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建文帝手下有哪些武将?

建文帝手下有哪些武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096 更新时间:2024/1/24 4:26:48

建文帝时期,能够对抗朱棣的武将肯定有,只是朱允炆太过平庸,不能知人善任,用了李景隆这个草包,才让朱棣靖难成功。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靠的是一帮能臣猛将,明初的开国将领都非常厉害,只有朱元璋在位时间很长,导致皇帝朱元璋没死,那些猛将基本都死得差不多了,一部分是自然死亡,没有活过朱元璋,一部分是被朱元璋给杀了的。

到了朱允炆这个孙子继位的时候,他手下就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前朝元勋了,此时燕王朱棣被他逼反了。朱棣造反纯粹是没有活路,放手一搏,建文帝听信了几个书呆子的“削藩”建议,想一步到位把几个握有兵权的叔叔解决掉。

按照当时明朝的实力和朝廷的能力来看,削藩是没有问题的,中央朝廷肯定比边塞藩王要强大得多。朱棣一看早晚是个死,不如发他娘的。

朱棣造反,天下都不看好他,于礼不合,兵力不够,旗帜不硬。但是他最终成功了,第一次藩王造反登基称帝,而他最大的队友就是建文帝朱允炆。

朱允炆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朱棣在北平区区四万人马就敢造反,如果在其他朝代,那就不是个事儿,三、五个月就能平息叛乱。

建文帝也要平乱,但是用错了人。

平心而论,朱元璋虽然没给孙子朱允炆留几个得力的将领,但建文朝还是有几个足以制衡朱棣的武将存在的。

徐辉祖

他是明朝开国第一名将徐达的长子,和徐达非常相像,能谋善战,处事沉稳老练。徐辉祖也被朱允炆用去平乱朱棣,干得很不错,差点就把朱棣给办了,如果让徐辉祖一直率军平乱,估计就在河北地区就能给朱棣挖坑埋尸了。

猪脑袋的朱允炆在前线战事很占优的情况下,下令召回了徐辉祖,理由很简单:南京更需要得力的干将镇守。

朱棣的靖难大军还在河北一带,你南京需要个锤子的大将镇守啊,不三下两下的收拾叛军,调走统帅,让朱棣缓过气来,不知道朱允炆怎么考虑的。

盛庸

盛庸和平安这两员将领在朱元璋时期并不出彩,真正让他们大放异彩的就是在靖难之役。盛庸其实并没有得到朱允炆的重用,他们只是给“草包统帅”李景隆当辅助的,没有想到正牌统帅李景隆“一泄千里”,败得一塌糊涂,把中央明军的精锐打得个精光,反而是山东的盛庸和平安两人几次击败朱棣,把朱棣的靖难大军挡在山东动弹不得。

朱棣在盛庸面前占不了丝毫便宜,没有办法,只得绕过山东,率领骑兵偷袭南京,还一举得手。

如果朱允炆能够重用盛庸,让其担任明军统帅,朱棣估计在山东就挺了,朱棣打不过盛庸,但是运气实在是好,两次被盛庸围歼,差点全军覆没,两次都因为突其暴风,导致战场一片混乱,朱棣乘机逃了。不得不说,朱棣自有天命。

耿炳文

此人是朱元璋时代的名将,活到建文帝时期,算是唯一拿得出手的著名将领,徐辉祖被调走后,李景隆上位,李景隆兵败逃回南京后,就是他收拾的残局。

耿炳文毕竟是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很有能力,没多久就稳定了局势,把朱棣死死的挡在了黄河以北,此人进攻不咋的,但是防守那是一绝,要打消耗战,防御战,朱棣不是他的对手,关键是朱棣也消耗不起。

耿炳文也是有很多机会可以把朱棣办挺,无奈朱允炆那一纸荒唐的圣旨“勿伤朕叔”,几次都让朱棣全身而退。

如果单纯从建文帝时期的将领来看,以上几位都能把朱棣给平了,毫无悬念,关键是皇帝很昏聩,不会用就没有办法了,加上李景隆这种草包又深得朱允炆的信任,建文帝的皇位算是自己送给朱棣的。

