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汉宫秋月意境来源简介 汉宫秋月的演奏形式

汉宫秋月意境来源简介 汉宫秋月的演奏形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216 更新时间:2023/12/27 4:17:54

《汉宫秋月》简介:《汉宫秋月》有怎样的意境?《汉宫秋月》的来源是什么?《汉宫秋月》有哪些演奏形式?小编为你一一介绍:

《汉宫秋月》简介

《汉宫秋月》是中国名曲。原为崇明派琵琶曲,现流传有多种谱本,由一种乐器曲谱演变成不同谱本,且运用各自的艺术手段再创造,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这是民间器乐在流传中常见的情况。

《汉宫秋月》现流传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筝曲、江南丝竹等。主要表达的是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汉宫秋月》的意境

《汉宫秋月》是著名的十大古曲之一,但乐曲的历史并不长。原为崇明派琵琶曲,乐曲要表达的主题不是很具体。不少相关文章对此曲解题时都模糊地称,此曲旨在唤起人们对受压迫宫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具有很深的艺术感染力。

有的文章称,此曲细致地刻画了宫女面对秋夜明月,内心无限惆怅,流露出对爱情的强烈渴望。

《汉宫秋月》的来源

《汉宫秋月》很可能与《汉宫秋》有一定的关系。而《汉宫秋》是一出元末杂剧,作者是马致远。《汉宫秋》讲的是王昭君和亲出塞的故事。

汉初时开国元勋多为布衣出身,而后妃、宫女也多出身微贱。基于这一传统,汉朝的宫女与嫔妃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因而,每一位宫女都心存梦想,即有朝一日能获得被皇帝宠幸的机会。然而王昭君在宫中深居数年,却连皇帝的影子都没见过。

葛洪的《西京杂记》中介绍了一则在后世广为流传的故事。宫廷画师毛延寿因向王昭君索贿不成,就在王昭君的画像上点了一颗痣,使王昭君的相貌显得比较普通。由于宫女太多,汉元帝只凭借画师呈上的画像上来选择宫女。这样一来,原本拥有惊人美貌的王昭君就淹没在众多的宫女里了。此为野史,不足为信。

据《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以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斐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然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从上面的文字中可以看出,王昭君之所以自愿远嫁匈奴,是由于“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与其在宫中过着冷清孤寂的生活,让青春年华年复一年的老去,不如远赴异域。所以听说和亲的机会后,王昭君果断的毛遂自荐。然而,皇宫内的生活虽然孤寂,倒也平静,匈奴所居之地是草原大漠,未来如何,谁也不知。

李白有诗云:“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杜甫显然很同情王昭君,他写下了“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的诗句。而做为政治家的王安石却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他认为昭君出塞不是件坏事,写诗云,“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王昭君出塞时,是否充满了悲怨情绪,后人已无法得知。无论如何,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并不轻松的人生选择。虽然这是一次政治婚姻,但王昭君的想法也许并不复杂,并非抱有为“汉匈两族世代团结友好”的目的。这种说法显然是意识形态对历史的强行解读了。

后来昭君在匈奴生了两个儿子。呼韩邪单于死后,他的儿子继位,欲娶昭君。父死后,子可娶继母,兄死后,弟可娶其嫂,这本是胡俗,在匈奴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昭君觉得难以接受,于是上书汉成帝求归,成帝敕令其可以不尊汉习从胡俗,昭君后来只好服从。唐代吴兢在《乐府古题要解》中却说,昭君誓死不愿改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儿子,于是,“昭君乃吞药而死”。难道历史上的“昭君怨”就是源自这等讹传?

宫女之怨是个传统话题。汉乐府中有不少关于宫女之怨的题材,如《玉阶怨》,《昭君怨》,《昭君悲》等。后来甚至形成了专门描述后宫的诗体,名为宫词。唐朝张祜的一首五言绝句《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即是描述宫女的佳作,写出宫女积郁难遣的深怨。唐朝诗人王建、五代时后蜀花蕊夫人都曾做过《宫词》百首。

宫女身居深宫,不得自由,日久自然生怨。另一方面,西汉辞赋家邹阳在《狱中上梁王书》中曾感叹:“女无美恶,入宫见妒。”三千嫔妃和宫女,整天想的事情是向皇帝一人争宠,怎能不妒。然《汉宫秋月》中的幽怨并非小家碧玉式的、弱不禁风的闺怨。汉代宫娥身材健硕,能陪皇帝骑马、打猎,宫内活动受到的限制也较后世皇宫为少。因而她们怨则怨矣,本身并不幽闷纤弱。

