    说起“萨满”,这个在全球人文文化当中都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话题,一部分人及其推崇,一部分则极其反对。萨满与其他的宗教或是文化有着截然不同,萨满的定义是非常模糊的,是以万物皆有灵为信仰,没有什么宗教组织或是特定的创始人,也没有庙宇,也没有统一规范的教礼仪或者固定场所。萨满是一

  • 古人对蝉的理解是怎样的?中国古人为什么喜欢蝉?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人,理解,怎样,中国,为什么,喜欢,夫头,上有,其文,含气

    “夫头上有緌,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享,则其廉也。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常,则其信也;加以冠冕,取其容也。君子则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岂非至德之虫哉?”陆机的这篇赋文所称赞的动物大家都很熟,就是蝉,俗称知了。蝉是昆虫纲半翅目蝉科动物,每年7月下旬的时候,

  • 拜神为什么要烧香?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拜神

    说到拜神其实大家还别说我们现在的搞得少了,但是很多人还是非常喜欢搞这些事情的,关于拜不拜我们先不论,我们来说说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拜神的时候一定必定要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大家熟悉的烧香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为什么一定要烧香呢?这其中到底有什么讲究呢?下面我们不妨就是这些问题一起来

  • 三代还宗什么意思 三代还宗有什么讲究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代还宗

    最近有很多人都对这个三代还宗成语非常的感兴趣,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小编依稀感觉到了这个成语的意思了,但是又不不知道具体说明了,所以也只能说是一知半解了,那么这个三代还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三代还宗又有什么样的讲究呢?三代还宗真的有必要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1、三

  • 中国结的历史来历和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结

    中国结全称为“中国传统装饰结”,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文化与情致,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也是现代人都喜爱的饰品之一,代表着热情浓烈的美好祝愿,深受各国朋友的喜爱。中国结的由来已久,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寻找中国结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文字

  • 明朝后宫服饰介绍:皇后日常服饰“燕居冠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明朝

    明代皇后常服称作“燕居冠服”,其功能仅次于礼服,用在各类礼仪场合中。如皇后册立之后,具礼服行谢恩礼毕,回宫更换燕居冠服,接受在内亲属和六尚女官、各监局内使的庆贺礼。皇后常服制度经过了多次修订,洪武元年,定皇后燕居服双凤翊龙冠、诸色团衫、金玉带等,洪武四年改为龙凤珠翠冠、真红大

  • 明朝皇后翟衣都在什么场合穿呢?皇后服饰配件鞋袜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翟衣

    导读:明朝皇后礼服翟衣图文介绍,皇后翟衣都在什么时候穿呢?翟衣什么场合穿翟衣是明朝皇后礼服,在受册、谒庙、朝会时穿着。在大型公共场合,比较正式的时候穿,相当于现在的礼服了。翟衣什么时间发明的洪武元年参考前代制度拟定皇后冠服,礼服有九龙四凤冠与袆衣等。永乐三年更定皇后礼服制度,并一直沿用。图中参考定陵

  • 明朝皇后和妃子的服装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皇后

    导读:在明朝皇后和妃子的服装有什么区别?分别代表什么?有什么寓意?明代皇后在受册、谒庙、朝会时服礼眼,戴凤冠。其冠的圆框饰以翡翠,冠上是九龙四凤,大花十二树,小花十二树,两博鬓上饰十二钿。后又更定冠上的一龙口衔大珠一颗,冠上有翠盖,冠沿垂珠结,冠上加珠翠云四十片及繁密的大小珠花,鬓上饰金龙、翠云。礼

  • 明朝皇后服装特点 明朝皇后服饰发饰凤官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皇后

    导读:明朝皇后服装有什么特点?明朝皇后服饰头冠介绍礼服是明代后妃的朝、祭之服,皇后在受册、谒庙、朝会等重大礼仪场合穿着礼服。洪武元年,朝廷参考前代制度拟定皇后冠服,以袆(huī)衣、九龙四凤冠等作为皇后礼服。洪武二十四年对冠服制度进行了修改,定皇后礼服为九龙四凤冠、翟衣、黻(fú)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