标签: 建文帝

更多文章

  • 瓦岗五虎将分别是哪五个猛将?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瓦岗五虎将

    第一位:单雄信单雄信,也叫单通,雄信是他的字;单雄信使一杆金顶枣阳槊,胯下一匹闪电乌龙驹,进入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一般。单雄信本是一个绿林好汉,在隋末时期也算是一方豪杰,在动乱的年代,他与秦琼等人在瓦岗聚义,先后攻下金堤等城池。后来在率军投降了王世充,并做了他的女婿,后来秦王李世民邀他共举

  • 盘点南宋初年四大元帅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元帅

    第一位:岳飞岳飞,字鹏举。是南宋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和诗人。同时被誉为南宋时期“中兴四将”之首;岳飞的功绩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个以忠心报国为信念的豪士,一个以忠孝并存的杰出将领。他的一生不仅传奇而且光辉。岳飞在北宋末年的时候便从军救国,当时金人步步紧逼,并开

  • 古代诗神指的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诗神

    在说到唐朝的诗人的时候,很多人都知道诗仙、诗圣、诗魔等等,有很多有名的诗人都有自己的“外号”,是后世人对他们的一种尊称。然而有一个外号,虽然也和诗有关,叫诗神,但是他却并不是唐朝人,而是宋朝人,不仅如此他也是很多人所熟悉的一个人物,他就是苏轼。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也是以词和文

  • 历史上兰陵王妃的下场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兰陵王

    说到这个兰陵王想必大家都还是知道的,这个人也非常有意思了,也还是挺给力的,毕竟美男子啊,很多人都爱啊,最近也有人问这个历史上兰陵王妃的结局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一起来学习看看吧,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呀!兰陵王妃,顾名思义,当然是兰陵王的妻子,遍查历史,历史上的

  • 中国古代与波斯文明交流历史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波斯

    在2020年,美国使用无人机在伊拉克刺杀了伊朗圣城旅的指挥官卡西姆·苏莱曼尼。这件事引发了全世界的舆论和关注,美国与伊朗的关系瞬间到达了嘀咕,急转直下。刺杀风波尚未平息,伊朗驻华大使馆宣布对华免签,邀请小伙伴们去伊朗过新年,中伊关系持续升温。其实,在古代两国以丝绸之路为纽带,紧密联系,

  • 慈禧旧照片:出现在慈禧太后身边的四位女子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慈禧太后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有很多珍贵的晚清照片被遗留下来供后人欣赏,而经过一番观察之后,就可以发现,几乎每一张照片都有一位长相秀丽的女子在慈禧的身边。这个人就是庆亲王的第4个女儿。历史上对这个人的介绍不是很多,至少没有其他人那样详细。而她的父亲虽然出生的地位比较高,但是能力却并不是非常强劲,学识也不够其他大臣

  • 诸葛亮《诫子书》的主旨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

    三国良相诸葛亮智慧的化身,在三国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无数天才引领风骚。千百年来人们对诸葛亮的敬仰丝毫没有衰减,这不仅是对诸葛亮的智慧才能的敬仰,还有他逝前留给儿子的一封家信《诫子书》,《诫子书》整篇86字,言简意赅,简短的一封家信成为古代著名家训之一,字字珠玑,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

  • 清朝太后“老佛爷”称号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老佛爷

    看过清朝宫廷剧的人,应该对“老佛爷”这个称谓一点都不陌生了,不过剧里面几乎每个太后都被冠名为“老佛爷”,这是严重背离历史事实的。实际上,真正被大家所熟知的“老佛爷”应是对慈禧太后的称呼,但是,这一称号怎么来的呢?背后的故事可就

  • 咖啡名字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咖啡

    咖啡是全世界都在饮用的饮品,而提到咖啡的发源地,那肯定得提到埃塞俄比亚。在所有的咖啡生产国中,埃塞俄比亚是最引人注意的一个。埃塞俄比亚是一个地貌多变民族繁多的国家,其咖啡豆生长在不同的地区。而能让80多个民族统一崇敬的东西只有咖啡。咖啡是埃塞俄比亚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出口收入来源。其中产量最大的咖法

  • 全世界通用的公历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公历

    古埃及气候炎热,雨水稀少,但是农业生产却很发达。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与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着密切的关系。埃及的大部分国土都是沙漠,只有尼罗河流域像一条绿色的缎带从南到北贯穿其间。直到现代,埃及的的95%以上的人口也都集中在这条绿色的生命带中。因此,在希腊时代,西方人便把埃及称为“尼罗河送