汉代宫女中也有不怨的。有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讲汉代有一个宫女名叫元宵,做得一手好汤圆。她每天极为想念家里的父母姊妹。她的诚心感动了皇帝,以后每年正月十五,汉武帝批准家家户户做汤圆,点灯笼,允许娘娘宫女出宫与民同乐。那一天,元宵在自己的灯笼上写着“元宵”两字,带着自己做的汤圆出宫,与家人团圆。

且把遥远年代里的幽怨抛在一边,听《汉宫秋月》,品十五元宵,岂非快哉?

《汉宫秋月》有哪些演奏形式?

1、古筝

筝曲演奏运用了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纯朴古雅,是一首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

2、二胡

二胡曲则速度缓慢,用弓细腻多变,旋律经常出现短促的休止和顿音,音乐时断时续。二胡《汉宫秋月》:由崇明派同名琵琶曲第一段移植到广东小曲,粤胡演奏,又名为《三潭印月》。1929年左右,刘天华记录了唱片粤胡曲《汉宫秋月》谱,改由二胡演奏(只以一把位演奏)。

蒋风之整理并演奏的《汉宫秋月》,作了很大删节以避免冗长而影响演奏效果。其速度缓慢,弓法细腻多变,旋律中经常出现短促的休止和顿音,乐声时断时续,加之二胡柔和的音色,小三度绰注的运用,以及特性变徵音的多次出现。

3、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汉宫秋月》:采用的原为“乙字调”(A宫),由孙裕德传谱。原来沈其昌《瀛州古调》(1916年编)丝竹文曲合奏用“正宫调(G宫)。琵琶仍用乙字调弦法,降低大二度定弦,抒情委婉。中段运用了配器之长,各声部互相发挥,相得益彰,给人以追求与向往。最后所有乐器均以整段慢板演奏,表现出中天皓月渐渐西沉,大地归于寂静的情景。

4、琵琶

琵琶曲《汉宫秋月》:又名《陈隋》。以歌舞形象写后宫寂寥,更显清怨抑郁,有不同传谱。一般是据无锡吴畹卿(1847-1926)所传,但刘德海加上了许多音色变化及意向铺衍的指法,一吟三叹,情景兼备,很有感染力。

琵琶曲 《汉宫秋月》共两曲,异曲同名。

A.乙字调( A调)的《汉宫秋月》,乐谱最早见于1916年沈肇州所编的《瀛州古调》,乐曲旋律在抒情委婉之中包含着凄苦哀怨之情,在演奏上突出了琵琶文曲推、拉、吟、揉、擞、打等特殊技巧,细腻深刻地刻化了被禁锢在宫廷中的宫女们的内心痛苦。

B.尺字调(C调)

尺字调( C调)的《汉宫秋月》,初见于无锡吴畹卿(1847-1926年)传抄谱:全曲六段加尾声,无分段小标题。

《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收入此曲时称为《陈隋》,又称《神传》。全曲分九段,包括起操(引子)和收操(尾声),有 "玉树后庭花"等四段小标题。假脱秦汉子所作。乐谱将原曲尺字调(C调)移到小工调(D调)记写,调整变调后造成了调式混乱。

《养正轩琵琶谱》收入此曲也称《陈隋》,陈子敬传谱,分八段,有 "禁苑催花"等小标题。

各传谱的乐谱段落划分虽然不同,但旋律基本相同,都是表现一种哀婉凄楚的情绪。

5、古琴

古琴曲《汉宫秋月》,又名《汉宫秋》,曲谱见于《阳春堂琴谱》。

《西麓堂琴谱》等琴谱中,在古代流传较为广泛,近代以来逐渐失传。

20世纪80年代,古琴演奏家吴钊先生,对《汉宫秋月》进行打谱,前后大约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复原弹出了《汉宫秋月》这首琴曲,让这首将近16分钟的古老的曲子重见天日。

标签: 汉宫秋月

更多文章

  • 年节是什么时候 年节的起源有哪些 传统习俗节俗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年节

    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便是春节,春节这一天阖家团圆天南海北不论在哪儿都会赶在过年之前回家,中国人的年节是什么时候呢?历史上年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年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和节俗文化?年节是什么意思?年节,指春节及其前后的几天。在诸多传统节日里,中国人过得最认真、传统保存得相对完善的,要数一年之首的年节。年

  • 胡笳十八拍简介来历内容 胡笳十八拍有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简介:《胡笳十八拍》的来历是什么?《胡笳十八拍》的背景故事是什么样的?《胡笳十八拍》有什么影响?小编接下来就为你介绍:《胡笳十八拍》简介胡笳十八拍是一首中国古琴名曲,据传为蔡文姬作,为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胡笳十八拍》是古乐府琴曲歌辞,一章为一拍,共十八章,故有此名,反映的主题是&l

  • 川菜中的夫妻肺片的来历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川菜

    说起夫妻肺片,大家估计都很熟悉了。这道菜是在四川美食文化中非常的有名的一道凉菜,它属于冷菜系列一类,对于喜欢吃麻辣的四川人来说,它的做法极简单又美味至极。夫妻肺片它色泽红亮,口感多元化,麻辣浓香,喜欢吃马拉的小伙伴们千万不可以错过。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关于夫妻肺片的一些历史和来历吧。在成都的美食排

  • 鲁菜起源是在哪里?鲁菜有着什么样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鲁菜

    中国山东地区的饮食特点以及传统食品习俗等被统称为鲁菜文化。经过了千年的发展,人们不断的总结和寻觅着鲁菜的精华,最终使得卤菜成为了中国八大菜系中的第一位。鲁菜在我国影响颇广,那么关于鲁菜的起源和鲁菜形成的历史由来你们都知道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山东古为齐鲁之邦,地处半岛,三面环海,腹地有丘陵平

  • 闽菜的历史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闽菜

    人们通常说“民以食为天”。吃东西和喝水是每个人的人生中一件不可不做的事情。而美食也正式有着这样的需求才出现了文化。来到福建省,如果不尝尝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闽菜那绝对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关于闽菜的历史和文化吧。闽菜的起源与发展离不开本地的自然资源。烹

  • 青岛的传统活动天后宫民俗庙会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青岛

    大家都知道,青岛是我国一个美丽的海港城市,也是我国第二个吞吐量达到亿吨的大型港口城市。在过去人们多以渔业为主要的生活方式,然而大海上气候变幻莫测,风雨无情,天后宫就是为了保佑海上作业的人们而设立的,后形成一系列传统活动,流传至今成为青岛文化的一部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天后宫民俗庙会是怎样的吧。起

  • 青岛茂腔文化是怎样的?茂腔文化有着什么样的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茂腔

    戏曲艺术是中国最具有特色的舞台表演形式,这种形式广泛流传在全国各个地区,由于各个地区的文化不同,所以也形成了不同的曲艺腔调形式。青岛的茂腔就是流传胶东半岛地区的一种地方戏曲形势,也是最能展现山东地区特点的剧种,有着“胶东之花”的赞誉,贴近青岛文化的大众生活的小戏。现在我们就一

  • 武汉的传统工艺汉绣文化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绣

    在中国的古代,女红是每一个古代女性都必须学会的一门技术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演变,于是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绣法。那么今天小编要介绍的就是汉绣。汉绣是汉族传统刺绣工艺的其中一种,以楚绣为基础,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揉合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武汉的传统手工技艺汉绣吧。从

  • 舍利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只有佛教才有?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舍利

    说起舍利想必大家都非常耳熟了,但是却几乎没人多少人见过。舍利子是佛教中僧人死后所遗留的头发、骨骼、骨灰等一些东西。舍利的结晶体舍利子的形成与骨骼和其他物体共同火化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有关,不过这也只是推测。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佛教中的舍利子是如何形成的吧。“舍利”是梵文(S

  • 穆斯林为什么禁止吃猪肉?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穆斯林

    穆斯林是因为伊斯兰戒律的约束,禁止吃猪肉。 但为什么伊斯兰教特意定下这样的教义?并特别明确猪这种家畜? 而且不仅是伊斯兰教,中东地区的犹太教等闪米特宗教也禁止吃猪肉?进一步的追问,既然禁止吃猪肉,那干嘛要驯养猪呢? 人类驯养家畜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稳定的蛋白质来源。中东是最早开始驯养家畜的地区,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